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1 DB51 川西北沙地沙棘栽培技术规程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50 2019 2019- 12 - 17发布 2020- 01 - 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苗来源与质量要求 .1 5 种苗调用 .2 6 造林 .2 7 抚育管理 .3 DB51/T 2650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
2、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鄢武先、涂卫国、邓东周、樊华、李森、李玲、陈德朝、贺丽、刘玉平、吴世 磊。 DB51/T 2650 2019 1 川西北沙地沙棘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地区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栽培 的种苗来源与质量要求、种苗调用、造林季节、造林整地、植苗技术、抚育管护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3、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 211412007 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中国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 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1m5m,高山沟谷可达7m8m;棘刺较多,单叶通常近对 生,纸质,狭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cm8cm,宽约1cm;花黄色,花瓣4瓣,花苞球状,嫩绿 色;果实圆球形,直径4mm6mm,橙黄色或橘红
4、色,果梗长1mm2.5mm;种子黑色,椭圆形,长约 3.5mm;有光泽;花期4月5月,果期9月10月。生长在海拔800m3600m向阳的山嵴、谷地、干涸 河床地或山坡上;主要分布于中国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俄罗斯、蒙 古、欧洲也有分布。 3.2 ABT-3号生根粉 ABT-3 rooting powder 一种新型的广谱高效系列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提高成活率,增强抗逆能 力。 4 种苗来源与质量要求 4.1 种苗产地选择 选择沙化地本县及周边区县,海拔3000m以上的苗圃培育的苗木。 DB51/T 2650 2019 2 4.2 种苗质量要求
5、选用2年生实生苗,应达到II级苗以上的出圃标准。 中国沙棘2年生实生苗分为两个等级,测量工具和精度参照GB 6000-1999执行。 I级苗:苗高60cm,饱满芽8个,地径0.5cm,主根长25cm,一级侧根10条。 II级苗:苗高40cm60cm,饱满芽8个,地径0.4cm0.5cm,主根长15cm25cm,一级侧根8 条。 4.3 病虫害检疫 异地调运的苗木需经过病虫害检疫,参照GB/T 60011985执行,附苗木检疫证、苗木合格证和 苗木标签。 5 种苗调用 5.1 苗圃起苗 起苗前1天将苗床浇透,使苗木充分吸收水分,并保持圃地土壤湿润、疏松;起苗时用铁楸在离幼 苗10 cm左右的位置
6、倾斜插入30cm40cm,连根带土平端到地面上,苗木根部的泥土捏碎抖落,尽量 少伤或者不伤及根系,保持裸根苗根系完整和不折断苗干。 5.2 包装运输 苗木起苗后及时打捆,按照苗木苗龄、等级、数量等进行贴签包装,避免苗根系曝于阳光下,或长 时间被风吹。苗木长距离运输时,需用草席、麻袋、篷布等覆盖,并勤检查苗捆间温度和湿度,根据温 度、湿度状况进行通风和洒水。 5.3 苗木假植 若苗木不能及时运出或栽植,需在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临时假植。假植时打开苗捆,假植深 度为30cm40cm,确保根系全部接触湿土,迎风面的沟壁作成45的斜壁。若假植时间超过72h,需将 苗木深埋,单排踩实,并向苗干喷水保
7、湿,用草席、遮阳网等遮阴。 6 造林 6.1 造林季节 每年春季种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6.2 造林整地 6.2.1 整地原则 尽可能减少破坏原生植被或土壤结皮,随整随造。 6.2.2 整地方式 采用穴状整地。植被盖度小于10%的流动沙地,造林前需提前设置机械或生物沙障,具体参照GB/T 211412007执行。 DB51/T 2650 2019 3 6.2.3 整地规格 整地规格0.3m0.2m0.4m。 6.3 植苗技术 6.3.1 根系处理 将种苗根部放入100mg/L200mg/L的ABT-3号生根粉溶液浸泡0.5h1h备用。 6.3.2 栽植模式与密度 在植被盖度超过30%的
8、固定沙地及低洼集水区等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采用团块分布方式种植,每 个团块30m 2 40 m 2 ,株行距为1m,每公顷栽植10000株; 在植被盖度低于30%的半固定、流动沙地及坡顶和坡度较大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采用条带方式 种植,林带方向要与主风方向垂直,每条带宽5m,带间间隔1m,株行距均为0.5m0.5m1m,每公 顷栽植20000株40000株。 6.3.3 栽植方法 采用挖穴定植法。在穴状整地基础上开挖50cm深的栽植穴,栽植穴底径20cm25cm,口径30cm 40cm。向穴内施入0.5kg腐熟牛羊粪作底肥,然后将种苗垂直放入穴内,用腐熟牛羊粪、沙土混合均匀 (体积比1:3混合)
9、进行回填,回填至2/3时轻提苗木,使根系向下自然舒展,继续回填至苗木根颈以 上2cm3cm,四周踩实,最后覆沙。 6.3.4 浇定根水 栽植完当天,用稀释1000倍的高效农林保水剂与ABT-3号生根粉溶液浇透栽植穴土壤。 7 抚育管理 7.1 苗木管护 较为高大的植株适当修剪部分枝条,再用树木伤口愈合剂处理伤口;用软毛刷将伤口愈合剂均匀涂 抹在伤口表面和伤口周围3cm5cm宽的部位,表干时间2h,未表干如遇雨应补刷。 7.2 追肥 首次栽植完成后,分别于栽植后的第2个月和第4个月按照每穴0.5kg的用量追施腐熟牛羊粪。 后期视沙棘生长情况,每年春秋季再追肥2次3次,均匀沟施,开沟距苗木根部30
10、cm,沟深5cm 8cm,沟宽15cm20cm,施后盖土;每公顷1500kg3000kg腐熟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比:100kg牛羊 粪+2kg尿素+4kg过磷酸钙+1kg硫酸钾+0.8kg硫酸锌+1kg硼砂)。 7.3 浇水 栽植完成后,间隔20天左右补充浇水2次3次。 7.4 杂草清理 对栽植穴周围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应及时割茬管理,且茬高不得低于10cm。连续进行2年3 DB51/T 2650 2019 4 年。 7.5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7.6 补植 在造林次年检查造林地,对成活率不足85%的地块进行补植。补植时应尽量使用造林同龄苗木。 7.7 封禁管护 对新造林地进行封禁,禁止放牧和打柴。封禁时间5年8年。 _ DB51/T 265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