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1.040.65 B 4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1582016 黔金荞麦 1 号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The forage of Qian Fagopyrum cymosum NO.1s rules of production-technique 2016 - 11 - 15 发布 2017 - 05 - 14 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11582016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生产条件 . . 1 5 种植 . . 2 6 刈割 . . 3 7
2、冬前管理 . . 3 DB52/T 11582016 II 前 言 为规范黔金荞麦1号牧草生产技术,保证牧草产量持续高产,为更好地利用于生产,特制定黔金荞 麦1号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六盘水市农委、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贵州省草原监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蓉、陈燕萍、向清华、杨芳、赵明坤、赵丽芬、张定红、王安娜、罗启华。 DB52/T 11582016 1 黔金荞麦 1 号牧草
3、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黔金荞麦1号牧草生产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种植、利 用、草产品加工等各项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黔金荞麦1号牧草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0.12930 .11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61422008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9-200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4、于本文件。 3.1 金荞麦 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 ( Trev.) Me isn.)是蓼科(Polygona ceae)荞麦属(Fago pyrum)的 双子叶植物,亦称野荞麦、天荞麦、红三七。 3.2 黔金荞麦 1 号 以贵州省野生金荞麦为原始材料通过系统选育法培育而成的牧草新品种。 2012年通过贵州省草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黔金荞麦1号”,品种登记号:黔审草2012001号。 4 生产条件 4.1 海拔 适宜在海拔8001800 m的地区种植。 4.2 温度 DB52/T 11582016 2 适宜发芽温度为12-25 ,生长温度15-30 ,停止生长温度-1
5、5 。 4.3 降雨量 年降雨量8001300 mm的地区均可种植。 4.4 土壤 黔金荞麦1号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粘性土壤不宜种植。 5 种植 5.1 整地与基肥施用 清除杂草后,翻耕深度2025 cm,耙平耙细,56 m开厢;施磷酸二铵200225 kg/hm2、硫酸钾 210270 kg/hm2、厩肥2250030000 kg/hm2作基肥。 5.2 栽植方式 种植方式有种子直播、育苗移栽和根茎栽培。可采用单播或间作。 5.2.1 种子直播 5.2.1.1 种子处理 播前对种子进行晒种,并用多菌灵杀菌剂700800倍液浸种。 5.2.1.2 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春播4月底至5月初,秋播8月
6、底至9月中旬,最佳播种时间为春播;播种量为1530 kg/hm2。 5.2.1.3 种植方式 穴播,株行距 40 50 cm,每穴56粒种子,播种深度1.5 2 cm,播种时覆土 0.5 cm,出苗后及 时查苗补缺、 防除杂草, 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 每穴留壮苗2株, 浅耕除草, 施用清粪水15000 18000 kg/hm2,或施尿素 4560 kg/hm2促苗;在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定苗2株,以磷、钾肥为主, 追施过磷酸钙225300 kg/hm2,硫 酸钾90120 kg/hm2。 5.2.2 育苗移栽 5.2.2.1 苗床准备 清除杂草, 翻耕深度1520 cm, 耙平耙细
7、, 1.5 m开厢; 沟宽0.5 m。 撒施腐熟厩肥100012000 kg/hm2。 5.2.2.2 播种移栽 均匀撒播,播种量3045 kg/hm2,播后用细土 或草木灰土覆土0.5 cm,再用稻草或玉米等秸秆覆 盖;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待种子发芽、子叶伸出未展开时揭去覆盖物。及时防除杂草,幼苗长到2 片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苗间距5 cm,疏苗后追肥,施用清粪水15000 18000 kg/hm2或施 尿素4560 kg/hm2促苗。57片真叶时起苗移栽,每穴1株,株行距 40 50 cm,栽后浇定根水。及时 查苗补缺。 5.2.2.3 扦插移栽 DB52/T 11582016
8、 3 春季剪取健康植株顶端23个节的枝条,按株行距5 cm 5 cm扦插在苗床上,再用稻草或玉米等秸 秆覆盖;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待生根后有新芽长出时 揭去覆盖物。及时防除杂草,80%扦插苗新芽 长出34片真叶时施用清粪水1500018000 kg/hm2 或施尿素4560 kg/hm2提苗。57片真叶时起苗移 栽,株行距 40 50 cm,每穴1株,栽后浇定根水,及时查苗补缺。 5.2.3 根茎栽培 春季萌发前,将根茎挖出,选取健康根茎留芽23个切成小段,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 泡15 min后栽种。穴栽,株行距 40 50 cm,每穴12个种根茎。返青后及时查苗补缺、中耕除
9、草,追 施尿素120150 kg/hm2、硫酸钾90120 kg/hm2。 5.3 大田管理 5.3.1 中耕除草 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及时人工中耕除草。 5.3.2 肥料管理 在苗高4050 cm时或刈割后利用后追施尿素75120 k g/hm2。结合冬前管理,沟施厩肥45000 75000 kg/hm2、过磷酸钙225300 kg/hm2。 5.3.3 病虫害防治 有少量蚜虫发生,可用20%的吡虫啉2500倍液或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 6 刈割 当株高5070 cm刈割为宜,留茬710 cm, 刈割后及时加工。 7 冬前管理 越冬前中耕1次,每亩沟施厩肥4500075000 kg/hm2 、过磷酸钙225300 kg/hm2。 _ DB52/T 115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