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413-2015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评估.pdf

    • 资源ID:1493794       资源大小:329.8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413-2015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评估.pdf

    1、ICS 13.020 Z 06 备案号:47892-201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14132015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评估 2015 - 09 - 24 发布 2015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4132015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丽、李以康、张法伟、徐兴良、郭小伟、李茜、刘淑丽、杜岩功、曹广民。 DB63/T 14132015 1 高寒小嵩草

    2、草甸退化状态评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境内高寒小嵩草( Kobresia pygmaea)草甸退化状态的级别、指标及判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高寒小嵩草草甸在过度放牧干扰下形成的退化状态。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高寒小嵩草草甸 以耐低温旱中生短根茎密丛地下芽嵩草为优势种的高寒草 甸,集中分布于海拔3 200 m5 600 m 的山地阳坡、浑圆低丘的干旱地带,或由高寒嵩草草甸在过度放牧条件下形成的次生群落;其土壤为碳 酸盐高山草甸土,土层较薄,土体较干燥。 2.2 小嵩草群落斑块 以呈黄绿色的细绒毛状小嵩草为优势种植物群落斑块,植 物生长盛期,其单种相对盖度达到

    3、30%以 上。 2.3 草毡表层 草毡表层是发育于土壤表层的、 由不同年龄的活根和保持原状的死根交织磐结而成的、 呈草毡状的、 具有有机土壤物质大量积存特性的植毡层,85%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于此层。随着发育年限的不同,其 厚度、分层颜色亦不同,发育成熟后的草毡表层韧性极大,不易被分离,为高寒草地所特有土壤发生层 次,是草毡寒冻雏形土系统分类的诊断表层。 2.4 草毡表层裂缝 草毡表层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是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过程中特有的地表景观, 它是草毡表层发育到一定程度,由于植物根系死亡,土壤在冻融交替等的作用下,草毡层表面开裂,并 在草地表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 2.5

    4、 生物结皮 DB63/T 14132015 2 又称生物土壤结皮、土壤微生物结皮等,是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隐花植物及其菌 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 2.6 优势种 在草地群落中占优势的植物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个体数量较多、投影盖度较大、生物量较高、 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对其它植物种的生存有很大影响与控制作用的一个或多个植物种。 3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分级原则 3.1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分级采用多指标分级综合评定方法。 3.2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分级指标体系采用草地表观特征优先分级原则。 3.3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分级标准主要依据草地小嵩草斑块

    5、重要值、地表生物结皮、草毡表层发 育与存留状况来衡量。 4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调查方法 4.1 植物群落优势种采用重要值确定,重要值计算方法参见附录 A,以重要值最大的植物为该样地的 优势种。 4.2 小嵩草群落斑块盖度确定,采用样线法调查,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A,以小嵩草群落斑块的长度占 样线总长度的比为小嵩草斑块的盖度。 4.3 草毡表层厚度测量,采用剖面测量法调查,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A。 4.4 草毡表层存留量测量,采用样线法调查,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A 4.5 草毡表层裂缝宽度和深度测量,采用裂缝宽度测量法和裂缝深度测量法调查,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A。 4.6 草毡表层裂缝盖度测量,采用

    6、目测法调查,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A。 4.7 生物结皮盖度测定,采用目测法调查,调查方法参见附录 A。 5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分类指标及定量化评估方法 5.1 正常小嵩草草甸状态 小嵩草为优势种,7月末8月初小嵩草斑块盖度大于等于60%,小嵩草植株生长密集,覆盖度较大, 均匀度高,草毡表层厚度大于等于3.2 cm,小于4.0 cm,呈绒毡状,颜色黄绿,土壤草毡表层完整无开 裂,地表完整无剥蚀。地表地衣结皮呈斑块状分布,呈灰绿色或绿色,生物结皮以苔藓为优势,盖度小 于5%。 5.2 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加厚状态 以小嵩草为优势种,7月末8月初小嵩草斑块盖度大于等于30%,小于60%,小嵩草呈现

    7、明显的斑块 状分布。草毡表层厚度大等于4.0 cm,小于7.0 cm;4月5月草毡表层完整无开裂,或偶有裂缝,但裂 缝面积小于8%,宽度小于0.6 cm,深度小于1.8 cm,地表完整无剥蚀。地表生物结皮以地衣为优势,呈 黑褐色,盖度大于等于5%,小于50%。 DB63/T 14132015 3 5.3 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状态 以小嵩草为优势种,7月末8月初小嵩草斑块盖度大于等于10%,小于30%。小嵩草呈明显斑块状分 布。草毡表层厚度为大于等于7.0 cm,小于9.0 cm,草毡表层老化或死亡,并形成秃斑。4月5月草毡 表层上出现明显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等于0.6 cm,小于3.1 cm

    8、;深度 大于等于1.8 cm,小于7.8 cm, 裂缝盖度大于等于8%,小于30%,且 草地被裂缝分为面积不等的斑块。 裂缝区域出现大量鼠洞,鼠洞周 围出现或未出现雨水冲刷现象。草毡表层存留量大于等于70%,小于96%。生物结皮呈黑褐色,并发生老 化或死亡,生物结皮盖度大于等于50%,小于70%。 5.4 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剥蚀状态 以小嵩草为优势种,7月末8月初小嵩草斑块盖 度小于10%,草毡表层的老化死亡程度较小嵩草草 甸草毡表层开裂期加大,小嵩草斑块呈孤岛状分布于残留老化草毡表层的中央。草毡表层厚度大于等于 9.0 cm,草毡表层存留量大于等于20%,小于70%。残余老化草皮中生物结皮几

    9、乎都为地衣,并老化或死 亡,黑褐色,多呈鱼鳞片状裂起,盖度大于等于30%,分布于老化草毡表层的四周及小嵩草株丛之间。 6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分级指标及定量化阈值范围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演替过程分为四个状态,分别为正常小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加厚、 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和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剥蚀状态,其评估指标见表1。 DB63/T 14132015 1 表1 高寒小嵩草( K. pygmaea)草甸退化状态评估指标 退化状态 评估指标 正常小嵩草草 甸状态 小嵩草草甸草毡表 层加厚状态 小嵩草草甸草毡表 层开裂状态 小嵩草草甸草毡表 层剥蚀状态 小嵩草群落 斑块 盖度(%) 60 3

    10、0,60 10,30 10 厚度(cm) 3.2,4.0 4.0,7.0 7.0,9.0 9.0 草毡表层 存留量(%) 100 96,100 70,96 20,70 盖度(%) 0 8 8,30 30 宽度(cm) 0 0.6 0.6,3.1 3.1 草毡表层裂 缝 深度(cm) 0 1.8 1.8,7.8 7.8 生物结皮 盖度(%) 5 5,50 50,70 30 a a 为残余草毡表层结皮盖度 DB63/T 14132015 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调查方法 A A.1 目测法 相对盖度的测定方法,采用50 cm 50 cm样方框,将样方框均匀的分成100个正方形格子,目测估 计目标植物或生物结皮的垂直投影面积。 A.2 重要值 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为种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总和 的算术平均值。 A.3 样线法 在所调查的样地内,用测绳、卷尺等量取一100 m直线,沿线记录此线所遇到的拟测定的斑块长度。 A.4 剖面测量法 在调查样地中,做一深度20 cm的土壤剖面,用卷尺测量自地表向下根系分布密集区长度。 A.5 裂缝深度测量法 选取直径小于1 mm的直棍,轻轻插入裂缝内,直至碰到阻力为止,插入裂缝部分的直棍长度为裂缝 的深度。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413-2015 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状态评估.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