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1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 准 DB 61/T 10502016 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ology regul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major plant diseases and pest insects in apple orchards 2016-10-26发布 2016-11-15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0502016 I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
2、。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东晟、王亚红、陈宏、刘万锋、崔俊峰、王渊、王俊民 本标准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单位: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 电话:02987338789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习武园27号 邮编:710003 DB61/T 10502016 1 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定义和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苹果产区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3、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主要病虫害 major plant diseases and pest insects 指危害苹果树安全生长的“三病二虫”,包括苹果树腐烂病、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蚜虫、金纹细 蛾。 3.2 诱导抗性 induced resistance 指通过喷施具有激发、诱导果树产生抗性反应的药剂来增强果树自身免疫力,改善果树农艺性状, 提高抗病抗逆能力的技术措施。 4 防控技术 4.1 健身栽培 4.1.1 合理
4、修剪和负载 培育结果枝组,规范树形,中等水平果园一般按花芽与叶芽比1:31:4的比例修剪,即每保留1 个花芽,附近要有3个4个叶芽。按照叶果比40:160:1留果。盛果期乔砧果园亩产量控制在2000kg 2500 kg,矮砧果园控制在3000 kg左右。 4.1.2 科学肥水管理 DB61/T 10502016 2 均衡施肥。秋季全园施足基肥,条沟施或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667m 2 3000 kg/667 m 2 , 或氮磷钾复合肥60 kg/667m 2 80 kg/667m 2 ;萌芽期根施氮肥为主,磷肥为辅;春夏季追施速效化肥, 根据降水情况和墒情,适时排灌,春灌秋控。
5、 4.1.3 清洁果园 苹果采收后,及时落实“剪、刮、涂、清、翻”技术。即剪除病虫枝梢,剪锯口、伤口等及时包泥 或涂药保护;刮除枝干粗老翘皮和病斑,病瘤;清扫果园园内的病虫枯枝、病虫僵果、粗老翘皮等,并集 中烧毁;用涂白剂(生石灰10份、20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份、清水20份等充分搅拌均匀)对果树主杆和 大枝进行涂白;土壤封冻前,将果树周围树冠下深翻20 cm30 cm。 4.2 果园生草 果树行间种植油菜和白三叶草、毛苕子等豆科植物,单播或两种混种。于春季4月中旬5月中旬或 秋季8月中旬9月中旬,条播或撒播。白三叶草单播用种量0.5 kg/667m 2 0.75 kg/667m 2 ;毛苕子单
6、播 每亩2 kg2.5 kg。保留果园自然杂草,但高度超过30厘米应刈割留茬10 cm后平铺在地面。 4.3 诱导抗性技术 苹果树开花前(4月初)、幼果期(6月下旬7月上旬)、果实膨大期(8月上中旬),选用具有诱 导产生免疫抗性作用的药剂叶面喷雾一次。田间施用时可在药剂组合最后加入混合喷施。 4.4 物理防治 4.4.1 杀虫灯诱杀 诱杀食花金龟甲等趋光性主要害虫。金龟甲发生重的果园,果树开花前,果园外围安装杀虫灯,杀 虫灯悬挂高度应高出果树顶部20cm。果树开花前后、幼果期金龟甲成虫危害高峰期早晚开灯,及时清理 诱到的害虫并深埋。 4.4.2 糖醋液诱杀 果园内放置糖醋液诱杀盆。苹果开花期,
7、按红糖醋水酒=13101的比例,自制糖醋液, 并加少许敌百虫,诱盆口径约30 cm,诱盆内加入1/3的糖醋液,3个/667m 2 5个/667m 2 ,五点布局,悬 挂于距离地面1.5 m2.0 m高度的树叉上,诱杀食花金龟甲等趋化性害虫。及时添加糖醋液,捞取诱盆 中的虫体集中深埋。 4.5 生物防治 4.5.1 田间悬挂性信息素诱捕器 果树开花前后(4月中下旬5月上旬),针对害虫选择相应性诱捕器田间安装。棋盘式布局,每相 邻诱捕器间间隔15 m20 m;根据果树密度每亩5个8个,悬挂于树冠外中部,距地面高度约1.5 m, 诱杀成虫。30 d45 d更换一次性诱芯。性诱捕器中的粘板一旦粘满虫体
8、应及时更换,水盆式诱捕器诱 盆中及时加注清水并清理死虫。 4.5.2 应用生物药剂 优先使用多抗霉素、申嗪霉素、苦参碱等抗生素类或植物源生物药剂防治病害。 4.6 化学防治 DB61/T 10502016 3 4.6.1 萌芽至开花前 4.6.1.1 叶面喷雾 冬前未药剂清园的萌芽期喷施一次石硫合剂。开花前优先选用生物药剂,对症选用对蜜蜂低毒、残 效期较短的治疗性杀菌剂和触杀性、 渗透性强的杀虫剂各一种, 最后加入免疫诱抗剂, 混合后叶面喷雾。 果树开花前10 d15 d,禁止选用对蜜蜂剧毒或高毒的氟硅唑、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氯氟氢菊酯、甲氰菊酯、新烟碱类如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
9、。 4.6.1.2 刮治腐烂病病斑 仔细刮除病部的坏死组织及相连的5 mm左右健皮组织,深达木质部,连绿切成立茬、梭形,边缘整 齐光滑,不留毛茬。刮后及时选用甲基硫菌灵糊剂或噻霉酮膏剂涂抹病处。超过树干1/4的大病斑及时 桥接复壮。 4.6.2 落花后座果期 全年防治最关键时期, 优先选用多抗霉素、 灭幼脲等生物药剂, 或保护性杀菌剂和杀蚜虫药剂组合, 叶面喷雾。 4.6.3 套袋前 选用触杀、内吸性、速效性好的杀虫剂,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各选用一种,尽量选用水分 散粒剂、悬浮剂等水性化剂型,组合后全园细致喷洒。 4.6.4 套袋后幼果期 4.6.4.1 叶面喷雾 选择具触杀、内吸、胃毒
10、作用的杀虫剂和防治早期落叶病的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各一种,组合后混配 叶面喷雾。 4.6.4.2 药剂涂干 6月底7月初果树落皮层初形成期,选用辛菌胺醋酸盐或噻霉酮水剂等50倍液,涂刷果树主干、大 枝及枝杈处,预防腐烂病侵染。 4.6.5 果实膨大期 早期落叶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病叶率10%,杀菌剂宜选内吸性杀菌剂品种,斑点落叶病选用 多抗霉素,褐斑病选用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或单独喷施一次波尔多液。金纹细蛾平均百叶有虫10头, 选择阿维菌素或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防治鳞翅目害虫,选择新烟碱类或拟除虫菊类防治蚜虫。 4.6.6 果实采收后-休眠期 果实采收后一周, 选用长持效杀虫剂与广谱性杀菌剂农药
11、品种组合全树喷雾,压低越冬病虫源基数。 秋末冬初对腐烂病新发病斑轻刮治(树皮表面微露黄绿色即可)后,选用杀菌剂涂抹病斑。 4.7 施药技术 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精准施药,全生育期用药5次6次,尽量减少化学用药次数和药剂用量。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对症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杀菌剂、杀虫剂品种,科学组合。严格 DB61/T 10502016 4 遵守GB/T 8321和NY/T 393-2013的规定,控制每季使用次数、每667m 2 每次制剂施用量或稀释倍数(有 效成分浓度)、安全间隔期等指标。遵守NY/T1276。认真阅读药剂标签,按使用浓度要求配制好药液。 科学把握施药液量,亩施药液量100 kg150kg;注重雾化效果,雾滴越细越好,以叶面湿润欲滴为宜。 田间施药时要细致、均匀、周到,不漏喷,不重喷。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重新补喷。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