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3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1/T 26052019 蔬菜漂浮育苗技术规程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19 - 08 - 22 发布 2019 - 09 - 01 实施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生产基地选择 . . 1 5 品种选择 与种子处理 . . 1 6 播种与苗期管理 . . 2 7 杂草防除 . . 3 8 肥水管理 . . 3 9 病虫害综合防治 . . 3 10 产品采 收及采后处理 . . 4 11 田园清洁 . . 4
2、 DB51/T 2605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彭州市三界丰碑蔬菜育苗产销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成兵、唐祖君、游敏、钟光辉、米文芳。 DB51/T 26052019 1 蔬菜漂浮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漂浮育苗的育苗场建设、设施设备及材料、育苗和苗期管理及成苗标准等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蔬菜播种育苗及营养体扦插快速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3、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 6715 瓜菜作物种子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2442 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标准 3 育苗场建设 育苗场的选址与建设条件、工艺与设备、建筑与建设用地、配套工程、植物检疫与环境保护等应符 合NY/T 2442的要求。 4 设施设备及材料 4.1 设施 应能满足蔬菜育苗需要,具有较好的避雨、保温、降温、降湿、补光等功能的温室、塑料大棚等。 4.2 设备 4.2.1 苗盘:宜选用白色发泡聚苯乙烯制作的穴盘,根据蔬菜种类和种苗大小,选择上
4、孔径 20 mm 30 mm、底孔径 6 mm 的 50 孔200 孔等不同规格。 4.2.2 育苗池: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长方形育苗池。固定式育苗池直接建设在设施地面上,池长不超 过 40 m,池深 20 cm30 cm,宽 1.2 m1.4 m,池埂 30 cm50 cm。移动式育苗池采用移动苗床改造, 苗床高 0.8 m,宽 1.75 m ,池深为 10 cm12 cm。育苗池底部和四周应铺设黑膜,并在离底部 2 cm 处放置水平隔网。 4.3 基质 应选用无菌商品育苗基质,或采用草炭土、珍珠岩、经发酵处理后的菌渣等自制。基质质量应符合 NY/T 21182的要求。 DB51/T 2605
5、2019 2 5 育苗 5.1 设施设备消毒 设施和育苗池在播种前 20 天左右进行消毒。选择晴天进行,育苗池清洗后,采用无害化杀菌剂对 设施和育苗池消毒。 育苗盘除首次使用的新盘外,均应在清洗后采取消毒灭菌措施。方法是:将消毒剂稀释后放入大于 苗盘的容器内,再将苗盘轻压入溶液中,使其全部浸没,并轻轻摇动,保证苗盘表面无气泡。消毒时间 20 分钟 30 分钟;或采用 1 % 2 %的甲醛溶液或有效氯含量 10 % 20 %的次氯酸钠或 0.1 % 0.5 % 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苗盘表面上进行消毒。 5.2 灌营养液 5.2.1 配营养液 采用经消毒和过滤的自来水、井水、山泉水等无污染水,放置
6、 2 天3 天,每升加入 2 ml3 ml 含腐殖酸的液体肥(腐殖酸30 g/L, N+P 2O5+K2O200 g/L)或每升加入 100 mg 的大量元素水溶肥(N 360g/L,P 2O570 g/L,K 2O70 g/L,Mg10 g/L,B3 g/L,Zn2 g/L),并调节 pH 至 6.56.8。 5.2.2 灌营养液 将配好的营养液灌入育苗池。营养液深度:固定池 10 cm15 cm,移动 池 8 cm10 cm。 5.3 基质装盘 基质含水量 50 %60 %,填满苗盘孔穴,并震动,然后用木尺贴近盘面推平,压穴。 5.4 播种放盘 装好基质的苗盘应在当天完成播种。采用的蔬菜种
7、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 的要求。播前按品种特 性进行浸种催芽,包衣种子直接播种;播后,加盖厚 0.5 cm1 cm 的基质,并放入育苗池,苗盘之间 间隙为 1 cm2 cm。 6 苗期管理 6.1 温度 播种到出苗期以保温为主,若棚内气温超过 32 ,应通风降温。齐苗后,棚内温度控制在 18 28 ,冬季夜晚应保持在 12 以上。 6.2 湿度 播种至齐苗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 85 %以上,齐苗后降低湿度至 50 %70 %。 6.3 营养液管理 齐苗前,营养液保持在 5 cm 以上。藻类污染时可在营养液中加入 0.01 %的硫酸铜防治。齐苗后, 逐步降低根际湿度,排放部分营养液,液面降
8、低到隔网处。 6.4 间苗和定苗 齐苗后间苗和定苗,保证每穴有 1 株生长健壮的幼苗。操作前工人和工具应进行消毒处理。 DB51/T 26052019 3 6.5 炼苗 移栽前 7 天10 天根据天气逐渐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直至全天揭膜,同时根据生长势对幼苗 进行间隔性断肥、断水炼苗。 6.6 病虫害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科学合 理地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农药的使用参照 GB/T 8321。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间苗后3天5天进行第一次防治,间隔 7 天10 天后进行第二次防治,出棚前 3 天进行最后一次防治。 7 成苗标准 苗子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 _ DB51/T 260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