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3.040 J 74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4502017 DB61/T 4502008 在役人造水晶釜超声波检测规程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gulation for in-seveice man-made crystal autoclave 2017 - 10 - 25 发布 2017 - 11 - 25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4502017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2 5 纵波检测 . .2 6 横波检测 . .3
2、 7 检测报告内容 . .6 DB61/T 450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景人、周伟、张永红、王晓桥。 本标准由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替代DB61/T 450 2008。与DB61/T 4502008相比外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部分引用文件(见 2):; 增加了NB/T47013.1、NB/T4 7013.3的术语界定(见3.1); 删除了“检测报告应由取得级资格证书者复核后签发”(见2008版4.1
3、.3); 增加了级资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人员审核内容(见5.1.1); 修改了检测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6.2.2、7.3.2和7.3.2); 删除了“用60探头检测釜体中上部轴向缺陷”(见2008版2.2.2C); 修改了灵敏度校验过程(见6.4和7.5); 增加了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的章节(见7.6)。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电话:029-82224760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 邮编:710048 DB61/T 4502017 1 在役人造水晶釜超声波检测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役人造水晶釜(以下简称“水晶釜”)釜体超声波检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 纵
4、波检测、横波检测、检测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法对内外径之比50的钢制水晶釜釜体的超声波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02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 11259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和检验方法 GB/T 12604.1 无损检测 术语 超声检测 GB/T 27664.1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第1部分:仪器 GB/T 27664.2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
5、第2部分:探头 JB/T 8428 无损检测 超声试块通用规范 JB/T 9214 无损检测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NB/T 47013.1201 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 47013.3201 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1、NB/T 4701 3.1和NB/T 4701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 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NB/T 47013.3201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密集区缺陷 grouped disc
6、ontinuities 锻件检测时,在显示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者 在5050的检测面上发现在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 其反射波幅均大于等 于某一特定当量平底孔直径的缺陷。 NB/T 47013.32015,定义3.2 3.2 AVG曲线 AVG curve 以横坐标轴表示声程,纵坐标轴表示相对应的反射波高度,描述规则人工缺陷反射体的距离、回波 高度及缺陷当量大小之间关系的曲线。 DB61/T 4502017 2 3.3 缺陷当量直径 defect equiv alent diameter 用AVG方法求出与缺陷相当的、垂直于
7、超声波波束的平底孔的直径,称为缺陷当量直径或简称当量 直径。 4 一般规定 超声波检测应符合TSG 212016、 GB/T 6402的规定。 5 检测准备 5.1 检测人员 5.1.1 超声检测人员应当由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超声波级以上(含级)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 超声检测报告应当由取得级资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人员审核。 5.1.2 在役水晶釜超声波检测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具备压力容器锻件无损检测经验,具有水晶釜制 造方法、使用情况、缺陷性质及形成原因、特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2 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校准 其性能及校准要求应符合GB/T 27664.1、GB/T 27664.2、JB/T
8、9214及NB/T 47013.3201 5中4.2 条的规定。 5.3 检测条件 5.3.1 水晶釜检测表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波检测的覆盖层、锈蚀和污物都应予以清除, 其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小于或者等于 6.3m,内表面应清洗干净。 5.3.2 在探头和检测面之间,应采用机油等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的耦合剂。 5.3.3 探头应尽量扫查到水晶釜釜体的整个被检查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尺寸的 15%。 5.3.4 探头相对于水晶釜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 150mm/s。 6 纵波检测 6.1 一般要求 6.1.1 纵波检测主要用于检测釜体中与外圆表面平行缺陷。 6.1.
9、2 探头公称频率一般为 2.0MHz2.5MHz,探头直径为14mm20mm。 6.2 对比试块 6.2.1 对比试块的材料应当符合 NB/T 47013.3 2015 中 5.5.4.2 条的规定。 6.2.2 试块规格如图 1 所示,取圆筒 30 扇形面,长度为 350mm,试块厚度应与釜体厚度(T)相同。 在试块内表面加工一个2mm 平底孔,深度 10mm。 DB61/T 4502017 3 单位为毫米 图1 检测于外圆表面平行缺陷的对比试块 6.2.3 试块外表面半径(R)和内表面半径(r)应与被检釜体相同。 6.2.4 对比试块的其他制造要求见 GB/T 11259 和 JB/T 8
10、428 的规定。 6.3 扫查面 应在釜体外表面进行100%扫查。 6.4 灵敏度校验 6.4.1 基准灵敏度为 2mm 平底孔当量直径,可采用试块或 AVG 计算的方法进行调整。 6.4.2 应将基准灵敏度增益 6dB 作为检测灵敏度进行扫查。 6.5 纵波检测缺陷评定 6.5.1 评定时恢复到基准灵敏度。 6.5.2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为不合格: a) 釜体内存在白点、裂纹和其他危害性缺陷; b) 釜体内存在当量直径3mm 的单个缺陷; c) 釜体内存在当量直径2mm 的密集区缺陷; d) 在距离釜体内表面 20mm 范围内,或距离开孔部位边缘 50mm 范围内存在当量直径2mm 的单 个缺
11、陷。 7 横波检测 7.1 一般要求 主要用于检测釜体中的轴向和周向缺陷。 7.2 探头 7.2.1 检测时探头应修磨,使其与釜体耦合良好。 DB61/T 4502017 4 7.2.2 探头公称频率一般为 2MHz2.5MHz,晶片面积为 140mm2400mm2。 7.2.3 根据检测方位可选择下列两种折射角探头进行检测: a) 用 K1 探头检测釜体周向缺陷; e) 用 34.4探头或根据工件内外径之比选择相应入射角探头,检测釜体轴向缺陷。 7.3 对比试块 7.3.1 对比试块的材料应当符合 NB/T 47013.3 2015 中 5.5.4.2 条的规定。 7.3.2 检测轴向缺陷的
12、灵敏度校准试块,规格如图 2 所示,其宽度(L)100mm,在试块内、外表面上各 加工一个 60V 型槽,槽长 20mm,槽深为 1.0mm。试块外表面半径(R)和内表面半径(r)应与被检釜 体相同。另外在试块 V 型槽对面按图示尺寸加工 7 个1mm20mm 的横孔。 7.3.3 检测环向缺陷的灵敏度校准试块规格如图 1 所示。 7.3.4 对比试块的其他制造要求见 GB/T 11259 和 JB/T 8428 的规定。 7.4 探头扫查方式 7.4.1 检测釜体周向缺陷时,探头移动方向为釜体轴向,且应正反两个方向 100%扫查,见图 3 位置 1。 7.4.2 检测釜体轴向缺陷时,探头移动
13、方向为釜体周向,且应正反两个方向 100%扫查,见图 3 位置 2。 7.5 灵敏度校验 图2 检测轴向缺陷的对比试块 DB61/T 4502017 5 22 1 1 图3 探头扫查方式示意图 7.5.1 检测周向缺陷灵敏度校验过程如下: a) 移动 K1 探头对准图 1 试块内壁的 60V 型槽,找到最大反射波,调整增益使最大反射波为满 刻度的 80%,将反射波幅值标在面板上; b) 继续移动探头对准图 1 试块外壁的 60V 型槽,找到最大反射波,将反射波幅值也标在面板上; c) 将 7.5.1a)和 7.5.1b)所确定的两反射波幅值点用直线连接并延长,使其包括全部检测范围, 绘出距离波
14、幅曲线作为基准灵敏度。 7.5.2 检测轴向缺陷灵敏度校验过程如下: a) 移动 34.4探头对准图 2 试块内壁的 60V 型槽,找到最大反射波,调整增益使最大反射波 为满刻度的 80%,将反射波幅值标在面板上; b) 继续移动探头对准图 2 试块外壁的 60V 型槽,找到最大反射波,将反射波幅值也标在面板上; c) 将 7.5.2a)和 7.5.2b)所确定的两反射波幅值点用直线连接并延长,使其包括全部检测范围, 绘出距离波幅曲线作为基准灵敏度。 7.5.3 应将基准灵敏度增益 6dB 作为检测灵敏度进行扫查。 7.6 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 7.6.1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对系统进行复核:
15、 a) 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发生改变时; b) 怀疑扫描量程或扫查灵敏度有变化时; c) 连续工作 4h 以上时; d) 工作结束时。 7.6.2 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量超过扫描线该点读数的 10%或全扫描量程的 5%,则扫描量程 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7.6.3 在检测范围内如发现扫查灵敏度或距离波幅曲线上任一深度人工反射体回波幅度下降 2dB, 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如回波幅度上升 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 新评定。 7.7 横波检测缺陷评定 DB61/T 4502017 6 7.7.1 评定时恢复到基准灵敏度。
16、7.7.2 检测应记录幅值等于或高于基准灵敏度 50%的缺陷信号。 7.7.3 缺陷波高超出距离波幅曲线的基准灵敏度则判定为不合格。 7.7.4 釜体内存在白点、裂纹和其他危害性缺陷则判定为不合格。 8 检测报告内容 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检测单位、报告编号; b) 委托单位、水晶釜规格、编号、材质、热处理状态和表面状态; c) 检测标准; d) 所用探伤仪型号、探头类型、尺寸、检测频率、耦合剂、试块及检测灵敏度; e) 检测结果: 1) 按本标准要求应测定的缺陷当量大小或缺陷波幅、缺陷深度、缺陷位置及分布,绘制出被 检测水晶釜的缺陷示意图; 2) 结果评定:按本标准做出合格与否的检测结论; f) 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及其技术资格等级; g) 检测日期。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