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1321-2018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2144       资源大小:1.21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1321-2018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B 0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3212018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garicus bisporus Lmbach cultivatied in the open field 2018 - 08 - 13 发布 2019 - 02 - 13 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13212018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要求 . . 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中不允

    2、许使用的化学药剂 .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目前已登记可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产品 . 6 DB52/T 1321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委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贵州大学负责起草,福泉市科技局、贵州喀斯特山乡牛业公司、贵阳市白云区蔬菜办、福 泉市福江农业发展公司、福泉市恒丰菌业有限公司、赤水市委党校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彦军,石惠平,田洪民,邓代宇,赖荣泉,陈以茂,牟媛媛。 DB52/

    3、T 13212018 1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双孢蘑菇露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菌种制备、栽培季节、培养料堆制发酵、露地栽培措施、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双孢蘑菇露地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

    4、要求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 Agaricus bisporus Lmbach cultivatied in the open field 利用空闲田块,将培养料铺在大田(收割后的稻田、空闲菜地等),播种后盖上草帘和塑料膜,创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栽培。4 要求4.1 生产场地选择交通方便、有水源,排灌良好,三年内未种植食用菌的田块作为生产场地。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 5010规定。4.2 菌种4.2.1 品种选择选择适宜贵州气候条件下栽培,优质、高产的“AS2796”、“F56”等中低温型优良品种。 D

    5、B52/T 13212018 2 4.2.2 栽培种制备栽培种制作及培养在79 月,栽培种制作按NY/T 528执行。4.2.2.1 栽培种配方小麦85 %,干牛粪6 %,稻壳2 %,过磷酸钙5 %,石膏1 %,石灰1 %。4.2.2.2 制备方法小麦浸泡20 h,水煮沸腾15min,沥干后加入辅料拌匀,调节含水量至52%,装瓶灭菌,冷却至28 以下,按无菌操作接种、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 25 ,相对湿度60 %65 %,黑暗或弱光条件,保持空气新鲜。4.2.3 菌种质量 符合NY/T 528规定。4.3 栽培技术4.3.1 栽培季节播种在9至10月进行,出菇季节为10月下旬至次年4月。

    6、4.3.2 培养料的准备与配方栽培双孢蘑菇的主料为稻草、麦秆、玉米秆等草料。辅料为禽畜粪、菜籽饼粉、米糠、尿素、石膏、碳酸钙、过磷酸钙等。4.3.2.1 培养料条件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以当年收割的稻草或麦草为好,栽培主料及各种辅料要符合NY5099规定。 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水质符合NY 5010规定。4.3.2.2 培养料配方(1 亩用量)4.3.2.1.1 配方 1:干草料 5000kg、干牛粪 1000kg、过磷酸钙 125kg、石灰 200kg、油枯 100kg,氯化钾 30kg,石膏粉 150 kg和复合肥 100kg。4.3.2.1.2 配方 2:干草料 6000kg、油

    7、枯 400kg、过磷酸钙 100kg、尿素 60kg、石灰 200kg、石膏150kg 和双孢蘑菇专用肥 150kg。4.3.3 堆制与发酵在8月下旬至9月开始堆料。选择近水源,靠近种菇田块、地势平坦且排水良好的场地作堆料场。4.3.3.1 培养料的预湿在堆料前2 d3 d,将稻草摊于地面,厚度约1m,均匀喷水浸湿。 4.3.3.2 混合辅料的准备建堆前把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碳酸钙混合均匀,再与预湿好的牛粪、饼肥充分混合,配成混合料。 DB52/T 13212018 3 4.3.3.3 建堆把预湿后的草料铺在地面上,厚25cm,宽2.2m,长度适宜,然后按一层草撒上一层混合料重复堆制,至堆料

    8、高1.5m,堆顶成龟背形,用塑料薄膜覆盖。每一层混合料的撒用量为总量的1/6。4.3.3.4 翻堆建堆后6d,当料温达65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 翻堆方法为由内翻外,由上翻下,使料堆各部分发酵均匀。翻堆4次,翻堆间隔时间为6d、5 d、4 d、3d。在翻堆时如果培养料中的水分不足,进行补水。4.3.3.5 腐熟培养料发酵标准腐熟培养料呈棕褐色,疏松有弹性、不粘结成团且一拉即断,无臭味、无氨味,有发酵香味。含水量65%左右,pH值7.58.0。 4.3.4 铺料铺料前用扫螨净1500倍液、25%多菌灵300 倍液或生石灰对菇田消毒杀虫,然后制作厢面宽70cm80 cm、厢沟深30 cm的高畦,在

    9、厢面上铺料。所铺草料要抖松、铺匀,堆成“瓦背形”,厚度18cm20 cm。4.3.5 播种播种工具用2 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擦干。菌种播种量为1 瓶每平方米至1.5 瓶每平方米。先取菌种总量的一半,撒播在料面上,用手指插入料中抖动,使麦粒种落入料面下2 cm3cm处,然后把剩余的一半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及时覆盖土壤。4.3.6 覆土及发菌管理覆土材料应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NY 5099规定,选用腐殖土或团粒结构好的田土。覆 土前3 d,用石灰水将预留并粉碎好的土壤调湿,调节pH值7.5左右,含水量20 %。边播种边覆盖土壤,覆土层厚2cm3cm。覆土后用两扇草帘并排将栽培畦盖

    10、好,同时在草帘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管理。7 d后,每间隔2 d揭去塑料薄膜通风换气一次。覆土20 d后,揭去塑料薄膜,只盖草帘,雨天及时加盖塑料薄膜。发菌期栽培畦床温度控制在20以上,料湿度60%65%,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4.3.7 出菇管理菌丝体扭结分化形成子实体时,控制温度为14 16 ,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覆土22 d后喷洒一次结菇水,喷水量为2 kg/,以水刚好湿透土层为宜;在喷结菇水后7 d,每2 d喷洒一次出菇水,喷水量为1kg/。但温度超过20时,不宜喷出菇水。出菇期温度控制在10 20 ,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雨天和气温低于12 时,在草帘上覆盖塑料薄膜防

    11、雨和保温。当一潮菇即将结束,及时喷一次重水,促使菌丝体再次扭结形成原基。 DB52/T 13212018 4 4.4 病虫害防治 露地双孢蘑菇病虫害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生产过程中,合理控制生产 环境,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使用化学农药应按GB 4285执行,不应 使用剧毒和高毒农药,见附录A。可选用目前已在国家登记的可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防治,见附 录B,不应在出菇期间和仓储期间向菇体施用任何药物。若出现杂菌应及时铲除,并在发生部位用40 % 噻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虫害主要是螨类、菌蛆、蜗牛,蜗牛用石灰粉防治,螨类和菌蛆可用4.3 %高

    12、氟氯氰甲阿维乳油喷雾防治。 4.5 采收 4.5.1 采收标准 当子实体菇盖直径3 cm4 cm,柄长在0.5 cm以内,即可采收。 4.5.2 采收 采收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采收时将菌床上草帘揭放在另一菌床上,采完菇后立即盖上,防止 菌床上土壤和幼菇蕾失水干燥。间隔3 d4 d,将草帘翻一面盖在菌床上,让阳光晒干受潮的草帘,避 免草帘生长霉菌,传染双孢蘑菇子实体。采菇时用手捏住菇盖,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采 摘丛菇时,用小刀分别切下,切口平整不带泥。 4.6 采后管理 每采一潮菇后清理床面,补上新土,使厢面保持平整、干净。同时喷1 %石灰水使pH值稳定在7.0 7.5。采收二潮

    13、菇后应结合浇水喷洒酵母粉浸出液、豆浆水等进行追肥。 DB52/T 13212018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中不允许使用的化学药剂 A.1 高毒农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应在蔬菜生产中使用,食用菌作为蔬菜 的一类也应完全参照执行,不应在培养基质中加入。高毒农药有3911、苏化203、1605、甲基1605、1059、 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氟 乙酰胺、砒霜、杀虫脒、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钠、二氯溴丙烷、401等。 A.2 混合型基质添加剂 含有植物生长

    14、调节剂或成份不清的混合型基质添加剂。 A.3 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DB52/T 13212018 6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目前已登记可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产品 表B.1 目前已登记可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农药产品一览表 通用名 剂型及含量 主要防治对象 施用量 施用方法 咪鲜胺锰盐 50 %可湿性粉剂 湿泡病、青霉病、绿霉病、褐腐 病 0.4 g/m 2 0.6 g/m 2 喷雾/拌土 噻菌灵 500 g/L 悬浮剂 褐腐病、镰孢菌 20 g/100kg 干料40 g/100kg 干料;0.5 g/m 2 -0.75 g/m 2 拌料/喷雾 噻菌灵 40 %可湿性粉剂

    15、褐腐病、绿霉病、褐斑病、软腐 病 0.3 g/m 2 0.4 g/m 2 喷雾 咪鲜胺 50 %可湿性粉剂 青霉病、绿霉病、白腐病、褐腐 病 0.4 g/m 2 0.6 g/m 2 拌于覆盖土 或喷淋菇床 高氟氯氰 甲阿维 4.3 %乳油 菇螨、菌蛆 0.13 g/100m 2 0.22 g/100m 2 喷雾 氟虫腈 50 g/L 悬浮剂 菌蛆 1.5 g/100m 2 2.0 g/100m 2 喷雾 百二氯异氰 30 %可湿性粉剂 绿霉病、疣孢霉菌、木霉菌 30 g/100kg 干料50 g/100kg 干料 拌料 二氯异氰尿酸钠 可溶性粉剂 木霉病 40 g/100kg 干料48 g/100kg 干料 拌料 百福 30 %可湿性粉剂 木霉菌,疣疱霉菌 0.09 g/m 2 0.18 g/m 2 喷雾 _ DB52/T 1321-20 18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1321-2018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