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53/T 9262019 绿化苗木 多果槭培育技术规程 2019 - 09 - 23 发布 2019 - 12 - 23 实施 ICS 65.020.40 B 62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26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云投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强、陈德生、刘云彩、苏俊武、陈兴红、刘永刚、孙志刚、周筑、孙宏、槐 可跃、袁朝琼、马丽娟、付梦蝶
2、、王兰萍。 DB53/T 9262019 1 绿化苗木 多果槭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果槭( Acer prolificum)的圃地选择、小苗培育、中大苗木培育和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多果槭绿化苗木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3/T 663 苗木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3 圃地选择 3.1 气候条件 宜在年平均温度10 15 ,极端最低温度 -15 ,极端最高温35 ,10 活动积温 3 000 4 500 ,
3、年平均降水量800 mm1 2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60的地区育苗。 3.2 地块选择 宜选择海拔1 600 m2 400 m,地势较平缓,水源方便,交通便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 质疏松,红壤、黄壤或棕壤,中性至微酸性,地下水位0.8 m以下,背风向阳的地块。 4 小苗培育 4.1 采种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龄20 a的优良植株作为采种母树。9 月下旬11月上旬,当翅果由 紫绿色变成紫色,及时采收。采后晾晒干,除去果柄、果翅等杂质,在室温下贮藏。超过翌年3月播种, 宜在0 5 条件下干藏,不宜超过3 a。 4.2 播种 4.2.1 翌年 2 月3 月, 种子用 0.5的高锰酸
4、钾溶液浸种消毒 30 min, 清水洗净, 用室温水浸种 24 h。 4.2.2 播种沙床用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消毒,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沙 1 cm2 cm, 盖草席,浇透水,上面搭建塑料薄膜拱棚。适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开始出苗时揭去草席,苗出齐后 揭去塑料薄膜。 4.3 容器基质 DB53/T 9262019 2 以心土60,堆沤三个月的有机肥35,钙镁磷肥5的比例配制基质,并用0.5的高锰酸钾和40 锌硫磷乳剂1 000倍液消毒。清毒后装入规格约10 cm 14 cm的容器备用。 4.4 幼苗移植 当幼苗长出 2 对3 对真叶时,移入装有基质的容器中。移苗后浇透定
5、根水,用 25透光度的遮阳 网搭建荫棚。 4.5 苗期管理 4.5.1 幼苗移植后一周内每天浇水 1 次2 次,以后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4.5.2 及时除草,除草后浇透水 。 4.5.3 59 月,每月用多菌灵 1 000 倍液、退菌特 1 000 倍液交替喷洒一次。 4.6 炼苗 小苗培育4个月8个月即可出圃。出圃前一个月停止施肥,减少浇水次数,下午4点至第2天上午10 点揭开遮阳网,一周后揭去遮阳网。 5 中、大苗木培育 5.1 整地 清理苗圃地,打塘,规格为 40 cm40 cm30 cm。每塘施复合肥 100 g 和钙镁磷肥 100 g,塘内 回入三分之二的表土,放入肥料和表土拌
6、匀,回满土。 5.2 定植 5.2.1 株行距 株行距以培育米径确定,中、大苗定植株行距见表 1。 表 1 多果槭中、大苗定植株行距表 培育米径 cm 株距 m 行距 m 35 1.21.6 1.21.6 68 1.62.5 1.62.5 8 2.23.0 2.23.0 5.2.2 栽植 雨季或冬季,用育苗 4 个月8 个月苗木,去除容器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原土痕处为宜。栽后踩 紧,围塘,浇透定根水。 5.3 苗木管理 5.3.1 定植后一个月内 3 d5 d 浇水一次,以后约 15 d 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DB53/T 9262019 3 5.3.2 栽植后前二年,5 月和 7 月每株
7、施尿素 70 g,9 月施复合肥 100 g;第三年起 5 月和 7 月每株施 尿素 100 g,9 月施复合肥 200 g。 5.3.3 每年松土除草 35 次。冬季树干涂白。 5.4 整形修剪 5.4.1 苗高 1.5 m3 m 时剪去树高三分之一下的侧枝。行道树用苗 4 m5 m 高剪去 2 m 下的侧枝; 庭园观赏用苗,3 m 高以上剪去 1 m1.5 m 下的侧枝。 5.4.2 苗高 2 m 时摘除顶芽,苗高 3.5 m 时剪去顶稍。 6 出圃 6.1 苗木检测 苗木按 DB53/T 663 的规定进行苗木质量和产量调查,小苗进行抽样检测,中大径级苗木全部检测。 6.2 苗木质量 合
8、格苗以综合控制指标、地径和苗高确定,分、二个等级。综合控制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 格苗木,达到要求的根据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分级,在苗高和地径不在同一等级时,按较低等级的 级别确定该苗木的质量等级。小苗质量指标见表 2,中、大苗苗木质量指标见表 3。 表 2 多果槭小苗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级苗 级苗 苗木 种类 苗龄 地径 cm 苗高 cm 地径 cm 苗高 cm 综合控制指标 0.10.3 0.20 15 0.150.20 1015 容器苗 0.10.7 0.40 35 0.300.40 2535 无检疫对象, 苗干通直, 无畸形, 色泽正常, 充分木质化, 无损伤; 叶色正常;根系穿出
9、容器少,无 严重机械损伤。 表 3 多果槭中大地苗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级苗 级苗 苗木种类 米径 cm 苗高 m 冠幅 m 苗高 m 冠幅 m 综合控制指标 3.03.9 2.53.3 1.3 3.44.2 1.01.3 4.04.9 2.83.6 1.4 3.74.5 1.11.4 5.05.9 3.14.0 1.6 4.15.0 1.41.6 6.06.9 3.44.2 1.8 4.35.3 1.51.8 7.07.9 3.84.7 2.0 4.85.7 1.72.0 移植苗 8.08.9 4.15.1 2.2 5.26.0 1.92.2 无检疫对象,苗干通直,色泽正 常,无严重机械损伤
10、;不偏冠; 土球保存较完好,无严重机械损 伤。 DB53/T 9262019 4 6.3 起苗 6.3.1 四个月以上小苗可适时出圃。中、大苗木出圃前六个月断根,以春夏季断根为宜。以米径 6 倍 为直径,环状将侧根全部切断,切口应平滑整齐,用生根促进剂处理切口,用遮阳网包围,回土填满,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3.2 中、大苗起苗宜在冬季,沿断根边际 10 cm15 cm 开挖宽 30 cm40 cm 操作沟,沟深超过原 包裹物约 10 cm。土球宜修成苹果形,中间大,两头略小;宜用遮阳网、编织袋等裹紧土球,再用草绳 或胶条捆扎,掏空土球底部,切断主根,切口应平滑,涂抹保护剂,沿土球打经纬线进行捆扎。 6.3.3 起苗应随选、随起、随运、随栽。土壤干燥的苗圃地,起苗前 2 d3 d 浇透水一次。 6.4 运输 6.4.1 小苗垂直摆放于车厢,错开重叠放置 34 层,及时运输,车上盖蓬布,注意通风保湿。 6.4.2 中、大苗装车时宜将土球向前,树冠朝后。树干与车厢接触处用软材料衬垫好,用绳索固定, 树冠收拢,上下车轻放轻卸。装车后及时运输定植,运至栽植地 8 d 内不能定植的应假植。 _ DB53/T 92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