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010 F 0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620 2019 公共机构节水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conservation on public institutions 2019 - 10 - 25 发布 2019 -01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620 2019 I DB51/T 2620 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本要求 . 1 4 运行管理要求 . 1 5 节水保障措施 . 2 6 宣传与培训 . 3 7 绩效评价 . 3
2、 8 监督 . 4 参考文献 . 5 DB51/T 2620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成都市武侯区机关事 务中心、四川万豪企业管理咨询有 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培杰、陈国忠、樊晓艳、彭葛飞、罗伟、李绍江、黄敏、李文、苏小小、仇 玮玮、李薇。 DB51/T 2620 2019 1 公共机构节水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机构节水的基本要求、 运行管理要求 、 节水保障措施、 宣传与培训、绩效评价和 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公共
3、机构的节水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8870 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和管理通则 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CECS 14:2002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3 基本要求 3.1 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3.2 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强节水知识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3.3 公共机构应明确节水管理部门、节水联络员
4、。 3.4 公共机构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器具。 4 运行管理要求 4.1 目标和实施方案 4.1.1 应根据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结合本单位用水特点和上一年度用水状况,制定节水目 标,推 进本单位的节水管理工作。 4.1.2 应根据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以及本单位的节水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确保节水管理目标 的落实,实施方案应量化、可操作性强,并将节水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单位中的各个部门和个人。 4.2 定额 4.2.1 实行用水定额管理, 按单位性质、业务量和各年度水耗状况,科学确定年度水耗总量、人均水 耗、单位建筑面积水耗定额。 4.2.2 公共机构应依据节水方针和目标制定切实
5、可行的节水措施。 4.3 计量和统计 DB51/T 2620 2019 2 4.3.1 公共机构应有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和用水计量系统,水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达到 GB 24789 的要求。 4.3.2 公共机构应加强用水消耗统计 ,建立统一台账,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3.3 公共机构应定期进行综合用水分析或依据 GB/T 12452 进行水平衡测试。 4.4 运行维护 4.4.1 公共机构应有完整的供水管网图,有完善的管网设备维护检修、抢修制度。 4.4.2 公共机构应对重点用水设备清单和运行台账,相关运行维护体系,并定期对用水设备进行巡查、 测试、检修和维护。 5 节水保障措施
6、 5.1 供水系统 5.1.1 对供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应重点检查管网和预埋管道,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 5.1.2 建有回用水供水系统的,需对回用水管网压力进行监测,保证各回用水点的正常使用,安排专 人对再生水处理设施进行 日常管理,保持日常数据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 5.2 日常用水设备 5.2.1 应统筹考虑各用水环节,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各用水环节之间的串联用水,实现系 统节水。 5.2.2 各用水环节重点评价的节水型器具普及率应达到 100%,节水型器具应符合 GB/T 18870 的要求。 重点评价的节水型器具包括但不限于:水嘴(水龙头)、便器及便器冲水阀、淋浴器、喷
7、头设备等。 5.2.3 各用水环节应建立完善的用水节水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5.2.4 定期保养和维护用水设备,鼓励使用漏水报警装置,杜绝“跑、冒、滴、漏”状况发生。 5.2.5 人员在用水间隙和用水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可安装使用感应式、延时式的节水龙头。 5.2.6 卫生间宜采用自动启闭的节水器具,并定期检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5.2.7 管道直饮水系统的净化水设备产水率应不低于 70%,浓水应回收利用。 5.2.8 空调、设备冷却水应循环利用。 5.2.9 杜绝教学及科研实验过程中水的一次性排放。 5.3 绿化用水系统 5.3.1 绿化浇洒应符合 GB 50555-2010 中 4.4
8、 的要求。景观用水水源应符合 GB 50555-2010 中 4.1.5 的要求。 5.3.2 绿化浇灌、景观补水和路面喷洒宜采用雨水回收或再生水处理系统。 5.3.3 绿化浇灌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 浇灌方式,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用水量。 5.4 洗车 5.4.1 不应使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车辆。 5.4.2 应安装洗车水循环装置,使用回用水。 5.4.3 鼓励推广无水洗车、中水利用等节水的洗车方法。 5.5 食堂 DB51/T 2620 2019 3 5.5.1 锅炉冷凝水应回收利用。 5.5.2 厨房漂洗用水应回收利用。 5.5.3 不应过水洗菜、过水化冰。 5.5.4 节水型洗碗机和洗菜
9、机应满负荷运行。 5.5.5 蓄水池应加盖、加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减少浪费。 5.6 浴室、游泳池 5.6.1 大型公共浴室宜采用高位冷、热水箱重力流供水。 5.6.2 应合理利用洗浴废水。 5.6.3 游泳池应采用非满型定水位补水方式进行补水,限制水面水位离岸 10 15 ,补水比例应符 合 CECS 14:2002 的要求。 5.6.4 游泳池应采用循环给水系统。 5.6.5 游泳池应回收利用排放水。 5.6.6 集中浴室、游泳场所应积极采用废水的热回收和回用处理技术,有计划采用智能节水管理系统。 5.7 其他 5.7.1 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 5.7.2 开展再
10、生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利用工作,建设水处理和雨水收集系统。 6 宣传与培训 6.1 公共机构应定期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 6.2 在办公区域显著位置张贴节水标识,设置温馨提示,公布维修电话。 6.3 立足本单位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6.4 宣传和培训应开展以下内容: 有关节水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重点用水系 统的节水常识; 重点用水设备岗位操作技术。 7 绩效评价 7.1 原则 节水评价应遵循公正、合理、科学的原则。 7.2 绩效评价分类 公共机构节水绩效评价分为以下两类: 内部评价,公共机构应定期评价其节水绩效和节水目标的实现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持 续改进方案
11、; 外部评价,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应对公共机构节水绩效进行评价。 7.3 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机构节水绩效评价指标见表 1。 DB51/T 2620 2019 4 表 1 公共机构节水绩效评价指标 类别 指标内容 管理与制度建 设 健全节水管理组织机构和岗位建设 制定节水规划、方针和目标 制定节水方案,以及方案的执行情 况 制定节水宣传培训计划和活动,定期进行节水教育和培训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 加强用水消耗统计,建立统一台账 建立节水的自我完善机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和改进 建立节水激励制度,以及实施情况 制定和实施节水行为规范 节水保障措施 重点用水设备清单和运行台账,相关运行维护体系
12、,并定期对用水设备进行巡查、测 试、检修和维护 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系统,根据用水系统合理设置计量水表,进行用水计量和监 测 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系统,无跑冒滴漏现象 绿化浇灌、景观补水和路面喷洒宜采用 雨水回收或再生水处理系统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使用 铺设透水地面或地面采取透水措施 进行水平衡测试,形成水平衡报告 水资源消耗定 额管理 人均水耗(行政机关) 生均水耗(学校) 单位建筑面积水耗(医院) 人均水耗(其他公共机构) 8 监督 8.1 公共机构应积极配合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对节水管理的监督检查,如实说明情况并 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 8.2 建立意见处理管理制度,定期对节水意见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DB51/T 2620 2019 5 参 考 文 献 1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 国务院令第 531 号 2 国管局、国家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 2019 2020 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能效领跑 者遴选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管节能 2019 131 号 3 四川省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实施办法 ,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 262 号 4 关于开展 2019-2020 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能效领跑者遴选有关工作的通知,川机管函 2019653 号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