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53/T 9622020 烟草疫霉土壤带菌定量技术规程 2020 - 04 - 26 发布 2020 - 07 - 26 实施 ICS 65.160 B 35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62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云南 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方敦煌、肖炳光、夏振远、曾建敏、秦西云、童治军、姬广海、孙浩巍、范志 勇、徐兴阳。 DB53/T 9622020 II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 时,可能涉及到本标准第4.5条与ZL2 01510635459.3 一种土壤烟草黑胫病发病潜力的预测方法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基础上,免费许可任何组 织或者个人在实施该地方标准时实施专利。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发明人:方敦煌、李永平、肖炳光、曾建敏、童治军 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
3、究院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圆通街33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 的责任。 DB53/T 9622020 1 烟草疫霉土壤带菌定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疫霉菌定量检测以及土壤带菌量等级划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疫霉菌的定量检测,烟草疫霉菌土壤带菌量等级划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222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B/T 23224 烟草
4、品种抗病性鉴定 GB/T 25241.1 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1部分:漂浮育苗 GB/T 25241.2 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2部分:托盘育苗 GB/T 25241.3 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3部分:砂培育苗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储存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烟草疫霉菌 烟草疫霉菌( Phytophtora nicotianae Breda)是烟草黑胫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以休眠体(如厚垣 孢子、菌丝体等)的形态存在,休眠体萌发后形成游动孢子囊,再释放游动孢子侵染烟草。在一个烟草 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
5、代,不断释放游动孢子,通过流水或雨水飞溅传播形成再侵染。 4 烟草疫霉菌定量检测 4.1 土样采集与前处理 在土地平整后、理墒前按NY/T 1121.1采集土壤样品,过2 mm筛制备土壤测试样品。 4.2 土壤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定量检测 4.2.1 选择性培养基的制备 选择性培养基按照附录A配制。 4.2.2 土壤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定量 4.2.2.1 土壤悬浮液稀释 DB53/T 9622020 2 称取过筛后的土壤测试样品l0 g,放入250 mL带塞三角瓶中,再加入已灭菌的40 mL 0.25%水琼脂, 置于漩涡振荡器上充分混匀,5倍系列稀释,每份土样3次重复。 4.2.2.2 涂布平板
6、 吸取5 -2 、5 -3 、5 -4 土壤稀释液各200 L,涂布于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每份样品每个稀释梯度涂布5 个平板,置于(2426)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72)h后,疫霉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丛状菌落。 4.2.2.3 菌落计数 挑选菌落形态较易区分、菌落数(称为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Forming Units,简称 cfu)在(5 15)个的平板,标记疑似菌落,将同一样品相同稀释度的5个平板中的菌落数相加计数。 每1 g土样形成的疑似菌落数计算公式为每1 g 土壤(干重)中烟草疫霉菌数量(同一稀释度3次 重复的菌落平均数 稀释倍数)/(1-土壤含水量) 4.2.2.4 校正定
7、量 挑取同一样品(3050)个疑似烟草疫霉菌菌落5 mm 5 mm的菌丝块,按照附录B鉴定疑似菌落, 判别、统计阳性结果的百分比,以此校正定量各土样中的烟草疫霉菌含量。 4.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4.3.1 烟草疫霉菌 DNA 提取 按附录B提取烟草疫霉菌DNA,保存于-20 冰箱中备用。 4.3.2 荧光定量 PCR 引物 用于荧光定量 PCR的特异性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ParA1 F: 5 -CATT GAGTAGCCAGAGTCCGTC-3; ParA1 R: 5 -CCACCACGCAGCAAACTGCGGC-3c。 4.3.3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4.3.3.1 反应程
8、序 95 预变性30 s,95 变性5 s,60 退火30 s,72 延伸15 s ,40个循环。PCR扩增结束后 进行熔解曲线分析,以验证扩增的特异性。熔解曲线的程 序为:95 1 min,57 1 min,从57 开始每升高0.5 保持10 s,连续升高80次,至95 为止。 4.3.3.2 标准曲线构建 利用含烟草疫霉菌DNA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使用SYB R Green荧光染料法,以10倍稀 释浓度梯度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构建标准曲线,并确定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 4.3.3.3 土壤检测 按照4.3.1方法提取烟草疫霉菌DNA,利用土壤真菌提取试剂盒提取试
9、点土样总DNA,采用4.3.3.1 的反应程序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 4.4 叶片诱饵法定量检测 4.4.1 叶片诱饵的制备 DB53/T 9622020 3 以GB/T 23224测定的感黑胫病烟草品种为材料,采用GB /T 25241.1、GB/T 25 241.2、GB/T 2524 1.3 任意方法之一育苗,取苗龄3545 d的幼苗移栽至直径10 cm、深(68)cm的小花盆或边长10 cm、深 (68)cm的穴盘托盘湿润育苗至(67)叶期,取健康中部叶(12)片,在叶片中部用5 mm打孔器 打取叶圆片,作为叶片诱饵。 4.4.2 游动孢子的诱捕 4.4.2.1 平板菌丝游动孢子的诱
10、导释放 将烟草疫霉菌活化(23)次,接种至燕麦培养基平板,(2426)培养(710)d,再用10 % 的V8培养液诱导游动孢子囊,8 低温释放游动孢子。 4.4.2.2 游动孢子含量测定 微量加样器取 5 L 游动孢子悬浮液,在洁净载玻片上拖成连续细长的薄层条带,显微计数测算孢 子浓度。 4.4.2.3 带菌土壤悬浮液的制备 取5 g研磨并通过2 mm筛网的灭菌干土均匀混入盛有10 mL 300 cfu/ mL、600 cfu/mL、900 cfu/m L、 1200 cfu/mL、 1800 cfu/mL游动孢子悬浮液的50 mL烧杯中,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人工添加游动孢子的 土壤悬浮液。 4
11、.4.2.4 诱捕与计数 土壤悬浮液静置2 h,取叶片诱饵(1520)片漂浮在液面上 ,叶片诱饵互不重叠,(2426) 诱捕(24)h,10 20或20 20倍显微观察,计数所有叶片诱饵圆片外缘伤口四周诱捕到的游动孢子数 量,每浓度梯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作为叶片诱捕游动孢子数量。 4.4.3 诱捕量与带菌量的回归分析与验证 以叶片诱捕游动孢子数量(诱捕量)为自变量、土壤悬浮液的游动孢子含量(带菌量)为因变量, 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建立指数回归方程, 再用200 cfu/mL、 400 cfu/mL、 800 cfu/mL、 1400 cfu/mL、 2000 cfu/mL 游动孢子悬浮液对回归方程
12、进行验证。 4.4.4 土壤样品实测 4.4.4.1 土壤中游动孢子的诱导释放 取50 g研磨并通过2 mm筛网的土样装入带有下盖的土壤环刀内,置于1/31/2环刀土壤高度的盛水 盘内渗透吸水至饱和,去除多余水分,露天静置4 d5 d,期间每1 d早晚喷淋感黑胫病烟草品种烟苗 根系分泌物保湿1次,维持土壤含水量的饱和状态,利用白昼温差、间歇喷淋诱导土壤产生并释放游动 孢子。 4.4.4.2 诱捕计数与带菌量计算 将处理土壤转移至250 mL烧杯内,100 mL灭菌水清洗带有下盖的土壤环刀,并将洗下的水加入烧杯 内,搅匀,按4.4.2.4的方法进行诱捕与计数,再将3次测定的平均值代入4.4.3建
13、立的回归方程,计算 每1 g土壤样品的带菌量。 4.5 感病品种土壤假植测定最高发病率定量带菌量 DB53/T 9622020 4 4.5.1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其栽培基质的制作 测定的田块对角线5点取土样,取样深度为(2030) cm的耕层土壤,每点取(3.05.0)kg,辗 碎成粒径为(0.20.5)cm的土壤颗粒,剔除杂物,混匀,洁净水(无烟草病原)湿润,控制土壤含水 量为(5565)%,制作为栽培基质,装入长约 30 cm、宽约60 cm、深约15 cm、筛孔边长(0.40.6)cm 筛筐内,装土高度(1012)cm每筛筐1个重复,共重复5次,多余的土壤样品分别标示存放备用。 4.5.2
14、 感病品种假植与培育 按4.4.1的方法培育幼苗,再挑选生长整齐的烟 苗,拔出,剪除1/41/3的末端根系,形成根创伤 后,按株距5 cm、行距10 cm移栽至4.5.1的筛筐中,将筛筐置于配套的托盘内,在托盘内注入土壤厚度 1/31/2的洁净水,渗透吸水至饱和,去除多余水分,在长 (560590)cm、宽 (140145)cm、高 (100120)cm可拆卸田间塑料小拱棚内静置 (45)d,期间每1 d早晚喷淋保湿1次,维持土壤含水 量的饱和状态,5 d后向托盘中注水,水的深度为土壤厚度的1/31/2,以维持土壤湿润,在(1528) 、相对湿度75 %以上、自然光照/黑暗交替的可拆卸田间塑料
15、小拱棚中继续培养。 4.5.3 病害调查 移栽烟苗后的第3 d观察发病情况,每7 d调查1次病情,共调查5次,烟草黑胫病以株为单位调查, 以产生明显病斑至烟苗凋萎记作发病, 以无病斑、 烟苗直立、 生长正常记作不发病, 每发病株采用4.2.2.4 或者4.3.3.3方法校验,调查所有烟株,按GB/T 2 3222计算发病率,直接以最高发病率代替游动孢子数 量定量土壤带菌量。 5 土壤带菌量等级划分 按照附录C,根据土壤带菌量与病害发生的相关性,可将土壤带菌量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四级4类: a) 一级:土壤带菌量不超过 10 cfu/g,或者假植最高发病率不超过 10%,无论感病的品种
16、或中抗 及以上抗性的品种的种植因病原菌菌量低,种植品种发病率低; b) 二级:土壤初始带菌量介于 10 cfu/g(含)300 cfu/g(不含),或者假植最高发病率介于 10 %(含)30 %(不含),种植时病害发生风险一般,感病品种适合种植,一般正常防治即 可达到较好的病害防治效果;中抗及以上抗性的品种种植时,农业防治即可达到较好的病害防 治效果; c) 三级:土壤初始带菌量介于 300 cfu/g(含)4500 cfu/g(不含),或者假植最高发病率介 于 30 %(含)50 %(不含),种 植时病害发生风险中等,感病品种可以种植,但必需严格 防控病害,否则会形成较大程度的损失;中抗及以
17、上抗性的品种适合种植,一般正常防治即可 达到较好的病害防治效果; d) 四级:土壤带菌量 4500 cfu/g 以上,或者假植最高发病率大于 50 %,种植时病害发生风险大, 感病品种不适合种植,否则会形成毁灭性病害;中抗及以上抗性的品种可以种植,但必需严格 防控病害, 否则易造成抗性丧失, 缩短抗病品种的生产使用年限, 病害会造成较大程度的损失。 DB53/T 9622020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制 A.1 抗生素母液的配制 分别配制浓缩100倍的抗生素母液。配制时,分 别配制原母液,用乙醇溶解多菌灵、恶霉灵和五氯 硝基苯,二甲亚砜溶解制霉菌素,甲醇溶解利
18、福平,超纯水溶解氨苄青霉素;使用时,可以将乙醇、甲 醇、超纯水配制的原母液混合在一起配成浓缩100倍的混合抗生素使用母液, 二甲亚砜配制的母液单独 使用,所有抗生素母液均经过0.22 m的微孔滤膜过滤灭菌。 A.2 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制 V8汁200 mL加自来水或蒸馏水至1000 mL,混匀加入(1720)g琼脂粉,121灭菌(1530)min, 冷却至(6070)时添加多菌灵(终浓度10 g/mL)、恶霉灵(终浓度50 g/mL)、五氯硝基苯(终 浓度25 g/mL)、利福平(终浓度10 g/mL )、氨苄青霉素(终浓度50 g/mL)以及制霉菌素(终 浓度25 g/mL)。添加时,先加入混
19、合抗生素 母液,再加制霉菌素母液,边加边摇匀,倒平板,即获 得选择性培养基。 DB53/T 9622020 6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一种 PCR 鉴定方法 B.1 DNA 的快速提取 每土样选取疑似菌落 (3050) 个, 挑取疑似烟草疫霉菌菌落5 mm5 mm的菌丝块, 移入装有500 L 真菌裂解液(200 mmol/L Tris-HCl,50 mmol/L EDTA,200 mmol/LNaCl,1%N-lauroylsarcosine,pH 8.0) 的1.5 mL 离心管中,室温下孵育(2030)min 后,4、180 00 g离心4 min,吸取300 L 上清液转
20、 移到另一支灭过菌的1.5 mL 离心管中,加入750 L 冰冻的无水乙醇,轻轻颠倒几下后,4、18000 g 离心2 min,弃去上清液,再用冰冻的75 %乙醇洗涤1次,置于室温下干燥后,加入(2030)L 超纯 水溶解后,即为DNA 模板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 模板溶液的浓度与纯度,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备用。 B.2 特异性引物的合成 烟草疫霉菌特异性引物 ITS8-1/ ITS8-2( 5c-CGAAGCCAACCATACCACGAA-3c/5c-ATGAAGA ACGCTGCGAACTGC-3c)由相关生物技术公司合成。 B.3 PCR扩增 PCR反应体系(25 L):Taq
21、DNA聚合酶(0.05 U/ L),12.5 L;10PCR缓冲液2.5 L;氯 化镁(25mM),1.5 L;脱氧核苷酸混合液,1.5 L ;上下游引物各1.0 L;DNA模板,1.0 L; 加双蒸水至25.0 L 。 反应参数:94 预变性 1 min,94 变性 30 s,55 退火 30 s, 72 延伸 1 min,30个循环, 72 延伸8 min。 B.4 PCR 产物的检测 取10 L扩增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0.5TBE 缓冲液中,100 V电压下电泳40 m in,100 bp 梯 度DNA标准作为分子量参照,溴化乙锭染色,凝胶成像仪中检测,若出现364 bp DNA
22、特异性基因片段, 则可判定为烟草疫霉菌。 图B.1 引物 ITS8-1/ITS 8-2 扩增出 364 bp 的目标片段 DB53/T 9622020 7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土壤带菌量与病情之间的关系测定 C.1 烟草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 按4.3.2.2的方法计数,稀释制备浓度分别为1.010 2 cfu/mL、5.010 2 cfu/mL、1.010 3 cfu/mL、 5.010 3 cfu/mL、1.010 4 cfu/mL的烟草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 C.2 接种 取苗龄(4555)d、(67)片真叶期感病品种(GB/T 23224测定)的盆栽烟苗,用5 mm打孔器 打入5 cm伤根,每株距离根茎(1.52.0)cm 对称打孔2处,每打孔处浇入5 mL游动孢子悬浮液,每浓 度梯度处理烟株(2030)株,以不加游动孢子的灭菌水为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 C.3 病情调查 处理后的烟苗放置在(2628)的人工光照培养室内按湿润育苗方法培养,每7 d调查1次发病率, 共调查5次,以发病率最高的计测对应浓度梯度的病情。 C.4 相关性分析 作游动孢子含量 发病率曲线图,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回归分析。 D _ DB53/T 96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