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71.060.50 G 12 备案号:48508-20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4312015 工业铬酸钠中铝、钙、镁、铁、硅、钒含量 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015 - 12 - 21 发布 2016 - 03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4312015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青海省星火实 业有限公司,青海省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亚萍、王
2、立平、冯海涛、李武、李波、张波、彭姣玉、李海聪、陈林明、史 建斌、王永全、史海琴。 DB63/T 14312015 1 工业铬酸钠中铝、钙、镁、铁、硅、钒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铬酸钠中铝、钙、镁、铁、硅、钒含量测定的适用范围、原理、试剂、仪器、结 果计算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铬酸钠中铝、钙、镁、铁、硅、钒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表1 测定范围 元 素 质量分数/% Al 0.00009-0.1 Ca 0.00014-0.1 Mg 0.00016-0.1 Fe 0.00007-0.1 Si 0.00031-0.1 V 0.
3、00016-0.2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 3696:1987,MOD)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原理 试样用去离子水溶解,调节溶液呈酸性,定容至一定体积。样品溶液吸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 谱仪中测定,与标准溶液各元素质量浓度所产生的辐射强度相比较,得出各元素浓度,计算试样中各元 素含量。
4、 4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均指优级纯试剂和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所用各元素标准溶液在没 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按GB/T 602之规定制备。主要试剂如下: a) 高纯氩气,氩气含量 99.999%; b) 盐酸溶液(优级纯):1+1; c) 铬酸钠溶液:光谱纯(100 g/L); DB63/T 14312015 2 d) 铝(Al)标准溶液(1000 mg/L); e) 钙(Ca)标准溶液(1000 mg/L); f) 镁(Mg)标准溶液(1000 mg/L); g) 铁(Fe)标准溶液(1000 mg/L); h) 硅(Si)标准溶液(1000 mg/L); i) 钒(V)
5、标准溶液(1000 mg/L); 各元素标准溶液逐级稀释至100 mg/L,10 mg/L。 5 仪器 5.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5.2 光源:氩等离子体光源,仪器条件参见附录 A。 5.3 各元素推荐测定波长参见附录 B。 6 试验方法 6.1 基体匹配标准曲线法 6.1.1 试样制备 用四分法,样品经过多次缩分后剩约20 g,称取1.0 g试样,精确至0.0001 g,置于100 mL烧杯中。 6.1.2 样品溶液制备 将上述试样用水溶解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 4 mL盐酸溶液(4 b),用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待测。 6.1.3 空白试验 移取10 mL铬酸钠溶液
6、(4 c),4 mL 盐酸溶液(4 b)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待测。 6.1.4 标准溶液的制备 分别移取10 mL铬酸钠溶液(4 c)于6个100mL容量瓶中,加入4 mL 盐酸溶液(4 b) ,按表2配制成 标准系列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 表2 标准溶液的配制 元素名称 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 1 2 3 4 标准溶液 5 6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05 0.2 1.0 5.0 10.0 铝(Al)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0.5 2.0 10.0 100 mg/L 5.0 10.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0
7、5 0.2 1.0 5.0 10.0 钙(Ca)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0.5 2.0 10.0 100 mg/L 5.0 10.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05 0.2 1.0 5.0 10.0 铁(Fe)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0.5 2.0 10.0 100 mg/L 5.0 10.0 DB63/T 14312015 3 表 2 标准溶液的配制 (续) 元素名称 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 1 2 3 4 标准溶液 5 6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05 0.2 1.0 5.0 10.0 镁(Mg)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8、mg/L 0 0.5 2.0 10.0 100 mg/L 5.0 10.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05 0.2 1.0 5.0 10.0 硅(Si)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0.5 2.0 10.0 100 mg/L 5.0 10.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1 0.5 2.0 10.0 25.0 钒(V)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1 5.0 20.0 100 mg/L 10.0 25.0 根据仪器性能对其进行优化,将待测溶液导入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标准溶液中各元素的辐射强 度,以质量浓度(mg/L)为横坐标,相应的辐射光谱强度
9、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1.5 试样测定 样品溶液(6.1.2)和空白溶液(6.1.3)在与标准溶液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辐射强度,在工作曲线 上查出相应元素的质量浓度(mg/L) 。 6.1.6 结果计算 试样中各元素含量以质量分数 计,按公式(1)计算: 6- 10 01 m V-n )( . (1) 式中: 试样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n试样溶液的稀释倍数; 0空白溶液中元素的质量浓度,mg/L; 1样品溶液中元素的质量浓度,mg/L; V样品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 计算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GB/T 8170进行修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2 标准加入法 6.2.1
10、 试样制备 用四分法,样品经过多次缩分后剩约200 g,称取10 g试样,精确至0.0001 g,置于100 mL烧杯中。 6.2.2 试样溶液制备 将上述试样用水溶解后,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2.3 样品加标溶液的制备 分别移取10 mL试样溶液(6.2.2)于6个100 m L容量瓶中,加入4 mL盐酸溶液(4 b),按表3配制 成加标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DB63/T 14312015 4 表3 样品加标溶液的配制 元素名称 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 1 2 3 4 标准溶液 5 6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1 0.5 1.0 2.0 5.0
11、 铝(Al)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1.0 5.0 10.0 100 mg/L 2.0 5.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1 0.5 1.0 2.0 5.0 钙(Ca)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1.0 5.0 10.0 100 mg/L 2.0 5.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1 0.5 1.0 2.0 5.0 铁(Fe)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1.0 5.0 10.0 100 mg/L 2.0 5.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1 0.5 1.0 2.0 5.0 镁(Mg) 标准溶液体积/(mL)
12、 10 mg/L 0 1.0 5.0 10.0 100 mg/L 2.0 5.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1 0.5 1.0 2.0 5.0 硅(Si)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1.0 5.0 10.0 100 mg/L 2.0 5.0 工作曲线浓度/(mg/L) 0 0.1 0.5 1.0 2.0 5.0 钒(V) 标准溶液体积/(mL) 10 mg/L 0 1.0 5.0 10.0 100 mg/L 2.0 5.0 根据仪器性能对其进行优化。 6.2.4 试样的测定 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各加标溶液的辐射强度,以加入的质量浓度( mg/L)为横坐标,相应的
13、辐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工作曲线外推在横坐标轴上的截距即为样品溶液中相应元素的质量 浓度( mg/L) 。 6.2.5 结果计算 试样中各元素含量以质量分数 计,按公式(2)计算: 6- 10 m Vn . (2) 式中: 试样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n试样溶液的稀释倍数 样品溶液中元素的质量浓度,mg/L; V样品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 计算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按GB/T 8170进行修约,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 安全注意事项 7.1 危险特性 工业铬酸钠是强氧化剂、有毒。遇有机物、易燃物会引起着火燃烧或爆炸。应远离火源、热源、远 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
14、。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7.2 个人防护 DB63/T 14312015 5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曝露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 安全防护眼镜,穿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遵守个人卫生规则,工作结束务必淋浴,皮肤上有破伤处,应 涂敷防护药膏。 7.3 操作注意事项 密封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含有残留有 害物质。 7.4 急
15、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者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 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严重者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禁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 钠洗胃。给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7.5 废液处理 含铬废液不能直接排放,需要进行回收或者使用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 DB63/T 14312015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仪器测试条件 A.1 仪器测试条件 本试验采用美国热电仪器公司生产的6300DUO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参考测
16、试条件如下: 光源:氩等离子体光源; ICP 射频功率:1350 W; 辅助气流量:1.0 L/min; 雾化气流量:0.6 L/min; 蠕动泵提升量:1.8 mL/min。 DB63/T 14312015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各元素推荐测定波长 B.1 各元素推荐测定波长 表B.1给出了本标准各元素的推荐波长。 表B.1 各待测元素的推荐波长 元素 波长/nm 铝(Al) 167.079,396.152 钙(Ca) 393.366,396.846 铁(Fe) 259.940,239.562 镁(Mg) 279.533 硅(Si) 251.611 钒(V) 311.071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