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1 DB51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立地分类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53 2019 2019- 12 - 17发布 2020- 01 - 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立地调查 . 1 4 立地分类系统 . 2 5 立地分类 .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川西北沙化土地立地类型各级主导因子及划分标准 .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川西北沙化土地立地类型表 . 5 DB51/T 265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
2、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东周、鄢武先、陈德朝、贺丽、刘玉平、吴世磊。 DB51/T 2653 2019 1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立地分类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立地调查、立地分类系统和立地分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3、件。 GB/T 21141-2007 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DB51/T 1892-2014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技术规程 3 立地调查 3.1 立地调查内容 川西北立地分类调查地貌、土壤、地形(海拔、坡向)、沙化类型四种主导因子。 3.2 立地调查方法 3.2.1地貌调查 结合各县县志,实地判定地貌类型,川西北沙化土地包括高山峡谷和高原两种地貌,高原地貌分为 山原和丘原两种类型。 海拔2100米,16平方公里起伏高度1500米,与附近低地高差500米的,为高原地貌;海拔 2100米,16平方公里起伏高度1500米,有河流穿过、形成的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的,为高 山峡谷地貌。 高原地貌中
4、,海拔3400米,16平方公里起伏高度500米的,为丘原地貌,海拔2100米,16平 方公里起伏高度500米1500米的,为山原地貌。 3.2.2土壤调查 DB51/T 2653 2019 2 结合各县县志,实地判定土壤类型和质地,主要采用挖取剖面等方法调查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川 西北沙化土地包括高山草甸土和山地中山棕壤土两种类型。 3.2.3地形调查 地形调查主要包括海拔、坡向两种因素。用手持罗盘测定坡向,用GPS测定海拔高度,坡向分为 阴坡和阳坡。 3.2.4沙化类型调查 沙化类型结合土壤调查,根据土壤质地和植被盖度不同,沙化土地分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 定沙地、露沙地四种类型。沙化土
5、地类型划分执行DB51/T 1892-2014的相关规定。 4 立地分类系统 川西北沙地分类采取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六级分类系 统。 5 立地分类 参考四川省森林立地分类,依据立地调查结果,以主导因子为判别依据,从立地区域逐级推导 至立地类型,从而判定区域立地类型,详见附录A。 5.1 立地区域 根据区位确定立地区域,区位为川西北区域,划分为川西北沙地立地区域。 5.2 立地区 根据地貌调查结果确定立地区。 川西北沙地立地区域中,地貌为高山峡谷的,划分为川西北高山峡谷立地区;地貌为高原的,划分 为川西北高原立地区。 5.3 立地亚区 根据地貌调查结果确定立
6、地亚区。 川西北高山峡谷立地区中,地貌为高山峡谷的,划分为川西北高山峡谷亚区。 川西北高原立地区中,地貌为丘原的,划分为川西北丘原立地亚区;地貌为山原的,划分为川西北 山原立地亚区。 DB51/T 2653 2019 3 5.4 立地类型小区 根据海拔调查结果确定立地类型小区。 川西北高山峡谷立地亚区中,海拔2100米的,划分为川西北高山峡谷立地类型小区。 川西北山原立地亚区中,海拔2100米的,划分为川西北山原立地类型小区。 川西北丘原立地亚区中,海拔3400米3800米的,划分为川西北丘原立地类型小区(3400米3800 米);海拔3800米的,划分为川西北丘原立地类型小区(3800米以上
7、)。 5.5 立地类型组 根据土壤和海拔调查结果确定立地类型组。 川西北丘原立地类型小区(3400米3800米)中,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的,划分为川西北丘原高山草 甸土立地类型组(3400米3800米); 川西北丘原立地类型小区(3800米以上)中,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的,划分为川西北丘原高山草甸土 立地类型组(3800米以上)。 川西北山原立地类型小区中,海拔2100米3400米,土壤为中山山地棕壤的,划分为川西北山原中 山山地棕壤立地类型组;海拔3400米,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的,划分为川西北山原高山草甸土立地类型 组。 川西北高山峡谷立地类型小区中,海拔2100米3400米、土壤为中山山地棕壤的,划
8、分为川西北高 山峡谷中山山地棕壤立地类型组;海拔3400米,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的,划分为川西北高山峡谷高山草 甸土立地类型组。 5.6 立地类型 根据坡向和沙化类型调查结果确定立地类型。坡向分为阴坡和阳坡,沙化类型分为流动沙地、半固 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共划分为35个立地类型,详见附录B。 DB51/T 2653 2019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川西北沙化土地立地类型各级主导因子及划分标准 立地区域 主导因子 区位 川西北地区 分类 川西北沙地立地区域 立地区 主导因子 地貌 地貌为高山峡谷 地貌为高原 分类 川西高山峡谷立地区 川西北高原立地区 立地亚区 主导因子 地貌 地貌为
9、高山峡谷 地貌为山原 地貌为丘原 分类 川西北高山峡谷亚区 川西北山原立地亚区 川西北丘原立地亚区 立地类型 小区 主导因子 地形(海 拔) 海拔2100米 海拔2100米 海拔3400 米3800米 海拔 3800米 分类 川西北高山峡谷立地类 型小区 川西北山原立地类型小 区 川西北丘 原立地类 型小区 (3400米 3800米) 川西北丘 原立地类 型小区 (3800米 以上 立地类型 组 主导因子 土壤、地形 (海拔) 中山山地 棕壤,海拔 2100米 3400米 高山草甸 土,海拔 3400米 中山山地 棕壤,海拔 2100米 3400米 高山草甸 土,海拔 3400米 高山草甸 土
10、,海拔 3400米 3800米 高山草甸 土,海拔 3800米 分类 川西北高 山峡谷中 山山地棕 壤立地类 型组 川西北高 山峡谷高 山草甸土 立地类型 组 川西北山 原中山山 地棕壤立 地类型组 川西北山 原高山草 甸土立地 类型组 川西北丘 原立地类 型组(3400 米3800 米) 川西北丘 原立地类 型组(3800 米以上) 立地类型 主导因子 沙化类型、 地形(坡 向) 阴坡、阳 坡,半固定 沙地、固定 沙地、露沙 地 阴坡、阳 坡,半固定 沙地、固定 沙地、露沙 地 阴坡、阳 坡,半固定 沙地、固定 沙地、露沙 地 阴坡、阳 坡,半固定 沙地、固定 沙地、露沙 地 阴坡、阳 坡,
11、流动沙 地、半固定 沙地、固定 沙地、露沙 地 阴坡、阳 坡,半固定 沙地、固定 沙地、露沙 地 分类 6种立地类 型 6种立地类 型 6种立地类 型 6种立地类 型 6种立地类 型 5种立地类 型 A DB51/T 2653 2019 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川西北沙化土地立地类型表 立地区 域 立地 区 立地 亚区 立地类型小 区 立地类型 组 立地类型 川西北 沙地立 地区域 川西 北高 原立 地区 川西 北丘 原立 地亚 区 川西北丘原 立地类型小 区(3400米 3800米) 川西北丘 原高山草 甸土立地 类型组 (34003 800米) 川西北丘原高山草甸土流动沙地立地类型
12、(34003800米) 川西北丘原高山草甸土半固定沙地立地类型(34003800米) 川西北丘原阴坡高山草甸土固定沙地立地类型(34003800米) 丘原阳坡高山草甸土固定沙地立地类型(34003800米) 川西北丘原阴坡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34003800米) 川西北丘原阳坡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34003800米) 川西北丘原 立地类型小 区(3800米 以上) 川西北丘 原高山草 甸土立地 类型组 (3800米 以上) 川西北丘原高山草甸半固定沙地土立地类型(3800米以上) 川西北丘原阴坡高山草甸固定沙地土立地类型(3800米以上) 川西北丘原阳坡高山草甸固定沙地土立地类型(
13、3800米以上) 川西北丘原阴坡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3800米以上) 川西北丘原阳坡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3800米以上) 川西 北山 原立 地亚 区 川西北山原 立地类型小 区 川西北山 原中山山 地棕壤立 地类型组 川西北山原阴坡中山山地棕壤半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阳坡中山山地棕壤半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阴坡中山山地棕壤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阳坡中山山地棕壤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阴坡中山山地棕壤露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阳坡中山山地棕壤露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 原高山草 甸土立地 类型组 川西北山原高山草甸土流动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高山草甸土半固定沙地
14、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阴坡高山草甸土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阳坡高山草甸土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阴坡面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山原阳坡面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 高山 峡谷 立地 区 川西 北高 山峡 谷立 地亚 区 川西北高山 峡谷立地类 型小区 川西北高 山峡谷中 山山地棕 壤立地类 型组 川西北高山峡谷阴坡中山山地棕壤半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阳坡中山山地棕壤半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阴坡中山山地棕壤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阳坡中山山地棕壤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阴坡中山山地棕壤露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阳坡中山山地棕壤露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 山峡谷高 山草甸土 立地类型 组 川西北高山峡谷阴坡高山草甸土半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阳坡高山草甸土半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阴坡高山草甸土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阳坡高山草甸土固定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阴坡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 川西北高山峡谷阳坡高山草甸土露沙地立地类型 B _ DB51/T 2653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