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9492014 贵州辣椒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2014 - 10 - 30 发布 2014 - 11 - 30 实施 发布 发布 发布贵州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DB52/T 9492014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保存单位 . . 2 5 种质资源 保存的配套要求与设施 . 2 6 辣椒种质的繁育 . . 3 7 苗期管理 . . 4 8 移栽定植 . . 4 9 种子的采 收与处理 . . 5 10 种子入库与保存 .
2、. 7 11 种质资 源档案和管理 .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贵州省辣椒种质资源信息档案 . 8 DB52/T 949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辣椒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世玉、周光萍、詹永发、张绍刚、杨红、姜虹。 DB52/T 9492014 1 贵州辣椒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贵州辣椒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
3、贵州辣椒种质资源的保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DB52/T 962 辣椒漂浮育苗技术规程 DB52/T 971 辣椒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52/T 972 辣椒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辣椒种质资源 辣椒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
4、、遗传材料。 3.2 贵州辣椒种质资源 贵州境内的辣椒种质资源。 3.3 辣椒种质保存 通过种植继代繁育和贮藏繁殖器官的方法,达到对辣椒种质固有遗传特性的长期稳定保存。 3.4 去杂 在辣椒保存繁殖过程中,剔除与原种质固有性状不相符合的植株。 DB52/T 9492014 2 3.5 隔离 为保证种质资源的固有遗传特性,避免在生育期间因昆虫传播、风力传播和自然杂交等原因而引起 的混杂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常用的技术措施有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 3.6 套袋 在辣椒种质的繁殖过程中,为了保证种质纯度,利用尼龙网、无纺布等人工材料将植株罩住,达到 隔离目的方法。 3.7 变异株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种质材料
5、内,不是因为混杂和自然杂交原因,而是因为基因突变等原因引起的与 原种质固有特性有明显差异的植株。 4 保存单位 省内主要从事辣椒研究和育种的单位。 5 种质资源保存的配套要求与设施 5.1 种植园地 5.1.1 园地选择 应选择保存单位试验地内或选择原生境保存。地块平坦规则,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PH值为 5.56.8,水源条件好,符合GB 5084的要求,并有一定的隔离条件。 5.1.2 种植面积 每个种质种植地面积20 m 2 40 m 2 。 5.1.3 田间配套系统 配备灌排水系统、田间道路系统和积粪池等。 5.2 育苗场地及设施 应按DB52/T 962执行。 5.3 种子处理与
6、保存设施 5.3.1 晾种室 根据保存种质的规模配备晾种室大小,保存1000个种质资源需要晾种室100 m 2 ,光线和通透性好, 配备电扇,晾种架等附属设施。 DB52/T 9492014 3 5.3.2 保种室 保存1000个种质资源需要保种室20 m 2 ,配备保种柜、冰箱等附属设施。 5.3.3 种子袋 规格为30 cm40 cm尼龙种子袋,用于采收椒果;规格为10 cm15 cm尼龙种子袋,用于种子晾晒; 规格为10 cm15 cm牛皮纸种子袋,用于种子贮藏。 6 辣椒种质的繁育 6.1 播种前的准备 6.1.1 种子出库清单的制定 种质保存量少,可将保存种质全部出库繁殖;种质保存量
7、大,可根据辣椒种子的贮藏年限,分批繁 育,以减少繁种工作量。在确定繁育清单时,应先出库贮藏时间长的。因育种等需要进行繁育的种质, 则不考虑贮藏时间。 6.1.2 种子出库 播种前,按照出库清单,将需要进行种植繁育的种子从保种室(采用冷藏法贮藏的种子从冷库或冰 箱内取出)取出备用。 6.1.3 种子检查 6.1.3.1 数量检查 种子量少于5 g的种质进行单独登记,在繁育种过程中,特 别是播种期加强管理,保证出苗、成苗 率。 6.1.3.2 质量检查 对变色、不饱满、畸形、发霉、贮藏时间过长的种子,原则上不作淘汰,进行单独登记。严格种子 消毒,进行发芽率调查,催芽播种,保证出苗、成苗率。单独定植
8、,加强管理。 6.1.4 种子备份 将出库种质的种子一分为二。一半装入尼龙种子袋内,填好标签,并做好登记,用于播种繁育。另 一半留于原来的纸质种子袋内,将袋口密封,作为备份。 6.1.5 种子消毒 利用温汤浸种法,将种子置于50 55 的水中浸泡15 min,水量以能完全淹没种子为准。浸种 后适当晾干种子,便于播种。 6.1.6 育苗盘消毒 应按DB52/T 962执行。 6.1.7 基质装填 应按DB52/T 962执行。 DB52/T 9492014 4 6.1.8 苗池灌水 应按DB52/T 962执行。 6.1.9 苗池配肥 应按DB52/T 962执行。 6.2 播种 6.2.1 播
9、种量 每个种质最少播种80穴,每穴12粒。 6.2.2 播种时间 根据当年物候情况具体确定。一般选择在3月上旬至3月中旬进行播种。 6.2.3 播种方法 应按DB52/T 962执行。 7 苗期管理 应按DB52/T 962执行。 8 移栽定植 8.1 移栽定植前的准备 8.1.1 园地翻耕清洁 定植前,将园地深翻25 cm30 cm,将土壤耙平碎细。铲除清理园地及四周的杂草等。 8.1.2 定植区划 根据种质的个数,每个种质为1个小区,面积4 m5 m=20 m 2 。小区间间隔1 m。 8.1.3 施肥起垄 在小区内沿长边起垄,垄宽60 cm,垄长500 cm,垄高 20 cm25 cm,
10、沟宽20 cm,每小区共5垄。 在起垄前,垄内撒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667 m 2 3500 kg/667 m 2 ,然后起垄覆盖,并盖上薄膜。 8.2 移栽 8.2.1 移栽时间 辣椒苗展68片真叶时进行移栽,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宜在晴天早、晚或阴天进行。 8.2.2 定植密度 单行单株定植,行距70 cm,株距40 cm。 8.2.3 田间管理 DB52/T 9492014 5 8.2.3.1 水分 干旱时加强抗旱,多雨季节及时排涝。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25%45%。水质符合GB 508 4要求。 8.2.3.2 追肥 催苗肥在定植后2030天初花期进行,每株施尿素 5 g;花
11、果肥在定植后6070天盛花期进行,每 株施硫酸钾5 g10 g。 8.2.3.3 田间去杂 整个生长期进行,以初花初果期和果实采收期为主,选择株形、株高、叶色、叶形、始花节高、生 育期、果色、果形、丰产性、抗病性等符合对应种质标准的植株。有价值的变异单株单独进行标记。淘 汰杂株和病株。 8.2.3.4 疏花疏果 初花初果期进行,及时摘除门椒、对椒的花和果。 8.2.3.5 隔离套袋 初花初果期进行,通过田间去杂,选择整齐一致,长势良好的植株,彻底摘除植株上已受精的花和 果后,采用60目的尼龙网罩住。套袋时间不宜超过15天,以植株34层花完成开花受精为准。套袋结束 后,在自交花果上做好标记。变异
12、单株单独套袋。 8.2.3.6 病虫害防治 应按DB52/T 971和DB52/T 972执行。 9 种子的采收与处理 9.1 采种植株的选择 9.1.1 坐果初期选择 主要选择株形、叶形、第一果着生节位、幼果色泽、抗病性符合原种质标准的植株。被选植株要作 好标记。选择范围在套袋植株内。 9.1.2 商品果成熟期选择 主要选择植株生长整齐度、抗病性、果实大小、果形、果色、果柄着生方向、上下不同层果实整齐 度、果实心室数、坐果率等符合原种质标准的植株。被选植株要作好标记。选择范围在坐果期入选的植 株范围内。 9.1.3 种果成熟期选择 主要选择熟性、抗病性、果实大小、果形、生理成熟期、果色等符合
13、原种质标准的植株。被选植株 要作好标记。选择范围在商品果成熟期入选的植株范围内。 9.1.4 变异植株 突变植株单独采收留种,做好记载。 DB52/T 9492014 6 9.2 入选植株的处理 对入选的植株,均要加强管理,保证自交果实能正常发育成熟。 9.3 种果采收 根据种质资源种果成熟的先后, 逐一采收。 个别资源由于成熟的一致性差, 需要多次分批进行采收。 将最后一次入选植株上标记的成熟自交果实摘下,装入尼龙种子袋内,并填写好标签。标签填写的内容 为资源编号、名称、地点、采种人姓名、采收日期。种质纯度较高,种性稳定的,可将入选株混合留种。 种质不纯,种性未稳定的,采用单株留种。 9.4
14、 室内考种 调查各个种质的果形、果色、果长、果宽、果肉厚、心室数、单果重、单果种子数、辣味等指标, 同时严格淘汰不合格的种果。作好记载。 9.5 剥种 按种质逐一进行。完全成熟的果实采收后不用后熟,没有完全成熟的果实应适当后熟才能剥种。剥 种方法是将种果用小刀等工具剖开取出种子,去掉胎座和杂质即可,不宜用水漂洗。剥种后将种子放入 尼龙种子袋内,在标签上加填剥种日期和剥种人姓名。 9.6 种子干燥 9.6.1 自然干燥 将种子放在通风处自然风干,不宜放在水泥地和金属器皿中暴晒。 9.6.2 机械干燥 采种批量大或采种期天气阴雨条件下,可采用电风扇加强空气流动,回风炉升温等办法进行干燥。 9.7
15、种子精选 采用人工选择,去掉色泽不一致、过小、不饱满、畸形等种子。 9.8 保存种子数量 每个种质留种数量不少于3000粒。 9.9 种子质量 应按GB 16715.3的规定执行。 9.10 检查 由种质资源保存责任人进行抽样检查,在标签上加填检查日期及检查人姓名。不符合标准的应及时 采取补救措施。 9.11 种子包装 将尼龙种子袋内的种子翻装到纸质种子袋内,将袋口密封,在标签或纸袋上填写种质类型、编号、 名称、数量、采种日期及采种人姓名、剥种日期及剥种人姓名、包装日期及包装人姓名、含水量、净度 等。 DB52/T 9492014 7 9.12 种子登记 按照种质资源的类型、编号或者名称顺序,
16、将种子归类排队,按顺序登记入库清单。 10 种子入库与保存 10.1 入库条件 种子净度达96%以上,含水率应低于8%,包装完整,记载准确。 10.2 贮藏方法 常用的贮藏方法有普通贮藏法、冷藏法等。种质资源保存时间超过1年的,应采取冷藏法。 10.2.1 普通贮藏法 将处理合格的种质种子,用聚氯乙烯薄膜密封后,置于干燥的保种室内,注意防止鼠害。 10.2.2 冷藏法 将处理合格的种质种子,用聚氯乙烯薄膜密封后,置于冷库中。短期保存库内温度控制在 10 15 ,相对湿度50%60%,种子预期寿命25年。中期保存库内温度控制在0 5 ,相对 湿度不大于60%,种子预期寿命1015年。 10.3
17、种子库管理 10.3.1 温湿度记载 每天登记保种室(冰箱、冷库)的温度和湿度,发生温湿度变化较大时,进行调节。 10.3.2 种子检查 普通贮藏法保存的种子,每天查看1次,观察是否发生鼠害,15天翻动1次种子,进行翻面调位;冷 藏法保存的种子,每7天进行1次种子翻动调位。 10.3.3 种子水分和发芽率调查 贮藏时间超过1年的种子,每年抽样调查1次种子水分和发芽率,水分含量超过8%,应进行种子干燥 处理,保证种子水分低于8%。 11 种质资源档案和管理 11.1 建立档案 分别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档案格式一致。档案格式见附录A。 11.2 管理 建立档案借阅登记制度,档案管理人严格遵守保
18、密规定,在未征得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同意时,档案 管理人不能外传档案资料。 DB52/T 9492014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贵州省辣椒种质资源信息档案 记载人: ; 保管人: 基本信息 原产省 原产地 海拔 经度 纬度 来源地 保存单位 编号 系谱 选育单位 育成年份 选育方法 种质类型 观测地点 植株特征特性 株型 株高() 株幅() 茎粗() 主茎色 茎茸毛 分枝类型 分枝强弱 分枝数 叶片特征特性 叶形 叶色 叶缘 叶长() 叶宽() 叶柄长() 叶面茸毛 叶面特征 花的特征特性 花冠色 花柱长 花瓣数 花柱色 花药色 始花节位 果、种特征特性 着生方向 果形 果面特征
19、 果面光泽 果肩形状 果顶形状 果面棱沟 形态一致性 青熟果色 老熟果色 熟性 单株果数 单果重(g) 果纵径() 果横径() 果皮厚度() 心室数 胎座大小 果肉厚() 外果皮厚薄 种皮色 种子形状 千粒种重(g) 单果种子数 DB52/T 9492014 9 贵州省辣椒种质资源信息档案(续表) 记载人: ; 保管人: 品质特性 辣味 Vc含量 干物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辣椒素含量 生长发育期 播种期 出苗期 分苗期 定植期 初花期 盛花期 商品果始期 商品果末期 熟果采收期 抗逆、抗病性 芽期耐冷性 苗期耐冷性 耐热性 耐涝性 耐旱性 抗病性 备注 _ DB52/T 94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