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48730-20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4422015 退化高寒草甸免耕补播技术规程 2015 - 12 - 21 发布 2016 - 03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4422015 I 前 言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生态研究室提出。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黑土滩草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 物研究所、青海省农牧厅、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2、:施建军、王彦龙、周华坤、尚永成、盛丽、孙小弟、徐世晓、李世雄、汪海波、 姚步青、贺有龙、李清云、陈乐乐、俞旸、欧为友、褚晖。 DB63/T 14422015 1 退化高寒草甸免耕补播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寒草甸补播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技术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土层厚度在10以上、坡度小于25、秃斑地比例介于20%60%的退化高寒草甸免耕 补播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2 禾 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2
3、5421 牧草免耕播种机 NY/T 1237 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 NY/T 1354 牧草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DB63/T 1314 D型肉毒灭鼠剂防治高原鼠兔技术规程 DB63/T 1315 D型肉毒灭鼠剂防治高原田鼠技术规程 DB63/T 1371 草地高原鼢鼠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草地免耕补播 指在退化高寒草甸上,利用草地免耕播种机作业,一次性完成松土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 在尽可能减轻对 原生植被破坏原则下,补播优良牧草,提高草甸生产力的技术。 3.2 秃斑地 是高寒草甸遭到破坏后,以嵩草属为主的原生草皮层塌陷和剥蚀,形成以杂类
4、草为主的次生裸地。 秃斑地比例测定参见附录A。 4 技术要求 4.1 免耕机械 应选择符合GB/T 25421要求的草地免耕播种机,可选机型参见附录B。 DB63/T 14422015 2 4.2 作业条件 地形平缓,坡度小于25、土层厚度大于10、秃斑地比例介于20%60%的退化高寒草甸。 4.3 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按NY/T 1354的要求执行,检查项目和标准应符合N Y/T 1354要求的标准。 4.4 排种量调校 依据补播草种和基肥,调整肥料箱、大粒种子和小粒种子排量,操作按照GB/T 25421执行。 4.5 草种 4.5.1 草种选择 选择适应补播区域气候条件的草种,推荐草种参见附
5、录C。 4.5.2 种子处理 带芒种子必需进行脱芒处理,附基毛或柔毛种子必须脱毛,达到机械播种要求。 4.5.3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要求达到GB 6142规定的三级以上标准。 4.5.4 草种组合 宜采用上繁草和下繁草结合,疏丛型和根茎型结合的草种组合。推荐组合参见附录D。 4.6 播种量 依据草种和补播草地类型选择,参见附录C。 4.7 基肥用量 依据草地土壤状况确定,参见附录E。 4.8 播种深度 依据种子大小确定,参见附录C。深浅调校操作按照GB/T 25421执行。 4.9 播种期 5月上旬6月下旬。 5 管理技术 5.1 围栏 补播后,宜采用围栏保护,围栏安装按NY/T 1237要求
6、执行。 5.2 禁牧 补播当年11月份以前禁牧,自第2年起,4月下旬6月上旬禁牧。 DB63/T 14422015 3 5.3 鼠害防治 补播作业前应在补播区域及周边200m范围进行鼠害防治,补播后宜再进行12次,操作和标准按DB 63/T 1314 、DB63/T 1315和DB63/T 1371执行。 DB63/T 14422015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秃斑地面积比例测定 依据高寒草甸上秃斑地的分布状况,选取代表性样地,用线样法测定秃斑地面积,线段长度100m, 于不同方向取4条线段,量取线段上秃斑长度,以合计长度占线段总长度的比例为秃斑地面积比例,重 复3次,求其平均
7、数,代表样地秃斑地面积比例。 秃斑地面积比例= 线段总长度 秃斑地总长度 100% . (A.1) DB63/T 14422015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适宜高寒草甸补播作业的免耕播种机 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备注 6109 6115 6119 2BMG14 2BMG19 中机美诺免耕免耕播种机 2BMC-12 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精量播种 约翰迪尔免耕播种机 1590 约翰迪尔 DB63/T 14422015 6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高寒草甸补播适宜草种及播种量 草种名称 理论播种量( kg/hm 2 ) 播种深度(cm) 备注 垂穗披碱草 2030
8、 23 同德短芒披碱草 2030 23 青牧1号老芒麦 2030 23 同德老芒麦 2030 23 麦宾草 2030 23 青海中华羊茅 1520 23 青海草地早熟禾 810 12 青海扁茎早熟禾 810 12 青海冷地早熟禾 810 12 同德小花碱茅 810 12 实际播量依据如下公式计算 实际播种量= 种子用价 理论播种量 . (C.1) 种子用价=发芽率纯净度 .(C.2) 混播播种量=单播实际播种量牧草在混播组合中所占比例%.(C.3) DB63/T 14422015 7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高寒草甸补播适宜混播组合 类型 组合 备注 垂穗披碱草25%+青海草地早熟
9、禾25%+青海中华羊茅25% +青海冷地早熟禾25%” 刈用型 垂穗披碱草30%+青海中华羊茅30%+青海草地早熟禾20% +青海冷地早熟禾10%+同德小花碱茅10% 放牧型 垂穗披碱草20%+青海中华羊茅20%+青海草地早熟禾30% +青海冷地早熟禾30% 垂穗披碱草可用同德断芒披碱 草、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 依据补播区域的适应性调换。 青海草地早熟禾可用青海扁茎早 熟禾替换 DB63/T 14422015 8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基肥种类及用量 名称 用量( kg/hm 2 ) 备注 尿素 150225 过磷酸钙 375600 氮磷比以1:2为宜,配合混施。 磷酸二铵 112.5225 缺氮土壤可添加尿素,依据土壤状况确定添加量。 F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