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2643-2019 油用杜仲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1600       资源大小:1.08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2643-2019 油用杜仲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40 B 61 DB51 油用杜仲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43 2019 2019- 12 - 17发布 2020- 01 - 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种源选择 . 1 5 适生区区划 . 1 6 育苗 . 1 7 造林 . 2 8 幼树管理 . 3 9 油用林管理 . 3 10 籽实采收 . 4 11 技术档案 .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四川省杜仲适生区区划 .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杜仲雌雄配置位置图 .

    2、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杜仲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 7 DB51/T 2643 2019 II 前 言 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种子可提取杜仲籽油, 杜仲籽油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90以上,是含不饱和脂肪酸极高的植 物油之一。通过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杜仲人工林种子产量以及杜仲籽油的产量。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与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

    3、要起草人:肖兴翠,陈林武,彭晓溪,王丽华,杨勇智,王丽,莫开林,吴宗兴 DB51/T 2643 2019 1 油用杜仲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杜仲矮化密植、性比配置、配方施肥,种子采摘等油用杜仲培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以收获种子生产杜仲籽油为目的的杜仲人工林的栽培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

    4、行) 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3005.3-2018 杜仲综合体 第3部分 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LY/T 3005.4-2018 杜仲综合体 第4部分 果用杜仲栽培技术规程 LY/T 3005.9-2018 杜仲综合体 第9部分 种仁质量等级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油用杜仲人工林 plantation for Eucommia ulmoides seed oil 生产杜仲种子以提取杜仲籽油的人工林,简称油用林。 4 种源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或选择昭化、旺苍、青川等地种源。 5 适生区区划 将四川各地划

    5、分为杜仲最适生区、适生区、一般适生区和不适生区,油用杜仲人工林宜在最适生区 和适生区发展,见附录A。 6 育苗 DB51/T 2643 2019 2 6.1 母树的选择 选择15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未被剥皮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穗母树。 在采穗母树上选择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作为嫁接穗条。 6.2 播种育苗 采用优树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培育嫁接用砧木苗,育苗技术参照LY /T 3005.3-2018执行。 6.3 嫁接育苗 采用1年2年生播种苗做砧木,分别采集雌株及雄株优树的枝条分开嫁接,嫁接育苗技术参照 LY/T 3005.3-2018标准执行。 7 造林 7.1 造林地选择 在四

    6、川的杜仲最适生区和适生区中,选择地势平缓、坡度15以下的低山、丘陵、台地或者平地作 为造林地,土层厚度40 cm以上,符合GB 15618-2018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7.2 整地、施基肥 7.2.1 整地 造林前1个月进行整地。对地势平坦的地方先用机械进行全面翻耕整地,造林前再进行小穴整地, 穴的口径30 cm40 cm,深20 cm30 cm。对山地、丘陵一般采用采用大穴整地,穴的口径50 cm60 cm,深40 cm50 cm。 7.2.2 施基肥 基肥可用1.0 kg.株 -1 2.0 kg.株 -1 腐熟的饼肥,或者0.25 kg.株 -1 0.5 kg.株 -1 钙镁磷肥做基

    7、肥,或腐 熟的农家有机肥3.0 kg.株 -1 5.0 kg.株 -1 ,有机肥参照 NY 525-2012 标准执行。均匀撒入穴底后覆土至栽 植穴一半深度。 7.3 造林密度 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1110株.hm -2 (株行距3 m3 m),立地条件一般的地方采用1667株.hm -2 (株行距2 m3 m)。 7.4 雌雄配置 7.4.1 雌雄配比 雌雄株配置比例为81。 7.4.2 配置方法 按照雌雄比例,采用每三行梅花状中心点配置雄株,或“田”字格中心点配置雄株,见附录B。 7.5 造林时间 裸根苗在当年11月落叶后至次年春季2月3月,苗木萌发前进行栽植。 DB51/T 2643

    8、2019 3 7.6 造林方法 采用人工植苗造林,可造林成活后再嫁接,也可以用嫁接好的苗木造林。 7.7 造林技术 7.7.1 苗木处理 在易发生干旱地区造林,栽植前用泥浆加保水剂蘸根处理。 7.7.2 栽植技术 将苗木放到穴中央,填土盖住根系后,轻提苗木踩踏紧实,覆土至原土持平时再轻踩,上盖5 cm 10 cm松土。 7.7.3 浇水覆膜 栽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在易发生干旱地区宜在栽植区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7.8 苗木补植 栽植后1年内,对没有成活的苗木,按照原来配置的雌雄株位置进行补植,补植后浇透水。 8 幼树管理 8.1 松土除草 连续进行3年5年,每年1次3次。参照GB/T 15776

    9、-2016标准执行。 8.2 水肥管理 干旱时及时灌水,水质要求参照GB 5084标准执行。 造林第2、3年进行追肥,施肥一般配比为N:P 2 0 5 :K 2 O=1.6:1:1.1,每年施配方肥0.25 kg/株0.5 kg/ 株。 8.3 整形修剪 第2、3年时,在主干0.8 m1.0 m处截干。待萌发的枝条长至0.8 m1.0 m长度时,在0.6 m长处截 断,之后的修剪主要是使树体高度控制在4.0 m以内,形成疏散分层型。 8.4 林药间作 可在杜仲林行间间作,以耕代抚育。间作时距树50 cm以上。 9 油用林管理 9.1 整形修剪 剪去主干上的徒长枝,高度超过4 m的主干和侧枝,保

    10、持树高在4 m以内的疏散分层的树型。 9.2 配方施肥 DB51/T 2643 2019 4 待树形长成后,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杜仲种子生产需要,进行配方施肥,一般施肥配比为 N:P 2 0 5 :K 2 O=2.65:3.33:1,施肥量0.5 kg.株 -1 1.0 kg.株 -1 。 9.3 病虫害防治 杜仲主要食叶害虫有梦妮夜蛾、黄刺蛾,病害主要有杜仲角斑病(褐斑病)和叶枯病,危害特点及 防治方法见附录C。 10 籽实采收 10月11月果实变为褐色,开始少量脱落时,采用地下铺薄膜,人工敲打树干和枝条,促进果实脱 落,尽量不要伤害树干和枝条。将种子收集起来,晾干,去除杂质。杜仲种子

    11、分级按照LY/T 3005.9-2018 标准执行。 11 技术档案 参照GB/T 15776-2016标准执行。 DB51/T 2643 2019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四川省杜仲适生区区划 A.1 四川省杜仲适生区区划 类型 主要区域 特点 最适生区 位于川东、川北、川西北盆缘丘陵山地区,即大巴山、米 仓山和龙门山地带,行政区域包括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 宣汉县、开江县、万源市、广元市(除剑阁县)、巴中市、 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安县、北川县,德阳市绵竹市、 什邡市,成都市、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 邛崃市。 该区的气候条件最适宜杜仲生 长,立地条件良好,是四川

    12、省 杜仲发展的最佳区域。 适生区 位于川中、川南、川西南盆缘的丘陵低山区,行政区域包 括资阳市、南充市、广安市、眉山市、宜宾市、乐山市、 遂宁市、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泸州市、广元市剑阁 县、达州市大竹县、渠县、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区、荥经 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 中江县、罗江县、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梓潼县、三台 县、盐亭县、成都市大部分县(除都江堰市、崇州市、大 邑县、邛崃市)。 该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杜仲生 长,立地条件较好,是四川省 杜仲发展的主要区域。 一般适生区 位于川西南山地区和川西北山地区,行政区域包括攀枝花 市、凉山州大部分县(除盐源县、木里县)、阿坝

    13、州汶川 县、茂县、理县、黑水县、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市汉源县、 石棉县。 该区的气候条件属于干热干旱 河谷气候,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立地条件差,不利于杜仲生长, 不宜作为杜仲产业发展的区 域。 不适生区 该区为上述最适生区、适生区、次适生区以外的区域,包 括甘孜州、阿坝州大部分县和凉山州盐源县、木里县。 该区海拔2300m以上,位于川 西高山高原区, DB51/T 2643 2019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杜仲雌雄配置位置图 图B.1 梅花状中心点配置雄株示意图 图B.2 “田”字格中心点配置雄株示意图 雌株 雄株 DB51/T 2643 2019 7 雌株 雄株 DB51/T

    14、 2643 2019 8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杜仲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C.1 杜仲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名称 危害部位 危害特点 防治方法 杜仲梦尼夜蛾 Orthosia songi Chen et Zhang 主要是叶部、 部分危害果 实 该害虫在四川1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表层越 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5月上旬出 现幼虫。5 月下旬至6月份为第1代成虫期。6 月上旬出现第2代卵,6月中旬出现幼虫,6月 下旬出现蛹,7月份为第2代成虫期。7 月中旬 出现第3代卵,下旬出现幼虫, 8月上旬出现 蛹, 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第3代成虫期。8月 下旬出现第4代卵, 9月上旬出现

    15、幼虫,9月中 旬开始以蛹在土表层越冬。 利用冬季清园,土壤表面进行翻土, 降低越冬蛹的数量。 从2月底开始,每晚按时开灯,大约 要持续一个多月时间。采用等距离设 置的方法布点,每10-20亩设20W黑 光灯1盏。 虫害爆发时可用灭幼脲3号25%胶悬 剂2000-3000倍液;16000单位的B.t. 乳剂100克/亩喷雾均可轮换使用。 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叶部 在四川1年发生2代,10月上旬以幼虫在树枝 上结茧越冬。成虫多在傍晚羽化,喜欢夜间活 动,白天静伏于叶背;卵多产在叶片背面,孵 散产或数粒产在一起;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 然后取食叶片的下

    16、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皮, 形成圆形透明的小斑,4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 或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 可根据刺蛾的结茧地点分别用敲、 挖、翻等方法消灭越冬茧,降低来年 的虫口基数。 刺蛾的低龄幼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取 食出现白膜状时,及时摘除受害叶片 集中消灭,可杀死低龄幼虫。也可在 成虫羽化盛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绿尾大蚕蛾 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 叶部 初孵幼虫多栖息于茧内外,叶背或树干树皮缝 隙间,日间温暖时爬上枝条取食新叶,常数十 条或十多条群体聚集叶片取食,1、2龄时即能 从叶缘咬食,使叶成缺刻状,但食量甚微,3、 4龄时较分散,食量渐增,近蜕皮时常数条挤

    17、在 一起,5、6龄时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被害状 显露。 在各代产卵期和化蛹期,人工摘除着 卵叶和茧蛹,减少虫口数量。或在成 虫发生期,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 杀。 杜仲角斑病 病原菌无性世代 是尾孢菌 (Cercospora sp.),有性世代是 球腔菌属 (Mycospaerella sp.) 叶部 角斑病病斑多分布在叶的中间,呈不规则暗褐 色多角形斑块。叶背病斑颜色较淡。叶枯病发 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圆形病斑,以后不断扩 大,密布全叶。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白色,有 时使叶片破裂穿孔,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 调控林分密度,使通风透气。 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挖坑深 埋,避免病原传播。冬季结合

    18、清洁田 园,清扫枯枝落叶,集中处理,既减 少了病害的污染,又可以积肥。发病 后每隔710天喷1次1:1:100波尔多 液,连续喷洒23次。 杜仲枝枯病 大茎点菌属 Macrophoma sp. 茎点菌属 Phoma sp 枝干,尤其新 发侧枝 危害杜仲树的枝干,多发生在侧枝上,引起叶 片早落、枝条枯死。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常 生长在枯枝上越冬。第2年借风、雨传播,从 枝条上的机械损伤、冻伤、虫伤等伤口或皮孔 侵入。 加强管理,促进林木生长健壮,防治 各种伤口,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 感病枯枝应进行修剪,伤口用50退 菌特200倍液喷雾,也可用波尔多液 涂抹剪口。 _ DB51/T 2643 2019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2643-2019 油用杜仲人工林培育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