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1426-2019 番茄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2015       资源大小:1.79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1426-2019 番茄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01 B 16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4262019 番茄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Rules for integrating control technology of tomato main pest 2019 - 09 - 27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4262019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番茄重要 病虫害种类 . . 1 4 防控原则 . . 1 5 综合防治技术 . . 2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重要病虫

    2、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重要病害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重要虫害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 11 DB52/T 1426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大学、贵阳市白云区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贵州省息烽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遵义市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显慧、龙友华、吴小毛、李荣玉、胡安龙、袁圆、何建

    3、文、罗迷、尹文书、 杨森、李磊、赵赞伟。 DB52/T 14262019 1 番茄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重要病虫害种类、防控原则和综合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番茄种植区重要病虫害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1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三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番

    4、茄重要病虫害种类 3.1 重要病害 番茄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灰霉病、枯萎病、叶霉病、细菌性叶斑 病、疮痂病、病毒病、灰叶斑病、根结线虫、脐腐病等。 3.2 重要虫害 蚜虫、粉虱、小地老虎、棉铃虫、斜纹夜蛾和斑潜蝇等。 3.3 重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参见附录A。 4 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番茄重要病虫害为对象,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的 各种因素,协调运用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 施,达到有效、安全、经济和环保的目的。 DB52/T 14262019 2 5 综合防治技术 5.1 农业防治 5.1

    5、.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低温弱光、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应符合GB 16715.3 要求。 5.1.2 合理施肥 采取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适当追施氮肥、磷肥、钾肥的平衡施肥技术,应符合NY/T 496要求。 5.1.3 培育壮苗 5.1.3.1 种子消毒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以下方法: a) 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摊开晾晒(秋冬季节 1 d;夏季早晨或夜晚 2 h3 h); b) 温汤浸种:先将种子放在常温水中浸 12 min15 min,再转入 50 55 水中,边倒边搅拌, 使种子受热均匀,持续 15 min20 min 后,水温降至 30 ,继续浸种 4

    6、 h6 h; c) 药剂浸种:先用清水浸种 3 h4 h,再放入浓度 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 20 min,捞出洗净, 预防病毒病;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消毒,预防番茄种子表面带有晚疫病、绵腐 病病菌等。 5.1.3.2 育苗要求 5.1.3.2.1 育苗设施:应配有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 5.1.3.2.2 苗床消毒:每1 m 2 苗床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5 g喷雾处理。 5.1.3.2.3 育苗方法:采用穴盘育苗、漂浮育苗或营养钵育苗。 5.1.4 科学管理 深沟高畦,根据不同品种合理密植,在晴天无风时定植,适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 防止积水,采用

    7、地膜覆盖,合理施肥,及时采收。 5.1.5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及病虫果,采收后及时清除秸秆,拣除废弃地膜。清除的枝叶、病虫果集中进 行无害化处理。 5.2 物理防治 5.2.1 黄板诱杀 用黄板(25 cm40 cm)诱杀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黄板在田间采取棋盘状放置,每667 m 2 安置 15块20块,下端与植株高度齐平。 DB52/T 14262019 3 5.2.2 灯光诱杀 频振式杀虫灯每2 hm 2 3.33 hm 2 安装一盏,安装高度与番茄植株长定后的冠层齐平,每隔2 d3 d 清理一次接虫袋,但在诱杀高峰期(7月8月),每天清理一次。 5.2.3 性信息素诱杀 每

    8、667 m 2 设立小地老虎、棉铃虫、斜纹夜蛾等诱芯3个5个,每个诱芯使用时间为30 d45 d。 5.3 生物防治 5.3.1 天敌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如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 低的农药。 5.3.2 生物药剂 用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预防病毒病;用中生菌素、多粘类芽孢杆菌等防治细菌性病害; 用乙基多杀菌素、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苦参碱、烟碱和除虫菊等防治虫害。参见附录B、附录C。 5.4 化学防治 5.4.1 防治原则 按GB/T 8321.18321.9和NY/T 1276的要求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不同作用机制药剂轮换 使用。

    9、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摘。 5.4.2 重要病害防治 常用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详见附录B。 5.4.3 重要虫害防治 常用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详见附录C。 DB52/T 14262019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重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表A.1 重要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名称 病原菌 病害症状 发生特点 晚疫病 致病疫霉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 主要发生在叶、茎、果实等部位,病斑先从叶尖或叶 缘开始,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渐扩大,湿度大时病 斑迅速扩大,扩散至叶的大半以至全叶,并可沿叶脉 侵入到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最后受害叶边缘 长出一圈白色霉状物, 雨后

    10、或有露水的早晨叶背最明 显; 湿度大时正面也能产生, 天气干燥时病斑呈褐色。 气温在 25 潜育期最短,仅 3 d4 d, 过高温度则不利于流行。病菌对相对湿 度的要求较严,75%以上方可发生。植株 繁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 的发生;土壤瘠薄、植株衰弱或偏施氮 肥造成植株徒长, 以及番茄生长中后期, 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病叶变浅。发 病后气温偏高,2 d3 d 全株即凋萎。病茎表皮粗糙, 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 见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的 1 cm2 cm 斑块

    11、,病茎维管 束变为褐色。挤压时维管束有白色菌脓溢出。 感病常见于结果中后期。病菌喜高温、 高湿、偏酸性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 为30 37 。土壤含水量超过 25% 时,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晴 发病重。常年连作、排水不畅、通风不 良、土壤偏酸、钙磷缺乏、管理粗放、 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年度间梅 雨多雨、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早疫病 茄链格孢菌 Alternaria solani 主要危害叶片, 也可危害幼苗、 茎和果实。 幼苗染病, 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 片被害,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 规则形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中部

    12、 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严重时叶 片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多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 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具同 心轮纹,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未成熟果实染 病始于花萼附近, 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 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叶柄、果柄染病,病斑灰褐色,长椭圆形,稍凹陷。 病原菌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 播,从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 病菌可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坐果盛 期发病严重。20 25 、相对湿度 80%以上或阴雨天气, 病害易流行。 重茬、 低洼、瘠薄、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地块 发病较重。 立枯病 立枯丝核菌

    13、Rhizoctonia solani 幼苗及成株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缢缩变 细,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 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 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 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 状霉,菌丝结成大小不等的褐色菌核。 病原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 为温度 20 。主要发病盛期为 2 月。感 病生育期在幼苗期。土壤水分多、施用 未腐熟的有机肥、播种过密、幼苗生长 衰弱、土壤酸性重的田块发病重。阴雨 天气多的时发病重。 DB52/T 14262019 5 表A.1 重要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续) 名称 病原菌 病害症状 发生特点 猝倒病 腐霉

    14、菌 Pythium spp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盘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 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 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 染病,腐烂在土中,造成缺苗,严重时会造成 成片死亡,湿度大时在病苗或病苗周围的土面 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 土壤温度 16 左右时病原菌繁殖速度 快,幼苗较易发病。苗床土壤高湿,浇 水后积水或棚顶滴水处,易形成发病中 心。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纤细、徒 长也易发病。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 新根尚未定殖前,抗病力最弱,如遇寒 流或连续低温阴雨(雪)天气,苗床保 温不好,该病将会突发。 根腐病 寄生疫霉 Phytophthora parasitic

    15、a 发生初期,植株地上部分会出现轻微萎蔫,随 着病害的加重,根部逐渐变褐并开始腐烂,病 害逐渐向上蔓延至植株的茎基部,导致茎基部 逐渐出现褐色病斑,当病害继续加重,病斑扩 散至能绕茎部一圈时,地上部分会萎蔫,导致 植株死亡。土壤湿度较大,病菌的传播速度较 快,导致病害在 4 d6 d 蔓延至所有植株。 病原菌以菌丝体、孢子、厚垣孢子、卵 孢子等方式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当 条件适合时,能迅速萌发侵入寄主,主 要借助雨水或灌溉传播。定植时地温过 低、未腐熟有机肥施用过多或冲施肥过 多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或受伤利于病 菌侵染;膨果期植株对于水分和营养需 求量大,地上部分更易显症。 灰霉病 灰葡萄胞菌

    16、 Botrytis cinerea 茎、叶、花、果均可被危害,主要危害果实, 未成熟果实发病较重。茎染病初期呈水浸状小 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湿 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发病部 以上茎叶最终枯死;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沿 支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 后为黄褐色,边缘不规则、深浅相间的轮纹, 病、健分界明显,表面生少量灰白色霉层。果 实染病,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 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 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及分孢梗随 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翌年春 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分 生孢子梗

    17、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 流、雨水、露珠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 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尤其病果 采摘后随意扔弃,易使孢子飞散传播危 害;空气湿度大时发病重。一般在 12月至翌年5月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 的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枯萎病 番茄专化型 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在盛果期枯死;发病初期, 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前后萎蔫,早、晚恢 复,之后萎蔫症状逐渐加重,叶片自下而上逐 渐变黄、不脱落,直至枯死。有时仅在植株一 侧发病,另一侧正常生长。茎基部接近地面处 呈水浸状,高湿时产生霉状物。切开病茎基部 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 病原菌寄居于土壤中,

    18、也可通过带菌种 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多在分苗、定 植时从根系伤口、自然裂口、根毛等部 位侵入到达维管束,在维管束内定殖, 堵塞导管,阻碍植株吸水吸肥,导致叶 片萎蔫、枯死。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 生,土温 25 30 ,土壤潮湿、偏 酸、地下害虫多、土壤板结、土层浅等 情况发病较重。番茄连作年限长、施用 未腐熟粪肥、追肥不当导致植株生长衰 弱,抗病力降低病情加重。 DB52/T 14262019 6 表A.1 重要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续) 名称 病原菌 病害症状 发生特点 叶霉病 黄枝孢菌 Fulvia fulva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

    19、边缘不明显的斑点, 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 后霉层变为淡褐至深褐色; 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长出霉层。病害常由下部 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 叶背,叶片卷曲,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嫩茎和 果柄上也会产生相似的病斑,花器发病易脱落;果 实发病时果蒂附近或表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 块,硬化凹陷。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 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 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 从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 子,以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该病可多 次再侵染,病菌萌发后,从寄主叶背面 的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蔓延,并产 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养分,形成病

    20、斑。 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不断再 侵染。病原菌也可从萼片、花梗的气孔 侵入,并能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 细菌性 叶斑病 丁香假单胞菌番 茄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均可被危害。叶片感病部 位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 2 mm4 mm, 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干症状相似, 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 成斑块,严重时茎秆变黑。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 成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 嫩果实初期产生稍隆起小斑点,果实成熟时病斑周 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 陷,后病斑周围呈黑色,

    21、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病原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 土壤或杂草上越冬,可在干燥的种子上 能存活 20 年,病原菌可随种子远距离传 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幼 苗发病后传入大田,并通过雨水、昆虫、 农事操作传播。 在田间最初有 10%的植株 发病,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在温度 25 以下、相对湿度 80%以上的条件下 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疮痂病 黄单胞杆菌 Xanthomonas 主要危害茎、叶和果实。病叶早期在叶背出现水浸 状小斑,逐渐扩展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 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后期干枯变脆。茎部先出现 水浸状褪绿斑点,后上下扩展呈长椭圆形,中央稍 凹陷的黑褐色病斑;

    22、 果实表面出现水浸状褪绿斑点, 逐渐扩展,初期有油浸状亮光,后呈黄褐色或黑褐 色木栓化、近圆形粗糙枯死斑,有的相互连结成不 规则形大病斑,果柄与果实连接时果实易脱落。 病菌随病残体在田间或附着种子上越 冬,翌年借风雨、昆虫传播到叶、茎或 果实上,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危害。高温、 高湿、阴雨天发病重,管理粗放,虫害 重或暴风雨造成伤口多,易发病。 病毒病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 virus 感染植株呈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新叶变小、叶片皱 缩、发黄、卷叶,幼苗严重萎缩,开花结果异常等。 常见症状主要有 4 种:花叶型:叶片稍有

    23、皱缩,呈黄 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蕨叶型:植株上部叶片 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膨大,植株出 现不同程度的矮化;卷叶型:整株丛生和萎缩,叶 片边缘向上弯卷,个别叶片扭曲、畸形,叶脉间黄 化;条斑型:植株的茎、叶和果实均能受害,茎蔓 受害呈黑褐色,叶片受害出现褐色斑点或云纹。 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 般在高温干旱天气,施用过量的氮肥, 土壤中缺钙、钾,多年轮作,杂草丛生 以及排水不良的田块病害发生严重。春、 夏两季一般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主,秋季 则以黄瓜花叶病毒为主。 DB52/T 14262019 7 表A.1 重要病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续) 名称 病原菌 病害症状 发生特

    24、点 灰叶斑病 茄匐柄霉 Stemphylium solani 番茄灰叶斑病只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面 布满暗色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小斑点,后沿叶脉 向四周扩大,呈不规则形,中部渐褪为灰白至 灰褐色。病斑稍凹陷,多较小,直径 3 mm8 mm, 极薄,后期易破裂、穿孔导致叶片破碎甚至脱 落。 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上越 冬,翌年温湿度达到孢子生长程度时, 对植株进行初次侵染;孢子通过风雨传 播,进行再次侵染。温暖潮湿,阴雨天 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土壤肥力不足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发病 率高。 根结线虫病 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spp 主要危害番茄根部,受害最严重的

    25、部位是 侧根。番茄受线虫危害后,在侧根上可看 到很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根结状肿瘤,根 系局部膨大,变得粗细不均。根结线虫危 害根部,破坏根的正常吸收功能,严重影 响植株生长发育,使番茄生长缓慢,植株 矮小,叶片发黄或萎缩,植株长势弱,结 果少且果实小,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 根结线虫的一个世代包括卵、幼虫和成 虫三个生长发育阶段。线虫以成虫或卵 在病残体内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第 2 年,当条件适宜时,越冬虫卵孵化为 幼虫,幼虫一般从嫩根部位侵入使根细 胞增生膨大。病残体、病土、病苗、流 水是其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苗调 运是远距离传播主要途径。 脐腐病 生理性病害 (果实缺钙、 土壤干燥等)

    26、番茄发病后生长缓慢,叶片褪绿。发病初期果 实发育不良,结果数量减少,幼果和青果脐部 形成水渍状绿色斑点;随着果实的生长,斑点 逐渐变成暗褐色,并扩大发展到果实顶部至大 半个果面,病部形成革质、褐色或黑色坏死区 域,果肉组织腐烂,失水收缩,顶部凹陷。潮 湿条件下,病部形成黑色或红色霉状物,严重 时果实底部腐烂或产生斑点。坚硬的褐色区域 可以扩展至果实内部,病果提早变红。 当叶片蒸腾需消耗大量水分,导致果 实,特别是脐部的水分被叶片夺走时, 造成果实内部水分失调,果实的生长发 育受阻,形成脐腐。也因偏施氮肥,造 成植株氮营养过剩,植株生长过旺,使 番茄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和硼, 致使脐部细胞生

    27、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 的能力而引起脐腐病。或土壤中含盐量 较高,也易引发缺钙的生理障害。 DB52/T 14262019 8 表A.2 重要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害虫名称 发生特点 斑潜蝇 Liriomyza trifolii 成虫、幼虫均可为害叶片。雌成虫飞行时把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 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植株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 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 每年发生一般为 21 代24 代,无越冬现象,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 分伤孔表皮下,卵经 2 d5 d 孵化,幼虫期 4 d7 d,末龄幼虫咬破叶表

    28、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 蛹经 7 d14 d 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 2 周4 周,冬季 6 周8 周。 瓜蚜 Aphis gossypii 在叶片及嫩梢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变黄、皱缩、向下卷曲,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 同时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 瓜蚜繁殖的适温为 16 22 。干旱、小雨、阴天或气温不高对种群繁殖均有利,种群数量迅速 增多,暴风雨常使种群数量锐减。密度大或当营养条件恶化时,产生大量有翅蚜并迁飞扩散。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幼虫蛀食番茄的蕾、花、果,偶也蛀茎,主要危害果实。蕾受害后,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 2 d3 d 后脱落。幼果常被取食或

    29、引起腐烂而脱落。危害部分幼芽、幼叶和嫩茎,常使嫩茎折断。 成虫昼伏夜出,对杨树枝和紫外线光有强烈趋性。产卵时有强烈的趋嫩性,卵散产,多产在顶尖、 嫩叶和花蕾的苞叶上。该属喜温喜湿昆虫,但湿度过大也不利幼虫化蛹羽化。成虫产卵适宜温度 23 ,当地温在 23 以上时,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产卵适温 23 以上,20 以下很少产卵。 幼虫发育以 25 28 和相对湿度 75%90%最为适宜。 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斜纹夜蛾属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龄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 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状斑;3 龄幼虫后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不堪甚至全部取食,蚕

    30、食花蕾造成 缺损,容易暴发成灾。幼虫体色主要淡绿色、黑褐色和土黄色。 每年发生 4 代5 代,以蛹在土下 3 cm5 cm 处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或土缝等阴暗处,夜间 出来活动,有强烈的趋光性和趋化性。每只雌蛾能产卵 3 块5 块,每块约有卵位 100 个200 个,卵多产在叶背的叶脉分叉处,孵化适温是 24 左右,经 5 天6 天就能孵出幼虫, 初孵时聚集叶背,4 龄以后和成虫一样,白天躲在叶下土表处或土缝里,傍晚后爬到植株上取食叶 片,历经 14 天20 天化蛹,蛹期为 11 天18 天。 粉虱 Bemisia tabaci 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

    31、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 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烟粉虱随番茄的栽植逐渐发生,2 月中旬番茄栽植后,3 月上旬即可见到烟粉虱成虫出现,随后种 群数量逐渐增加,以夏秋季发生严重,发生高峰期在 6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其中以 7 月8 月发生 危害最为严重。 小地老虎 Agrotis ipsilon 低龄幼虫在植物的地上部为害,取食子叶、嫩叶,造成孔洞或缺刻。老龄幼虫白天躲在土穴中,晚 上出洞取食植物近土面的嫩茎,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苗重播。 小地老虎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土、沙壤土更

    32、适宜 于发生。尤其是上年被水淹过的地方发生量大,为害更严重。 DB52/T 14262019 9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重要病害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表B.1 重要病害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病害名称 常用药剂名称 使用剂量 使用方法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600 倍液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4000 倍液 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甲 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1000 倍液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800 倍液+800 倍液

    33、 687.5 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 1000 倍液 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5000 倍液 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 1250 倍液2000 倍液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 晚疫病 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600 倍液1000 倍液 移栽还苗后,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预 防喷雾 1 次;发病初期,用 72%霜脲氰锰 锌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隔 7 d10 d 喷 1 次,轮换用药 2 次3 次。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0 倍液 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 1500 倍液2000 倍液 0.1 亿 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 300

    34、 倍液 青枯病 33.5%喹啉铜悬浮剂 1000 倍液2000 倍液 任选一种药剂:移栽前 7 d10 d,喷淋 1 次;移栽时,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微生物 菌剂浸根后移栽,以上述杀菌剂药液作定根 水浇灌;移栽 20 d 后每隔 7 d 再灌根 1 次2 次。每株每次灌根药液量为 250 mL。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600 倍液 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 800 倍液1500 倍液 250 g/L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2000 倍液早疫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800 倍液 移栽后20 d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预防 喷

    35、雾 1 次;发病初期,任选一种药剂喷雾, 隔7 d10 d喷1次,连喷2次。 立枯病、 猝倒病、 根腐病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氨基酸营养液 800 倍液 +1000 倍液+1500 倍液 苗床撒药土:每667 m 2 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 剂1500 g2000 g,拌细土40 kg60 kg,穴 施或沟施,或播种时将药土下垫上覆。 发病初期,用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和氨基酸 喷淋根茎部及叶面。 DB52/T 14262019 10 B.1 重要病害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续) 病害名称 常用药剂名称 使用剂量 使用方法 40%嘧霉胺悬浮剂 600 倍液 5

    36、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600 倍液1000 倍液 灰霉病 30%啶酰咯菌腈悬浮剂 2000 倍液3000 倍液 发病初期,任选一种药剂喷雾,视病情隔 7 d10 d 再喷 1 次。 枯萎病 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 +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500 倍 发病初期采用两种药剂混合灌根,每窝灌药 液 0.5 L,隔隔 7 d10 d 灌药 1 次,连续灌 根 2 次。 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600 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 叶霉病 25%嘧菌酯悬浮剂 1000 倍液2000 倍液 叶片初见褪绿黄斑时,任选一种药剂喷雾, 每隔7 d10 d喷1次,连喷2次。

    37、 33.5%喹啉铜悬浮剂 1000 倍液2000 倍液 细菌性叶 斑病 40%氟硅唑乳油+3%中生菌素可湿 性粉剂+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8000 倍液 +800 倍液+800 倍液 在发病初期喷雾处理,每隔 7 d10 d喷 1 次,轮换用药 2 次3 次。 33.5%喹啉铜悬浮剂 1000 倍液2000 倍液 疮痂病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0 倍液 发病初期或暴风雨过后,及时用药喷雾,隔 7 d10 d 喷 1 次,轮换用药 2 次3 次。 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2%香菇多糖水剂 500 倍液 10%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 病毒病 6%寡

    38、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0 倍液 在有翅蚜、粉虱集中迁入阶段,用呋虫胺等 进行全田喷雾;开花后或田间病株较多时, 任选一种药剂加上芸苔内酯和吡虫啉喷雾, 隔7 d10 d 喷 1 次,轮换用药 2 次3 次。 灰叶斑病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苯醚 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800 倍液+1000 倍液 在发病初期,采用两种药剂混合喷雾,隔 7 d10 d 喷 1 次,视病情连续防治 2 次。 1000 倍液 5%阿维菌素乳油 800 倍液 根结线虫 10%噻唑膦颗粒剂 1.5 kg/667m 2 2 kg/667m 2 将带根结苗用 5%阿维菌素乳油 1000 倍液浸 根2 h 后

    39、移栽;在发病初期,刚出现中心病 株时,选用一种药剂窝灌或者撒施,每窝灌 药液 0.5 L,隔 7 d10 d 灌药 1 次,连续灌 根 2 次3 次。 过磷酸钙 1% 脐腐病 氯化钙+萘乙酸 0.5%+5 mg/kg 从初花期开始喷洒1%过磷酸钙,或0.5%氯化 钙加5 mg/kg萘乙酸,每隔15 d喷1次,轮换用 药2次。 DB52/T 14262019 11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重要虫害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表C.1 重要虫害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虫害名称 常用药剂名称 使用剂量 使用方法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3%啶虫脒乳油 1000 倍液 10%溴

    40、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1500 倍液 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6000 倍液10000 倍液 0.36%苦参碱可溶液剂 1000 倍液2000 倍液 蚜虫、粉虱 20%呋虫胺悬浮剂 8000 倍液 受害初期,任选一种药剂轮换喷雾防治。 40%辛硫磷乳油 800 倍液1600 倍液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 小地老虎 3%辛硫磷颗粒剂 6 kg/667m 2 8 kg/667m 2 幼虫 3 龄前,任选乳油杀虫剂喷雾;虫龄较 大时,用药剂灌根,或用辛硫磷颗粒剂傍晚 时分撒施于植株地面,每 667 m 2 撒 2 kg2.5 kg。 60 g/L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1000

    41、倍液2000 倍液 8000 IU/L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600 倍液800 倍液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2000 倍液3000 倍液 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 2000 倍液3000 倍液 10%烟碱乳油 600 倍液 1.5%除虫菊素水乳剂 500 倍液 0.3%苦参碱水剂 800 倍液 棉铃虫、 斜纹夜蛾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3000 倍液4000 倍液 幼虫 3 龄前,任选一种杀虫剂轮换使用。 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3000 倍液 斑潜蝇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液3000 倍液 受害初期,任选一种药剂喷雾防治。 _ DB52/T 1426-2019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1426-2019 番茄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