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61 备案号:59440-2018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6392018 油用紫斑牡丹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3 - 22 发布 2018 - 06 - 22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6392018 I 前 言 本规程符合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程起草单位: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民和县林业站、民和县绿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锦梅、高金、张文莲、柴元媛、何志栋、赵文洁、王朋、满丽婷、马青江、 张玉霞、罗旭鹏、刘国强、彭
2、瑜、黄洁、韩志伟、乔维范、王成、李华。 DB63/T 16392018 1 油用紫斑牡丹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用紫斑牡丹圃地选择、育苗、苗木出圃、栽培与田间管理、种子采收及储藏等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2600 m以下、年降雨量320 mm 400 mm、10 有效积温地区的油用紫斑牡丹 育苗及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 紫斑牡丹( Paeonia rockii) 属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组,落叶灌木,为牡丹的一个变种,出油率及牡丹籽产量两个方面均优于其他 种,其籽含油丰富,且富含亚麻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在生产中被作为油用牡丹的良种。 花瓣内面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植株高大、花梗挺直、花香浓郁,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不分 裂;喜温凉气候,适宜微酸性疏松肥沃土壤,忌粘性积水之地,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植株老化速 度慢等优良特性。 4 圃地选择 4.1 选地 交通便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厚度50 cm, 土壤为森林土、栗钙土、壤土及沙质壤土,排、灌 水方便的地块,土壤pH为6.58.0。 4.2 整地施肥 整地
4、前灌水,3 d7 d 后进行施肥与土壤消毒,深翻土壤 30 cm 以上, 捡除石砾、杂草后耙平。 施肥量及方法见附录 A,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 B。 DB63/T 16392018 2 5 育苗 5.1 播种育苗 5.1.1 种子处理 播前用35 45 的温水浸种24 h48 h,再用200 PPM的赤霉素浸种12 h后即可播种。如不立 即播种,可先将种子用13细沙拌匀后沙藏处理,沙藏时间不超过20 d。沙子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即 散为宜。 5.1.2 整畦作床 作畦高度10 cm15 cm,床宽80 cm100 cm,长度依地形而定。播前3 d5 d漫灌。 5.1.3 播种 5.1.
5、3.1 播种时间 8月中旬9月中旬为宜。 5.1.3.2 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条播,幅宽15 cm20 cm,行距25 cm,播种深度3 cm5 cm,播种量1125 kg/hm 2 1500 kg/hm 2 (112.5 g/m 2 150.0 g/m 2 ),覆土后镇压、灌水,并用麦草覆盖后再用地膜覆盖,地膜上留通气孔。 5.1.4 苗期管理 5.1.4.1 播后管理 翌年4月中下旬出苗后,揭去地膜,去除杂草,浅松表土。待苗木出齐后,用草帘或遮阳网覆盖,并 适时灌水保墒。 5.1.4.2 幼苗期管理 拔除杂草,并在生长期进行叶面施肥2次,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控制在0.3 %以内,以促进幼苗木
6、 质化。 5.2 嫁接育苗 5.2.1 根接法 5.2.1.1 根接时间 8月上旬10月下旬。 5.2.1.2 根接方法 挑选2年3年生、生长充实健壮,无病虫害,主根长25 cm30 cm,直径1.5 cm2 cm的芍药根, 放置在15 25 阴凉处1 d2 d软化。接穗选用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新发枝条, 长度5 cm10 cm,有1个2个饱满芽。随采随接,用切接法进行嫁接,接后用细麻扎紧,用45 55 石蜡液体速蘸封接口。 DB63/T 16392018 3 5.2.2 枝接法 5.2.2.1 枝接时间 9月下旬10月中旬。 5.2.2.2 枝接方法 以实生紫斑牡丹苗为砧木,在
7、离地面5 cm左右处截去上部。选当年生健壮的新枝作接穗。在基部腋 芽两侧削长2.5 cm3 cm的楔型斜面,再削平砧木切口,劈开砧木深2.5 cm3 cm,将接穗插入砧木, 对准形成层,再用细麻绑紧,覆土越冬。 5.3 嫁接苗管理 边嫁接边栽植。栽植深度以嫁接点低于地面3 cm5 c m为宜,培土覆盖,栽植40 d后灌水。 栽后 第二年开始追肥, 追肥方法见附录B, 结合追肥灌水, 忌积水。 生长季松土除草3次5次。 3年后除去1/3 2/3芍药根,出圃栽植。 6 苗木出圃 6.1 起苗时间 春季3月4月,秋季9月10月。 6.2 起苗方法 起苗前灌溉,起苗深度20 cm30 cm。 6.3
8、苗木分级 分级标准见附录C。 6.4 包装和运输 苗木包装和运输按GB/T 6001执行。 7 栽培与田间管理 7.1 栽植时间 9月上旬10月底。 7.2 栽植方法 穴植,株距80 cm100 cm,行距120 cm150 cm,规格40 cm 40 cm。穴底部施腐熟农家肥2 kg, 填熟土护根,栽后将苗扶正踩实。 7.3 田间管理 7.3.1 追肥浇水 翌年起每年追肥2次(见附录A),结合追肥灌水。 DB63/T 16392018 4 7.3.2 松土除草 每年4次6次。 7.3.3 整形修剪 5年7年生苗选留5个7个主枝,8年以上生苗选留9个12个主枝。花后及时剪除干枯枝、损伤枝 和病
9、虫枝。落叶后至春季芽萌动前剪除重叠枝和弱枝。 7.3.4 越冬管理 7.3.4.1 培土 从苗木行间起垄覆土。1年2年生苗将地上部枝条全部压掩埋入土中,3年生以上的牡丹苗根部培 土20 cm左右。 7.3.4.2 冬灌 土壤封冻前冬灌。 7.3.5 病、虫及鼠害防治 防治方法见附录D。 8 种子采收及储藏 采摘后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20 cm 左右。及时翻动防止霉变,果荚未爆出的采用轻度 碾压,分选、晾干,种子含水量保持8 %10 %,通风干燥处储藏,防潮、防虫、防鼠。 9 技术档案 按GB/T 6001规定执行。 DB63/T 16392018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10、) 土壤施肥量及方法 表A.1 给出了土壤施肥量及方法。 表A.1 土壤施肥量及方法 使用名称 药剂名称 使用方法 用量 有机肥 鸡粪或羊板粪 鸡粪或羊板粪 整地土壤施用 定植时穴施 3750 kg/hm 2 4500 kg/hm 2 生物有机肥 菜籽饼 菜籽饼 冬前追肥 3 月下旬和开花后追肥 2 次, 行间开沟施入 2250 kg/hm 2 3000 kg/hm 2 无机肥 磷酸二铵 磷酸二铵 磷酸二铵 定植整地深翻前施入 结合浅翻施入 3 月下旬和开花后追肥 2 次, 行间开沟施入 600 kg/hm 2 750 kg/hm 2 600 kg/hm 2 900 kg/hm 2 DB63/
11、T 16392018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表B.1 给出了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表B.1 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名称 使用方法 备注 70%代森锰锌 结合深翻撒施, 45 kg/hm 2 50 kg/hm 2 灭菌 50%多菌灵 结合深翻撒施,15 kg/hm 2 ,1:10 拌细干土撒施 灭菌 50%辛硫磷 结合深翻撒施,20 kg/hm 2 杀虫 毒死蜱 15 kg/hm 2 20 kg/hm 2 ,掺干细土充分拌匀 杀虫 二嗪磷 结合深翻撒施,15 kg/hm 2 杀虫 DB63/T 16392018 7 C C 附 录 C
12、(资料性附录) 油用紫斑牡丹分级标准 表C.1 给出了油用紫斑牡丹实生苗分级标准。 表C.1 油用紫斑牡丹实生苗分级标准 等级 项目 级苗 级苗 主根长(cm) 15.0 12.0 根系 根茎粗(cm) 0.3 0.20.3 一年生苗 顶芽 饱满度 饱满 实存长度(cm) 5.0 3.05.0 粗度(cm) 0.6 0.40.6 枝条 数量 1 数量(含侧根) 2 12 长度(cm) 20 1520 根系 根茎粗(cm) 0.5 0.30.5 二年生苗 芽 饱满度 饱满 实存长度(cm) 30 2030 粗度(cm) 0.8 0.50.8 枝条 数量 1 数量(含侧根) 6 35 长度(cm)
13、 35 2535 根系 根茎粗(cm) 1.0 0.61.0 三年生苗 芽 饱满度 饱满 芽 DB63/T 16392018 8 表C.2给出了油用紫斑牡丹嫁接苗分级标准。 表C.2 油用紫斑牡丹嫁接苗分级标准 等 级 项目 级苗 级苗 实存长度(cm) 15 515 粗度(cm) 0.4 0.30.4 枝条 数量 1 牡丹自生根系 数量 13 0 二年生苗 芽 饱满度 饱满 实存长度(cm) 30 1530 粗度(cm) 0.6 0.40.6 枝条 数量 1 数量 5 24 长度(cm) 20 1520 牡丹自生根系 根粗(cm) 0.5 0.30.5 三年生苗 芽 饱满度 饱满 DB63/
14、T 16392018 9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病、虫及鼠害防治使用药剂及方法 表D.1 给出了病、虫及鼠害防治使用药剂及方法。 表 D.1 病、虫及鼠害防治使用药剂及方法 种类 药剂 防治时间 使用量 备注 褐斑病 50% 多菌灵 1% 波尔多液 65% 代森锰锌 4 月7 月 600 倍 160 倍200 倍 500 倍 喷施 1 次/7 d, 连续喷 3 次4 次 灰霉病 1% 波尔多液 70% 甲基托布津 65%代森锰锌 6 月7 月 1000 倍 1000 倍 500 倍 喷施 1 次/7 d, 连续喷 2 次3 次 白粉病 20%三唑酮 5 月8 月 600 倍 喷施 1 次/15 d,连续喷 2 次 根腐病 40%拌种双 40%五氯硝基苯 30%恶霉灵水剂 70%敌磺钠 6 月9 月 60 g/hm 2 80 g/hm 2 60 g/hm 2 80 g/hm 2 1000 倍 800 倍1000 倍 撒入播种土拌匀 药液灌根 1 次/7 d10 d,连续 2 次3 次 (发病初期若土壤湿度大、 通透 差,及时改良并晾晒,再用药) 地下害虫(蛴螬、 金针虫、蝼蛄等) 毒死蜱 5 月8 月 15 kg/hm 2 20 kg/hm 2 掺干细土 150 kg300 kg 充分 拌匀,开沟施埋 鼠害 0.5%溴敌隆 4 月10 月 100 倍 浸拌饵料 D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