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53/T 9782020 高阿丁枫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4 - 26 发布 2020 - 07 - 26 实施 ICS 65.020 B 61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78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梦、杨斌、陈伟、李江、杨德军、冯弦、陈绍安、刘永刚、邱琼、胡光辉。 DB53/T 9782020 1 高阿丁枫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2、本标准规定了高阿丁枫 ( Altingia excellsa) 种子采集与调制、苗木培育、苗木出圃及包装运 输、造林、抚育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高阿丁枫苗木培育和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3 种子采集与调制 3.1 采种母树 选择树龄20 a30 a生,生长健壮、树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较小、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 3.2 采种时间 每年 1 月3 月,蒴果由绿色变成绿褐色,并有少量开裂时采种。 3
3、.3 采种方法 用高枝剪等工具采集成熟果枝,果枝装入透气的容器内保存。 3.4 种子处理 蒴果宜暴晒 3 d5 d,及时抖落种子,用孔径 0.2 cm 种子筛除去杂质。 3.5 种子贮藏 净种放入 1 5 环境中保存,贮藏时间1 a。 4 苗木培育 4.1 圃地选择 4.1.1 苗圃地的选择应符合 GB/T 6001 的规定。选择海拔 550 m1 300 m,年平均温度 16 22 、 极端最低温度 0 以上、年降水量 1 400 mm 以上,土壤为红壤或黄壤区域。 4.1.2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缓,土层深厚,排灌条件良好,背风向阳地块。 4.2 整地作床 DB53/T 978202
4、0 2 4.2.1 整地 平地采用全面整地,四周开设排水沟;坡地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带宽1.5 m1.8 m,长度视地形和 育苗量确定。去除圃地内树根、杂物并平整地面。 4.2.2 播种床 圃地耙平压实,以细红土:腐质土为 6:4 比例混合伴匀作床,床宽 80 cm120 cm,床高 5 cm10 cm,床间设步道,床外侧设排水沟;播种前用 0.2高锰酸钾溶液和 0.2多菌灵溶液交替浇湿消毒。 4.2.3 容器苗床 细红土:腐质土为6:4比例作为育苗基质,装入10 cm15 cm的塑料或无纺布容器,按床宽80 cm 120 cm整齐排放容器。 4.3 播种 2 月中旬到 3 月中旬间,将种子与细
5、土按体积比 11 混合,均匀撒在播种床上,播种量为 5 g/m 2 15 g/m 2 。播种后及时用喷雾器喷水,保持苗床湿润。上方搭建 0.6 m1 m 高塑料拱棚,拱棚四周用土 将塑料膜压实。拱棚上方 1.5 m2 m 处再搭建支架,覆盖遮光度为 70的遮阳网。 4.4 播种床管理 4.4.1 水分管理 播种30 d内,使用喷雾器浇水,棚内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30 d后,可用喷壶浇水,棚内空 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育苗基质需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4.4.2 光温控制 塑料拱棚内气温控制在25 32 。气温过高时,喷水降温,或适度打开塑料棚降温。温度过低 时,白天除去遮阳网。 4.5 移苗
6、 播种苗床中幼苗高度达到 3 cm5 cm 时,选择生长健壮的苗木移栽。移苗时,先用竹签在容器基 质中插一小孔,将幼苗根系插入孔内,用手掩土压实,每袋内种植一株。移栽完后浇透水。容器苗床上 方 1.5 m2 m 处搭建支架,覆盖一层遮光度为 70的遮阳网。 4.6 容器苗床管理 4.6.1 水分管理 使用喷壶浇水,每天下午观察基质表面是否干燥,若大面积干燥,及时浇灌。在育苗期内,若遇阴 雨天气,适当减少水分补充次数。地势较低的圃地,需及时排除雨后或浇灌后积水。 4.6.2 光温控制 移苗15 d后,更换遮光度为50的遮阳网。90 d后,除去遮阳网,进行炼苗。在光照强度大,气温 高,苗木出现萎焉
7、时,及时加盖遮阳网。 4.7 苗期施肥 DB53/T 9782020 3 30 d内,每隔15 d喷一次0.3复合肥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 d后,每隔20 d 再喷施一次,浓度逐步增加至0.6。 4.8 除草 及时除去圃地内杂草,包括播种床、容器苗床上的杂草。 4.9 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有苗木茎腐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防治方法按GB/T 6001执行,采用国家规定范围 内的农药进行防治。 5 苗木出圃及包装运输 5.1 出圃要求 培育120 d150 d后苗木即可出圃。出圃苗应生长健壮,顶芽生长饱满,茎部木质化,无病虫害和 机械损伤,苗高 15 cm,地径 0.2 cm
8、。 5.2 包装运输 使用苗筐装苗。长距离运输时,苗筐上加盖草帘、篷布。及时运输,尽快种植,途中不宜风吹、日 晒。 6 造林 6.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宜按表 1要求选择适宜地块。 表1 高阿丁枫造林地表 自然条件 要 求 气候 热带及南亚热带,年降水量 1 200 mm 以上,年平均气温 18 以上 海拔 550 m1 600 m。 土壤 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黄棕壤、砖红壤性红壤,土层厚度 80cm 以上,黑土层厚 20 cm 以上,石砾含量 20以下。 局部地形 山坡中部至下部,坡度小于 30 6.2 造林模式 分纯林和混交林两种栽种模式: 立地条件较好地块可小面积营建纯林; 立地条件一般的
9、地块,选择与其它适宜树种混交时,混交比例宜为2:1或1:1。 6.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宜用: DB53/T 9782020 4 株行距为3 m3 m,初植密度为1 111株/hm 2 ; 株行距为3 m4 m,初植密度为833株/hm 2 ; 株行距为 4 m4 m,初植密度为 625 株/hm 2 。 6.4 林地清理和准备 5 月以前,全面劈除和清理林地杂草和杂灌。挖明穴,规格为 40 cm 40 cm40 cm。 挖穴时, 分别将表土与心土置于穴的两侧,待风化约 15 d 后再回填,先回表土,再回心土。每穴可均匀施入 0.2 kg0.25 kg 复合肥作基肥。 6.5 造林时间 6月8
10、月雨季造林。宜在阴天或多云天气、土壤湿润时栽植。 6.6 定植 栽植前一天,充分淋透造林苗。运输和栽植作业中充分保护容器中内土球不松散。定植时先在塘中 央处开挖深 10 cm15 cm 的穴,除去苗木土球外层容器,将苗木直立放入穴内,栽植深度为苗木根颈 部略深于穴面 2 cm3 cm,用土回填,再将苗木周围压实。回填土略高于苗径土痕。 7 抚育管理 7.1 补植 造林成活率达不到造林要求的需补植,补植时间为造林当年或次年6月8月。 7.2 除草 定植 3 个月后除草 1 次,定植 6 个月后再除草一次,以后每年 5 月、11 月各除草 1 次,直至幼树 枝下高大于草本层高度。 7.3 施肥 林地施肥分别在造林后次年和第三年春季结合幼林抚育进行,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施肥量为0.3 kg/株0.5 kg/株。采用环形沟施法,沟距离植株30 cm 40 cm,沟深 15 cm 左右,施后覆土。 _ DB53/T 97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