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pdf

    • 资源ID:1493871       资源大小:316.7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pdf

    1、 ICS 65.020.20 B 39 备案号:55129-201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 3 号 2017 - 06 - 20 发布 2017 - 09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5582017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民族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乔、韦梅琴、白世俊、包锦渊、富贵、刘贺贺、张锦、刘欣、马斌、王聪、 切吉卓玛。 DB63/T 15582017 1 青海蕨麻 3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

    2、蕨麻3号的品种来源,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征及经济性状。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8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 GB/T 5009.9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GB/T 5009.10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DB63/T 1016 蕨麻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基株 指蕨麻块根萌发后产生的植株。 3.2 匍匐茎 指从植株基部沿水平方向生长的茎。 3.3 分株 匍匐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匍匐茎的 节上生根出芽,由此形成的植株就是分株。 3.4 间隔子 指克隆植物蕨麻子代分株间的距离,即相邻两个匍匐茎间的距离。 DB63/T 15582017 2 4 品种来源 利用囊谦野生蕨麻生态种通过系统选育筛选出青海蕨麻3号。原代号为YNQ-7-4,种名为 Potentilla anserina L.。2015年12月28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海 蕨麻3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2015002号(青审蕨麻2015002)。 5

    4、植物学性状 5.1 植株形态 按照DB63/T 1016观察,基株株高16.83厘米 1.01厘米;每基株的叶片数8.80片 0.43片,叶为 奇数羽状复叶,复叶的叶柄长3.20厘米 0.22厘米,复叶长10.80厘米 0.72厘米,复叶宽3.20厘米 0.10 厘米,每复叶的小叶数为13.80片 1.14片;小叶着生不规则,互生或对生,小叶长椭圆形,其腹面具 绒毛,背面密被绒毛,呈灰白色,小叶长1.62厘米 0.07厘米,小叶宽 1.23厘米 0.07厘米,两小叶之 间杂有不规则的小叶瓣,小叶片边缘浅裂,小裂片大小不规则,小裂片平均长0.45厘米 0.03厘米;一 级匍匐茎7.20条 0.6

    5、3条,茎长70.40厘米 3.28厘米,茎上有分株7.70株 0.82株,平均间隔子7.03厘 米 0.41厘米,匍匐茎紫红色,匍匐茎茎粗0.32厘米 0.03厘米;二级匍匐茎2.30条 0.48条,茎长16.67 厘米 0.51厘米,分株3.50株 0.71株,平均间隔子4.27厘米 0.39厘米。 5.2 花果形状 花单生叶腋; 小花直径1.92厘米 0.18厘米; 花瓣5片, 偶见4片, 黄色; 花梗弯曲, 长4.86厘米 0.47 厘米;雄蕊为20个 1个,花药黄色;雌蕊24个 1个;子房1室,具1个胚珠;花柱侧生;花托凸起,密 被长绒毛。 瘦果,卵圆形,深褐色,平滑。 6 生物学特性

    6、 6.1 生育期 播种至出苗期55天5天,期间0的积温570.1010.00;出苗至匍匐期15天5天,期间 0的积温670.107.00;匍匐期至膨大期90天3天, 期间0的积温1130.505.00;膨大 期至秋季采收期50天5天,期间0的积温226.907.00;全生育期为210天10天。 6.2 抗逆性 植株耐旱、耐寒、耐湿、耐盐碱。 7 经济性状 7.1 块根形状 块根形状有球状和线结状2种,其中 棒状为92.85 2.28,线结状为7.15 0.72;浅褐色, 块根直径为0.74厘米 0.08厘米,百粒重(鲜)为67.50克 1.82克。 DB63/T 15582017 3 7.2

    7、品质性状 依据GB/T 5009.5测得蛋白质9.15% 0.01%;依据GB/T 5 009.8测得可溶性总糖27.46% 0.08%;依据 GB/T 5009.9测得淀粉33.00% 0.03%;依据GB/T 5009.10测得粗纤维2.52% 0.02%;采用中国药典 2010年版附录XB鞣质测定法测得鞣质1.11% 0.01%;借鉴大豆皂苷GB/T 22464-2008测得皂苷 3.32%0.01%,药食两用。多糖1.52% 0.01%。 7.3 生产能力 产量(鲜)每公顷为4.500吨9.000吨(每亩300. 00千克600.00千克)。 8 适宜地区 适应于中位和高位山旱地。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pdf)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