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62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1692017 离蕊金花茶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s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liberofilamenta Chang et C.H.Yan 2017 - 02 - 22 发布 2017 - 02 - 22 实施 发布贵州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DB52/T 1169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圃地整理 . . 1 5 播种育苗 . . 1
2、6 扦插育苗 . . 2 7 嫁接育苗 . . 2 8 苗期管理 . . 3 9 苗木出圃 .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离蕊金花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5 DB52/T 1169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伦秀、陈志萍、赵勤、侯娜、文弢、李鹤、陈锐、潘德权、何光辉、杜凌。 DB52/T 11
3、692017 1 离蕊金花茶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离蕊金花茶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整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 理、苗木出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辖区内离蕊金花茶的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0016 林木种子贮藏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根砧 rootstock 以油茶种子沙
4、藏催芽后的幼嫩胚根作砧木。 4 圃地整理 4.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阳光直射少,排灌良好、土壤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 4.2 整地作床 按照 GB/T 6001执行。 4.3 基质选择 珍珠岩、河沙、黄心土、腐殖土、经腐熟的马尾松树皮均可作为扦插与嫁接育苗的基质,在整理好 的苗床上铺一层厚度15 cm20 cm的基质。育苗前2 d3 d,用1 g/L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5 播种育苗 5.1 种子采收与处理 5.1.1 采种母树 选择8年生以上,生长旺盛、结实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 DB52/T 11692017 2 5.1.2 采种 10月中旬11月上旬,当
5、蒴果由绿色转为褐色、有10%的果实微裂时即可采种。 5.1.3 种子处理 果实采回后放在通风干燥处摊晾至果皮完全开裂,去壳、水选净种,取出沉水的种子阴干,忌暴晒。 5.1.4 种子质量 育苗用种子应无损伤,千粒重1600 g2200 g,净度95%99%,发芽率70%90%。 5.2 种子贮藏 混沙湿藏,河沙与种子比例31,按照 GB/T 10016 执行。 5.3 播种时间 2月下旬3月中旬,沙藏的种子有10%20%露白即可播种。 5.4 播种方法 点播:株距5 cm10 cm,行距10 cm15 cm,播种量150 粒/m 2 200 粒/m 2 ,播种后覆土1 cm2 cm。 6 扦插育
6、苗 6.1 扦插时间 4月下旬7月上旬。 6.2 穗条的采集 在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采集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 6.3 插穗制作及处理 插穗长8 cm10 cm,剪口距芽0.3 cm0 .5 cm、上端平剪、 下端斜剪,保留上部一片小叶,剪成 半叶。用50 mg/L100 mg/L GGR生根粉溶液或NAA溶液浸泡插穗基部2 cm4 cm,时间30 min60 min。 6.4 扦插方法 按插穗粗度在苗床基质中打孔,株行距4 cm5 cm,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3/5,压实、浇透水。 7 嫁接育苗 7.1 嫁接时间 5月6月上旬。 7.2 根砧培育 上年11月,选择播种品质优良的油茶种子,用3
7、00 mg/L500 mg/L KMnO 溶液浸种10 min30 min, 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在15 cm20 cm厚的湿河沙床面上,覆盖厚10 cm15 cm的湿河沙,再覆膜催芽。 7.3 起砧及处理 当胚芽长出时,从沙床一侧刨开沙子取出芽苗,用清水洗尽芽苗上的沙子,选择颜色净白,根、芽 生长旺盛的芽苗,用50 mg/L100 mg/L GGR生根 粉溶液或NAA溶液浸泡30 min60 min。 DB52/T 11692017 3 7.4 接穗采集与处理 从优良健壮的母树上选择腋芽饱满、健壮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在穗条腋芽下方0.3 cm0.5 cm 处两侧,用单面刀片削一个长1.0
8、cm1.2 cm的双斜面呈楔形,交会于髓心,再在芽上端0.3 cm0.5 cm 处切断,成为一叶一芽的接穗,保留2/3叶片,注意保湿。 7.5 嫁接 采用劈接法。将根砧切成6 cm8 cm 长的段,用薄刀片对准中轴切1刀,切口深1.2 cm1.5 cm。 将接穗的斜面完全插入根砧的切口中,对准一边形成层,用铝皮包好嫁接处,并压紧。嫁接后注意保湿。 7.6 栽植 按嫁接苗的粗度打孔,株行距4 cm5 cm,栽植深度以铝皮下端露出表土0.3 cm0.5 cm为宜,压 实、浇透水。 8 苗期管理 8.1 覆膜 播种、扦插或嫁接苗栽植后,将苗床充分浇透水,在弓形棚上盖塑料膜。用泥土密封边缘,防止漏 气
9、,以膜内侧充满水汽为宜。 8.2 揭膜 苗期管理40 d60 d、待10%15%种子出苗或芽开始萌动抽梢时,选择阴雨天气或傍晚揭膜。 8.3 松土除草 按照 GB/T 6001执行。 8.4 水肥管理 保持床面湿润,棚内空气湿度80%90%。5月6月,用1 g/L2 g/L尿素溶液喷施,间隔期 15 d/次;7月8月,用尿素在雨后撒施,5 g/m 2 10 g/m 2 ,间隔期30 d/次;9月10月,苗木基干木 质化后,用1 g/L2 g/L KH2PO4溶液叶面喷施。 9 苗木出圃 9.1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见表1。 表1 苗木质量 苗龄 年 苗高 cm 地径 mm 主根长 cm 根幅 c
10、m 1 1040 35 1019 58 2 3060 58 1019 58 3 7090 812 1019 58 9.2 起苗和运输 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少伤侧根、须根,不折断苗干。及时运输,保持根部湿 润不失水,按GB/T 6001执行。 DB52/T 11692017 4 9.3 标签 按照LY/T 2290执行。 9.4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DB52/T 11692017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离蕊金花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A.1 离蕊金花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立枯病 幼苗根颈部软腐
11、,木质部外露,叶片变 黄、脱落,整株萎焉,苗不倒伏。一般 春夏发病,周期短、蔓延快,幼苗可连 续多次发病。 a)保持圃地通风排水好,忌播种过密,加强苗 期管理。 b)疏松土壤、及时挖除病株及其根系土壤,并 用70% 甲基托布津或70%百菌清500 倍 800 倍 液等浇灌,间隔5 d/次 7 d/次。 根腐病 发生在根部,病株叶片变黄,凋萎的叶 片附在树上很长时间不脱落,在根部和 木质部间常有白色或褐色的菌丝体,木 质部干腐,剖面呈蜂窝状褐纹。 a)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育苗,播种前用70%甲基 托布津1000 倍液或15%可湿粉剂粉锈宁1000 倍 液等进行土壤消毒。 b)冬季及时挖出病死根、死根、及时烧毁。 c)发病及时拔出病苗,并用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15%可湿粉剂粉锈宁1000 倍液等喷 雾。 茎腐病 根茎腐烂坏死,叶片萎蔫。 a)配制好透水透气性能良好的营养土并加以消 毒处理。 b)坚持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 c)霉雨和高温季节要喷施800 倍 1000 倍液的 托布津等农药,以防病害发生。 根粉蚧 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枝叶汁液, 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 40%毒死蜱乳油50 ml对水15 kg,40%速扑杀乳油 对水500 倍,浇灌根部,每月1 次或埋施4%呋喃 丹颗粒剂处理。 _ DB52/T 116 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