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61 备案号:52071-2016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5202016 金焰绣线菊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Spiraea xbumalda seedling technique regulations 2016 - 10 - 09 发布 2016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5202016 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湟中县林业局、西宁城西区市 容环卫管理中心 本规程
2、主要起草人:陈斌、王海、李孝繁、贺得林、邱青龙。 DB63/T 15202016 1 金焰绣线菊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金焰绣线菊( Spiraea bunmalba cv.Goldflame)播种育苗中的种子采收与调制、育 苗地选择与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出圃、定植等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在青海省海拔1700m2300m地区进行金焰绣线菊的播种育苗。 2 定义与术语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金焰绣线菊 金焰绣线菊( Spiraea bunmalba cv.Goldflame),蔷薇科绣线菊属落叶灌木,株高0.4m0.6m, 冠幅0.6m0.7m,单叶互生,
3、具锯齿、缺刻或分 裂,叶柄短,无托叶。新梢顶端幼 叶红色,下部叶片黄 绿色,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cm,宽1.2cm。 花两性,伞房花序,小花密集,花粉红色,花径5cm,萼 筒钟状,萼片5,雄蕊1560,瞢荚果5,常沿腹缝开裂。花期长达4个月,从69月份,开花46次, 每次15d20d。金焰绣线菊习性为喜光, 稍耐荫,抗寒,抗旱,萌蘖力和 萌芽力均强,耐修剪,喜温暖 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作为园林地被植物和观赏植物被广泛栽培。 3 种子采收与调制 3.1 采收时间 8月初9月初进行。 3.2 采收与调制 采收时将树枝顶部伞房花序的成熟果实剪下阴干,用小木棒敲击使种子脱落,经去杂净种后装
4、入种 子袋中,放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期间注意防潮、防虫。 4 温棚育苗 4.1 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为大棚或日光节能温室。 4.2 整地时间 播种前适时整地。 DB63/T 15202016 2 4.3 整地方法 育苗土壤以沙土或森林土为主, 育 苗地整平后将有机肥、无机肥均匀撒在地表,深翻30cm以上, 细致整地,耙平,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方法见附录A)。做床前先灌一次透水,待土壤松散时做床,苗 床为高床,床高15cm20cm,床宽100cm120cm,长度依地势而定,每床间留30cm宽人行步道,播前灌 足底水。 4.4 种子处理 播种前1d2d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进行种子杀菌,播种时用植物生长
5、调节剂浓度处理1h,将种子捞 出后即可播种(处理方法见附录A)。 4.5 播种育苗 4.5.1 播种时间 3月上旬5月中旬。 4.5.2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方式。将床面整平,在床面开宽3cm、深0.4cm0.6cm的播种沟,播种行距为15cm20cm。 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细沙13混合搅匀后,均匀撒入条播沟中,播后覆细沙将播种沟填平、镇压,覆盖无 纺布或草帘。 4.5.3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0.4cm0.6cm。 4.5.4 播种量 1.5g/m 2 2.5g/ m 2 。 4.6 抚育管理 4.6.1 水分管理 播种后每天进行洒水,保持覆盖物及土壤表面湿润,待苗出齐后揭去覆盖物,停止表面洒水,
6、进行 小水漫灌保持土壤湿润,视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每10d15d灌水1次,8月份以后减少浇水次数,11月中 旬灌足冬水。 4.6.2 光照控制 揭去覆盖物后,苗床盖透光率为50%的遮阴网,至苗木速生期后逐渐撤去。夏季注意控制温棚内温 湿度,保持通风。 4.6.3 松土、除草、间苗及追肥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与间苗,第一次间苗于5月底进行,保持每平方米220株240株;第二次间苗于6 月中旬进行,保持每平方米180株200株,间苗时去弱留强、间密留稀。6月下旬7月下旬结合灌水追 肥1次2次(施用量见附录A)。 4.6.4 病虫害防治 DB63/T 15202016 3 病害以立枯病为主,可在出苗后一个
7、月内每7d10d交替喷洒一次杀菌剂进行防治。 虫害以红蜘蛛、蚜虫为主,发生虫害可喷施杀虫剂进行防治。 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 4.7 出圃 4.7.1 出圃年限 1年。 4.7.2 起苗时间 2月下旬3月上旬。 4.7.3 起苗 采用人工起苗,保持苗木根系完整,根系带土。 4.8 大苗培育 温棚播种苗生长1年后进行定植,采用垄作,定植间距30 cm30cm,1年2年后可培育成大苗。 4.9 检疫 出圃后苗木如需要调运,检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执行,由检疫部门出具检疫证、 质量合格证、标签。 4.10 包装、运输、假植 将分级后的苗木,按数量进行捆扎,运输前将苗木根部蘸浆后进行外包装。
8、装车时依次平放,首尾 相压,紧密排列,运输时防止苗木根系太阳照射失水,可采用喷水或湿草帘盖根的方法,顶部覆盖篷布。 运到目的地后不能及时栽植的要进行假植,灌水保持湿润,栽植时随栽随取。 5 大田育苗 5.1 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盐碱度低、背风向阳、具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5.2 整地时间 播种前适时整地。 5.3 整地方法 按本标准4.3执行。 5.4 种子处理 按本标准4.4执行。 5.5 播种育苗 5.5.1 播种时间 DB63/T 15202016 4 4月上中旬。 5.5.2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方式。将床面整平,在床面开宽3cm、深0.5cm0.7cm的播
9、种沟,播种行距为15cm20cm。 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细沙13混合搅匀后,均匀撒入条播沟中,播后覆细沙将播种沟填平、镇压,覆盖无 纺布或草帘。 5.5.3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0.5 cm0.7 cm。 5.5.4 播种量 2.0 g/m 2 3.0 g/ m 2 。 5.6 抚育管理 5.6.1 水分管理 按本标准4.6.1执行。 5.6.2 光照控制 揭去覆盖物后,苗床上方覆盖透光率50%的遮阴网,苗木进入速生期后逐渐撤去。 5.6.3 松土、除草、间苗及追肥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与间苗,第一次间苗于5月底进行,保持每平方米240株260株,第二次间苗于6 月中旬进行,保持每平方米200株220
10、株,间苗时去弱留强、间密留稀。6月下旬7月下旬结合灌水追 肥1次2次(施用量见附录A)。 5.6.4 病虫害防治 按本标准4.6.4执行。 5.7 出圃 5.7.1 出圃年限 2年。 5.7.2 起苗时间 4月中下旬。 5.7.3 起苗 按本标准4.7.3执行。 5.8 大苗培育 大田播种苗生长2年后进行定植,采用垄作,定植间距30 cm30cm,1年2年后可培育成大苗。 5.9 检疫 DB63/T 15202016 5 按本标准4.9执行。 5.10 包装、运输、假植 按本标准4.10执行。 DB63/T 15202016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农药、化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
11、量及使用方法 表A.1 药剂名称 用途 用量或使用方法 备注 腐熟有机肥 整地做基肥 45m 3 /hm 2 ,整地施入 有机肥 二胺 尿素 磷酸二氢钾 整地做基肥 追肥 叶面肥 300kg/hm 2 ,整地施入 110kg/hm 2 ,灌溉施入 200kg/hm 2 ,喷施 无机肥(化肥)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高锰酸钾溶液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整地土壤消毒杀菌 种子杀菌 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45kg/hm 2 ,400倍800倍液喷施 0.3%水溶液浸种20min30min 15kg/hm 2 ,400倍800倍液喷施 杀菌剂 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50三氯杀螨醇 毒死蜱 防治红蜘蛛,蚜虫 防治红蜘蛛,蚜虫 防治蛴螬 800倍1000倍液喷施 800倍1000倍液喷施 800倍1000倍液喷施或灌溉时施入 杀虫剂 ABT6号生根粉 促进种子发芽与根系生长 100 mgkg -1 200mgkg -1 溶液,浸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