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2639-2019 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1539       资源大小:1,017.7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2639-2019 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pdf

    1、,&6 65.020.40 B61 DB51 四川省 地 方 标 准 %51/T26392019 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 2019 - 12 - 17 发布 2020 - 01 - 01 实施 四 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砧木培育 . 1 4 接穗选择 . 3 5 嫁接方法 . 3 6 嫁接后管理 . 4 7 多次嫁接 . 5 8 苗木质量与出圃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藤椒苗木刺性状比较 . 1

    2、0 %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 林业和草原局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批 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川仁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 丹棱县旺源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善波、 王莎 、王丽华、金银春、罗德智、余红伟、杨柳璐、罗丹、刘明、杨 平 、 梁颇、罗成荣、杨志武、宋小军、彭晓曦、吴斌、刘青、熊量、陈刘、张晓成、刘林。 %7 1 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藤椒少刺培育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包括砧木培育、接穗选择、嫁

    3、接方法、嫁接后 管理、多次嫁接、苗木质量与出圃等。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藤椒少刺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LY/T 2914 花椒栽培技术规程 NY 525 有机肥料 3 砧木培育 3.1 种子采收 与处理 3.1.1 种子采收 选取树龄 10年以上, 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且结实量高的

    4、青花椒或藤椒良种作为采种母树 采集种子。 3.1.2 种子处理 将完全成熟的果实采收后,阴干至果皮自然裂口,取其种子,用0.2 % 0.4 %高锰酸钾浸泡 5 d7 d, 每天换水一次,去掉浮于表面的空壳与不饱满种子,晾干后将种子用于播种, 水质应符合 GB 5084二类 标准的 要求 。 3.2 苗床选择与整理 3.2.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排灌良好、背风向阳、土壤肥力好、 pH值为 6.5 7.5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圃地。 3.2.2 苗床整理 将土壤翻耕 20 cm以上,整平整细; 根据坡向 整理苗床 , 苗床 宽 80 cm 100 cm,高 10 cm 15 cm, 长度依地形而定

    5、, 苗床之间 沟宽 50 cm 60 cm,深 15 cm 20 cm,利于 田间 管 理和排水。 %7 2 3.2.3 苗床消毒 用70 % 甲基硫菌灵 可湿粉剂 800 1000倍液 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800倍液 喷洒, 对苗床进 行消毒处理;最后 用塑料薄膜覆盖 土壤, 密封 5 d 7 d后揭开薄膜 。 3.3 播种时间与方法 3.3.1 播种 时间 为9月上旬 10月中 、下旬,每亩播种 40 kg45 kg 。 3.3.2 播种方 法 种子均匀撒在厢面上,覆盖厚 1 cm 2 cm的细土,再铺厚 1 cm的稻草,最后用高 60 cm 80 cm的拱 棚薄膜覆盖。

    6、 3.3.3 播种后管理 待幼苗出土后,揭开两侧薄膜,通风透光。为保证苗木生长的水分供应,应视苗木生长情况适时适 量浇水。 3.4 苗木移栽 3.4.1 移栽时间 为3月下旬至 5月上旬。 3.4.2 移栽方法 按照幼苗大小进行分级,选择苗高8 cm 10 cm的种苗,将其移栽于 15 cm 15 cm的塑料营养杯内, 用砂壤细土覆盖根部。每一个营养杯内栽植 1株幼苗。 3.4.3 移栽后管理 将营养杯苗移置于苗厢上,苗厢宽120 cm 130 cm, 沟宽 40 cm 50 cm,深 20 cm 30 cm, 浇透水, 覆盖细土,搭遮阴棚,以 提高 成活率。 3.5 苗期管理 3.5.1 除

    7、草 每15 d 20 d人工 除草一次 ,禁止使用各类除草剂除草。 3.5.2 浇水 春旱季节,每 3 d 5 d浇一次水 。 3.5.3 施 肥 施肥4 5次。 第1次 施肥 (苗木移栽 20 d后): 每 667 m2将 含氨基酸水溶肥 0.1 kg 0.15 kg+大量元素水溶性肥 0.2 kg 0.3 kg+微生物菌剂 0.2 kg 0.3 kg+植物生长调节剂1.5 ml 2.0 ml溶解于水后喷雾 ; 第2次 施肥 (苗木移栽 50 d后): 每 667 m2将 含氨基酸水溶肥 0.2 kg 0.3 kg+大量元素水溶性肥 0.3 kg 0.4 kg+微生物菌剂 0.3 kg 0.

    8、4 kg+植物生长调节剂3 ml 4 ml溶解于水后喷雾; %7 3 第3次 施肥 (苗木移栽 90 d后): 每 667m2将硫酸钾型复合肥 20 kg 25 kg溶解于水中浇灌; 第4次 施肥 (苗木移栽 120 d后):每667m 2将硫酸钾型复合肥 30 kg 40 kg溶解于水中浇灌; 第5次 施肥 (苗木移栽 120 d后):每667m 2将硫酸钾型复合肥 50 kg 60 kg溶解于水中浇灌。 3.5.4 病虫害防治 3.5.4.1 物理防治 采用诱虫色板、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 3.5.4.2 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允许使用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

    9、合成农药,禁止使用国家 明令禁止的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详见主要虫害综合防治附录 A,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附录 B。喷施农药应符合 GB/T 8321.10的规定。 3.5.5 修剪 当苗高达 50 cm 60 cm,用枝剪截干,经过 2 3次截干,让苗木高度保持在 50 cm 60 cm,促使苗 木主干增粗 , 待苗木基部直径生长至 0 .6 cm以上,即可用于嫁接。 4 接穗选择 4.1 优树筛选 选择树龄为 5年以上,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节间短的藤椒优树作为培 育藤椒少刺接穗的来源 。 4.2 接穗采集 将枝条 顶端新梢(包括顶芽)作为接穗,穗条长度为1

    10、2 cm 15 cm,基部直径为 0.4 cm 0.8 cm, 含有 46个 芽( 包括顶芽) 。 4.3 接穗预处理 剪去叶片,将 穗条 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然后置于湿润的毛巾上,并装入大小合适的 塑料 筐内,最后再在塑料筐表面,覆盖一层湿润毛巾,便于 保湿 和运输。 4.4 接穗贮藏 将穗条 的叶柄、顶叶剪去,抹除稀疏小刺, 按照穗条 基部直径大小进行分级,每50 根 打捆,装入塑 料筐内, 喷洒清水一次, 然后用湿润毛巾遮挡,放 于 5阴凉处 保存。 5 嫁接方法 5.1 嫁接时间 川中丘陵区以 11月中旬 12月 下 旬 为宜,盆周山地依气候条件适当延迟嫁接时间 。 5.2 砧

    11、木处理 %7 4 选取营养杯苗,在 砧木 主干离地面 16 cm 20 cm处截干,抹去主干上的 皮刺 。 在离地面8 cm 10 cm 处, 选择主干平滑面一侧, 向下切一平滑长斜面,长度为 4 cm 6 cm,微露出木质部,斜面 底部预留 长 度为 0.8 cm 1.0 cm树皮 , 剪去多余的树皮 。 5.3 接穗处理 剪去穗 条下部 切口 ,保留穗条长度为 10 cm 12 cm,含有 4 5个 芽(包括顶芽),选择穗条 中 下部 一 平滑处, 削 与砧木长度相当的 平滑长斜面 ,并在穗条基部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 45斜切一短面 。 5.4 枝接方法 采用枝接方法,将

    12、穗条插入砧木平滑长斜面中,预留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对齐形成层,最后用 长 30 cm、 宽 1.5 cm 1.8 cm的薄膜带绑紧,捆绑时,留出穗条基部一侧的芽,便于正常生长 。 6 嫁接后管理 6.1 保温保湿 将营养杯嫁接苗放入宽 3.2 m 3.5 m、高 2.5 m 3.0 m,长因地块而定的塑料拱棚内,为了保证地 面温度,在营养杯嫁接苗上 覆盖 地膜 一层, 待 20 d后取 下;同时,在塑料拱棚薄膜上覆盖两层遮阳网, 以防止霜冻。 6.2 温度控制 塑料拱棚温度控制在 5 20,当棚内温度超过20 以上,需将薄膜掀开,通风降温。 6.3 除草 及时除草,每30 d 人工除草一次,

    13、禁止使用各类除草剂除草,以 促进 接穗萌芽、抽 稍 。 6.4 除萌 次年开春,当接穗 新梢抽发 后,要及时去掉砧木上多余萌蘖,如发现接穗死亡, 砧木 萌芽可保留一 部分,以便后期进行再次嫁接。 6.5 疏除花果 若接穗上有花蕾或果实,应及早疏除。 6.6 施肥 3月中、下旬, 每 667 m2将 含氨基酸水溶肥 0.4 kg 0.5 kg+大量元素水溶性肥 0.4 kg 0.5 kg溶解于水 后喷雾。 6.7 病虫害防治 方法与 3.5.4相同 。 6.8 苗木栽植 当苗高 30 cm或侧 枝新梢生长至 5 cm10 cm 时,即 可栽植。 %7 5 6.9 摘心 当顶芽新梢生长至40 cm

    14、 后 , 要及时摘心。 6.10 立支架 当苗木生长至 40 cm 50 cm时,由于新梢多且生长迅速而主干支撑能力较弱,需在主干边用竹竿或 木棒立支架,对苗木进行辅助固定。 6.11 去除嫁接膜 当苗木移栽 40 d 50 d后,嫁接口愈合后用刀将嫁接膜划开,摘除嫁接膜。 6.12 剪除砧木主干 当苗木定植 40 d 50 d后,用枝剪剪去嫁接口以上的砧木主干。 7 多 次嫁接 7.1 第二次嫁接 从方法 5获得的第一次嫁接苗 中 ,选取树龄 2年以上, 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 高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 , 再次 经过砧木培育、接穗采集、 接穗 预处理 、 接穗 贮藏、 嫁接

    15、方法、嫁接后管 理等过程(方法与 3、 4.2、 4.3、 4.4、 5和 6相同),培育出第二次藤椒少刺嫁接苗。 7.2 第三次嫁接 从第二次藤椒少刺嫁接苗中,按照 7.1的方法再次嫁接,培育出性状稳定的第三次藤椒少刺嫁接苗。 详见 藤椒 苗木 刺性状比较 附录 C。 8 苗木质量与出圃 8.1 苗木质量 苗木要求发育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接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绞缢痕迹。 8.2 苗木分级 苗木质量分级见表 1。 表 1 苗木质量分级表 序号 内容 级苗 级苗 1 地径( cm) 0.70 0.60 2 苗高( cm) 40 30 3 根系长度( cm) 14 10 4 5cm侧

    16、根数 10 7 8.3 苗木出圃 DB51/T 26392019 6 苗木出圃前如土壤过于干旱,应充分浇水。 8.4 包装与标志 按苗木分级后,装入大小合适的塑料筐内,并挂标签,标明品种、苗龄、等级、数量、起苗日期、 产地、检验证号等。 A DB51/T 26392019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见表 A.1。 表 A.1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 虫害种类 防治时间 为害部位及症状 防治方法 蚜虫 3 6 月 和 9 10 月 以刺吸方式食幼嫩叶片、花、幼果 及幼嫩枝梢汁液,引起叶片向背面 蜷缩、畸形生长、落花落果。 1、 采用诱 虫色板诱杀害虫 。 2、用

    17、 5%吡虫啉乳油 2000 3000倍液喷雾 。 3、用 7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 6000 8000倍喷雾。 4、用 2.5%溴氰菊酯 乳油 1500 2500倍液喷雾。 5、用 5%啶虫脒乳油 2000 3000倍液喷雾 。 6、将吡虫啉、啶虫脒等 药剂应交替使用。 7、 冬季喷 施 波美 5度石硫合剂清园。 蚧壳虫 4 10 月 受精雌虫在花椒枝条上越冬 , 4月 下旬雌虫产卵于介壳下, 4月下旬 至 5月上旬孵化,雌若虫分散固定 于树干上,雄若虫集中固定于枝干 上。雌雄若虫定杆以后分泌蜡质。 在白粉状蜡质下吸取树液,常使受 害部 位呈现一种白色膜状,造成水 分和营养断缺,导致树干干枯死

    18、 亡。 1、 在采收花椒后修枝并烧毁清林,在冬季用生石灰涂 抹椒树基部,用波美 5度石硫合剂清园,杀死大量虫卵, 降低虫口基数。 2、 4月上旬若虫出茧时, 2.5%高效氟氯氰菊酯 乳油 3000 4000倍 喷雾。 3、 卵期用 50%水胺硫磷 乳油 1500倍液 +45%灭多威乳 油 1000倍液喷雾,喷药时加少量洗衣粉和洗洁精增强 药液附着力,提高药效,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每个月连 续 2次喷药防治,间隔时间 7天一次。 天牛 4 8 月 危害树干、树枝,产卵于树皮裂缝 或伤口处,致使树杆空虚 ,枝梢枯 死。 4月上旬开始活动, 4 6月是 天牛成虫羽化期, 5月上旬和 7月上 旬是成

    19、虫发生高峰期。 1、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 2、 掌握成虫活动习性,人工捕杀 , 4 月上旬幼虫蛀食 部位有黄褐色粘液流出,用小刀挑开杀死幼虫,在伤 口处涂抹防虫剂。 3、 在产卵期间多次清刷树干,堵塞洞口减少成虫产卵。 4、用 2.5%溴氰菊酯 乳油 1500 2500倍液喷雾。 跳甲 3 5 月 或 8 10 月 成虫吃叶,幼虫吃根。 4月上旬开 始产卵,春季和秋季危害严重,盛 夏高温季节发生为害较少 。 1、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 2、 采用诱虫色板 诱杀害虫 。 3、用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1500 2000倍液喷雾。 4、用 2.5%溴氰菊酯 乳油 1500 25

    20、00倍液喷雾。 DB51/T 26392019 8 红蜘蛛 3 11 月 以成、幼、若螨在叶背和嫩芽上刺 吸汁液为害,被害叶片呈现斑块、 卷曲、失去光泽,严重时引起大量 落叶,影响树势,质量下降,产量 大减。冬季和早春是卵多螨少, 3 6月第一次发生高峰, 9 11月第二 次发生高峰。 1、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 2、 采用诱虫色板诱杀害虫 。 3、用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1500 2000倍液喷雾。 4、用 1.8%阿维菌素 乳油 800 1000倍 液喷雾。 5、用 22%阿维螺螨酯 乳油 1500 2000倍液喷雾。 6、 每隔 15天左右喷 1次,连喷 2 3次, 以上 药

    21、剂应交 替使用。 半附线螨 4 10月 群集叶背、娕茎和果实上吸食汁液 为害。一般在 7 10月是发生高峰 期,吸食汁液为害后,椒叶呈黄褐 色斑点,并向叶面弯曲,芽叶萎缩, 直至花椒死亡。 1、 采用诱虫色板诱杀害虫 。 2、用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 1500 2000倍液喷雾。 3、用 1.8%阿维菌素 乳油 800 1000倍液喷雾。 4、用 22%阿维螺螨酯 乳油 1500 2000倍液喷 。 5、用 40%阿维炔螨特乳油 1000 1500倍液喷雾 。 6、 每隔 15天左右喷 1次,连喷 2 3次, 以上 药剂应交 替使用。 山螺蛳(蜗 牛) 3 10月 危害花椒树干、树枝和叶,叶

    22、面变 黄慢慢失去营养。 1、 栽植地周边开隔离沟或撒生石灰或草木灰或干细沙 阻止蜗牛进入栽植地。 2、 初发期选用 80%添诺(四聚乙醛)喷雾土面或洒施 在树冠投影处,喷雾选在上午露水未干或日落到天黑 前或雨后天晴时在蜗牛头部外露时,效果更佳。 DB51/T 26392019 9 A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见表 B.1。 表 B.1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 病害种类 防治时间 危害害部位及症状 防治方法 根腐病 幼苗期 或 5 8 月 多雨季节或园地排水不良易感染。感病后, 病株长势弱,叶小而黄,严重时根部腐烂而 死亡。花椒根腐病常发生在苗圃和成年树上,

    23、最主要的原因是幼苗在刚萌发至 1 2cm时, 幼苗低抗力弱,土壤潮湿不透气细菌感染所 至。成年树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 7 8月高 温、高湿、地势低洼所致。 1、 加强树势和肥水管理,增强花椒树 体抗病性能;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止 园地积水。夏、冬季清园,剪除病枝病 叶,集中烧毁。 2、 发病初期喷施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粉剂 800 1000倍液或 70%次森锰锌 可 湿性粉剂 500 800倍液,重施根茎部。 3、根部腐烂的树,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600 800倍液 灌根, 7天一次,连 续 2 3次。 锈病 6 12 月 危害叶片,叶背出现圆形环状的淡黄色或锈 红色病斑,严

    24、重者使叶片枯黄脱落。 6月下旬 开始发病, 7 11月为发病盛期,降雨频繁时 易流行。当 部分 叶片有锈病病斑时就及时防 治,叶背也喷药。锈病危害后,叶一碰就掉, 无养分积累,第二年开花不座果。土壤水分 低时,可抑制锈病孢子。 1、 在秋末冬初及时剪除病枝枯枝,清 除园内及树下的落叶杂草,集中烧毁, 减少越冬病菌源。 2、 发病前喷施波尔多液( 生石灰:硫 酸铜:水 = 1:0.5:200)或 波美 5度石硫合 剂防治。 3、用 15%三唑酮 可湿性粉剂 800 1000 倍液或 12.5%氟环唑 1500倍液喷雾。 叶斑病 5 6 月 或 9 10 月 危害主干及枝条,危害初期树皮出现灰色斑

    25、 点,后病斑逐渐转为褐色,病斑由灰褐色的 菌丝交替形成,在表层形成一大圆形厚膜。 受害部位溃烂,阻碍树体养分和水分运输。 该病与介壳虫的危害有关,介壳虫分泌的蜜 露为营养。 1、 防治方法用小刀刮去菌丝菌膜后, 涂上石灰浆或石硫合剂的渣液。 2、 冬季用波美 5度的石硫合剂刷干。 3、 用波美 5度石硫合 剂涂抹病斑。 4) 发病初期用 7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 粉剂 800倍液或 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 喷雾 。 DB51/T 26392019 10 B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藤椒苗木刺性状比较 藤椒苗木刺性状比较见表 C.1。 表 C.1 藤椒苗木刺性状比较 性状类型 性状特征 藤椒实生苗 第一次嫁接苗 第二次嫁接苗 第三次嫁接苗 枝皮刺性状 一年生枝条(长 100 cm) 皮刺平均数 /个 82 68 54 32 皮刺均宽 /cm 1.25 1.15 1.05 0.95 皮刺均长 /cm 1.70 1.45 1.30 1.10 叶轴刺 性状 叶轴刺平均数 /个 12 6.0 2.0 0 主叶轴刺 均 长 /cm 1.30 0.80 0.40 0 叶片刺性状 叶片刺平均数 /个 28 15 4 0 叶片刺均长 /cm 0.50 0.30 0.10 0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2639-2019 藤椒少刺培育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