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3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 T595.42013 白水苹果生产管理技术规程 2013 - 12 - 04 发布 2013 - 12 - 31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 T595.42013 I 前 言 本部分根据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写。 本部分为DB61/T 595.1 5-2013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白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部分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白水县果业管理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梅立
2、新、宋震、贺发展、王杨军、侯玉明、许利军。 DB61/ T595.42013 1 白水苹果生产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水苹果园地的选择与规划,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 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500m1570m,北纬34183527的渭南市部分区域范围的苹果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011 无公害食品 仁果类水果 NY/T 5012 无公害食品 苹果生产
3、技术规程 3 果园建立 3.1 园地选择和规划 苹果园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BD61/T595.2的规定。园地规划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规划作业小区、道 路、排灌系统、建筑物及防护林。应利于机械化操作。 3.2 品种布局与选择 依区域优势发展晚熟红富士优系及特色早中熟品种、极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7月-8月采收) 以嘎拉优系、红盖露为主,应发展秦阳(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搭配发展信浓红等;中晚熟品种(9 月只下旬-10月上旬采收)以早熟富士(如玉华早富、红将军等)为主,搭配发展蜜脆;晚熟品种以红 富士优系为主(长富2号、长富6号、短枝富士),适度发展粉红女士、澳洲青苹等。应引进新品种开展 观察。
4、 配置好授粉树。选用品种相互授粉,授粉品种占20%30%,选用专用授粉品种,专用授粉品种占 10%15%左右。 3.3 苗木 优先选择矮化中间砧、矮化自根砧苗木,无灌溉条件地区适当发展乔化苗木,苗木质量符合DB61/T 595.3。 3.4 栽植 3.4.1 栽植前准备工作 栽植前耕翻以疏松土壤、控制杂草。重茬地栽植,应轮作5年以上,并采用改土、倒行(新栽植行 避开原栽植行)、定植沟(穴)客土等措施。 DB61/ T595.42013 2 3.4.2 栽植时期 春季栽植,在3月下旬至4月初苗木发芽前进行。秋季栽植,在8月-9月 苗木落叶前,越冬期要全部 埋土,土堆高度40cm50cm。 3.4
5、.3 栽植密度 宽行栽培。矮化中间砧的果园,株行距为1.5 m2 m4 m4.5m。乔化果园3m5m以上 3.4.4 栽植技术 在栽植株行距内挖30cm的栽植沟,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 边提苗,踏实,整修树盘,灌透水,水渗下后覆2cm3cm细土,然后覆盖地膜。栽植时将矮化中间砧全 部露出地面,自根砧苗的接口应露出地面的15cm20cm。栽植后立即定干,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3.4.5 防雹网 冰雹易发区域应架设防雹设施。 4 土壤管理 4.1 深翻改土 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幼园以扩穴深翻为主,成龄园以全园深翻为主。扩穴深翻结合秋施基肥 进行,在定植穴(沟
6、)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80cm,深 60cm80cm。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 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在秋季采果后结合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30cm80 cm。 4.2 间作 封行前可在行间间作2年。间作物距离树干1m以上,可间作矮干豆类为宜。 4.3 中耕除草 清耕制及生草制苹果园的树盘,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为5cm10cm。 4.4 地面覆盖 在树盘和行间覆盖麦秸、麦糠、玉米秸杆、稻草及田间杂草等,覆盖厚度15cm20cm,覆草后进行 表面压土。连覆3年4年后结合秋施基肥深翻一次。 4.5 生草 4.5.1 生草方式 有灌溉条件的果园行间生草、
7、株间清耕或覆盖的方式,在定植带内留1m1.5m清耕带。 4.5.2 草种选择 选用三叶草、黑麦草、百脉根、扁茎黄芪等。 4.5.3 生草方法 DB61/ T595.42013 3 在春末或初秋采用条播或点播,播种深度1.0cm1.5 cm,行距25cm左右。播种量视生草种类而定, 三叶草0.5kg/666.7m 2 1.0 kg/666.7m 2 ,黑麦草、百脉根、扁茎黄芪1.0kg/666.7m 2 1.5kg/666.7 m 2 。一 般1年刈害2-4次,留茬10cm以上,刈割下的草覆盖于树盘上。生草4-5年后进行翻压,休闲1-2年后重新 生草。 5 施肥 5.1 平衡施肥 以腐熟有机肥、
8、有机复合肥为主,化肥为辅,生物菌肥、腐殖酸类等复合微肥为补充,推行营养诊 断(叶片分析和土壤分析等)、配方施肥。推荐使用更为科学的配方肥料或定制肥料,如春季苹果专用 肥料,夏季苹果专用肥料、秋季苹果专用肥料等。 5.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5.2.1 有机肥料 包括农家肥和优质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要求有机质达到45%以上,氮磷钾养分总量达到8%以上。 农家肥主要包括充分腐熟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炭肥、饼肥、人畜废弃 物等。 5.2.2 化肥 优先选用缓释尿素、新型二胺如磷福锌二胺等。常规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镁 肥及复合(混)肥。 5.2.3 叶面肥
9、 包括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氨基酸水溶肥料、腐殖酸水溶肥 料等。重点推荐使用有效钙含量在10%以上的含中量元素水 溶肥料以及富含硼、锌等元素的微量元素水 溶肥料,如钙宝等。 5.3 施肥方法 5.3.1 基肥 秋季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每666.7m 2 果园施1500kg充分腐熟农家肥或200kg以上优质商品 有机肥。 施用方法采用沟施, 挖放射状沟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 沟深40cm60cm, 商品有机肥20cm40cm。 5.3.2 追肥 土壤追肥按NY/T 5012中6.6.6 的规定执行。叶面喷肥全年45次,以中量 元素水溶肥料(钙肥)为 主;微
10、量元素水溶肥料为辅,落叶前(11月中上旬)喷3%5%尿素。 6 灌水 6.1 灌水时期 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通常包括萌芽至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冬前第四个时期。 DB61/ T595.42013 4 6.2 灌水方法 一般采用沟灌,提倡使用滴灌、微喷和渗灌,限制漫灌。灌水量以水分在土壤中下渗30cm50cm为 度。生长季节灌水后应及时松土。有条件的果园可用作物秸杆等覆盖树盘,以利保墒。 7 整形修剪 7.1 苹果栽培适宜的树形为纺锤形,一般可选用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等树形,其中以 细长纺锤形为主。 7.1.1 细长纺缍形 7.1.1.1 中央领导干优势明显,主干直立、生长强旺
11、,干高 0.8m 左右,树高 3.0m3.5m,冠径 2.0m 左右,适于栽植 1.5m4m 的果园应用。 7.1.1.2 主枝均匀分布、不分层,保持单轴延伸;主干间隔 15cm20cm 着生 20 个左右小主枝,螺旋式 插空排列,不分层;主枝粗度不超过其主干着生部位粗度的 1/3;主枝上直接着生中小枝组,不留侧枝, 保持单轴;主枝开张角度 8090。 7.1.1.3 树冠呈细长纺锤形:下部主枝长度 1.2m1.5 m,中部主枝长度 1.0m1.2 m,上部主枝长度 0.8m1.0 m,成形后树冠成细长纺缍形形状。无中央领导干,干高 40cm5 0cm,树高 2m,冠径 2.5 m, 树形为长
12、方形。骨干枝 2 个,骨干枝与地面夹角为 4045左右,每骨干枝上均匀分布着结果枝组。 2 年成形,3 年覆盖全园。该树形适宜于乔化密植栽培,株行距为 1.5m2m3.5m4m。 7.1.2 高纺缍形 7.1.2.1 高纺锤形与细长纺锤形相比,树体结构特点基本相近,只是在冠径大小、主枝数量上有所不 同,适宜于 1.54m 米以下的果园应用。 7.1.2.2 冠径小:冠径在 1.5m 左右,基部主枝长度不超过 1.0m。 7.1.2.3 主枝数目多:主干上着生 2535 个小主枝,中央领导干与同部位主枝粗度之比 5-6:1,主枝 开张角度 90110。 7.1.2.4 树冠呈细高纺锤形:下部主枝
13、长度 0.81.0m,中、上部主枝长度 0.60.8m;成形后呈细高纺 缍形。 7.2 树形培养与整形过程 7.2.1 定植当年整形修剪 7.2.1.1 定干、刻芽:定植当年在距地面 7090cm 饱满芽处定干,在整形带可刻芽、促发新梢。 7.2.1.2 抹芽:及时抹除主干 30cm 以下萌芽和主枝剪口下第 2、3 枝竞争芽,以利剪口下第 1 枝芽生 长。 7.2.1.3 摘心:整形带以下萌发的新梢及主干延长头的竞争新梢,长度 25cm 时摘心控制生长,冬剪时 留斜桩疏除。 7.2.1.4 牙签撑新梢:新梢 35cm 时,用牙签撑开新梢,使基角达到 8090。 7.2.1.5 拉、揉枝:新梢长
14、度 50cm 以上时,揉枝或拉枝,使枝条角度呈水平状。 7.2.1.6 冬季疏枝:冬剪时,主干延长枝一般不短截,疏除主干上的分枝。疏枝时,剪口芽朝外,以 便下年长出角度较大的新梢。 DB61/ T595.42013 5 7.2.2 定植第 2 年整形修剪 7.2.2.1 刻芽:同上年。 7.2.2.2 开角:同上年。 7.2.2.3 疏枝:夏季疏除主干上过密、多余、竞争、角度过小枝梢。 7.2.2.4 拉枝:同上年。 7.2.2.5 冬剪:选留 68 个小主枝,间距 1520 cm 左右。疏除主干上的对生枝、轮生枝、卡脖枝、竞 争枝及角度过小枝,疏枝时,尽可能使剪口平向上方,留出轮痕芽,促发弱
15、枝。 7.2.3 定植第 3 年整形修剪 7.2.3.1 刻芽:同上年。 7.2.3.2 揉枝开角:同上年; 7.2.3.3 控制枝梢:对主枝上抽生的背上梢可通过疏除或扭梢加以控制;同时疏除主干上过密、多余、 竞争、角度过小枝梢。 7.2.3.4 拉枝:同上年。 7.2.3.5 冬剪:小主枝选留数量达到 810 个。疏除主干上的竞争枝、对生枝、轮生枝和角度过小的枝, 疏除时可留短桩,使下年重新长出分枝角度大、方位更理想的新梢,促进中央领导干直立强旺生长;疏 除主枝上竞争枝、多头枝、过密枝,使主枝保持单轴延伸。 7.2.4 第 4-5 年整形修剪 7.2.4.1 刻芽:同上年。 7.2.4.2
16、疏枝(梢):同上年。 7.2.4.3 扭梢:背上新梢通过扭梢形成花芽。 7.2.4.4 拉枝:同上年。 7.2.4.5 环切、环剥:长势较旺的未挂果枝,花后一月在主枝基部环切或环剥、促进花芽形成。 7.2.4.6 下垂枝结果:主枝上的分枝角度保持 90120,呈下垂状结果。 7.2.4.7 选留主枝:在中干上共选留 1520 个小主枝,疏除主干上的竞争枝、轮生枝、过密枝、重叠 枝和角度过小的枝;保持主枝单轴延伸。 7.3 矮化树修剪技术要点 7.3.1 选用纺缍形(细长纺缍形或高纺缍形)树形,保持中央领导干生长的绝对优势。 7.3.2 实行四季修剪,重视生长季修剪。春季以刻芽为主,夏季促花,秋
17、季开张角度,冬季调整树体 骨架结构。尤其要重视拉枝开角工作。 7.3.3 冬季修剪以疏枝、长放为主,少量回缩,基本不用短截。 7.3.4 重视中小型结果枝组的培养,枝组单轴延伸,以水平与下垂状枝组结果为主。 8 花果管理 8.1 人工授粉 采用花期放蜂和人工辅助授粉技术提高坐果率,花期在1hm 2 苹果园放1500头壁蜂或两箱蜜蜂。人工 辅助授粉可购买生活力在30%以上的商品花粉,授粉方法可选择授粉掸授粉、液体喷雾授粉及人工点授。 DB61/ T595.42013 6 8.2 疏花疏果 按果间距20cm左右留一花序,每花序留一朵中心花或12边花,株留花量可比计划留花量多1倍,幼 果膨大后每花序
18、留一果,疏除发育不好的小果、畸形果和病虫果。疏花除采用人工疏花外,部分品种还 可以采用化学疏花。对易受晚霜、风沙、阴雨等不良气候影响的产区,为确保坐果,不进行疏花,等到 座果后直接疏果和定果。 8.3 果实套袋 8.3.1 套前准备 套袋前要严格疏花疏果。在套袋前12 天,全园要细致周到 地喷1次杀菌,遇雨后要补喷。并用有 效含钙量10%以上的全加工型优质钙肥补钙12次。 8.3.2 套袋 选择符合陕西省苹果育果纸袋地方标准的要求,选用双层三色纸袋。从花后40天左右开始套袋, 20天内完成。套袋时尽避开降雨、高温天气。套袋时首先将纸袋撑开,由上往下、由内向外套,幼果置 于纸袋中央,不能将叶片套
19、入,袋口打折叠向纵切口背侧面,捏紧袋口扎丝,不伤及果柄和幼果。 8.3.3 及时除袋 除袋时间因区域和采收时间而定,一般双层内袋除袋时间为采前10天进行,先摘除外袋,56天(经 3个晴天)后再摘除内袋,中途遇雨时可相应推迟。若套单层纸袋,除袋时先撕开袋底通风,经34天后 再摘除。除袋时先左手托果,右手解开袋口扎丝,然后左手提住内袋上部,右手捏住外袋底部向下拉掉 即可。双层袋先摘除外袋,间隔56天(须有34天晴天)后再除去内袋;单层袋应先打开袋底放风,经 34个晴天后除袋。 8.4 摘叶、转果 摘叶通常分2批进行,适当摘除果实周围5厘米-10厘米范围内枝梢基部的遮光叶片和部分中长枝下 部叶片。转
20、果一般在第一次摘叶后及时进行,待果实阳面充分着色后,将果实阴面转到阳面。每7天将 果实转动四分之一周。 8.5 铺反光膜 果实采收前20天30天,为了促进果实下部及萼 洼处着色,在树盘或行间平铺带状银色反光膜,用 砖块、木棒、小土袋等压住膜边沿,防止反光膜被风刮起,使光反射到果实下部,促使果实全面着色, 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9 果实采收 9.1 采收成熟度 根据不同品种特性,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在渭南市部分区域、早熟品 种于7月中上旬进行,晚熟品种于10月上旬采收。 9.2 注意事项 DB61/ T595.42013 7 采摘时应轻摘、轻放、轻装、轻卸,避免造指甲伤、碰压伤、刺伤和摩擦伤。鲜果采摘后应于24 小时内及时入冷库储存。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