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1211-2017 电站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并网试验及检测指标.pdf

    • 资源ID:1491792       资源大小:2.05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1211-2017 电站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并网试验及检测指标.pdf

    1、 ICS 27.100 F 23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2112017 电站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并网 试验及检测指标 Testing and index detection for 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steam turbine power plant getting into grid 2017 - 08 - 18 发布 2018 - 01 - 18 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12112017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2、3 术语、定 义和缩略语 . . 1 4 总则 . . 3 5 入网试验 . . 3 6 入网指标检测 .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汽轮机控制 系统入网实验项目 . 1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汽轮机控制系统入网检测指标 . 11 附录 C(资料 性附录) 电液伺服阀性能参数指标 . 1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汽阀关闭时间、控制系统转速不等率及迟缓率 . 13 DB52/T 1211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

    3、标准附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电力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章福、邓彤天、钟晶亮、王家胜、张世海、王锁斌、姜延灿、王文强、徐正 华、刘炯、彭敏、李庆、彭家强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52/T 12112017 1 电站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 统并网试验及检测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汽轮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其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所需要完成的试验项目与检测指 标。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电站汽轮发电

    4、机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596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 GB/T 22198 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验收试验 GB/T 30370 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及性能验收导则 DL/T 338 并网运行汽轮机调节系统技术监督导则 DL/T 571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DL/T 65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 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DL/T 824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性能验收导

    5、则 DL/T 892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DL/T 99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DL 5190.3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汽轮机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DL/T 892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digital elec 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由按电气原理设计的敏感元件和数字电路,按电气、液压原理设计的放大元件和伺服机构,实现控 制逻辑的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 3.1.2 执行机构 actuator 接受控制系统指令,控制汽阀的电气液压系统。 DB52/T 1

    6、2112017 2 3.1.3 配汽机构 steam dist ributing gear 调节汽阀及其提升机构的总称。 3.1.4 阀门重叠度 valve overlap 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在上一个阀门尚未全开时下一个阀门提前开启的量,重叠度可用上一个阀 门压力降的相对值来表示。 3.1.5 控制系统静态特性 control syst em static characteristics 在稳定工况下,汽轮机的功率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3.1.6 控制系统动态特性 control sy stem dynamic performance 从一个稳定工况到另一个稳定工况过渡过程的特性,即过程中汽

    7、轮机组的功率、转速、调节汽阀开 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1.7 转速不等率 steady-state sp eed regulation(speed gove rning droop) 在孤立机组控制系统相同的设定值、并假设没有迟缓率的情况下,负荷从零到额定值之间变化,以 额定转速的百分率表示的稳态转速变化值。 3.1.8 局部转速不等率 steady-state incremental speed regulation(incr emental speed droop) 假定控制系统没有迟缓率,在某一给定的稳态转速和负荷下,稳态转速相对于负荷的变化率。该值 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转速一负

    8、荷曲线上在给定负荷处的斜率。 3.1.9 控制系统迟缓率 dead band of the speed control system 不会引起控制汽阀位置改变的稳态转速(或负荷)变化总值(以额定转速的百分率表示)。 3.1.10 一次调频 primary fr equency compensation 汽轮机控制系统根据电网频率的变化自动控制调节汽阀的开度,改变汽轮机功率以适应负荷变化。 3.1.11 控制系统稳定性 control syst em stability DB52/T 12112017 3 汽轮机控制系统通过其调节作用,使转速或功率的振荡衰减到可接受范围内的能力。 3.2 缩略语

    9、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O:模拟量输入/出(Analog Input/Output)。 AST: 危急遮断(Automatic Shift Trip)。 CCS: 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 ed Control System)。 DEH: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DPU: 过程控制站(Distribute d Process Unit)。 DI/O:数字量输入/出(Digital Input/Output)。 GV: 控制汽阀(Control Valve)。 LVDT:直线位移传感器(Linear

    10、 Var 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 OPC: 超速限制(Over Speed P rotection Control)。 OPT: 超速跳闸保护(Over Spee d Protection Trip)。 TV: 主汽阀(Throttle Valve)。 4 总则 4.1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应符合 DL/T 996 中规定的应用功能和技术规范、应满足 DL/T 656 中规定的 性能指标要求、应满足 DL/T 892 中关于验收测试内容、方法以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4.2 采用 DEH 的电站汽轮机,在新投产、大修、重大改造后及正常运行过程中,应按附录 A

    11、 执行相应 试验项目,控制系统应符合附录 B 的指标要求。 4.3 DEH 应能提供用于本标准试验及检测项目所需的输入、输出测点。 5 入网试验 5.1 静态试验 5.1.1 试验条件 5.1.1.1 控制系统中各部件应符合 DL 5190.3 中关于调节保安装置和油系统安装、调整内容的规定, 并符合设计要求,控制系统各部件出厂试验报告及安装记录齐全。 5.1.1.2 汽轮机满足挂闸条件,润滑油质应符合 GB/T 7596 中相关规定要求、抗燃油质应符合 DL/T 571 中相关规定要求,油压、油温等参数接近于汽轮机正常运行工况。 5.1.1.3 试验前汽轮机各汽阀应有防止汽阀阀芯松动的措施,

    12、并确保主汽阀前压力及真空为零,如汽 轮机试验前处于热态停机状态,应做好防止缸体进汽的隔离措施。 5.1.2 试验内容 5.1.2.1 汽轮机挂闸试验 远方触发挂闸指令,安全油压建立。 5.1.2.2 汽轮机打闸试验 分别在就地、远方触发跳闸指令,安全油压消失。 DB52/T 12112017 4 5.1.2.3 汽阀行程测量及标定试验 强制DEH逻辑中的阀位指令(也可以直接使用控 制伺服阀的专用工具),使汽轮机各汽阀分别处于 机械位置的全开、全关位,测取汽阀行程并标记位置。 5.1.2.4 汽阀回差测试及 PID 参数校验 强制DEH逻辑中试验汽阀的阀位指令,使试验汽阀在全行程范围内,以总行程

    13、的十分之一为间隔点, 在升、降程方向各全开、全关移动一次,绘制试验汽阀阀位指令与试验汽阀行程之间的关系曲线,汽阀 升、降程应为线性无拐点且汽阀回差值不宜大于总行程的1%。同时在汽阀升、降程过程中可进行控制卡 件的PID参数校验整定,观察试验汽阀在不同阀位点上、下波动幅值不应超过1 mm,否则需重新校验, 直至合格。 5.1.2.5 DEH 保护回路试验 汽轮机并网前应完成汽轮机润滑油低、抗燃油压力低、真空低在线试验以及轴瓦温度高、轴向位移 大、轴振动大等回路保护跳闸试验。 5.1.2.6 DEH 仿真试验 汽轮机处于停机挂闸状态,利用DEH仿真功能,模拟汽轮机冲转、并网带负荷并验证DEH各种功

    14、能逻 辑是否正确。如TV/GV切换、单/顺阀切换、功率控制模式/阀门控制模式、阀门活动试验、一次调频、 甩负荷等。 5.1.2.7 汽轮机汽阀及抽汽逆止阀关闭时间测试 强制汽轮机主汽阀、调节汽阀及各段抽汽逆止门处于全开状态,分别手动触发和保护触发跳闸条件 一次,测取汽轮机汽阀及抽汽逆止阀的关闭时间,汽阀结果应满足DL/T 711中关于不同容量汽轮机主汽 阀及调节阀关闭时间的规定,抽汽逆止阀关闭时间测试结果应满足本标准中6.3.2.2中的规定值。 5.1.2.8 控制系统静态特性测试 强制设定汽轮机转速给定值在额定转速、105%额定转速和95%额定转速,连续变化施加在DEH转速反 馈通道上模拟转

    15、速信号,控制调节阀油动机开启至最大,再反向连续变化转速模拟信号,控制调节阀油 动机关闭至最小,测取控制系统模拟量输出与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关系特性,验证控制系统静态下的转 速不等率并计算此状态下的迟缓率、汽阀静态特性曲线及重叠度等,试验结果应满足附录C、附录D中的 规定。 5.1.2.9 控制系统参数建模测试静态部分 在DEH转速反馈通道上加3000 r/min模拟信号,逻辑中模拟机组并网状态,校核DEH功控回路PID及 CCS负荷控制回路PID参数,测取调门动作速度、控制系统频差调节系数、迟缓率及转速反馈通道动态特 性。记录总阀位、一次调频转速偏差、功率回路PID输出值、CCS负荷控制回路PI

    16、D输出值、CCS负荷控制 回路PID输入值、转速模拟量信号及各高压调门的阀位反馈变化曲线。 5.2 空负荷试验 5.2.1 试验条件 控制系统静态试验完毕,汽轮发电机组在空负荷无励磁条件下运行,汽轮机各项参数稳定。 DB52/T 12112017 5 5.2.2 试验内容 5.2.2.1 转速稳定性试验 汽轮机维持目标转速为额定值,解除DEH逻辑中 的给定转速升、降速率限制,强制给定转速,使给 定转速与实际转速形成5 r/min及10 r/min的转速阶跃偏差,观察并记录汽轮机实际转速波动时间 及波动范围,试验结果应满足DL/T 656中关于汽轮机控制系统对转速控制功能的要求。 5.2.2.2

    17、 控制系统保安试验 AST/OPC电磁阀组试验、喷油试验过程及结果按制造厂技术说明执行。 阀门严密性试验和汽轮机超 速试验过程及结果按标准DL 5190.3执行。 5.3 带负荷试验 5.3.1 试验条件 5.3.1.1 汽轮机控制系统已完成静态及空负荷相关试验且合格,机组主、辅机设备运行正常,电网频 率稳定。 5.3.1.2 汽轮发电机组及其主辅设备能满足带高负荷要求(煤质、锅炉燃烧情况),电厂已申报相关 试验项目且调度机构已批复同意。 5.3.2 试验内容 5.3.2.1 带负荷试验 在初始负荷(或实际允许的负荷)至额定负荷之间升、降一次,以1.5%2.0%额定负荷为间隔点进 行试验,每个

    18、试验点尽可能地维持额定参数运行5 min10 min。通过试验获取控制系统配汽机构特性、 调节汽阀提升力特性,验证带负荷下的转速不等率,计算控制系统迟缓率及局部转速不等率。试验过程 及结果按GB/T 22198、DL/T 711执行。 5.3.2.2 DEH 汽阀流量特性测试 实测汽阀在不同配汽方式下的典型工况流量特性,修正DEH逻辑中设定汽阀流量特性函数与实际汽 阀流量特性的偏差,汽阀的流量分配和阀门重叠度,消除配汽管理中的流量拐点。 5.3.2.3 汽阀单阀/顺阀切换试验 首次试验前应完成5.3.2.2试验内容,试验过程按制造厂家技术说明进行。DEH应能实现高压调节汽 阀单阀/顺阀相互间的

    19、全自动切换,单/顺阀切换逻辑应具备预防机组功率波动或振荡的功能,能自动停 止试验并恢复至试验前的初始状态,切换时间宜设置为10 min。 5.3.2.4 主汽阀、调阀活动试验 首次试验前应完成5.3.2.2试验内容,试验过程按制造厂家技术说明进行。DEH应能实现汽阀的全行 程活动试验及部分行程松动试验,试验逻辑应具备预防机组功率波动或振荡的功能,能自动停止试验并 恢复至试验前的初始状态。 DB52/T 12112017 6 5.3.2.5 甩负荷试验 试验前应进行静态下的模拟试验,测取机组并网信号消失至OPC信号动作之间的延迟时间以及OPC 信号动作至阀门开始关闭前的延时时间,用以预判甩负荷是

    20、否正常。甩负荷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安全 措施、试验记录与监测、试验结果整理等按标准DL/T 711执行。 5.3.2.6 一次调频试验 汽轮机各参数保持额定值,在60%90%额定负荷 间选择三个试验负荷点,分别在阀控、功控、CCS 方式下,改变汽轮机频差信号,检测一次调频动作情况。试验过程及结果应符合GB/T 30370要求。 5.3.2.7 控制系统参数建模测试动态部分 维持机组负荷稳定在80%额定值,主再热蒸汽温度、压力、机组真空在额定值附近,完成汽轮机阀 门开度扰动测试、锅炉燃料指令扰动试验、负荷阶跃扰动试验。记录机组负荷、总阀位指令、一次调频 频差信号、高压调门的阀位反馈、机、炉侧主汽

    21、压力、调节级压力、高排压力、冷端再热压力、热端再 热压力、中排压力、燃料指令、主蒸汽流量、过热器入口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5.3.2.8 负荷稳定性测试 汽轮机发电机组在80%额定负荷下,强制DEH逻辑中的给定负荷升、降速率限制,强制给定负荷,使 给定符合与实际负荷形成3%额定负荷及5%额定负荷的阶跃负荷偏差, 观察并记录汽轮机实际转速波 动时间及波动范围,试验结果应满足DL/T 656中关于汽轮机控制系统对负荷控制功能的要求。 6 入网指标检测 6.1 DEH 控制系统响应时间检测 6.1.1 检测内容及方法 6.1.1.1 DEH 控制器工作周期 汽轮机处于停机挂闸状态,在DI或AI卡件

    22、输入端输入测试信号,经过DPU逻辑运算后从DO或AO卡件 输出测试信号,测取输入信号、输出信号时间差即为DEH控制器工作周期。 6.1.1.2 转速控制回路工作周期 汽轮机处于停机挂闸状态,强制投入DEH转速控制回路,利用信号发生器将转速模拟信号加载至DEH 转速卡件AI端子, 模拟汽轮机实际转速, 强制汽轮机给定转速与模拟实际转速一致。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 DPU检测到转速变化,经内部逻辑处理后将输出新的阀位指令,测取输入信号与总阀位变化间隔时间即 为转速控制回路的工作周期。 6.1.1.3 功率控制回路工作周期 汽轮机处于停机挂闸状态,强制投入DEH功率控制回路,利用信号发生器将4 mA2

    23、0 mA直流信号加 载至功率AI端子,模拟汽轮机实际功率,强制汽轮机给定功率与模拟实际功率一致。改变输入电流值, DPU检测到功率变化,经内部逻辑处理后将输出新的阀位指令,测取输入信号与原始汽轮机总阀位变化 间隔时间即为功率控制回路的工作周期。 DB52/T 12112017 7 6.1.1.4 DEH 保护系统响应时间测试: a) 跳闸保护回路响应时间测试。汽轮机处于停机挂闸状态,在被检测回路 DI 端输入信号,经继 电器保护回路处理后动作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常开信号触发使 AST 电磁阀及其它跳闸电 磁阀动作,通过测量从跳闸保护信号变化到跳闸电磁阀动作的间隔时间,即为跳闸保护回路的 响

    24、应时间; b) OPC 保护回路响应时间测试。汽轮机处于停机挂闸状态,试验前短接主开关合闸信号,解除发 电机故障连锁跳汽机保护,强制汽发电机组负荷反馈信号大于 50%额定值,试验断开主开关合 闸信号, OPC 电磁阀(或调阀快关电磁阀)动作。测量从主开关信号变化到 OPC 电磁阀动作 的间隔时间,即为 OPC 保护回路的响应时间。 6.1.2 技术要求 6.1.2.1 控制回路的动态响应时间应不宜大于 100 ms。 6.1.2.2 控制器的工作周期应满足汽轮机控制响应速度要求,对于可能出现孤岛运行的汽轮机, 其DEH 转速控制回路的工作周期不宜大于 50 ms。 6.1.2.3 对于超速保护

    25、(OPT)和超速限制(OPC)无专用模件的系统,为满足超速保护(OPT)和超速 限制(OPC)的响应速度,宜采用独立的控制器,其工作周期不应大于 20 ms。 6.1.2.4 检验汽轮机 DEH 逻辑功能实际动作结果是否合理、与设计相符。 6.2 控制系统特征部件检测 6.2.1 检测内容及方法 6.2.1.1 电液伺服阀特性检测 对于检修、更换的电液伺服阀,应检测其性能参数,包括静态性能参数(滞环、分辨率、线性度、 对称度、零偏和零漂)和动态特性参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电液伺服阀特性指标值见附录C。 6.2.1.2 油动机特性测试: a) 油动机刚度特性检测。油动机工作腔油压与油动机行程

    26、的关系曲线称为油动机刚度特性。汽轮 机挂闸状态,改变汽轮机阀位给定值及油动机油缸内油压值,将油动机移动至极限位置。记录 油动机位移、油缸中液压、阀位指令等参数; b) 油动机提升力特性检测。在油动机集成块上测取油动机油缸内油压及油动机的行程,通过连续、 单向、稳定地增加或减少负荷试验的过程中,每个试验点间隔 1.5%至 2.0%的额定负荷,在最 低负荷和额定负荷附近,可适当增加负荷试验点,增减负荷采样点不少于 15 点,根据公式(1) 计算调节汽阀开启过程的提升力。 )( xxKSPF 提 (1) 式中: 提F 油动机提升力,N; P 油缸油压,Pa; S 油动机工作腔活塞有效截面积,m 2

    27、; DB52/T 12112017 8 K 弹簧刚度系数,N/mm; x 弹簧的预压缩量,mm; x 油动机行程,mm。 6.2.2 技术要求 6.2.2.1 油动机在上行过程和下行过程中相同行程处的油压差应小于等于 0.8 MPa。 6.2.2.2 执行机构的提升力应有安全裕度,高压抗燃油及中低压透平油驱动机构的提升力倍数均应大 于2。 6.3 控制系统静态特性指标检测 6.3.1 检测内容及方法 6.3.1.1 汽阀升、降程回差检测,方法详见 5.1.2.4。 6.3.1.2 汽阀及抽汽逆止门关闭时间测试,方法详见 5.1.2.5。 6.3.1.3 转速不等率及迟缓率检测,方法详见 5.1

    28、.2.6。 6.2.1.4 局部转速不等率检测及迟缓率检测。指标可通过带负荷试验进行检测,通过试验可得到控制 系统的迟缓率及局部转速不等率,方法详见 5.3.2.1。 6.3.2 技术要求 6.3.2.1 汽轮机汽阀关闭时间、转速不等率、迟缓率参考值见附录 D。 6.3.2.2 高中压缸抽汽段逆止门及高排逆止门关闭时间应不大于 1 s, 低压缸抽汽段逆止门关闭时间应 不大于 2 s。 6.4 控制系统动态特性指标检测 6.4.1 检测内容及方法 6.4.1.1 带负荷试验方法按 5.3.2.1 进行。 6.4.1.2 甩负荷试验方法按 5.3.2.5 进行。 6.4.2 技术要求 6.4.2.

    29、1 汽轮机实际负荷与负荷指令的稳态偏差应小于额定负荷的0.5%。 6.4.2.2 稳定转速与设定转速偏差应小于额定转速的0.1%,转速测量精度应小于0.02%。 6.4.2.3 汽轮机甩 50%负荷后若超调量大于 5%不得进行甩 100%额定负荷。 6.4.2.4 汽轮机甩 100%负荷后瞬时飞升转速应不大于额定转速的 8%。 6.4.2.5 控制系统动态过程应能迅速稳定并维持在 3000 r/min,其振荡次数不应超过 2 至 3 次。 6.5 一次调频特性指标检测 6.5.1 检测内容及方法 通过一次调频试验,整定、优化DEH、CCS系统控 制参数及一次调频的频差-负荷修正曲线,验证汽 轮

    30、机一次调频功能是否满足设要求。检测方法按标准GB/T 30370中的要求与规定执行。 6.5.2 指标控制 6.5.2.1 死区0.033 Hz。 DB52/T 12112017 9 6.5.2.2 响应速度达到 75%目标负荷的时间应不大于 15 s,达到 90%目标负荷的时间应不大于 30 s、 稳定时间1 min。 6.5.2.3 试验工况不少于 3 个负荷点、扰动量应至少分别进行0.067 Hz 及0.1 Hz 频差阶跃扰动试 验。 6.5.2.4 应至少选择一个工况最大调频负荷试验。 6.5.2.5 滞后时间3 s。 DB52/T 12112017 10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31、附录) 汽轮机控制 系统入网实验项目 A.1 表A.1 给出了汽轮机控制系统入网试验项目、周期及内容。 表A.1 汽轮机控制系统入网试验项目、周期及内容 试验名称 条件或周期 试验内容或依据 远方、就地挂闸、打闸试验 启动前 验证汽轮机安保系统性能 汽阀行程测量及标定试验 新机、大修或汽阀解体后 验证汽阀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标识各 汽阀开关位置 汽阀升、降程回差测试及阀门 PID 参数校验 新机、大修或汽阀解体后 验证汽阀升、降程线性无拐点且回差 值不大于汽阀总行程的 1%。 DEH 保护回路试验 新机、大修或汽阀解体后 验证在线试保护验项目及保护跳闸回 路项目。 DEH 仿真试验 新机、大修或

    32、汽阀解体后 利用 DEH 仿真功能,模拟汽轮机冲转、 并网带负荷并验证 DEH 各种功能逻辑 是否正确。 汽轮机汽阀及抽汽逆止阀 关闭时间测试 新机、大修或汽阀解体后 满足 DL/T 711 规定 控制系统静态特性测试 新机或控制系统重大改造后 测取控制系统相关特性参数 控制系统参数测试静态部分 新机或控制系统重大改造后 控制系统模型特征参数的测量及辨识 控制系统保安试验 新机、大修后、控制系统重大改造 后或汽轮机运行后定期 完成喷油、AST 电磁阀、阀门严密性、 超速试验等。 转速稳定性试验 新机或大修后 强制转速阶跃信号进行试验 带负荷试验 新机或控制系统重大改造后 按 DL/T 711、

    33、GB/T 22198 要求执行 DEH 阀门流量特性测试 新机或控制系统重大改造后 测取汽轮机调阀在不同工况下的蒸汽 流量,修正控制系统流量函数 单阀/顺阀切换 汽轮机安全或经济性需求 按制造厂要求 主汽阀、调阀活动试验 汽轮机运行后每周 对汽阀进行部分或全行程活动 甩负荷试验 新机或控制系统重大改造后 按 DL/T 711、GB/T 22198 执行 一次调频试验 新机或控制系统重大改造后 按 DL/T 30370 要求与规定 控制系统参数测试动态部分 新机或控制系统重大改造后 控制系统模型特征参数的测量及辨识 负荷稳定性测试 新机或大修后 强制负荷阶跃信号进行试验 DB52/T 12112

    34、017 1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汽轮机控制系统入网检测指标 B.1 表B.1 给出了汽轮机控制系统入网检测内容、周期及指标。 表B.1 汽轮机控制系统入网检测内容、周期及指标 指标名称 检测周期 指标 DHE 测量及控制回路指标检测 新机、大修或 DEH 改造后 DEH 控制器工作周期:20 ms 保护控制回路工作周期:50 ms 转速控制回路工作周期:100 ms 功率控制回路工作周期:100 ms 控制系统静态特性指标检测 新机、大修或 DEH 改造后 控制系统转速不等率:3.0%6.0% 控制系统局部转速不等率: 2 MPa 阀门特性指标检测 新机、大修或 DEH 改造

    35、后 主汽阀最大关闭时间:300 ms400 ms 控制阀最大关闭时间:300 ms500 ms 阀门升、降程回差值:总行程的 1% 稳定性指标检测 新机或大修后 升、降速偏差:0.1%额定转速 最大升速率下的超调量:0.2%额定转速 阀切换时的转速波动:0.5%额定转速 升、降负荷偏差:0.5%额定负荷 保安系统指标检测 新机、大修后、控制系统重大 改造后 阀门严密性:合格/不合格 OPC 超速:3090 r/min2 r/min 电气超速:3300 r/min 机械超速:3270 r/min3330 r/min 控制系统动态特性指标检测 新机、控制系统或本体重大改 造后 最大飞升转速:330

    36、0 r/min 甩 50%额定负荷超调量:75%实际调频值 滞后时间:3 s 稳定时间:60 s DB52/T 12112017 12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电液伺服阀性能参数指标 C.1 表C.1 给出了DEH电液伺服阀性能参数指标。 表C.1 电液伺服阀性能参数指标 伺服阀特性 名称 指标 内泄漏量(L/min) 10%Qn 滞环(%) 5% 分辨率(%) 1% 对称度(%) 10% 线性度(%) 7.5% 零偏(%) 3% 压力零漂(%) 2% 静态特性 温度零漂(%) 2% 频率特性 幅频宽(-3 dB) hmf 5.1 注:表中 Qn为电液伺服阀额定流量、 mf 为电液伺服阀固有频率 、 h 为液压动力元件固有频率。 DB52/T 12112017 13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汽阀关闭时间、控制系统转速不等率及迟缓率 D.1 表D.1 给出了不同容量机组控制系统汽阀关闭时间、控制系统转速不等率及迟缓率指标。 表D.1 汽阀关闭时间、控制系统转速不等率及迟缓率 汽轮机功率(MW) 主汽阀关闭时间(s) 调节汽阀关闭时间(s) 转速不等率(%) 迟缓率(%) 100200 0.4 0.5 一般取 4.55 0.10 200600 0.3 0.4 600 0.3 0.3 0.06 _ DB52/T 1211-2017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1211-2017 电站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并网试验及检测指标.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