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2648-2019 人工养麝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91707       资源大小:1.51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2648-2019 人工养麝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1、人工养麝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48 2019 2019- 12 - 17发布 2020- 01 - 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目 次 前 言 . III 人工养麝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人工养麝场防疫消毒技术要求 . 2 5 人工养麝主要疫病诊断与防治 . 3 6 档案管理 .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人工养麝主要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治 .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人工养麝主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 . 9

    2、参 考 文 献 . 13 DB51/T 2648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接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养麝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建国、罗燕、杨光友、赵位、周磊、王印、杨泽晓、杨营、郑程莉、蔡永华、 王建明、付文龙、姜俊庆、王承旭、张海玫、姚学萍、潘青青 DB51/T 2648 2019 1 人工养麝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人工养麝(Moschus sp.,俗称香獐、獐子、香子,CIETS

    3、附录、国家一级重点 保护野生动物)的养殖场防疫消毒技术、主要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临床用药、生产档案管理应建立的 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人工养麝场的主要疫病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46-2018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GB/T 18935-2018 口蹄疫诊断技术 DB13/T 1004.5-2008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综合标准 DB14/T 588-2010 牛羊规模化养殖场环境质量要求

    4、 DB51/T476 牲畜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SN/T 4494-2016 检验检疫实验室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要疫病Main disease 指人工养殖麝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的疾病。包括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潜在重大传染病 与人畜共患病,麝源肠外大肠杆菌病、麝源沙门氏菌病、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麝源绿脓杆菌病、麝 源化脓性隐秘杆菌病等常见细菌性疾病,艾美尔球虫、乳突类圆线虫、肺线虫、绦虫、肝片吸虫等寄生 虫病。 3.2 DB51/T 2648 2019 2 麝的发育阶段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mu

    5、sk deer 依据对麝生理特点的行为学观察,将出生0月龄-6月龄划分为幼年体、7月龄-30月龄划分为亚成体、 31月龄-9岁龄划分为成年体、10岁龄以上划分为老年体。 3.3 化脓性疾病Suppurative disease 俗称化脓病,是以化脓症状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统称。化脓症状在麝的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发生。 不同区域、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等发生的化脓症状,其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不同,也常见混合感染。 4 人工养麝场防疫消毒技术要求 4.1 环境卫生条件 应符合DB14/T 588-2010 牛羊规模化养殖场环境质量要求。保持饲养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 惊诧。 4.2 消毒 应建立科学的消毒程

    6、序和制度,定期使用消毒药物对饲养环境、圈舍和器具消毒。消毒药物应备用 35种类型,轮换使用。消毒按DB13/T 1004.5-2008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综合标准进行。 4.3 免疫接种 人工养麝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实施计划免疫。使用疫苗 等生物制品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宜对2月龄幼麝应用羊梭菌病多联干 粉灭活疫苗;同时,应根据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安排及疫情发生种类紧急接种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接 种时应作好详细记录(包括:麝耳标号、年龄、性别、体重、疫苗类型、疫苗批号、生产厂家、免疫时 间、接种剂量、操作人员姓名等相关信息)。 4.4 检疫 引

    7、进麝种时,应从非疫区引种,按DB31/T 537-2011 乳用及种用动物调运操作规范和跨省调运乳 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33号)的规定进行检疫。 4.5 死亡麝的处理 麝因病或其他原因死亡,尸体应由兽医或疾病研究人员在专用解剖室进行解剖,并详细记录和采集 DB51/T 2648 2019 3 分析样本,作出解剖诊断结论和开展实验室病理诊断、微生物分析诊断。 4.6 废弃物与副产品处理 废弃尸体依据农业部印发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201725号) 的要求进行处置,并建立台账和记录。 5 人工养麝主要疫病诊断与防治 5.1 兽药使用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

    8、兽药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兽药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 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所用兽药应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 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 应制定药物使用计划,每年检测药物的敏感性,调整药物使用计划。 幼麝、亚成体麝不宜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疾病的治疗。 5.2 潜在重大传染病与人畜共患病诊断与防治 5.2.1 口蹄疫 口蹄疫的诊断和防治按照GB/T 18935-2018 口蹄疫诊断技术和DB51/T781-2008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 范执行。 5.2.2 布鲁氏菌病 预防用牛羊布鲁氏菌病S2疫苗。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应符合GB/T 18646-2018 动物布鲁氏

    9、菌病诊断 技术的规定。 5.3 主要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治 5.3.1 麝源肠外大肠杆菌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A。 5.3.2 麝源沙门氏菌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A。 DB51/T 2648 2019 4 5.3.3 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A。 5.3.4 麝源绿脓杆菌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A。 5.3.5 麝源化脓性隐秘杆菌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A。 5.3.6 麝源魏氏梭菌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A。 5.4 主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 5.4.1 绦虫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B。 5.4.2 麝乳突类圆线虫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B。

    10、 5.4.3 艾美尔球虫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B。 5.4.4 吸虫病 麝吸虫病主要有双腔吸虫病、肝片吸虫病、阔盘吸虫病,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B。 5.4.5 捻转血矛线虫病 诊断与防治参见规范性附录B。 6 档案管理 6.1 建档范围 DB51/T 2648 2019 5 应建立药物入库记录表、消毒记录表、病历登记表、免疫记录表、实验室检验检测报告、解剖记录 表、医疗废弃物及尸体处置记录表等相关档案。 6.2 档案保存 应按照年度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相关记录表送到档案室进行分类存档。 DB51/T 2648 2019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人工养麝主要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治

    11、麝细菌性疾病 名 称 主要临床表现 实验室诊断 推荐治疗方案 备 注 麝源肠外大肠杆菌 病 各年龄阶段均可 发生。浆液或黏液 性卡它、喷嚏、咳 嗽、干性或湿性咯 音,重者呼吸困难、 腹式呼吸、可视粘 膜发绀。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初期上呼吸道感染选 用清热解毒药,加强护理; 中后期选用抗革兰氏阴性 菌药物。常用卡拉霉素或丁 胺卡拉霉素肌注,用法用量 依据使用说明书,每日2次, 连用37天至症状消失。辅 助类药品可选用清热解毒、 止咳平喘类药物。 1、临床用药时 必须注意药物 种类的选择,不 宜泛滥用药,注 意药物剂量、给

    12、药时间和次数 的控制。应根据 药敏试验结果 指导临床用药。 2、药物使用剂 量参考羊或犬 的使用剂量,并 根据感染的严 重程度确定剂 量选择的下限 或上限以及是 否采取联合用 药。 3、目前无麝的 魏氏梭菌疫苗, 临床一般预防 方法可用三联 苗(羊快疫、猝 狙、肠毒血症) 或五联苗(羊快 疫、猝狙、肠毒 血症、羔羊痢 疾、黑疫)。 4、幼麝、亚成 体麝不宜使用 喹诺酮类药物 进行疾病的治 疗。 麝源沙门氏菌病 各年龄阶段均 可发生。以呼吸困 难、口鼻腔和体表 组织化脓等临床症 状为主;死亡后可 见全身败血症、各 器官组织化脓,同 时伴随着浆液或黏 液性卡它、喷嚏、 咳嗽、干性或湿性 咯音;重者

    13、腹式呼 吸、可视粘膜发绀。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抗革兰氏阴性菌 药物。常用氧氟沙星、硫酸 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进行 治疗,用法用量依据使用说 明书,连用37天至症状消 失。辅助类药品以对症治疗 为宜。 麝源肺炎克雷伯氏 菌病 患病动物一般 表现为食欲逐渐减 少,进行性消瘦, 被毛粗乱,行动迟 缓,呼吸困难。幼 年动物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行动迟 缓,不食,病程一 般为13天,长的可 达45天,均以死亡 告终。剖解常见肺 化脓,肝脏肿大。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

    14、18. 选用抗革兰氏阴性菌 药物,头孢他啶较敏感。可 选用头孢他啶、硫酸丁胺卡 那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 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用法 用量依据使用说明书,连用 23天。 DB51/T 2648 2019 7 麝源绿脓杆菌病 产仔季节多 发,幼龄易感染。 感染麝常见精神沉 郁,食欲降低或废 绝,体温升高,腹 部膨胀,排黄白色 或白色水样粪便。 也有些病例几乎看 不到临床症状而突 然死亡,死亡率可 达70%90%。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敏感药物如庆大 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 多粘菌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用法

    15、用 量依据使用说明书。 麝源化脓性隐秘杆 菌病 化脓隐秘杆菌 参与大多数创伤感 染或机会性感染, 可以是局部的或区 域的,也可能是全 身性的。可引起麝 的流产、乳腺炎、 脓肿和糜烂。常定 殖在肺脏、心包膜、 心内膜、肝脏、关 节、子宫、肾皮质、 脑、骨和皮下组织。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阿莫西林-棒酸、 环丙沙星、多粘菌素、克林 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用法 用量依据使用说明书。 麝源魏氏梭菌 (软肾病) 病菌引起局部 气肿、水肿、坏死。 严重病例表现为组 织胀痛剧烈,水气 夹杂,触摸有捻发 感,最后产生大量 组织坏死,并有

    16、恶 臭,部分病例出现 毒血症、休克等症 状。死亡率高达 40%100%。死亡麝 肾脏触碰如烂泥。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敏感药物氨苄西 林、红霉素、萘啶酸、诺氟 沙星、克林霉素等进行治 疗,(用法用量依据使用说 明书。 麝源链球菌病 引起各个年龄 阶段的麝以呼吸困 难、肺部出血为主 要特征的疾病,部 分病例会出现肺脏 轻微出血,有黑色 坏死灶,脾脏色泽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头孢噻呋、头孢哌 酮、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等 药物进行治疗,连用3天。 DB

    17、51/T 2648 2019 8 暗淡,边缘钝圆, 有淤血斑等变化。 麝源葡萄球菌病 麝源葡萄球菌 病引起各个年龄阶 段的林麝以眼部化 脓为主要特征的疾 病,部分病例会出 现呼吸不正常,脓 鼻液等病理症状。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头孢类抗生素以 及利福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用法用量依据使用说明书。 麝源奇异变形杆菌 病 表现单纯尿路 感染时,为膀胱炎 的急性症状,如脓 尿、尿频、尿急及 偶发性血尿等,严 重者伴有脑膜炎, 表现嗜睡、抽搐、 癫痫等。该菌还可 引起机体其他部分 的损伤,如呼吸道、 眼耳喉等局部感染 及腹膜炎、

    18、肺炎、 菌血症、败血症等。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氟哌酸、先锋必 素、菌必治、单环菌素、丁 胺卡那霉素、美罗培南等药 物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依据 使用说明书。 麝源霍氏肠杆菌病 病麝出现精神 沉郁、被毛凌乱、 厌食等症状。剖检 可见肺脏及心脏肿 大,肺部表面可见 散在出血点,小肠 黏连,黏膜脱落, 并伴有恶臭气味, 严重肠内积液等症 状。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氟哌酸、丙氟哌 酸、先锋必素、菌必治、单 环菌素、庆大霉素、丁胺卡 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美

    19、罗 培南等药物进行治疗,用法 用量依据使用说明书。 麝源摩氏摩根菌病 可引起病麝出 现精神沉郁、食欲 减退等症状,也引 起菌血症、败血症、 关节炎、眼球炎、 局部脓肿等症状。 剖检可见心脏异常 肿大;肺脏肿大, 颜色加深,且肺部 表面可见少量出血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选用美罗培南、先锋必 素、丁胺卡那霉素、单环菌 素等药物治疗,用法用量依 据使用说明书。 DB51/T 2648 2019 9 点。 麝源侵肺拟杆菌病 当林麝感染此 菌,常引发各种化 脓性感染,也可蔓 延至其他组织器官 发生化脓性病变, 常引起化脓性肺 炎、多

    20、发性淋巴结 炎、子宫内膜炎、 精囊炎、关节炎等 疾病。严重时,常 因脓毒败血症引起 死亡。 参见罗燕, 王印主编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 防治 M.成都:四川科 学出版社, 2018. 浅表症状切除病灶,清 理脓汁,常用抗革兰氏阴性 菌药物进行全身抗感染治 疗,连用3-7天。疑似深部 感染及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并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连 用5-7天。 DB51/T 2648 2019 1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人工养麝主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 麝寄生虫病 名 称 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 推荐治疗方案 备注 莫尼茨绦虫病 莫尼茨绦虫病主要引起 幼龄麝发病,幼龄麝症状明 显,成年麝一般无临床症状。 发

    21、病初期岀现食欲减退,精神 不振,生长迟缓,消瘦,不能 按时脱换被毛;腹泻,粪便中 含有黏液和孕卵节片。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吡喹酮:每千克体重 1020mg用量,一次性口 服;阿苯达唑:每千克体重 1020mg用量,一次性喂 服;甲苯哒唑:每千克体重 1015mg用量,口服,每天 一次。 应考 虑绦 虫可 能未 发育 成熟, 可采 用药 物进 行诊 断性 驱虫。 乳突类圆线虫病 虫体在移行过程中会对 血管、肝、肺和小肠造成机械 性损伤,引起继发感染导致炎 症与化脓,甚至引起败血症导 致死亡。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 前三分之一

    22、段,引起腹泻、消 化吸收障碍及继发细菌感染, 出现败血症而致死。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阿苯达唑:每千克体重 1020mg用量,一次性口 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 0.20.3mg用量,皮下注 射。 艾美尔球虫病 仔麝感染球虫后可导致 腹泻、消瘦,最终因虚脱或其 他继发感染而死亡。成年麝感 染球虫后多无症状,仅仅是带 虫者和传染源。仔麝在8月底 到9月初由哺乳期转向独立生 活的时期,此时免疫功能正在 不断完善,抗病能力尚不强, 因此,极易感染与发病。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23、出版社, 2018. 用盐酸氯苯胍片剂 20mg/kg体重,连续3天拌料 喂服;或者地克珠利粉剂按 照1mg/kg体重,连续3天拌 料喂服。并于14天后再次经 过实验室检查粪样中球虫 卵囊数量减少情况来决定 是否进行下一次用药。 球虫 易产 生耐 药性, 每年 度宜 更换 药物。 肝片吸虫病 患病麝表现渐进性消瘦、 贫血、食欲不振、被毛粗乱,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眼睑、 颌下水肿,有时也可出现胸、 腹下水肿。患病后期,动物可 能卧地不起,终因恶病质而死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氯氰碘柳胺:每千克体 重10mg用量,一次性皮下

    24、注 射;三氯苯唑(肝蛭净):每 千克体重612mg量,一次 口服;硝氯酚:按每千克体 重45mg用量,一次性口 DB51/T 2648 2019 11 亡。 服。 双腔吸虫病 双腔吸虫寄生于动物的 肝脏胆管中,由于虫体的机械 刺激和毒素作用,引起胆管发 炎和上皮细胞增生、胆管周围 组织的纤维化。严重感染的病 麝可见逐渐消瘦、黏膜黄染、 颌下和胸下水肿、腹泻,甚至 死亡。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吡喹酮:每千克体重 2030mg用量,一次性口 服;阿苯达唑:每千克体重 1020mg用量,一次性口 服。 阔盘吸虫病 由于虫体对胰

    25、脏胰管的 刺激,可引起慢性增生性炎症 和黏膜上皮的渐进性坏死,导 致管壁增厚、管腔缩小,甚至 闭塞;增生的结缔组织导致胰 腺组织的破坏。大量感染时, 所有胰管因充满虫体而明显 扩张,压迫周围组织,致使胰 腺萎缩。由于胰腺组织的破坏 和胰管的闭塞,导致胰液的分 泌和排出受阻,引起消化不 良。胰岛的萎缩,使胰岛素的 分泌减少,导致宿主糖代谢发 生紊乱。轻度感染时,患病麝 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时,患 病麝表现消瘦、营养不良;毛 干易脱落;贫血,颌下、胸前 水肿;腹泻、粪中常含黏液; 最后动物陷于恶病质而死亡。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26、. 吡哇酮:每千克体重 2030mg用量,一次性口 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 1020mg用量。 捻转血矛线虫病 捻转血矛线虫的矛状刺 可刺破胃黏膜,且分泌抗凝血 酶,吸血夺取营养。同时,分 泌的毒素干扰造血功能,因而 导致宿主贫血,重度感染则导 致严重贫血。大量寄生的虫体 可使胃黏膜广泛损伤,发生溃 疡。虫体分泌的毒素还可抑制 宿主动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并 使宿主动物消化吸收机能发 生紊乱。急性型多见于幼龄动 物,出现高度贫血、可视黏膜 苍白,短期内引起大批死亡。 亚急性型表现为黏膜苍白,下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伊维菌素

    27、:每千克体重 0.20.3mg用量,一次性皮 下注射;甲苯达唑:每千克 体重1015mg用量,一次性 口服。 DB51/T 2648 2019 12 颌间、下腹部及四肢水肿,下 痢与便秘相交替,消瘦和衰 弱。慢性型病程长、发育不良、 渐进性消瘦、贫血、水肿、衰 弱,最后发生死亡。 肺线虫病 幼虫移行时,可导致肠黏 膜、淋巴结、肺毛细血管的损 伤和出血;成虫寄生时引起支 气管、细支气管炎症,可发生 肺萎缩、肺气肿和广泛性肺 炎。患病麝出现咳嗽,尤以夜 间和清晨出圈活动时最明显。 麝常流鼻液,打喷嚏;逐渐消 瘦、贫血,头胸部和四肢水肿, 呼吸困难,重者死亡。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

    28、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 0.20.3mg用量,皮下注 射;芬苯哒唑:每千克体重 10mg,一次性喂服;阿苯达 唑:每千克体重1020mg用 量,一次性喂服;甲苯哒唑: 每千克体重1015mg用量, 口服,每天一次。 鞭虫病 林麝感染鞭虫后可引起 盲肠和结肠黏膜出血、水肿、 溃疡和坏死,在临床上主要表 现为腹泻、贫血、消瘦、幼兽 发育受阻等,严重者可引起死 亡。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多拉菌素注射液,按照 0.3mg/kg体重皮下注射1 次,并于14天后再次经过实 验室检

    29、查林麝鞭虫虫卵转 阴即可视为治愈,若林麝鞭 虫虫卵任为阳性的林麝任 需要按照上述方法再进行 一次治疗直至转阴。 食道口线虫病 食道口线虫的幼虫钻入 肠壁引起炎症,机体免疫反应 可导致局部形成结节,结节在 肠的浆膜面破溃时,可引发腹 膜炎;有时可发生坏死性病 变。在新形成的小结节中,常 可发现幼虫;有时可发现结节 钙化,使宿主消化吸收受到影 响。食道口线虫成虫寄生于肠 道,分泌毒素,可引起结节性 肠炎。重度感染可使幼龄动物 发生持续性腹泻。粪便呈暗绿 色,含有大量黏液,有时带血, 严重时引起死亡。慢性患病动 物则表现为便秘和腹泻交替 发生,渐进性消瘦,下颌水肿, 最后可因机体衰竭而死亡。 参见蔡

    30、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 0.3mg用量,1次性皮下注射 或口服;阿苯达唑:每千克 体重10mg用量,1次性口服; 甲苯达唑:按每千克体重 10mg用量,1次性口服;奥芬 达唑:每千克体重510mg 用量,1次性口服;氯氰碘柳 胺钠:每千克体重510mg 用量,1次性口服或皮下注 射。 弓形虫病 自然感染的大多数为亚 临床过程,少数出现中枢神经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螺旋霉素、克林霉素有 一定的疗效外,其余绝大多 DB51/T 2648 2019 13 和呼吸系统症状。高热、共济 失调、

    31、呼吸困难、流鼻液,孕 麝出现流产或死胎。感染麝还 可出现不育和不孕。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数抗生素对弓形虫病无效。 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磺 胺六甲氧嘧啶、磺胺甲氧吡 嗪、甲氧苄啶和敌菌净等) 对弓形虫病有很好的治疗 效果;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 注射液(SMM:TMP=5:1)按每 千克体重1020mg肌肉注 射,每天1次,连用3天。同 时,配合维生素B1及维生素 C注射液各5ml,混合后一次 性肌注。在日粮中适量增加 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 素E及一些矿物质,增加机 体抵抗力。 毛虱病 毛虱寄生时可引起动物 痒感、精神不安、食欲减退、 皮毛不整齐、生产性能下降

    32、, 并可引起异实症。 参见蔡永华, 杨光友 主编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 养殖技术 M.北京:科学 出版社, 2018. 治疗动物虱病可用杀 虫药喷洒动物体。常用药物 有菊酯类溴氰菊酯、氰戊 菊酯。此外,还可用伊维 菌素进行皮下注射或拌料 喂服。应用药物灭虱要全 面、彻底,麝体灭虱和外界 环境灭虱相结合对麝群应 经常检查,发现有血虱,应 及时隔离治疗。 DB51/T 2648 2019 14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2001年版)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01. 2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 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中

    33、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4 罗燕, 王印. 麝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 2018. 5 蔡永华, 杨光友. 麝人工繁育与规范化养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 6 赵克雷,李旭鑫,帕哈尔定帕拉哈提,曾博,张修月,岳碧松.圈养林麝脓肿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J 四川动物,2011,30(04):522-526. 7 唐婕,李斐然,刘文华,王永奇.林麝肺部大肠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J.畜牧与兽 医,2014,46(07):94-96. 8 孙霞,熊焰,黄昌仁,张志平.麝化脓病病原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1(02):25-27. 9 邬捷,应祯灏.林麝体内发现卡氏肺尾线虫J.中国兽医杂志,1990(12):13-14. DB51/T 2648 2019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2648-2019 人工养麝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