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8122014 楠木栽培技术规程 2014 - 07 - 25 发布 2014 - 09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812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指标要求 . . 1 4 种子采收和储藏 . . 1 5 育苗技术 . . 2 6 造林技术 . . 3 7 虫害防治 . . 4 8 技术档案 . . 4 DB51/T 1812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
2、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清、龙汉利、张炜、鄢武先、辜云杰。 DB51/T 18122014 1 楠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楠木( Phoebe zhennan)栽培技术的种子采收和储藏、造林技术、幼苗抚育管理、技 术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楠木栽培和经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
3、/T 100161988 林木种子贮藏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6191996 林木采种技术 LY/T 1607 造林作业设计 DB51/T 15092012 珍贵用材树种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桢楠 3 指标要求 存活率 当年造林成活率90%,3年后保存率85%。 4 种子采收和储藏 4.1 采种母树 采种母树应是通过林业主管部门认定后的采种母树林,或选择生长条件好、树干通直圆满、树冠整 齐匀称、无病虫害的中龄林优良单株为宜。 4.2 种子采收 楠木种子采收和储藏应执行GB/T 10016有关规定。 4.2.1 采种时间 11-12月种子成熟,果皮由青色转黑紫色时达到成熟。
4、 4.2.2 采收方法 采用高枝剪剪下长有种子的枝条,或者在树下铺好油布,上树用竹竿敲打和收集自然脱落的种子。 DB51/T 18122014 2 4.3 种子处理、储藏 先将果实置于清水中浸泡1-2d,待果肉软化,再捞起搓擦、用清水反复冲洗,因果肉含油脂较多, 每次淘冲前可加适量草灰搓擦,以涤除油脂;种子漂洗干净后,置通风室内阴干,用湿润的细沙分层贮 藏,种子和干净河沙(黄沙)按1:4比例混合均匀,混合物湿度保持60%。应时常检查防止沙子过干或过 湿。 5 育苗技术 5.1 播种育苗 楠木育苗应执行GB/T 6001、DB51/T 15092012的有关规定。 5.1.1 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
5、通方便、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块作为圃地。 5.1.2 苗圃地整地 采取高床(苗床高15-20cm,床宽1.0-1 .2m)整地,代森锌、多菌灵、呋喃丹与硫酸亚铁混合(用 量为每1m 3 土+10g代森锌+10g多菌灵+5g呋喃丹+5g硫酸亚铁)土壤消毒的育苗地土壤处理技术,可保证 苗期无明显病虫害。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磷肥120kg。 5.1.3 播种 5.1.3.1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90%,室内发芽率60%,场圃发芽率50%。 5.1.3.2 播种时间 11月竖年3月。 5.1.3.3 播种方法 条播:条宽12cm,播种量为150g/m 2
6、。之后用细土覆盖种子,厚度23cm,以不见种子为度。播种 后稍加镇压。 容器:营养袋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 0.1mm,规格为 8cm12 ,袋底穿孔 2 个,袋壁穿孔两 排,选用优质新鲜的 50%微酸性土壤、35%腐熟的有机肥、15%的珍珠岩,提前充分搅拌堆置。播种前用 水浇灌苗床,使营养袋内土壤充分湿透,播种时芽口朝下,每袋播 12 粒种子,覆土 1cm2cm,分畦 整齐排放,用 1:1:100 浓度的波尔多液喷洒营养袋。 5.1.3.4 覆膜 覆膜:播种后,浇水,然后覆膜。 5.1.4 苗膜期管理 5.1.4.1 苗期遮阴 DB51/T 18122014 3 4月上中旬,揭去薄膜,盖上
7、遮阳网(遮阳率50% 70%)盖严、盖紧,谨防风吹及鼠害、鸟害。直 至速生期结束揭去遮阳网。遮阳网网高2m以上。 5.1.4.2 水分管理 浇水选择早上和傍晚进行。约7天浇水一次。 5.2 苗木质量分级 苗木质量等级见表1。 表1 苗木 种类 苗龄 苗高cm 地径cm 苗高cm 地径cm 综合控制指标 、级苗 百分率 播种苗 10 30 0.4 20 0.3 播种苗 20 60 0.8 50 0.7 色泽正常, 充分木质化 80 6 造林技术 6.1 造林地选择 6.1.1 土壤 土壤宜选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质土壤上,土层深厚(60cm)、疏松,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6.1.2 坡度
8、 选择在山谷 、山洼、阴坡下部及河边台地,坡度25。 6.1.3 海拔高度 最适宜选在海拔800m,一般不超过1500m。 6.2 规划设计 楠木造林规划及作业设计应按GB/T 15776、L Y/T 1607执行。 6.3 造林 6.3.1 整地 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好的地块宜采用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或水平台整地;荒山荒地宜穴状整 地;幼林下造林,根据郁闭度大小及林木分布情况,在林中空地采用穴状整地。穴状整地造林应尽量连 成带状或小带。挖穴规格50cm50cm40cm,去除石块、杂物等。 6.3.2 栽植时间 裸根苗宜在春、秋季造林。容器苗1年四季均可。 6.3.3 栽植方法 DB51/T
9、 18122014 4 造林采用单株栽植(一穴一株)。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进行栽植,严格掌握先表土、后底 土,苗正、根舒、深栽、捶紧等技术措施,以保证成活率。 6.3.4 栽后管理 栽植后立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造林第二年春季进行成活情况检查,并及时补植,造林成活率应 在90%以上。 6.4 造林密度 人工造林初期宜密植,密度为16002200株/hm 2 ,在生长过程中不断采取施肥、密度调控等经营措 施,随着林木年龄增长,中龄期株保留密度为400450株/hm 2 。“四旁”造林可采用单行或双行定植, 株距(株行距)为24m。 6.5 幼林管护 6.5.1 施肥 以复合肥主。造林后前5
10、年每年至少施肥1次。每株每年复合肥250g。时间应在56月进行。 6.5.2 除草 造林后的5年内,每年抚育12次,即第一次抚育在45月;第二次抚育在78月,并结合第一次 春抚补植。 6.6 抚育管理 510年间,可每年抚育1次。抚育时,严禁幼树剔枝和损伤树皮,确保幼树林冠发育。10年以后, 楠木间伐强度视林木生长情况,林冠逐渐郁闭,林下杂草较少,这时应进行抚育间伐或移植,伐去或移 出明显的被压木、双杈木以及优良木周围的竞争木。强度视林木生长与土壤肥瘠而定,以确保培育大径 材为原则。 7 虫害防治 楠木主要虫害防治方法见表2。 表2 楠木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危害特点 防治方法 蛀梢象
11、鼻虫 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于 3 月份楠木抽梢 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 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 蛀道长 10 厘米左右, 使被害梢枯死。 (1)在 3 月份成虫产卵期及 5 月中下 旬成虫盛发期用 621 烟剂熏杀成虫, 每亩用药 0.5-1 公斤。 (2)在 4 月上 旬用 40%乐果乳剂 400-600 倍液喷洒 新梢。 灰毛金花虫 以成虫啃食嫩叶、嫩梢及小叶皮层,严重的 可使嫩梢枯萎。3 月底到 6 月份均有成虫出 现,4 月中下旬为盛发期。 在 4 月下旬用 621 烟剂熏杀成虫,每 亩用药 0.5 公斤。 8 技术档案 DB51/T 18122014 5 生产单位应建立完整、真实的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档案,包括栽培地位置、面积、种苗来源、 征地、种植、培管等各项作业的用工和物料消耗等,档案长期保存。 _ DB51/T 18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