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3882018 大白菜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organic cultivation for chinese cabbage 2018 - 12 - 28 发布 2019 - 05 - 28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3882018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生产基地 . . 2 5 栽培季节 与品种选择 . . 2 6 播种 . . 3 7 整地、作 畦、
2、施肥 . . 4 8 定植 . . 4 9 田间管理 . . 4 10 采收 . . 5 11 污染控制 . . 5 12 记录 . . 5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大白菜有机栽培的追肥措施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大白菜有机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 7 DB52/T 1388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威宁县果树
3、蔬菜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超、王天文、李锦康、赵大芹、杨静、李晓慧。 DB52/T 13882018 1 大白菜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白菜有机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基地条件、栽培管理技术及采收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地区的大白菜有机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
4、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团棵期 从大白菜发芽期结束(基生叶拉“十字”)到第一叶环形成的时期,大约7 d8 d,属于幼苗期, 别名发棵期。 3.2 莲座期 指在大白菜从团棵(第一叶环)到卷心这一段时期,直到叶丛的中心叶片出现抱合生长为止。早熟 品种约20 d21 d,晚熟品种约27 d28 d。 3.3 结球期 从心叶开始抱合到叶球形成。早熟品种约25 d30 d,晚熟品种约50 d。 DB52/T 13882018 2 3.4 转换期 从按照有机产品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
5、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 3.5 缓冲带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 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 渡区域。 3.6 投入品 在有机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所有物质或材料。 4 生产基地 4.1 基地周围不应有大气污染源,远离交通主干道 100 m,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应设 8 m 缓冲带。常规 种植向有机种植需 2 年以上转换期,转换期内按有机标准 GB/T 19630.1 中的 5.1 种植。 4.2 基地环境质量符合以下要求: a)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15618 中的二级标准; b) 灌溉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 GB5084 的规定; c)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3
6、095 中的二级标准。 5 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 5.1 栽培季节 5.1.1 春夏茬 5.1.1.1 海拔 350 m5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9.4 10.4 的地区:1 月中下旬至 2 月上旬播种,大 棚加小拱棚穴盘育苗,2 月下旬至 3 月上中旬定植,深窝地膜覆盖栽培,产品 4 月中上旬至 4 月中下旬 上市。 5.1.1.2 海拔 501 m750 m,1 月份平均温度 8 9.4 的地区:1 月底至 2 月中旬播种,大棚加小 拱棚穴盘育苗,3 月上旬至 3 月中下旬定植,深窝地膜覆盖栽培,产品 4 月中下旬至 5 月初上市。 5.1.1.3 海拔 751 m1100 m,1 月份
7、平均温度 5.3 8 的地区:2 月上中旬至 2 月下旬播种,大棚 加小拱棚穴盘育苗,3 月上中旬至 3 月下旬定植,深窝地膜覆盖栽培,产品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上市。 2 月下旬以后播种的,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即可。 5.1.1.4 海拔 1101 m15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4 5.3 的地区:2 月中旬至 3 月初播种,大棚加 小拱棚穴盘育苗,2 月中旬至 3 月底定植,3 月上旬以后播种的,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即可。3 月中旬 以后可以覆地膜直播。 5.1.1.5 海拔 1501 m19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2.5 4 的地区:3 月初至 3 月中旬播种,大棚加 小拱棚穴盘
8、育苗,4 月初至 4 月中下旬定植,3 月中旬以后播种的,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即可。3 月中 下旬以后也可地膜直播。 DB52/T 13882018 3 5.1.1.6 海拔 1901 m23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1.7 2.5 的地区:3 月中旬至 3 月中下旬播种, 大棚或小拱棚育苗,4 月中旬至 4 月中下旬定植。3 月下旬以后播种的,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即可,4 月中旬至 4 月中下旬定植,也可覆地膜直播。产品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上市。 5.1.2 夏秋茬 5.1.2.1 夏秋茬应选择在 7 月份平均气温小于 22中高海拔地区栽培。 5.1.2.2 在贵州不同的地区,播种期不同
9、: a) 海拔 1300 m1500 m 的地区,4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播种; b) 海拔 1500 m1800 m 的地区,4 月下旬至 8 月初播种; c) 海拔 1800 m2200 m 的地区,4 月底至 7 月下旬播种。 5.1.2.3 4 月中旬至 4 月下旬播种的,于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陆续收获;4 月下旬至 8 月初分批播种的, 于 7 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分批收获。 5.1.3 秋冬茬 5.1.3.1 海拔 350 m5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9.4 10.4 的地区: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播种,露 地育苗;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中下旬定植,地膜覆盖或
10、露地栽培,产品次年 3 月初至 3 月中旬上市。 5.1.3.2 海拔 501 m750 m,1 月份平均温度 8 9.4 的地区: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播种,露地 育苗;11 月中旬至 12 月上旬定植,地膜覆盖或露地栽培,产品次年 3 月初至 3 月中下旬上市。 5.1.3.3 海拔 751 m11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5.3 8 的地区:10 月上旬至 10 月下旬播种,露地 育苗;11 月上旬至 11 月下旬定植,地膜覆盖或露地栽培,产品次年 3 月初至 3 月中下旬上市。 5.1.3.4 海拔 1101 m15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4 5.3 的地区:10 月初至
11、10 月中旬播种,露地 育苗;11 月初至 11 月中下旬定植,地膜覆盖或露地栽培,产品次年 3 月初至 3 月下旬上市。 5.1.3.5 海拔 1501 m19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2.5 4 的地区:9 月下旬至 10 月初播种,露地育 苗;10 月下旬至 11 初定植,地膜覆盖或露地栽培,产品次年 3 月初至 3 月底上市。 5.1.3.6 海拔 1901 m2300 m,1 月份平均温度 1.7 2.5 的地区:9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播种,露 地育苗;10 月中旬至 10 月底定植,地膜覆盖或露地栽培,产品次年 3 月初至 3 月底上市。 5.2 品种选择 5.2.1 春夏茬:
12、选用耐抽薹、冬性强的品种,如黔白 5 号、黔白 9 号、迟白 2 号等。 5.2.2 夏秋茬:选用适宜贵州省内夏秋错季栽培的品种,如高抗王-2、夏秋王、兴滇 2 号、鲁春白 1 号等品种。 5.2.3 秋冬茬:选用适宜贵州省内秋冬栽培的秋研系列、晋菜系列等品种。 6 播种 6.1 种子消毒 选用非转基因、非辐照、非化学包衣的种子,种子处理应符合GB 19630.1要求。温汤浸种法,用 50 55 水浸种20 min25 min,搅拌降温至30 ,再浸泡2 h3 h,捞出晾干后播种;也可用0.1% 的高锰酸钾浸泡10 min15 min,用清水漂洗晾干后播种。 DB52/T 13882018 4
13、 6.2 播种育苗 6.2.1 直播 直播前整地作畦参见7.1。行距33 cm36 cm,株距33 cm36 cm,亩栽3700株5000株。采用穴播 方法,每穴播3粒5粒种子,播种量为100 g150 g/亩,播后盖细土1.0 cm2.0 cm。 6.2.2 育苗 6.2.2.1 穴盘育苗 选用32孔50孔的塑料穴盘,每孔播1粒种子,播种量20 g30 g/亩。育苗基质选用无污染的草炭 土,或使用未添加化学投入品的商品基质。 6.2.2.2 漂盘育苗 选用160孔的泡沫穴盘,每孔播1粒种子,播种量20 g30 g/亩。育苗基质选用无污染的草炭土,或 使用未添加化学投入品的商品基质。然后将泡沫
14、穴盘漂浮在育苗池中,按育苗池中的水量体积加入千分 之一的蚯蚓液体肥或全营养有机水溶肥。 7 整地、作畦、施肥 7.1 整地、作畦 土壤耕深20 cm25 cm,经耙平耙细作畦,畦高20 cm25 cm。春夏茬、秋冬茬四行栽培,厢面宽1.2 m1.5 m;夏秋茬双行栽培,厢面宽0.8 m1.0 m。 7.2 施基肥 基肥亩施腐熟的畜禽粪肥2000 kg3000 kg,或腐熟饼肥300 kg400 kg(菜籽饼、花生饼均可), 或生物有机肥200 kg300 kg,再增施磷矿粉40 kg和钾矿粉20 kg或有机生物磷钾肥20 kg,沟施或穴施。 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或经过化学方式处理过的肥料, 优先选
15、用有机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或经过有机认证认可 的商品肥。 8 定植 幼苗4片5片叶时移栽。春夏茬、秋冬茬厢面宽1.2 m1.5 m,栽植4行,株距33 cm36 cm,每穴 一株定值,每亩 4500株6000株;夏秋茬厢面宽0.8 m1.0 m,栽植2行,株距33 cm36 cm,每穴一株 定值,每亩3000株4000株。 9 田间管理 9.1 水肥管理 团棵期和莲座期结合浇水施高氮速效有机肥或沼液或全营养有机水溶肥, 结球期追施高钾海藻水溶 性肥或硅钾功能性水溶肥等含钾有机肥料(用量详见附录A)。禁止使用化学肥料或经过化学方式处理 过的肥料追肥。土壤干旱时及时浇水,下雨土壤漫水时及时排水。直播大
16、白菜苗龄5片6片真叶时应及 时间苗补苗。 DB52/T 13882018 5 9.2 中耕除草 人工除草,或使用有机除草剂石蜡油乳油或除草型竹醋,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9.3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重点防治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 病,蚜虫、菜青虫、跳甲和小菜蛾,具体防治方法详见附录B。 10 采收 可根据不同生产目的和需要,在叶球没有开裂之前适时采收。去除老叶、黄叶,剔除幼小和感病的 植株,采收后按照商品化处理分级装箱。产品质量符合GB/T 19630.1有机产品要求,不应检测出化学农 药残留;重金属和亚硝酸盐含量符合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17、要求。 11 污染控制 喷药、施肥设备和器具在用于大白菜有机生产前,应得到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应有效隔离 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统;应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材料作为棚膜、地膜或防虫网, 不应使用聚氯类产品。 12 记录 详细记录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材料等投入品,以及生产操作记录,保存相关票据至少5年以上。 DB52/T 13882018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白菜有机栽培的追肥措施 物质名称、组分和要求 使用方法 高氮活性配方速效有机肥 随水灌溉追施(可用喷雾器去喷头后点灌)10 kg30 kg/亩。 有机生物磷钾肥 随水灌溉追施(可用喷雾器去喷头后点灌
18、)10 kg/亩。 蚯蚓液体肥 200 倍300 倍液喷施,300 ml/亩;随水滴管 3 kg/亩。 沼液 追施,50 kg100 kg/亩。 硅钾功能性水溶肥 500 倍700 倍液喷施。 高含量全营养有机水溶肥 300 倍500 倍液叶面喷施。 高钾海藻精全水溶性肥 750 倍1000 倍液叶面喷施;随水灌溉施用,500 g1000 g/亩。 DB52/T 13882018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大白菜有机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病毒病 选择抗病品种并用 0.1%高锰酸钾对种子进行消毒; 要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发芽期高温影响,苗床育苗采用遮荫降温,幼
19、苗期及时拔除病苗; 及时防治蚜虫; 药物防治:用 1:1:200 倍的波尔多液喷洒中心病株,或 0.1%的高锰酸钾+0.3%木醋液防治。 软腐病 合理施肥,合理浇水,结球期防止大水漫灌, 防止畦面水分过多引起软腐病的发生; 直播可减轻软腐病,因为育苗定植时易伤根,病菌易侵入; 防治黄条跳甲、菜螟、菜青虫和一些地下害虫,防止其口腔和体内的软腐病菌传播; 发现田间病株及早拔除并用适量的石灰或波尔多液喷洒中心病株消毒;或用枯草芽孢杆菌 800 倍液喷雾。 I. 病害 防治 霜霉病 选择抗病品种并用 0.1%高锰酸钾对种子进行消毒; 实行 2 年以上轮作,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叶,深翻土层,达到防病目的
20、; 合理密植,早间苗,晚定苗,适期蹲苗,及时拔除病苗。 药物防治:用 1:1:200 倍的波尔多液喷洒中心病株;或用 0.1的高锰酸钾+0.3%木醋液防 治;或用 0.3%苦参碱防治。 蚜虫 释放蚜虫保护天敌,如瓢虫、赤眼蜂等;挂黄板或黄皿诱杀或用银灰膜驱避; 喷洒 0.3%苦参碱植物杀虫剂防治; 用烟草水杀虫(0.5kg 烟草+石灰 0.5 kg+水 20kg25kg 密闭浸泡 24h),叶面喷雾。 菜青虫 利用天敌如金小蜂、赤眼蜂等杀灭; 用性诱剂诱杀; 用大蒜汁液叶面喷雾; 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 用 0.3%苦参碱植物杀虫剂防治; 植物源除虫菊素药液防治。 跳甲 播种前深耕晒土,改变其幼虫在地的环境条件,不利其生活,且兼有灭蛹作用; 加强田间检查,如发现有虫,用烟草粉 0.5kg+草木灰 1.5 kg 混匀后,清晨撒于叶面; 用 0.3%鱼藤酮或 0.3%苦参碱防治。 II. 虫害 防治 小菜蛾 使用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 释放小菜蛾保护天敌,如小花蝽、躅蝽; 利用苏云金杆菌 750 倍液喷雾防治。 _ DB52/T 138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