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976 2014 贵州辣椒田间测产规范 Approach for filed measured production of hot pepper of Guizhou 2014 - 10 - 30 发布 2014 - 11 - 30 实施 发布 发布 发布贵州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DB52/T 9762014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测产方法 . . 1 5 产量统计 . . 3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辣椒临田测产统计
2、表 . 4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 辣椒鲜品产量田间测产卡 .5 DB52/T 976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遵义县农林畜牧局辣椒产业发展中心、黔南州农业局农 技站、贵州省辣椒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宇、彭诗云、梁家燕、袁建琦、姜虹、张绍刚、夏兴勇、张诗莹、朱守亮、 赵艳。 DB52/T 9762014 1 贵州辣椒田间测产规范 1 范
3、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辣椒田间测产的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内的辣椒田间测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2/T 947-2014 贵州主要地方辣椒品种分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折干率 就是生采回来的辣椒经晒(烘)干后的比重。 3.2 校正系数 修正实际产量和推测产量之间差距的数值。辣椒类型按DB52/T 947执行。圆锥椒类为0.74;羊角椒 类和簇生椒类为0.77;樱桃椒类为0.75;线椒
4、类和牛角椒类为0.72;鲜食椒0.91。 4 测产方法 4.1 加工椒 4.2 测产时间 第3台或4台鲜椒成熟时为测产时期。 4.3 测产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种类型样本分别进行田间测产;每种类型的样本按照对角线或五点 取样法,取5个点,每点连续取5窝,共计25窝,测每窝的总果数(含已采收红椒和青椒)、测鲜椒单果 质量、算出单株平均产量;测量田间株行距,算出密度。 4.4 产量计算方法 DB52/T 9762014 2 4.5 鲜椒产量 按式(1)计算: S SYSYSY C 332211 1 . (1) 1 Ytjm . (2) 21 t tn . (3) 式中: C1 鲜(食)
5、椒667 平均产量,单位:kg/667 ; Y 667 鲜(食)椒推算产量,单位:kg/667 ; Y1 上等样本667 鲜(食)椒推算产量,单位:kg/667 ; Y2 中等样本667 鲜(食)椒推算产量,单位:kg/667 ; Y3 下等样本667 鲜(食)椒推算产量,单位:kg/667 ; S 总测产面积,单位:667 ; S1 上等样本测产面积,单位:667 ; S2 中等样本测产面积,单位:667 ; S3 下等样本测产面积,单位:667 t1 单株鲜(食)椒推算产量,单位:g/株; n 平均单株总果数,单位:个; t2 鲜(食)椒单果均重,单位:g/个; j 校正系数,圆锥椒类为0
6、.74;羊角椒类和簇生椒类为0.77;樱桃椒类为0.75;线椒类和牛角 椒类为0.72;青椒0.91; m 密度,单位:株/667 。 4.6 干椒产量 按式(4)计算 ZCC 12 . (4) 式中: C2干椒667 平均产量,单位:kg/667 ; C1 鲜(食)椒667 平均产量,单位:kg/667 ; Z 折干率,圆锥椒类为23.81%;羊角椒类和簇生椒类为为25.23%;樱桃椒类为25.82%;线椒类 和牛角椒类为18.47%。 4.7 鲜食椒 4.8 测产时间 第34台果实达到采收要求时,即盛果期时进行测产。 4.9 测产方法 DB52/T 9762014 3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上、
7、中、下三种类型样本分别进行田间测产;每种类型的样本按照对角线或五点 取样法,取5个点,每点连续取10窝,共计50窝,测每窝的总果数(含已采收青椒)、测单果质量、算 出单株平均产量;测量田间株行距,算出密度。 4.10 产量计算方法 按本文件第4.5条的方法计算。 5 产量统计 测产结果以辣椒临田测产统计表表示。测产结束后,填写辣椒临田测产统计表 (见附录A), 辣椒鲜品产量田间测产卡(见附录B)。 DB52/T 9762014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辣椒临田测产统计表 样板地点 辣椒种类 日期 样 本 点 果实数 量(个) 质 量 (g) 样 本 点 果实数 量(个) 质 量
8、 (g) 样 本 点 果实数 量(个) 质 量 (g)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 合 计 合 计 合 计 高 产 样 本 平 均 个/株 克/个 中 产 样 本 平 均 个/株 克/个 低 产 样 本 平 均 个/株 克/个 高产单株推 算产量(g) 中产单株推 算产量(g) 低产单株推 算产量(g) 高产测产面 积(667 ) 中产测产面 积(667 ) 低产测产面 积(667 ) 总测产面积 (667 ) 测产总产量 (kg) 667 平均 产量(kg) 注: 1 鲜椒667 平均产量(上等田土667 鲜椒推算产量 测产面积)(中等田土667 鲜椒推算产量
9、 测 产面积)(下等田土667 鲜椒推算产量 测产面积)总测产面积 校正系数(圆锥椒类为0.74;羊角椒类和簇生椒类为0.77;樱桃椒类为0.75;线椒类和牛角椒类为0.72;青椒 0.91) 测产验收组长签字: DB52/T 9762014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辣椒鲜品产量田间测产卡 地 址 县 乡(镇) 村 组 测产日期 年 月 日 户 名 田土种 类 (上中 下) 品 种 播种期 年 月 日 定植期 年 月 日 始收期 年 月 日 行 株距 (cm) 栽培方式 丈量图示、面积及其计算方法按海伦公式 )()( csbsassA , 2 cba s 丈量面积 667 ( m 2 ) 现 测 产 量 测产总 株数(株) 测产果 实总数(个) 果实总 重量(kg) 平均 单果重(g) 平均单 株产量(g) 密度 ( 株 /667 ) 推算产量 (kg/667 ) 折干椒量 ( kg/667 ) 测 产 验 收 人 员 名 单 单 位 职称职务 签 名 单 位 职称职务 签 名 _ DB52/T 97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