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75.020 E 1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2102018 天然气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Development Well 2018 - 11 - 13 发布 2018 - 12 - 13 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T 12102018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资料录取内容 . . 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开发气井资料录取整理表格式 . 5 DB61/T 1210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
2、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能源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香增、施里宇、徐云林、乔向阳、王永科、辛翠平、张力、白慧芳、张磊、 方晓君、姚光明。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电话:029-88899555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二路75号 邮编:710075 DB61/T 12102018 1 天然气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
3、定了气藏开发井工作制度、井流物产量、压力和温度、流体组分分析、剖面监测、试井、 修井及措施资料录取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开发区域内的生产井及观测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060.1 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用碘量法测定硫化氢含量 GB/T 1361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 GB/T 21446 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 26981 油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 SY/T 5154
4、 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 SY/T 5440 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SY/T 5523 油田水分析方法 SY/T 5600 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 5783.1 注入、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第1部分:直井 3 资料录取内容 3.1 工作制度 3.1.1 气井状态 每小时应记录气井井口压力、温度和气、水、油产量。每天应记录井号,生产时间,采气方式,集 气方式,开、关井时间,关井应记录关井原因。 3.1.2 气井节流 3.1.2.1 井下节流气井应记录井下节流器类型、型号、下入深度、节流油嘴直径,节流器安装时间、 检查时间及起出或更换时间。应记录井口紧急切断阀类型、型号、报警切断
5、压力、工作状态、检查与更 换记录。发现井口压力异常时,应及时记录异常时间、井口压力数据及异常原因,记录整改情况。 3.1.2.2 井口节流气井记录节流针阀型号,每 1 小时记录节流阀开度。每 15 天检查油嘴孔眼直径、圆 度,每 15 天检查节流控制阀开合程度及有效性。发现压力异常时应立即检查、整改、更换油嘴或者节 流控制阀。 3.2 排水采气 DB61/T 12102018 2 3.2.1 排水采气井需记录井号、排水方式、水合物抑制剂品种、规格、型号、注入时间、注入量、注 入压力。 3.2.2 泡沫排水采气井记录泡沫排水方式。记录起泡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注入时间与方式、使用 浓度及用量,记
6、录消泡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注入位置、注入时间与方式、使用浓度及用量。每小时 记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2.3 气举排水气井记录注气方式、注气压力、注入气体类型与组成、注入用量及气举起止时间。每 小时记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2.4 电潜泵排水气井记录电潜泵规格、型号、泵挂深度、运转电流与频率、起停泵时间。每小时记 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2.5 机抽排水气井记录泵规格、型号、下入深度,记录地面电机规格、型号、运转频率、起停时间。 每小时记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3 井流物产量 3.3.1 产气量 3.3.1.1 记录天然气瞬时产量、单量气量、单
7、井日、月、年产气量,记录井口产气量和工业气量。天 然气流量资料录取应符合 GB/T 21446 的要求,数据记录内容及格式见表 A.1 和表 A.2。 3.3.1.2 单量制度中每个单量数据计算时间不能跨过每天早上 7:00;多井站气井正常生产时,每口井 每次单量时间按 8 小时轮换计量;当集气站只开一口气井时,应 24 小时单量,日产气量以单量气量为 准;正常生产期间,单量周期内不得随意改变工作制度。 3.3.1.3 单井单量气量为单量瞬时流量及周期内累计产气量,单井日产气量为单量周期内平均每小时 产气量乘以 24 小时得出;未轮换气井日产气量为上次单量气量;当日内轮换计量日产气量与未轮换计
8、 量产气量之和同外输气量差值超过 5%时,未轮换井日产气量按配产比例计算。 3.3.2 产水量 3.3.2.1 记录产出水的单量水量,单井日、月、年产水量,单站日、月、年产水量,数据记录内容及 格式见表 A.1 和表 A.2。 3.3.2.2 单量制度与本标准 3.3.1.2 要求一致,单量水量需与单量气量计量周期保持一致。 3.3.2.3 计量罐内液位应保持在仪器要求最低液位以上,根据排液液位差计算单量水量。 3.3.3 产油量 3.3.3.1 记录产出油的单量油量,单井日、月、年产油量,单站日、月、年产油量,数据记录内容及 格式见表 A.1 和表 A.2。 3.3.3.2 单量制度与本标准
9、 3.3.1.2 要求一致,单量油量需与单量气量计量周期保持一致。 3.3.3.3 计量罐内液位应保持在仪器要求最低液位以上,根据排液液位差计算单量油量。 3.4 压力和温度 3.4.1 地层压力 3.4.1.1 对定点测压井及观测井,至少每半年采取井筒内下压力计的方式,测量一次静止地层压力及 静压梯度,测试前要求关井压力平稳,压力波动小于 0.01MPa/d;非定点测压井应选择合适时机测量静 止地层压力及静止井筒压力梯度,测试前要求关井压力平稳,压力波动小于 0.01MPa/d。 DB61/T 12102018 3 3.4.1.2 定点测压井及观测井应按照 “全面性、代表性、准确性 ”的原则
10、进行选取。全部生产层位均应 有对应的定点测压井及观测井;定点测压井和观测井要能代表生产层位的真实情况;定点测压井和观测 井的测试结果要能真实准确的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和不同开发条件下的压力变化。 3.4.1.3 定点测压井及观测井井数不应少于接入开发总井数的 10%,气田接入开发井总数不足 100 口 的,定点测压井及观测井数量不应少于 10 口,气田接入开发井总数不足 10 口的,定点测压井及观测井 数量不应少于 3 口。 3.4.1.4 气田所有开发气井宜每年进行一次地层压力测试。 3.4.1.5 在气田开发中后期宜分区块进行全区开发井同时关井测试地层压力。 3.4.1.6 对纯气井或井底无积
11、液的井,无法满足井下测压条件时,可采用压力计测关井井口压力,计 算地层静压。 3.4.1.7 井下节流井在更换井下节流器期间,宜下压力计测量至少一次井底静压及井筒压力梯度。 3.4.2 井底流压 3.4.2.1 对定点测压井及观测井,每半年采取井筒内下压力计的方式,采用精度高于 0.05%的压力计, 测量一次井底流压及井筒流压梯度。 3.4.2.2 对纯气井或井底无积液的井,采用精度高于 0.05%的压力计测井口压力,用井筒压力梯度迭 代计算井底流压。 3.4.3 井口油套压力 3.4.3.1 正常生产气井要求每小时录取一次井口油套压力,气井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提高录取时间的 频率。 3.4.3
12、.2 当气井关井后,应连续记录井口压力,填报每天上午 7:00 时的井口压力。 3.4.4 地面其它压力 3.4.4.1 正常生产期间,要求至少每 2 小时录取一次进站压力、一级节流前后压力、二级节流前后压 力、外输压力,每日数据以 7:00 时的压力数据为准。 3.4.4.2 管线堵塞时记录管线堵塞前、后的进站压力。 3.4.4.3 每 2 小时录取一次交接计量前外输压力,每日数据以 7:00 时的压力数据为准。 3.4.5 温度 3.4.5.1 测量井下静止和流动压力同时测量相应的井底温度,测量井口压力同时采集井口温度。 3.4.5.2 站场温度(包括进站温度、节流前后温度、分离器温度和外
13、输温度)随压力资料同时录取, 正常生产时集气站内温度资料要求每 2 小时录取一次,每日数据以 7:00 时的压力数据为准。加热炉温 度资料需密切关注并及时录取。 3.5 流体组分分析 3.5.1 天然气组分分析 3.5.1.1 天然气取样方法应符合 SY/T 5154 的要求。天然气组分分析方法应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要 求符合 GB/T 13610 的要求,数据记录内容及格式见表 A.3。 3.5.1.2 天然气高压物性取样及分析应符合 GB/T 26981 的要求。 3.5.1.3 气井投产初期进行一次气体全组分分析, 投产初期选择代表性井进行一次气体高压物性分析, 生产过程中每半年做一次气
14、体全组分分析。 DB61/T 12102018 4 3.5.1.4 含硫气井井口安装硫化氢监测装置,每 3 个月进行一次井口取样现场测试 H 2S 含量,测试方 法宜采用碘量法,具体测试方法应符合 GB/T 11060.1 的要求。 3.5.1.5 不含硫气井每年选择重点井及代表井进行 H 2S 含量测试,监测气体组分变化。 3.5.2 水分析 3.5.2.1 气井水样分析应符合 SY/T 5523 的要求,数据记录内容及格式见表 A.4。 3.5.2.2 气井投产初期进行一次地层水全组分分析,气藏产水井至少半年进行一次全组分分析,气井 气水比明显上升时,应加强氯离子、水样全组分分析。 3.5
15、.3 凝析油分析 3.5.3.1 凝析油的分析方法应符合 GB/T 26981 的要求,数据记录内容及格式见表 A.5。 3.5.3.2 投产初期选择代表井进行凝析油高压物性分析,生产过程中选择代表井每年进行一次凝析油 高压物性分析。 3.6 剖面监测 3.6.1 选井原则 3.6.1.1 生产井在投产后应每年选择代表井进行产气剖面测试。 3.6.1.2 多层合采的开发气井,应选择代表性气井定期进行剖面测试,宜每年进行一次产气剖面测试, 测试井数占比不应少于总井数的 5%,且测试井数不应少于 3 口。 3.6.1.3 生产过程中气水比无法通过地面生产数据进行判断或生产过程中气水比变化较大的开发
16、气 井,宜采用产气剖面测试进行资料获取。 3.6.2 测试 3.6.2.1 测试仪器选择应符合 SY/T 5600 的要求。 3.6.2.2 测试资料录取过程及数据记录应符合 SY/T 5600 的要求,数据记录内容及格式见表 A.6。 3.6.2.3 测试资料解释应符合 SY/T 5783.1 的要求。 3.7 试井 试井资料录取的内容及技术应符合SY/T 5440的要求。 3.8 修井及措施 修井资料主要应记录施工类型、施工前后时间、管串结构、井况、生产层段、封堵层段、作业层段、 试气资料。作业措施相关数据记录内容及格式见表A.7, 试气资料数据记录与解释成果内容及格式见表 A.8。 A
17、DB61/T 12102018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开发气井资料录取整理表格式 A.1 气田井区采气日报 气田 井区采气日报见表A.1。 表A.1 气田 井区采气日报 油压 套压 气,10 4 m 3 油,t 水,m 3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班小计 20:00 21:00 22:00 23:0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班小计 生产平均 关井最高 生产平均 关井最高 日产油m 3 日注醇量m 3 值班人 年
18、月 日 班 次 记录时间 针阀开度 井口压力,Mpa 井口气流温度 0 C 产量 审 核人: XXX 日放空气量 10 4 m 3 生产纪要 一 班 二 班 生产方式 套压,Mpa 油压,Mpa 大气温度, 0 C 日产气10 4 m 3 日产水m 3 输压,MPa 抑制剂注入 量,m 3 DB61/T 12102018 6 A.2 气田 井区 气井采气月报表 气田 井区 气井采气月报表见表A.2。 表A.2 气田 井区 气井采气月报表 井口平均 关井最高 井口平均 关井最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9、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气量 ,10 4 m 3 油量 ,m 3 套压,Mpa 气量 ,10 4 m 3 油量 ,m 3 水量 ,m 3 注醇量 ,m 3 油压,Mpa 水量 ,m 3 注醇量 ,m 3 本年 填表人 历年 审核人 年 月 日期 生产时间,h 针阀开度 套压,Mpa 气产量,10 4 m 3 注醇量,m 3 进站压力 Mpa 生产方式 油压,Mpa 水产量,m 3 油产量,m 3 备注 值班人 进站压力 Mpa 本月 月平均 采气,10 4 m 3 放空,10 4 m 3 产水量,m 3 产油,t 注醇量,m 3 DB61/T 12102018 7 A
20、.3 气田 井区 气井天然气性质分析表 气田 井区 气井天然气性质分析表见表A.3。 表A.3 气田 井区 气井天然气性质分析表 取样 日期 分析 日期 甲烷 乙烷 丙烷 异丁 烷 正丁 烷 异戊 烷 正戊 烷 C6 + 总 量 N2 CO2 氦氢 填表人 审核人 日期 井号 摩尔分数,% 临界压力 Mpa 临界温度 K 二氧化碳 g/m 3 硫化氢 g/m 3 总硫量 mg/m 3 相对 密度 年 月 日 取样 位置 井段 m 层位 DB61/T 12102018 8 A.4 气田 井区 气井地层水性质分析表 气田 井区 气井地层水性质分析表见表A.4。 表A.4 气田 井区 气井地层水性质
21、分析表 取样 日期 分析 日期 Na + K + Ca 2+ Mg 2+ Ba 2+ Cl - SO4 2- CO3 2- HCO3 - OH - I - Br - 填表人 审核人 日期 备注 总矿化 度mg/L 年 月 日 pH 值 离子含量,mg/L或mmol/L 微量元 素,mg/L 井号 层位 出水 井段 m 取样 条件 相对 密度 g/m 3 水型 DB61/T 12102018 9 A.5 气田 井区 气井凝析油物理性质分析表 气田 井区 气井凝析油物理性质分析表见表A.5。 表A.5 气田 井区 气井凝析油物理性质分析表 DB61/T 12102018 10 A.6 气田 井区
22、气井剖面测试数据记录表 气田 井区 气井剖面测试数据记录表见表A.6。 表A.6 气田 井区 气井剖面测试数据记录表 开始 结束 时长 测试队伍井号 填报日期 填表人 审核人 持水率 % 备注测试类型 测试时间 测试深度 m 测试层位 定点流量 RPS 流压 Mpa 流温 0 C 流体密度 g/cm 3 DB61/T 12102018 11 A.7 气田 井区 气井作业措施数据记录表 气田 井区 气井作业措施数据记录表见表A.7。 表A.7 气田 井区 气井作业措施数据记录表 开始 结束 时长 备注 填报日期 填表人 审核人 井号 作业类型 作业时间 作业位置 m 管串结构 井况 生产层段 封
23、堵层段 作业层段 DB61/T 12102018 12 A.8 气田 井区 气井试气成果数据表 气田 井区 气井试气成果数据表见表A.8。 表A.8 气田 井区 气井试气成果数据表 厚度 厚度 孔板 套压 井口流温 井底流温 无阻流量 地温梯度 油 (10 4 m 3 /d) (/100m) (m 3 /d) 试气层位 试气井段(m) 射孔井段(m) 工作制度(mm) 井口压力( MPa) 温度() 井段 井段 针阀/ 油嘴 油压 静压 流压 井底压力(MPa) 求产时间 稳定产量 Cl - 累计产量(m 3 ) 压力系数 日期 求产时间 (hr) 稳定时间 (hr) 气(10 4 m 3 /d) 水 (m 3 /d) (mg/L) 气 (10 4 m 3 ) 油(m 3 ) 水 (m 3 ) 裂缝无因次导流 能力(无因次) 湍流系数 压恢测试解释结果 井筒储存系数 (M 3 /MPa) 流动系数 (10 -3 um 2 .m/mPa.s) 地层系数 (10 -3 um 2 .m) 有效渗透率 (10 -3 um 2 ) 备注: 试气方法 外推压力 (MPa) 不渗透边界 (m) 表皮系数 (无因次)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