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1 DB51 楠木 施肥技术规程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40 2019 2019- 12 - 17发布 2020- 01 - 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施肥原则 . 1 5 施用肥料的基本种类 . 2 6 施肥技术 . 2 7 注意事项 .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 . 6 A.1 土壤肥力评 价 . 6 A.2 土壤肥力测定方法 . 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肥料配合施用表 . 7 DB51
2、/T 2640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附 录 B 为 资料 性附录。 本 标准 由四川省林业 和草原局 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 由 四川省 市场监管局 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究院。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闵 安民、 李 晓清、王丽、 蔡小虎、 刘兴良、 潘庆牧、 王宇 。 DB51/T 2640 2019 1 楠木 施肥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 准规 定了 楠 木 人工 栽培 施 用肥料有关术语定义、基本 种类 、施用原则 和、 施 肥 技术 及注意事项 。 本标准适用 于四川省主要
3、栽培 的楠属 ( phoebe) 树种 的 施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274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术语 GB/T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18877 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225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LY/T 1232 森林土壤磷的测定 LY/T 1234 森林土壤钾的测定 LY/T 1237 森
4、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LY/T 1239 森林土壤 pH值的测定 LY/T 1243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3.1 幼林 young stand 指造林 5 年以内 的 楠木 人工 林 。 3.2 中龄 林 middle aged forest 指 造林后 5年至 20年 的 楠木 人工 林。 4 施肥原则 4.1 按 需施肥 DB51/T 2640 2019 2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进行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结合 楠木 养分的需求特点,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 肥方法。 4.2 平衡施 肥 按照有机肥 料
5、 与无机肥 料相结合, 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长效养分与速效养分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 量元素、微量元素相结合 的原则 , 实施平衡施肥。 4.3 环保施肥 施肥应达到“ 配肥科学、优化生境、生态环保、优质高产高效 ”的目标。 5 施用 肥料的 基本 种类 5.1 无机肥料 本规程所涉及的单一肥料(氮肥、磷肥、钾肥) 、肥料用化学制品 应 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复混(复 合)肥料应符合 GB/T 15063的要求。 禁止使用未获国家肥料登记证的产品。 5.2 有 机肥料 应符合 NY/T 525的 要求。禁止使用有害物质和重金属超标的城镇垃圾和污泥。 5.3 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 应符合 GB/T
6、18877的要求。 5.4 复合微生物肥料 应符合 NY/T 798的要求。 6 施肥技术 6.1 苗圃地施肥 苗圃地 施肥 应 以有机 肥 料 为主 、无机 肥 料 为辅 , 施足基肥 、 适当追肥。 6.1.1 基肥 施用 有机肥料 1500kg/667m2 2500kg/667m2, 对于偏酸的土壤( pH值 6.5)施用钙镁磷肥 100kg/667m2 150kg/667m2 ,对于中性或钙质土壤施用过磷酸钙 100kg/667m2 150kg/667m2 ,结合整地 时将肥料均匀混入土中。 容器育苗的基质使用适量的 基肥 , 按照 LY/T 1000的要求 执行。 6.1.2 追肥
7、追施的肥料以水溶性速效氮、磷、钾 肥料 为主。根部施肥 结合除草、撒施均匀混入土壤, 浇水; 叶 面施肥应在晴天早晨或傍晚时均匀喷湿叶面。 6.1.2.1 播种苗追肥 幼苗长出后 ,在 6月下旬和 8月下 旬施 尿素 各 1次 , 每 667m2 3kg 5kg, 施用 速效磷、 速效 钾 肥 DB51/T 2640 2019 3 5kg/667m2 10kg/667m2一次 , 施肥时 避免肥料与根系直接接触 。 施肥要与中耕除草 、 灌水相结合。 6.1.2.2 扦插苗、 嫁接 苗追肥 扦插、 嫁接 成活后再追肥。第一次追肥进行叶面施肥,用 0.1%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喷 施 , 以后逐渐增
8、加喷施浓度至 0.2%, 喷施 3次 4次后,进行根部追肥 , 追施磷酸二铵或磷酸一铵,用量 3kg /667m2 5kg/667m2, 生长 后期适当施用磷、钾肥料。 6.1.2.3 容器苗 追肥 主要采用叶面施肥, 结合炼苗, 用尿素 0.3% 0.5%,磷酸二氢钾 0.3% 0.5%对营养钵苗进行浇灌, 以补充水分和养分。 6.2 营造林地施肥 6.2.1 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 土壤肥力的分级与评价 参 照附录 A执行。 6.2.2 造林地 基肥 6.2.2.1 施肥种类及施用量 视造林地土壤肥力 的等级, 施用 有机肥料 或 复合微生物肥料 10kg/穴 15kg/穴 , 加 磷肥 1k
9、g/穴 1.5kg/穴 。 中性和碱性土壤还应施用硫酸亚铁 10g/穴和硫酸锌 5g/穴。 结合整地时将肥 料均匀 混入 栽 植 穴 土 中 。 6.2.2.2 施用方法 将整地挖栽植穴的土壤回填于栽植穴中至 2/3的位置,倒入要施用的肥 料,充分将肥料与穴中的土 壤混合均匀,用土 壤回填满栽植穴。 应 在植苗前至少 10天以上施入肥料。 6.2.3 幼林施肥 6.2.3.1 施肥方式及时期 栽植的次年开始施用追肥。 一年 追 施肥 2次,第一次在 5月中旬或下旬,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 60%, 第二次在 8月上旬或中旬,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 40%;每次施肥结合除草抚育进行 。 6.2.3.2
10、施 肥种类及施肥 量 幼林 追 施 肥的种类及施肥量见表 1。 表 1 幼林施 肥的种类及施肥量 施用肥料 施肥量 ( kg/株) 备注 土壤肥力 级 土壤肥力 级 土壤肥力 级 复混肥料,单一养分配合肥 料 或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 0.2 0.4 0.3 0.6 0.4 0.8 中性和碱性土壤还应施用硫 酸亚铁 5g/穴和硫酸锌 2/ 穴。 复混肥料,单一养分配 合肥料和有机 -无机复混肥 料均按测土配方施肥比例制 DB51/T 2640 2019 4 备; 单一肥料的配合施用 参 照附录 B 执行 。 注: 复混肥料 、 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以总养分 ( N+P2O5+K2O)含量 25%
11、计。 6.2.4 中龄林 施肥 6.2.4.1 施肥方式及时期 一年 追 施肥 1次,在 5月 6月施用,施肥前除杂草 。 6.2.4.2 施肥种类及数量 成林 追肥 的种类及施肥量见表 2。 表 2 成林施 肥的种类及施肥量 施用肥料 施肥 量 ( kg/株) 备注 土壤肥力 级 土壤肥力 级 土壤肥力 级 复混肥料 , 单一养分配合肥 料 或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 0.8 1.5 1.0 2.0 1.5 2.5 中性和碱性土壤还应施用硫酸 亚铁 10g/株 和硫酸锌 5g/株 。 复 混肥料 , 单一养分配合肥 料 和有 机 -无机复混肥料均按测土配方 施肥比例制备; 单一肥料的配合 施用
12、参 照附录 B 执行 。 注: 复混肥料 、 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以总养分( N+P2O5+K2O)含量 25%计。 6.2.5 施肥方法 6.2.5.1 环状沟施肥法 此法适于平地 楠木 园,在树 冠垂直投影外围挖宽 、 深 20cm左右 的环状沟,将肥料与表土 混匀后施入 沟内覆土。 6.2.5.2 穴状施肥法 在树冠 投影下,自树 基部 0.5m 1m以外 4个方向 挖施肥穴施 肥。 6.2.5.3 条状沟施肥法 结合 楠木 园秋季耕翻,在行间或株间或隔行开沟施肥,沟宽、深施肥法同环状沟施法。下年施肥沟 移到另外两侧。 6.2.5.4 放射状沟施肥法 在树冠下距离主干 1m左右的地方开始
13、,以主干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挖 4条 8条至树冠投影外缘的 沟,沟宽 30cm 50cm,深 15cm 30cm,肥土混匀施入。开沟时顺水平根生长的方向开挖,挖沟时注意避 开大根。 可隔年或隔次更换放射状沟位置,扩大施肥面,促进根系吸收。 6.2.5.5 全园施肥 成年树或密植园,根系已布满全园时采用。 在距离树基部 50cm至树冠缘内均匀撒施肥料,再翻入土 中。 DB51/T 2640 2019 5 7 注意事项 7.1 肥料施用时应避开高温、下雨;若施肥时遇旱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肥后应浇足量的水。 7.2 肥料的配合施用应尽量做到即时混合,即时施用。 DB51/T 2640 2019
14、6 A 6.2.5.4 条状沟施肥法 A 附 录 A ( 规范 性附录) 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 A.1 土壤肥力评价 土壤肥力的各个指标, 级为优良、 II级为尚可、 级为较差 (表 A.1) 。土壤肥力分级评 价以单 项指标等级相同的多数级别为土壤肥力的等级。 表 A.1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项 目 级 级 级 有机质( g/kg) 15 10 15 10 全氮( g/kg) 1.0 0.8 1.0 0.8 水解性氮( mg/kg) 80 50 80 50 有效磷( mg/kg) 10 5 10 5 速效钾( mg/kg) 120 80 120 80 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 20 15
15、 20 15 pH 值 6.5 7.5 5.5 6.5 或 7.5 8.0 5.5 或 8.0 质 地 轻壤、中壤 砂壤、重壤 砂土、粘土 土壤厚度( cm) 60 20 60 20 A.2 土壤肥力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 有效磷、 速 效钾、阳离子交换量、 pH值、质地分别按 LY/T 1237、 LY/T 1232、 LY/T 1234、 LY/T 1243、 LY/T 1239、 LY/T 1225标准执行 ; 全氮、 水解性 氮 按 LY/T 1228标准执行 。 DB51/T 2640 2019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肥料配合施用表 肥料配合施用见表 B.1。 表 B.1 肥料 配 合施用表 硫酸铵、氯化铵 碳酸氢铵、氨水 尿 素 硝酸铵 石灰氮 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 磷矿粉 硫酸钾、氯化钾 窑灰钾肥 堆肥、厩肥 硫 酸 铵 、氯 化 铵 碳 酸 氢 铵 、氨 水 尿 素 硝 酸 铵 石 灰 氮 过 磷 酸 钙 钙 镁 磷 肥 磷 矿 粉 硫 酸 钾 、氯 化 钾 窑 灰 钾 肥 堆 肥 、 厩 肥 注: “” 表示可以混合施用, “” 表示不能混合施用, “” 表示混合后要立即施用,不宜久存。 本附录摘引自农业化学(总论),农业出版社出版, 1980年 1月第一版, p343。 _ DB51/T 264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