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53/T 9652020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4 - 26 发布 2020 - 07 - 26 实施 ICS 65.020.20 B 05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65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斌、孟梦、陈伟、袁莲珍、曹建新、姜远标、施莹、陈绍安、冯弦。 DB53/T 9652020 1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1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思茅松( Pinus kesiya var.Iangbianensis)速生丰产林培育的造林地选择、苗木培 育、造林、抚育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思茅松速生丰产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3/ 06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 24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53/T 24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造林地选择 3.1 气候条件 思茅松速生丰产林栽培区海拔800 m1 700 m,年平均温度18 22 ,
3、10 活动积温5 500 7 000 ,年降雨量1 000 mm,相对湿度70。 3.2 立地指数 适于培育思茅松速生丰产林的立地指数条件见附录A。 4 苗木培育 4.1 种子选择 宜用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良种,种子质量分级符合DB53/T 248的规定。 4.2 苗圃地选择 按 DB53/T 249 的规定。 4.3 容器育苗 4.3.1 容器规格 采用10 cm15 cm塑料容器袋或无纺袋。 4.3.2 基质配方 DB53/T 9652020 2 体积比1:1:1的红壤(赤红壤)心土、火烧土和思茅松林下表土层土,添加2过磷酸钙或1复 合肥充分混合。 4.3.3 装袋置床 配制好
4、的基质装入容器内,装满填实,每行15袋置于苗床,苗床四周用土履盖。 4.3.4 种子处理 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 ,清水冲洗后用40 温水浸泡24 h,捞出阴干即可播种。 4.3.5 播种 4.3.5.1 每年 2 月中下旬3 月上旬开始播种。 4.3.5.2 播种前 1 天容器内基质浇透水,并用 500 倍多菌灵溶液消毒。 4.3.5.3 每个容器内点播 1 粒2 粒种子,播后覆盖 0.5 cm 厚细土,并用松针覆盖。 4.3.6 苗期管理 4.3.6.1 幼苗出土 70%后分次揭除覆盖物。 4.3.6.2 苗木出土后每 15 天喷 1 次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
5、0 倍液或 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连续喷 34 次。 4.3.6.3 幼苗长出第二轮真叶后,每 15 天交替喷施 1 次 0.1N、P、K 含量 15:15:15 的三元复合肥 溶液和 0.1氮肥溶液。 4.3.6.4 及时清除圃地及容器内杂草,间除长势较弱、感染病害的苗木,每个容器内保留 1 株长势好 的苗木。 4.3.7 苗木出圃 4.3.7.1 苗木培育 100 天出圃,执行 DB53/T 062 中级苗质量。 4.3.7.2 苗木出圃与造林时间相一致,要求随起、随运、随造。 4.3.7.3 起苗时用起苗铲从容器底部插入,将容器袋完整撬起,放入运苗筐内,保持基质不松散。
6、 5 造林 5.1 林地清理 5.1.1 林地清理在造林当年 2 月份前结束。 5.1.2 砍除造林地内的杂灌草,并归堆烧除。 5.2 整地 5.2.1 在造林当年 5 月份以前完成。 5.2.2 穴状整地,穴规格 40 cm 40 cm40 cm,穴底平。 5.2.3 带状整地,带宽 100 cm150 cm,在带内中心点挖穴,穴规格 40 cm 40 cm40 cm,穴底平。 5.3 施基肥 5.3.1 每穴施过磷酸钙 100 g。 5.3.2 回填表土至穴深 1/3 时,施入基肥,充分混合后,回填生土至穴满。 DB53/T 9652020 3 5.4 造林密度 5.4.1 1416 立地
7、级,初植密度 167 株/亩(株行距 2 m 2 m)或 133 株/亩(株行距 2 m 2.5 m), 以培育中小径材。 5.4.2 1822 立地级,初植密度 111 株/亩(株行距 2 m 3 m)或 74 株/亩(株行距 3 m 3 m),以培 育大径材。 5.5 植苗 5.5.1 时间 雨季6月8月。 5.5.2 方法 如用塑料容器苗造林,需除去塑料容器,如用无纺布容器苗,可直接造林。造林时在穴中心挖深15 cm小穴,将苗木直立放入小穴中,边回土边压实,回土厚度应高于地面2 cm3 cm,防止积水。 5.6 补植 造林1个月后成活率低于95的造林地块,用同龄苗木及时补植。 6 抚育管
8、理 6.1 松土除草 6.1.1 造林当年 11 月12 月,次年 5 月、11 月12 月宜对新造林地松土除草,连续 3 年。 6.1.2 松土范围距植株 20 cm 处,深度 20 cm。 6.1.3 除草时全部砍除幼林地上的灌草。 6.2 追肥 每年5月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每株追施过磷酸钙200 g,环状沟施,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挖一半月形小 沟,沟深15cm,把肥料均匀放入沟内,回土覆盖。 6.3 抚育 6.3.1 抚育时间安排在 7 年和 15 年生时,抚育株数占林分密度的 30左右,占林分蓄积量的 15 20。 6.3.2 抚育时去弱留强、去密留疏、去小留大,尽量使保留木不受损伤。 6.
9、4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多为猝倒病;幼林林、成熟林主要虫害有思茅松毛虫、松实小卷蛾、微红梢 斑螟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B。 DB53/T 9652020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思茅松立地指数表 表 A.1 给出了思茅松立地指数表。 表A.1 思茅松立地指数表 年龄/ a 树高/ m 立地级 14 16 18 20 22 6 2.002.51 2.523.03 3.043.55 3.564.07 4.084.59 7 2.943.63 3.644.33 4.345.02 5.035.72 5.736.42 8 3.884.75 4.765.62 5.636.49 6.507.
10、37 7.388.24 9 4.865.86 5.876.87 6.887.88 7.898.90 8.919.91 10 5.836.97 6.988.12 8.139.27 9.2810.42 10.4311.57 11 6.738.00 8.019.26 9.2710.50 10.5111.76 11.7713.02 12 7.639.03 9.0410.40 10.4111.73 11.7413.10 13.1114.46 13 8.449.92 9.9211.38 11.3912.83 12.8414.29 14.3015.75 14 9.2410.79 10.8012.35 12.
11、3613.92 13.9315.48 15.4917.04 15 9.9611.59 11.613.23 13.2414.88 14.8916.52 16.5318.16 16 10.6712.38 12.3914.10 14.1115.83 15.8417.55 17.5619.27 17 11.2913.08 13.0914.88 14.8916.67 16.6818.47 18.4820.27 18 11.9113.78 13.7915.65 15.6617.52 17.5319.39 19.4021.26 19 12.4614.39 14.4016.33 16.3418.26 18.2
12、720.20 20.2122.13 20 13.0115.00 15.0117.00 17.0119.00 19.0121.00 21.0123.00 DB53/T 9652020 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B.1给出了思茅松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表 B.1 思茅松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种类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猝倒病 常发生在幼苗出土至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茎 基部发生水渍状暗色斑,继而绕茎扩展,逐 渐缢缩呈细线状,使幼苗地上部分因失去支 撑能力而倒伏。 用1:1:100倍波尔多液每7 d10 d喷洒苗木1次, 或用1 000倍液
13、多菌灵或退菌特喷洒,每7 d喷1次, 或用70草木灰与30的生石灰混合,均匀撒于苗 床。 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低龄幼虫在地上部分为害, 取食子叶、 嫩叶, 造成孔洞;老龄幼虫晚上取食嫩茎,使植株 枯死。 人工捕虫或喷50辛硫酸乳油1 000倍液防治 松实小卷蛾 Petrova cristata (Walsingham) 春季第一代幼虫蛀食当年嫩梢,使芽梢钩状 弯曲、逐渐枯死,影响高生长;夏季第二代 以后的幼虫蛀食球果,使大量球果枯死,种 子减产 人工剪除受害枝梢,集中烧毁或用50杀螟松500 倍液喷梢,每隔10 d喷1次 微红梢班螟 Dioryctri
14、a rubella Hampson 幼虫危害主梢和侧梢。主梢被害后引起侧梢 的丛生,使树冠形成畸形,不能成材。有时 侧梢虽能代替主稍向上生长,但树形弯曲, 降低木材利用价值。除为害松梢外,幼虫也 可蛀球果影响种子产量。 剪除被害枯梢,并在萌发后剪除劣梢保留1枝主梢; 用50杀螟松500倍液喷梢,每隔10 d喷1次或用黑 光灯,性激素诱杀 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 kikuchii Matrumura 幼虫啃食针叶 用20氰戊菊酯15 mL/hm 2 、2.5溴氰菊酯15 mL/hm 2 、600倍液喷雾防治或兑柴油喷烟;用白僵菌 ( Beauvaria sp.)、苏云金杆菌(BT)和
15、质型多 角体病毒(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 CPV)、核型多角体病(NPV)生物农药防治。 云南松毛虫 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ere 幼虫啃食针叶、嫩枝 用20氰戊菊酯15 mL/hm 2 、2.5溴氰菊酯15 mL/hm 2 、600倍液喷雾防治或兑柴油喷烟;用白僵菌 ( Beauvaria sp.)、苏云金杆菌(BT)和质型多 角体病毒(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 CPV)、核型多角体病(NPV)生物农药防治。 松墨天牛 Monochamus altematus Hope 成虫啃食
16、新梢、针叶或树皮 加强抚育,促进幼林郁闭;清除濒死木、衰弱木; 人工捕捉成虫;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虫蜂,或用易挥 发性杀虫剂塞入侵入孔,并用泥封死蛀孔。 纵坑切梢小蠹 Tamicus piniperda linnaeus 成虫蛀食新枝梢头;成虫羽化后蛀入树梢, 蛀食松枝,蛀孔直径约 3 mm ,自下向上逐 渐深入髓部,蛀食一定距离后退出旧孔,另 蛀新孔。 清除被害木,被害枝梢;小蠹扬飞期用75 mg/kg溴 氰菊酯喷粉,幼虫期用内吸性杀虫剂在虫源地树干 注射,剂量为1.2 mL/cm胸径。 DB53/T 9652020 6 表 B.1(续) 主要病虫种类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马尾松角胫象 Shir
17、ahoshizo patruelis (Voss) 幼虫孵化后即钻入树皮内,蛀食韧皮部及边 材,形成不规则的坑道,破坏输导组织;聚 集为害时,造成树皮与边材脱离,致松树枯 死。 清除衰弱木、受伤木及虫害木;7月8月剥皮清除 侵入幼虫;幼虫期树干涂抹50辛硫酸乳油;成虫 期喷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 液,每10 d喷1次。 南华松叶蜂 Diprion nanhuaensis Xiao 幼虫分期或群集取食2年生松针,2年生松针 数量不足时也取食1年生松针。 用20氰戊菊酯15 mL/hm 2 、2.5溴氰菊酯15 mL/hm 2 、600倍液喷雾防治或兑柴油喷烟;用白僵菌 ( Beauvaria sp.)、苏云金杆菌(BT)和质型多 角体病毒(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 CPV)、核型多角体病(NPV)生物农药防治。 _ DB53/T 96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