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1 备案号:47899-201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14202015 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建设技术规范 2015 - 09 - 24 发布 2015 - 12 - 20 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42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林业厅科技处、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 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允武、李国红、陈许艳、徐生旺、王占林、时保国、杨红文、王成、杨文智。 DB63/
2、T 14202015 1 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有机枸杞种植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基地建设条件、基地规划、土壤培肥、建立技术档案 及种植基地有机认证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柴达木地区海拔2 900米以下有机枸杞基地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
3、规范。 3.1 有机枸杞 枸杞在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投入物,不采用基因工程 技术及其产物,并且经过合法机构依据有机食品相关标准认证,获得有机认证证书的枸杞果实。 3.2 防护林带 在种植基地周围以防御自然灾害、保护农田、控制漂移污染、保障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带状形式 森林、林木和灌木丛。 3.3 缓冲带 是指在有机和非有机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 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地块的禁用物质漂 移的过渡区域。 3.4 土壤培肥 DB63/T 14202015 2 通过一定的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3.5 有机肥料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氮有机物料
4、,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 提高作物品质。应经有机认证或有机认证机构允许。 4 基地建设条件 4.1 环境空气质量 符合GB 3095二级标准。 4.2 土壤环境质量 符合GB 15618二级标准。 4.3 水环境质量 符合GB 5084二级标准。 5 基地规划 5.1 选址 集中连片,有水源保障,远离城市和工矿区,远离交通主线、生活垃圾厂、禽畜养殖场1 km以上, 周围3 km及主导风向5 km内无工矿业污染源。 5.2 种植区的规划 按20 hm30 hm设立一个枸杞种植小区,每个小区之间栽植防护林带。 5.3 渠系配套 设置宽度为100 cm150 cm主渠,80 cm 12
5、0 cm支渠,50 cm60 cm斗渠。 5.4 防护林建设 防护林带的建设与种植园区的渠、路等设施相结合。主林带方向与主风方向垂直,副林带与主林带 垂直,主副林带宜2行4行。林带树种选择新疆杨、河北杨、小叶杨及柽柳等。 5.5 田间道路建设 与渠道、防护林相结合,道路宽度为4 m6 m,高出地面30 cm以上,实现道路互通互联。 5.6 缓冲带设置 缓冲带宽度不少于20 m。 6 土壤培肥 DB63/T 14202015 3 6.1 土壤培肥的原则 不应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 6.2 有机肥料 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通过有机认证或经认证机构允许,符合NY 525的要求。 根据
6、土壤状况施肥,一般土壤每0.067 hm施2 000 kg3 000 kg有机肥料,新开垦的荒地每0.067 hm施3 000 kg5 000 kg有机肥料。 7 建立技术档案 关键技术环节均要有详细完整的记录和档案,记录清单参见附录A。 DB63/T 14202015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建立技术档案清单 表A.1 给出了建立技术档案清单。 表A.1 建立技术档案清单 序号 记录名称 1 地理位置图(包含基地周围环境、水源) 2 地块分布图(包含缓冲带、防护林、水渠布局) 3 基地环境证明材料(包含土壤、大气、灌溉水、加工用水等检测报告) 4 土地租赁合同或土地证 5 苗木来源 6 种苗审定(或认定)报告 7 有机肥料来源(包含厂家资质) 8 有机农药来源(包含成分说明、厂家资质) 9 有机种植、加工管理文件、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图 10 农事记录 11 有机肥制备记录 12 病虫草害防治记录 13 投入物管理记录(农药、肥料) 14 有机枸杞收获记录 15 产品收获、加工、贮运、销售等全套可追溯记录 16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资质证书 17 购买种苗、有机肥、有机农药的发票和证明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