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5862019 花椒施肥技术规程 2019 - 04 - 16 发布 2019 - 05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586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施肥原则 . . 1 4 肥料的基 本要求 . . 1 5 施肥技术 . . 2 6 注意事项 .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肥料配合施用表 . 6 DB51/T 2586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2、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闵安民、何建社、张利、杨昌旭、蔡蕾、刘千里、刘兴良、王宇。 DB51/T 25862019 1 花椒施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椒丰产栽培使用肥料有关术语定义、基本要求、施用原则和施肥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花椒主要栽培种花椒(Z 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及其品种的施肥管理。 竹叶花椒( Zanthoxylum armatum DC
3、.)及其品种的施肥管理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225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LY/T 1232 森林土壤磷的测定 LY/T 1234 森林土壤钾的测定 LY/T 123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LY/T 1239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LY/T
4、1243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 525 有机肥料 3 施肥原则 3.1 按需施肥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进行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结合花椒养分的需求特点,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 肥方法。 3.2 平衡施肥 按照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长效养分与速效养分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 量元素、微量元素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平衡施肥。 3.3 环保施肥 施肥应达到“高产高效、优化肥料的结构、改土培肥、无公害、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标。 4 肥料的基本要求 4.1 无机肥料 DB51/T 25862019 2 本规程所涉及的单一肥料(氮肥、磷肥、钾肥)、肥料用化学制品应符合相应标准的
5、要求,复混(复 合)肥料应符合GB/T 15063的要求。禁止使用未获国家肥料登记证的产品。 4.2 有机肥料 应符合NY/T 525的要求。禁止使用有害物质和重金属超标的城镇垃圾和污泥。 4.3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应符合GB/T 18877的要求。 5 施肥技术 5.1 苗圃地施肥 苗圃地施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施足基肥、适当追肥。 5.1.1 基肥 施用有机肥料2000kg/667m 2 2500kg/667m 2 ,施用过磷酸钙40kg/667m 2 50kg/667m 2 ,结合整地时 将肥料均匀混入土中。 容器育苗的基质使用适量的基肥,按照LY/T 1000的要求执行。
6、 5.1.2 追肥 追施的肥料以水溶性速效氮、磷、钾肥料为主。根部施肥结合除草、撒施均匀混入土壤,浇水;叶 面施肥应在晴天早晨或傍晚时均匀喷湿叶面。 5.1.2.1 播种苗追肥 苗木生长期6月7月,施尿素10kg/667m 2 15kg/667m 2 或腐熟人粪尿1000kg/667m 2 1500kg/667m 2 ; 生长后期,施用磷、钾肥20kg/667m 2 30kg/667m 2 。施肥要与中耕除草、灌水相结合。 5.1.2.2 嫁接苗追肥 嫁接成活后再追肥。第一次追肥进行叶面施肥,用0.1%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喷施,以后逐渐增加喷施 浓度至0.2%。喷施3次4次后,进行根部追肥,追施磷
7、酸二铵或磷酸一铵,用量3kg /667m 2 5kg/667m 2 , 生长后期适当施用磷、钾肥料。 5.1.2.3 容器苗追肥 主要采用叶面施肥,结合炼苗,用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3%0.5%对营养钵苗进行浇灌, 以补充水分。 5.2 营造林地施肥 5.2.1 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 土壤肥力的分级与评价参照附录A执行。 5.2.2 造林地基肥 施足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料。 DB51/T 25862019 3 5.2.2.1 施肥种类及施用量 视造林地土壤肥力的等级,每栽植穴施用有机肥料或腐熟农家肥,加0.5kg1kg磷肥。 5.2.2.2 施用方法 将整地挖栽植穴
8、的土壤回填于栽植穴中至2/3的 位置,倒入要施用的肥料,充分将肥料与穴中的土 壤混合均匀踩实,用土壤回填满栽植穴。 5.2.3 幼林施肥 采取配方施肥,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5.2.3.1 施肥方式及时期 5.2.3.1.1 基肥 幼龄树基肥在落叶前(生长末期)施用。栽植的次年开始施用基肥。 5.2.3.1.2 追肥 在萌芽前追肥1次,占追肥用量的60%;生长旺盛期追1次,占追肥用量的40%。每次施肥结合除草抚 育进行。 5.2.3.2 施肥种类及施肥量 幼林施肥的种类及施肥量见表1。 表1 幼林施肥的种类及施肥量 施肥 方式 施用肥料 施肥量(kg/株) 备注 土壤肥力级 土壤肥力级 土壤
9、肥力级 基肥 有机肥料或腐熟农家肥+复 混肥料或单一养分配合肥料 510+ 0.150.3 1020+ 0.20.4 1530+ 0.250.5 复混肥料,单一养分配合肥 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均 按测土配方施肥比例制备; 单一肥料的配合施用参照 附录 B 执行。 追肥 复混肥料,单一养分配合肥 料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0.150.3 0.20.4 0.250.5 注: 复混肥料以总养分(N+P 2O5+K2O)含量25%计,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以总养分(N+P 2O5+K2O)含量25%计。 5.2.4 成林施肥 采取配方施肥,做到适时、适度、适量。 5.2.4.1 施肥方式及时期 5.2.4
10、.1.1 基肥 在果实采收后尽早施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复混肥料或无机肥料。 5.2.4.1.2 追肥 在萌芽前(3月)、开花前(4月)和开花后(6月7月)共追施3次,萌芽前、开花后各占追肥用 量的30%,开花期前占追肥用量的40%。每次施肥结合除草抚育进行。 DB51/T 25862019 4 5.2.4.1.3 叶面施肥 开花前喷施0.3%0.5%尿素与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间隔7天10天再喷施23次;开花 期施用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混合溶液,花后10天喷第2次;盛花期叶面喷施0.3%硼砂+0.4%尿素; 果实膨大期,每隔10天喷0.3%磷酸二氢钾+0.5%尿
11、素水溶液。 5.2.4.2 施肥种类及数量 成林追肥的种类及施肥量见表 2。 表2 成林施肥的种类及施肥量 施肥 方式 施用肥料 施肥量(kg/株) 备注 土壤肥力级 土壤肥力级 土壤肥力 基肥 有机肥料或腐熟农家肥+复 混肥料或单一养分配合肥料 1020+ 0.20.4 1530+ 0.30.6 2040+ 0.51.0 复混肥料,单一养分配合肥料和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均按测土配 方施肥比例制备;单一肥料的配 合施用参照附录 B 执行。 追肥 复混肥料,单一养分配合肥 料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0.81.5 0.51.0 1.02.0 注: 复混肥料以总养分( N+P 2 O 5 +K 2 O
12、)含量 25%计,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以总养分( N+P 2 O 5 +K 2 O)含量 25%计。 5.2.5 施肥方法 5.2.5.1 环状沟施肥法 此法适于平地花椒园,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挖宽、深20cm左右的环状沟,将肥料与表土混匀后施入 沟内覆土。 5.2.5.2 穴状施肥法 在树冠投影下,自树基部0.5m1m以外4个方向挖施肥穴施肥。 5.2.5.3 条状沟施肥法 结合花椒园秋季耕翻,在行间或株间或隔行开沟施肥,沟宽、深施肥法同环状沟施法。下年施肥沟 移到另外两侧。 5.2.5.4 全园施肥 成年树或密植园,根系已布满全园时采用。在距离树基部50cm至树冠缘内均匀撒施肥料,再翻入土
13、中。 6 注意事项 6.1 肥料施用时应避开高温、下雨;若施肥时遇旱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肥后应浇足量的水。 6.2 肥料的配合施用应尽量做到即时混合,即时施用。 DB51/T 25862019 5 A 6.2.5.4 条状沟施肥法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土壤肥力分级与评价 表A.1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项 目 级 级 级 *有机质(g/kg) 15 1015 10 *全氮(g/kg) 1.0 0.81.0 0.8 水解性氮(mg/kg) 80 5080 50 *有效磷(mg/kg) 10 510 5 *速效钾(mg/kg) 120 80120 80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14、 20 1520 15 pH 值 6.57.5 5.56.5 或 7.58.0 5.5 或8.0 *质地 轻壤、中壤 砂壤、重壤 砂土、粘土 土壤厚度(cm) 60 2060 20 注: 带 “*”指标引自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p91。 A.1 土壤肥力评价 土壤肥力的各个指标,级为优良、II级为尚可、级为较差。土壤肥力分级评价以单项指标等级 相同的多数级别为土壤肥力的等级。 A.2 土壤肥力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pH值、质地分别按LY/T 1237、LY/T 1232、LY/T 1234、 LY/T 1243、LY /T 1239、
15、LY/T 1225标准执行;全氮、水解性氮按LY/T 1228标准执行。 DB51/T 25862019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肥料配合施用表 表B.1 肥料配合施用表 硫酸铵、氯化铵 碳酸氢铵、氨水 尿 素 硝酸铵 石灰氮 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 磷矿粉 硫酸钾、氯化钾 窑灰钾肥 堆肥、厩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碳酸氢铵、 氨水 尿 素 硝酸铵 石灰氮 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 磷矿粉 硫酸钾、 氯化钾 窑灰钾肥 堆肥、厩肥 注: “”表示可以混合施用,“”表示不能混合施用,“”表示混合后要立即施用,不宜久存。 本附录摘引自农业化学(总论),农业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第一版,p34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