1、ICS 13.080 B 11 备案号:60228-2018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 T 16702018 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等级划分 2018 - 06 - 25发布 2018 - 09 - 2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 T167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编写符合GB/T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永胜,李红琴,张法伟,严振英,贺慧丹,毛绍娟,李旭谦,祝景彬,未亚 西,罗谨,张光茹,李英年。 D
2、B63/ T16702018 1 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等级划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寒草甸地区土壤持水能力等级的划分指标及其阈值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矮嵩草、高山嵩草为主的高寒草甸地区土壤持水能力的评价。 本标准中土壤持水能力测定方法为环刀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215 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 NY/T 1121.4 土壤检测第四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寒草
3、甸 alpine meadow 是以寒冷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而形成的植物群落,植被建群种以北极-高山成分与中国-喜马 拉雅成分的莎草科嵩草属为典型代表,主要伴生种较多,包括早熟禾、异针茅、麻花艽、青藏苔草、美 丽风毛菊等,植物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生长密集、低矮。主要分布在林线以上、 高山冰雪带以下,年均气温-2 4 、降水相对丰富的高山(高原)亚寒带、寒带、半湿润、半干 旱地区。 3.2 土壤持水能力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是指土壤所能持有水分的能力,可用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表示。由于土壤饱 和持水量代表了土壤所能容纳
4、的最大持水量,能够反映土壤的最大持水能力。因此,选择土壤饱和持水 量代表土壤持水能力。 3.3 土壤容重 soil bulk density 指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质量。 4 方法步骤 DB63/ T16702018 2 4.1 采集原状土壤 4.1.1 用剪刀将地表植被去除,在土壤垂直剖面上,用小铲将地表至3 cm处土壤移除,在标准环刀(内 径为5 cm,高度为5 cm)内壁涂少许凡士林之后,将其刃口向下垂直砸入土中直至环刀内充满土壤, 采集深度为3 cm8 cm。以此类推,采集13 cm18 cm、27 cm32 cm原状土壤,它们分别代表0 cm 10 cm、10 cm20 cm、20
5、cm40 cm深度。每个样地重复数不少于5个。 4.1.2 用修土刀切开环刃周围的土样,取出已装满土样的环刀,细心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 外面的土,迅速封盖,标记,用透明胶带密封。 4.1.3 将环刀带回实验室,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不要颠簸,以免破坏环刀内土壤原状结构。 4.2 测定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按照NY/T 1121.4进行,计算公式见公式(1): V M BD .(1) 式中: M环刀内干土质量,单位为g; V环刀体积,单位为cm 3 。 4.3 测定土壤饱和持水量 土壤饱和持水量测定方法按照LY/T 1215进行,计算公式见公式(2): M MMBDH W )(1
6、0 1 .(2) 式中: 1 M 浸润12h后环刀内湿土质量,单位为g; M 环刀内干土质量,单位为g; BD土壤容重,单位为gcm -3 ; H 土层厚度,单位为cm; 水的密度,单位为gcm -3 ; W 土壤饱和持水量,单位为mm。 5 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等级划分 5.1 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等级划分指标分别为0 cm40 cm土壤饱和持水量和0 cm40 cm平均土 壤容重。 5.2 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等级划分为强、较强、一般、较弱和极弱,其阈值范围定义为表1。 DB63/ T16702018 3 表1 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评估指标及相应阈值范围 土壤持水能力等级 0 cm40 cm饱和持水量总和(mm) 0 cm40 cm平均土壤容重(gcm -3 ) 强 252 0.8 较强 236252 0.80.9 一般 201236 0.91.2 较弱 183201 1.21.3 极弱 183 1.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