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1 A0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0712017 美丽乡村庭院建设规范 Standar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courtyards 2017- 07- 06 发布 2017 - 08 - 06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071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大荔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大荔县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 大荔县妇女联合会。 本
2、标准主要起草人:翟玉宝、段洪涛、张靖、姚林、柴斌、顾青棉、路璐、王致远。 本标准由陕西省技术质量监管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 电话:029-63915934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8层 邮编:710006 DB61/T 10712017 1 美丽乡村庭院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庭院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建设要求、绿化、美化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辖区内美丽乡村庭院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3、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9981 农村住宅卫生规范 GB 19379-2012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JGJ/T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DB61/T 992-2015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DBJ61/T 109-2015 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 陕西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陕西省乡村规划建设条例(2010年修正本) 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陕西省农村特色民居设计图集(2016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3.1 庭院 courtyard 庭院是指宅基内满足村民生活需要的建筑、场地及附属设施的总称。 3.2 庭院建筑 courtyard s house 庭院建筑指庭院内满足居住、使用要求的用土、石、木、钢、玻璃、 芦苇 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 造的住宅空间。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厕所、储藏室等 3.3 门户 door DB61/T 10712017 2 指庭院正门、房屋的出入口。 4 总则 4.1 庭院建设应符合 DB61/T 992-2015、 DBJ61/T109-2015、陕西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编制技术 导则、陕西省乡村规划建设条例、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相关要求。 4.2 新建庭
5、院宜按照“规划先行、统一设计、设施配套、特色突出”原则建设。 4.3 庭院整体及周边应布局合理、美观舒适。庭院建筑外墙、建筑造型、色彩材质、规格、高度与周 边环境相协调。 4.4 庭院、住宅整体布局应综合考虑居住用地、生产服务用地、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 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组织安排。 4.5 庭院建设应保护传统风貌和乡土气息,遵循生态保护和规划相关规范,达到干净卫生、整洁有序。 5 建设要求 5.1 庭院布局 5.1.1 整体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位于山地丘陵地区的庭院,应结合地形布局; b) 位于滨河地区的庭院,应结合河流的走向,充分利用水体进
6、行环境景观布置; c) 地形地貌相对平坦的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总体布局上应便于村庄风貌的塑造与体现。 5.1.2 庭院内各类功能区域应合理布局,充分考虑村民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需要,住宅形式、体量、 色彩和高度等协调美观,坚持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的原则,对房屋位置、结构、走道、院落、 围栏、门户、卫生设施、沼气设施、停车位等合理布局、科学设计。 5.2 选址要求 5.2.1 庭院选址应避开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类保护区、地质灾害多发区、地下采空区、水土流失严重区 等区域。 5.2.2 庭院用地应选择向阳,地势较高等不易受洪水淹没地带,地下水位较低,土壤未受明显污染。 地面应有适当的坡度
7、,便于排水。 5.2.3 山区及丘陵地带应根据当地气象和地理条件选择住宅用地,保证有良好的通风和日照。 5.2.4 庭院附近应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防护的水源。 5.3 庭院建筑 5.3.1 新建、改建、扩建庭院建筑符合规划,院落空间组织合理,格局协调,倡导绿色建筑。 5.3.2 新建、改建、扩建二层以上住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或采用县级以上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无偿提供的通用设计。 5.3.3 对于具有历史遗存的传统村落、特色景观的旅游村落,庭院建设应突出历史村庄的整体环境、 风貌、历史文化和乡土特色。 5.3.4 对始建年代久远、保护较好、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要加强
8、保护,破损的可按原貌 整修。 5.3.5 庭院建筑设计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的布置、群 体组合、空间环境、使用者要求等因素。 DB61/T 10712017 3 5.3.6 庭院建筑应因地制宜,重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利用,宜以塑造乡村建筑风格,体现地方 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格为主导。 5.3.7 新建庭院住宅设计宜在陕西省农村特色民居设计图集中选取,并根据各村地理、人文环境、 经济发展及村民意愿等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方案。 5.3.8 庭院建筑设计应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低层住宅屋顶可设置一定面积的平屋顶用以晾晒粮食, 平屋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住宅空间宜设
9、置贮藏室。 5.3.9 供电、信息网络、供水应入户,生活污水处理、卫生厕所等要求应符合 DB61/T 992-2015 相关 要求。 5.3.10 庭院住宅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抗震、管线埋设、视觉、卫 生等要求。 5.3.11 鼓励庭院建筑积极采用环保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节能措施。 5.3.12 庭院外墙颜色、太阳能热水器及屋顶空调等设施应与周围保持协调统一,达到整齐、洁净、优 美的要求。 5.3.13 每个庭院应在统一位置设置标准门牌和各种标识标牌,体现乡村风格和地域特色。 5.4 给排水要求 5.4.1 庭院应设置完善的给、排水系统,管网布局规范合理。 5.4
10、.2 庭院场地设计坡度应不小于 0.3%,并根据布局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点。 5.4.3 庭院与村庄巷道之间的高差应利于雨水、污水排放,污水应实现管道排放。 5.4.4 庭院中集雨窖、蓄水池建设应满足防渗要求,谨防蓄水渗漏。 5.4.5 加强庭院给、排水防护措施,防止管沟渗漏。 5.5 安全要求 5.5.1 庭院内住宅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50 年,安全等级不低于 GB 50068-2001 中规定的二级。 5.5.2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庭院内建筑,应进行抗震结构设计,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 于丙类。 5.5.3 强弱电的设计、使用要求应符合 JGJ/T 16-2008 相关规定
11、。 5.5.4 庭院防火应符合 GB 50039 相关规定。 5.5.5 庭院应安全存放有毒有害的化肥、农药等,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 5.6 卫生要求 5.6.1 每户庭院门前应实行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三包”责任制。保持门前清洁、干净。冬季 应及时清除庭院内及门前积雪积冰。 5.6.2 庭院内不得乱搭乱建,不得随意堆放杂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应整齐有序 摆放。 5.6.3 庭院内垃圾应及时清理。每个庭院应配备分类垃圾箱(桶),村民应对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 5.6.4 庭院及周边环境应整洁卫生,庭院内院落地面无粪土、无垃圾、无积水、无污渍等。 5.6.5 住宅建筑
12、卫生标准和住宅居室微小气候应符合 GB 9981 的要求。 5.6.6 厨房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透气,墙面地面无污渍、无油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灶具。 5.6.7 庭院内厕所应有墙、有顶,且为冲水式厕所,并设洗手设施,厕所内环境干净卫生,无蚊蝇、 无异味,卫生要求应符合 GB 19379-2012 的规定。合理选择使用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三联通沼 气池式和下水道水冲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厕所贮粪池应密闭有盖,不得渗漏。 DB61/T 10712017 4 5.6.8 庭院内不得规模饲养畜禽,家禽不得超过 10 只,家畜不得多于 2 头。家禽牲畜处所通风透气, 地面干爽无污物、无垃圾杂
13、物及粪便,污水粪便应及时清理无堆积,并定期对处所进行消毒,对家禽家 畜定期进行防疫。 5.6.9 庭院内禁养烈性大型犬及易患传染病的动物。 5.6.10 庭院内应有对鼠、蚊、蝇、蚤、螨、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防治措施,防鼠、防蝇设施完善。 6 绿化、美化 6.1 庭院绿化应充分考虑采光和遮阴的需求。树种的选择应按不同地区,适地适树,以绿化效果良好 的乔木乡土树种为主,搭配灌木和花卉,实现多品种、多层次、多形式的绿化。宜选用 DB61/T 992-2015 标准附录 B 中 B.6 给出的树种。 6.2 提倡庭院屋顶、屋面、围墙实现立体绿化和美化,植物配植达到乔灌木结合、花卉草坪结合、平 面绿化和垂直
14、绿化结合的目的。充分利用屋顶、墙面、阳台等空间栽植藤蔓植物,将绿化与种植宅院作 物、种植蔬菜等相结合,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庭院绿化面积宜不少于庭院面积的 20%。 6.3 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 40%。常绿植物占总植物数 30%。 6.4 在面积较大的庭院的房前屋后,选择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好的乔灌木树种,还可选择三五 种果树混种或形成小果园。面积狭小的庭院房前屋后绿化宜以菜地为主,也可配置适宜的果树;宅侧可 种植爬藤瓜果和爬藤植物或色叶乔木等,喜爱花草的村民,可在空地上选择种植小灌木,选择陆地、盆 栽花卉植物。 6.5 根据不同绿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端庄朴素的园林小 品。对遗存的古树名木应严加保护。 6.6 对于自养盆栽等植物要合理布局,精致美观。生态环境良好,无绿化死角。 6.7 对庭院绿化环境应进行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