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B 47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8022014 代替 DB51/T 802-2014 阿坝中蜂 2014 - 09 - 19 发布 2014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802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术语和定义 . . 1 3 形态特征 . . 1 4 蜂群繁殖性能 . . 2 5 群体生物学特性 . . 3 6 生产性能 . . 3 DB51/T 802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于2008年6月首次发布, 2014年5月第一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2、原标准DB51/T802-2008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蜂业管理站、四川省蜂业技术开发研究所、邛崃市蟲鑫养蜂专业合作社、彭州棕树 林养蜂合作社、眉山市通惠养蜂专业合作社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王顺海、李念周、邹志坚、唐友海、罗勤、刘文其、向代建。 DB51/T 8022014 1 阿坝中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阿坝中蜂的特征特性。 本标准适用于阿坝中蜂的鉴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喙长 亚颔、颔和中唇舌三部分长度之和。 2.2 工蜂巢房内径 工蜂巢房正六边形内两相对边的距离。 2.3
3、子脾密实度 子脾上封盖子房占全部巢房数的百分比。 2.4 pl6.5酯酶带 指阿坝中蜂在进行酯酶同工酶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定时所得到的酯酶同工酶图谱中在PH6.5附近存在 一条明显的色带,称为pl6.5酯酶带。 3 形态特征 3.1 体型外貌 阿坝中蜂是东方蜜蜂物种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工蜂的足及腹部呈棕黑色,小盾片棕色或黑色,腹节 背板除夏季有一部分黄斑外,其他季节以黑色为主。 3.2 体色 蜂王体色:黑色、黑色带黄色或枣红色环带、黄色。 雄蜂体色:黑色。 工蜂体色:黑色,腹节背板黑色带很宽,黄色区很窄。 DB51/T 8022014 2 3.3 形态指标 3.3.1 工蜂形态指标 工蜂形态指标如下
4、表。 工蜂形态指标表 项 目 数 值 体长 12.0mm13.5mm 喙长 5.3mm5.6mm 前翅长 8.8mm9.3mm 前翅宽 2.9mm3.3mm 第 34 腹节背板宽度 4.0mm4.4mm 肘脉指数 3.8-4.7 巢房内径 4.9mm5.1mm 初生重 80mg 3.3.2 蜂王形态指标 蜂王初生重180mg以上,卵巢管数250条以上。 3.3.3 雄蜂形态指标 雄蜂初生重140mg。 4 蜂群繁殖性能 4.1 育虫节律 阿坝中蜂育虫节律为陡。 4.2 蜂王最大日产卵量 大于 900粒。 4.3 最多子脾数 大于 12张(朗氏标准框)。 4.4 蜂群最大群势 DB51/T 80
5、22014 3 繁殖高峰季节最大群势大于3kg。 4.5 子脾密实度 子脾密实度60%。 4.6 群体繁殖能力 每年自然分蜂2次3次。 4.7 越冬蜂群群势消弱率 大约 70%。 5 群体生物学特性 5.1 温顺性 阿坝中蜂性情较温和。 5.2 盗性及防盗性能 盗性弱,防盗性能强。 5.3 迁徙性 极少发生迁徙。 5.4 酯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定时存在明显的pl6.5酯酶带。 6 生产性能 6.1 工蜂个体采集能力 工蜂单次最大采集花蜜量40mg45mg,最大单次采集花粉14mg16mg。 6.2 群体生产性能 原始饲养法年产蜜10kg;活框饲养法年产蜜50kg。 _ DB51/T 80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