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8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 T 509.22011 秦岭猪苓菌材 Raw material of Qinlings Polyporus 2011 - 01 - 04 发布 2011 - 02 - 01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 T 509.2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为DB61/T 509.162011的第2部分。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起草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陕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宁陕县质监局、宁陕县科技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峻志、祁鹏、李安利、戴璐、王友洲、刘宝
2、田、韩耀辉、马玉平、郑强、丁 仕刚。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61/ T 509.22011 1 秦岭猪苓菌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秦岭猪苓菌材的术语、定义、选用要求、处理、培养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秦岭猪苓菌材的选用和制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8-4
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278号 2000-01-29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局颁布 2004-9-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9号公告 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 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管护实施办法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3 术语和定义 3.1 菌材 Armillariella lumber 让蜜环菌丝所感染和生长繁育的段木, 也称“菌棒”。 3.2 边材 Sapwood 俗称白标、白皮,木本茎中含有生活细胞和贮藏物质的木材部分,颜色通常较淡,位于树干的外面 部分。 3.3 菌枝 Armillarie
4、lla branch 采用2cm3cm粗的树枝接种蜜环菌,在树枝上长出菌索,这样的树枝称为菌枝。 DB61/ T 509.22011 2 3.4 新材 Raw material 准备用来培养蜜环菌,但还没有接菌的木棒、树枝,统称为新材。 4 选用要求 4.1 砍伐原则 砍伐木材应遵守以下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五章 第三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森林采伐;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十五条; 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第五章 第三十七、三十八条; 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五条;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三章第二十
5、四、二十七条。 4.2 菌材使用的主要树种 榆科的榆属( Ulmus) 胡桃科的胡桃属( Juglans)、枫杨属( Pterocarya) 桦木科的桦木属( Betula) 、榛属( Corylus) 杨柳科的杨属( Populus)、柳属( Salix) 豆科的红豆属( Ormosia) 漆树科的漆树属( Toxicodendron)、黄连木属( Pistacia) 壳斗科的青冈属 ( Cyclobalanopsis) 、 栲属 ( Castanopsis) 、 栎属 ( Quercus) 、 柯属 ( Lithocarpus) 金缕梅科的水丝梨属( Sycopsis)、枫香树属( Liq
6、uidambar)、 蚊母树属( Distylteae) 槭树科( Aceraceae)的槭属( Acer) 4.3 材质 a)树皮与木质部结合紧密,树皮与木质部完好率在95%以上; b)边材厚度在0.8cm以上; c)枯立木、腐朽木不能做菌材; d)幼嫩的树木不能做菌材。 4.4 菌枝与新材规格 4.4.1 直径 菌枝1.5cm2cm,新材6cm10cm。 4.4.2 长度 菌枝斜砍成10cm长,新材截成50cm3cm长。 4.5 砍伐期 应选在栽培猪苓前的23个月,一般选在每年的13月树木未生新叶前。 DB61/ T 509.22011 3 5 菌材生产环境指标 5.1 生产用水应符合 G
7、B 5084 中所规定的旱作灌溉水质要求。 5.2 生产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中所规定的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5.3 生产环境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中所规定的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5.4 生产场所周边应干净、整洁,远离禽畜场、厕所等污染源 300m 以上,无白蚁出入。 6 菌枝与菌材的制备 6.1 菌枝 按规格砍好的菌枝在0.25%硝酸铵溶液中浸泡10分钟。挖直径50cm60cm、深30cm的培养坑,铲平 坑底,先铺1cm厚湿润阔叶树落叶,将砍好的树枝一根靠一 根地摆在树叶上,然后将培育好的蜜环菌栽 培种均匀摆在树枝间,菌种上再摆放一层树枝,盖0.5cm1cm
8、厚疏松腐殖土并填满空隙。依照相同方法 培养4层5层,最后顶部覆盖5cm6cm厚疏松腐殖土,用2cm3cm厚湿润阔叶树落叶覆盖。 保持土壤湿度35%50%,地温1825,约60天树枝即可长满蜜环菌索成为菌枝。 6.2 新材的处理 在截好的新材上23面砍成鱼鳞口,砍口深入 木质部0.3cm ,砍口间距5cm6cm。砍口后在0.25% 硝酸铵溶液中浸泡10min30min,备用。 6.3 菌材的培养 挖坑深度为35cm40cm,长60cm,宽70cm,将坑底土壤挖松整平,铺2cm厚湿润阔叶树落叶,下层 与上层各摆放5根新材,上层与下层呈十字交叉,新材砍口和断面处各摆放菌枝或蜜环菌栽培种23段, 最后
9、覆盖10cm15cm疏松腐殖土,并覆盖3 cm厚湿润阔叶树落叶。保持地温1825,土壤湿度35% 50%,培养6090天,新材就可生长蜜环菌菌索,成为菌材。 7 病虫害防治 7.1 杂菌防治 严格控制菌种、新材侵染杂菌。培养坑应选在干净、无杂菌侵染的土壤区域。栽种前进行清理,以 减少杂菌污染源。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的菌枝与菌材要及时清理、远置、焚烧并覆土20cm以下掩埋。 7.2 虫害防治 培养坑应避开有白蚁存在的地方。生产中利用诱杀等方法消灭虫害,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不 允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9号公告中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8 保存 8.1 砍伐后未用完的树木应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保存期不超过 180 天,使用前在清水中浸泡 24 小时并沥干游离水分。 8.2 培养成熟的菌枝和菌材应在培养坑内地温 1520,土壤湿度 35%50%条件下保存, 30 天之 内使用,有条件者可以 41冷藏保存,45 天之内使用,霉变、老化菌枝和菌材严禁使用。 DB61/ T 509.22011 4 8.3 保存期应防虫止蛀、鼠咬。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