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1 T 1028-2016 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2481       资源大小:546.6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1 T 1028-2016 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1 B1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 准 DB 61/T 10282016 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Rules for management of broomcorn millet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2016- 05-09发布 2016-08-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0282016 I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佰利、高小丽、王阳、王鹏科、高金锋、朱明旗、杨璞、屈洋、梁鸡保。 本标准由西北农

    2、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电话:02987082889 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 3号 邮编: 712100 DB61/T 10282016 1 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糜子病虫害防控的术语与定义、防治对象、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评价。 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糜子生产中病虫害预测与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1

    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糜子生育期 broomcorn millet growth period 糜子生育期指糜子从播种到成熟所

    4、经历的时间。根据糜子的生理形态特征,划分5个时期:苗期、 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苗期指糜子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拔节期指全田50 %以上糜子植株 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 cm2.5 cm;穗部从旗叶叶鞘逐渐伸出的过程称为抽穗,全田50 %以上植株抽 穗时称为糜子的抽穗期;灌浆期是糜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 用将它们贮存在籽粒里的阶段;成熟期指90%以上穗基部子粒进入蜡熟的日期。 4 防治对象 4.1 糜子病害 糜子常见病害见附录 A。 DB61/T 10282016 2 4.2 糜子害虫 糜子常见害虫见附录 B。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5.

    5、1.1 轮作倒茬 与豆类、薯类、玉米、高粱等作物实行 3年以上轮作。 5.1.2 翻耕整地 5.1.2.1 春播区在土壤冻融交替之际进行整地。 5.1.2.2 夏播区在冬小麦收获后,进行旋耕或硬茬播种,隔 2 年 3 年深翻一次。 5.1.2.3 地膜栽培糜子应在早春一次完成整地施肥和覆膜播种。 5.1.3 合理施肥 中等地力条件下,施完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5 m 3 /hm 2 以上,尿素150 kg/hm 2 225 kg/hm 2 、过磷酸 钙45 kg/hm 2 60 kg/hm 2 ,氯化钾90 kg/hm 2 120 kg/hm 2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规定。 5.1.

    6、4 品种选择 选用适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 5.1.5 播种时期 糜子春播 6 月上旬,夏播 6 月中旬7 月上中旬。 5.1.6 病残体清理 糜子收获后及时将根茬清理出田,地膜糜子还应及时清除残膜。 5.2 物理防治 5.2.1 播前浸种 播前1天用55 温水浸种10 min,种子晾干备种。 5.2.2 诱杀 5.2.2.1 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或草把等进行诱杀。 5.2.2.2 粟灰螟在苗期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棋盘状排列,每 3 hm 2 放置一盏。 5.2.2.3 黏虫和玉米螟在拔节孕穗期,成虫盛发期可用太阳能杀虫灯和黑光灯诱杀,棋盘状排列,3 hm 2 放

    7、置 1 盏;黏虫还可用糜子草把引诱成虫产卵,225 把/hm 2 ,3 d4 d 换一次草把,并把换下的草 把烧毁。 5.2.3 病株清理 在生长期间拔除黑穗病等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 DB61/T 10282016 3 5.3 化学防治 5.3.1 防治要求 农药使用应符合标准GB 4285、 GB/T 8321.1、 GB/T 8321.2、 GB/T 8321.3、 GB/T 8321.4、 GB/T 8321.5、 GB/T 8321.6和GB/T 8321.7。 5.3.2 种子处理 5.3.2.1 选用商品包衣种子,或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 5.3.2.2 播前 1 天黑穗病发生严重

    8、地区用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 0.2 %0.3 %拌种。 5.3.2.3 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严重地区可用毒死蜱 40 %乳油闷种 3 h4 h。 5.3.3 田间防治 经过田间调查后, 当病虫害防治指标达到防治阈值时进行防治。 药剂使用按照GB 4285、 GB/T 8321.1、 GB/T 8321.2、GB/T 8321.3、GB/T 8321.4、GB/T 8321.5、GB/T 8321.6、GB/T 8321 .7、NY/T 393和NY/T 1276执行。田间防治方法见附录C和附录D。病虫害为害情况记录表见附录E。 6 防治效果评价 防治结束后对田间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DB

    9、61/T 10282016 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糜子主要病害 A.1 糜子主要病害 糜子主要病害见表A.1。 表 A.1 糜子主要病害 病害名称 病原类别 主要传播途径 为害部位 适宜发生条件 黑穗病 稷团黑粉菌( Sporisorium destruens School) 厚垣孢子 系统侵染 仅苗期侵染,湿土、 地温高的砂地、下午 播种发病重 红叶病 大麦黄矮病毒(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玉米蚜持久性传毒 地上部分 春季干旱、温度回升 快,夏季降水少,杂 草多发病重 糜瘟病 粟梨孢( Pyricularia setariae Nishik) 分生孢子

    10、叶片、节间、茎秆和 穗颈部受害 温度 25左右,相对 湿度大于 80%发病重 糜子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hn) 菌丝体,菌核 茎基部 苗期低温多雨发病重 DB61/T 10282016 5 A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糜子主要害虫 B.1 糜子主要害虫 糜子主要害虫见表B.1。 表 B.1 糜子主要害虫 害虫名称 害虫类别 主要传播途径 为害部位 适宜发生条件 粟灰螟 鳞翅目螟娥科( 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 幼虫爬行 近地面叶鞘处蛀茎 为害 雨量多、湿度大温度 20 25 ,相对湿 度 70以上 粟缘蝽 半翅目姬缘蝽科

    11、( Liorhyssus hyalinus Fabr.) 成虫迁飞, 若虫爬行 成、若虫刺吸穗部 糜穗松散发生重 黏虫 鳞翅目夜蛾科 (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成虫迁飞 幼苗叶片 温度 23 30 ;雨 多,湿度大 粟凹胫跳 甲 鞘翅目叶甲科( Chaetocnema ingenua Baly) 成虫扩散 叶片 早播;重茬;高温干旱 玉米螟 鳞翅目螟蛾科(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 幼虫爬行,成虫 扩散 幼虫咬食心叶,钻 蛀谷子茎秆与穗柄 气温 20 30 ,高 湿 蝼蛄 直翅目蝼蛄科东方蝼蛄 ( Gryllotalpa orient

    12、alis Burmeister) 单刺蝼蛄( 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短距离扩散 种子和根茎 土壤温度 15 27 金针虫 鞘翅目叩头甲科沟金针虫 ( 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mann) 细胸金针虫(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 褐纹金针虫( Melanotus caudex Lewis) 成虫扩散 根茎 土壤墒情好、温度 20 28 ;沙壤土、 黏壤土沟金针虫为害 重;水浇地和黏壤土细 胸金针虫重;湿润、有 机质 1%以上土壤褐纹金 针虫重 DB61/T 10282016 6 BC 附录C (规

    13、范性附录) 糜子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C.1 糜子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糜子主要病害防治方法见表C.1。 表 C.1 糜子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防治方法 黑穗病 播前 1 天用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 0.2%0.3%拌种;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 100 ml 200 ml,加 1 L1.5 L 水稀释,充分混匀后拌种包衣拌 100 kg 种子。 红叶病 春季蚜虫迁入糜田之前,按照推荐剂量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防治田边杂草上的蚜虫; 根据历年发病规律,在红叶病即将发生前,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 300 倍 液、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糜瘟病 在田间初见叶瘟病

    14、斑时,用 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1 500 倍液、20%三环唑可 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500 倍液喷雾, 用药液 450 kg/hm 2 。 如果病情发展较快,5 d7 d 再喷一次。为了预防穗瘟,在齐穗期针对穗部进行一次防治。 糜子立枯病 播前用恶霉灵 600 倍液800 倍液或甲霜恶霉灵 800 倍液1000 倍液拌种。 立枯病发生后, 在苗期喷洒恶霉灵 1200 倍液1500 倍液,或甲霜恶霉灵叶面喷施 1500 倍液2000 倍液。 DB61/T 10282016 7 CD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糜子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D

    15、.1 糜子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糜子主要虫害防治方法见表D.1。 表 D.1 糜子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害虫名称 防治方法 粟灰螟 在卵孵化初期,用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120 ml240 ml,对水 75 kg100 kg 喷雾;或以 2.5%三氟 氯氰菊酯乳油 2 500 倍液进行喷雾;或以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50 mL/hm 2 常量喷雾, 用药量 657 kg/hm 2 。 粟缘蝽 若虫 3 龄前,喷洒 40%毒死蜱乳油 1 000 倍,每公顷喷兑好的药液 1 125L,也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 粉剂 2 000 倍液、30敌百虫乳油 1000 倍液喷雾。 黏虫 3 龄

    16、以下用药,当每平方米三龄幼虫 10 头时开始用药。25%灭幼脲 3 号悬浮剂 2 5005 000 倍液喷 雾,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600 ml750 ml 稀释 1 500 倍液2 000 倍液或 40%毒死蜱乳油 750 ml 900 ml 稀释 1 500 倍液2 000 倍液喷雾,用药量 657kg/hm 2 。 粟凹胫跳甲 苗期田间枯心苗率为 13%时进行防治。 用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啶虫脒乳油 2 000 倍液2 500 倍液喷雾,用量 600 kg/m 2 ;或 0. 5% 噻虫胺颗粒剂 60kg/m 2 撒施均匀。 玉米螟 同粟灰螟。 蝼蛄 把 100kg 麦

    17、麸,用 90%敌百虫晶体 1kg,加水 30kg,拌匀,稍闷片刻即成毒饵,按用毒饵 30 kg/hm 2 45 kg/hm 2 施于地表,也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虫;70%吡虫啉湿拌种剂 30g,兑水 250 ml300 ml,混匀 后,再与 25 kg30 kg 种子搅拌均匀,晾干后播种。 金针虫 沟施毒糜防治,同蝼蛄。发生严重地块可在播种时沟施 5%毒死蜱颗粒剂。 DB61/T 10282016 8 DE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糜子病虫害为害情况调查表 E.1 糜子病虫害情况调查表 E.1.1 糜子病害病情调查表见表E.1。 表 E.1 糜子病害病情调查表 序号 病害种类 调查地点 调查株数(个) 发病株数(个) 病株率( %) 病情指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调查结论: 调查人: 调查时间: DB61/T 10282016 9 E.1.2 糜子虫害情况调查表见表E.2。 表 E.2 糜子虫害情况调查表 序号 虫害种类 调查地点 调查株数 (株) 单株头数 (头) 虫口密度 (头 /m 2 ) 单株虫口密度 有虫株率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调查结论: 调查人: 调查时间: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1 T 1028-2016 糜子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