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 4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4712018 草原火险监测地面调查技术规程 2018 - 04 - 18 发布 2018 - 05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24712018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调查方法 . . 2 5 地面调查 . . 2 6 草原火险 等级划分 . . 5 7 数据管理 . . 5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部分指标测定方法 . 6 DB51/T 2471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
2、/T 1.1-2009 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川江、鲁岩、侯众、李杰。 DB51/T 24712018 1 草原火险监测地面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原火险监测地面调查的固定调查、路线调查、草原火险等级划分的方法和各项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草原火险监测预警的地面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3、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2998-2016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草原火险 Rangeland fire danger 指在引起草原火灾相关因子作用下的火成熟状态,分为潜在草原火险和现实草原火险。 3.2 草地可燃物 Grassland fuel 指草地上可以燃烧的物质,草地可燃物主要有地上植被及枯落物和牲畜粪便等,还包括居民点和城 镇附近亦有少量的人类活动丢弃物。 3.3 地面调查 Ground survey 指采用卫星定位、 数据采集等手段获取草原地面信息的调查方法和技术, 包括固定调查和路线调查。 3.4 固定调查 Fixed
4、 survey 指在根据草原类型布设的固定监测点区域内获取草原地面信息的调查方法和技术。 3.5 路线调查 Route survey 根据草原自然条件,横穿草原主要地形要素及植被类型的主要断面,获取防火期草原地面可燃物的 时空变化状态和规律的地面信息的调查方法和技术。 DB51/T 24712018 2 4 调查方法 草原火险监测地面调查方法主要为固定调查和路线调查。 4.1 固定调查 根据主要草地类型的差异和地理特征,在监测区域内,按照草原类型和防火要求,设立一定数量的 固定监测点。一般要求每个草原型至少设立一个固定监测点。固定调查主要采集固定监测点区域草原植 被信息,定点定期掌握主要草地类
5、型植被与火险状况。固定监测点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兼顾交 通等其它因素。 4.1.1 代表性 能真实反映和代表一定区域内草原可燃物总体水平的地段。 4.1.2 典型性 能真实反映该草原植被类型和生态状况的典型地段。重点选择在典型的草原类型和有重要价值、面 积比例较大、分布广泛、地带性分布明显的生态区域和林草结合、灌草结合等典型地段布设。 4.2 路线调查 路线调查主要选择在林草、灌草结合区和高大草本、灌木等易发生草原火灾区域,能够充分体现自 然条件和横穿主要地形要素及草原植被类型的主要断面,同时兼顾监测地区的交通状况及显著地形、地 物和主要标志点。路线调查主要采集草原在不同地段的植被变化信
6、息,掌握草原火险的时空变化状态与 规律。 4.3 时期选择 草原火险监测地面调查时间一般为3个时期:春季枯黄期(1-4月)、冬季枯黄期(9-12月)、草原 植被生长高峰期(6-8月)。 5 地面调查 5.1 调查用具 准备调查所需的手持定位设备、数码相机和计算器等电子设备,样方框、剪刀、枝剪等取样工具, 50m钢卷尺、35m钢卷尺、便携式天平或杆秤等量测工具,样品袋、标本夹等样品包装用品,野外记录 本、调查表格、标签以及书写用笔等记录用具,地形图、调查底图等图件,越野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5.2 布设样地 5.2.1 样地布设原则 设置样地的图斑空间分布上尽可能均匀,既要覆盖生态与生产上有重
7、要价值、面积较大、分布广泛 的区域,反映主要草地类型随水热条件变化的趋势与规律,也要兼顾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草地类型。 5.2.2 样地数量 每个草原型至少设置1个样地。 DB51/T 24712018 3 5.2.3 样地观测记载 5.2.3.1 样地基本特征 观测记载地理位置、调查时间、调查人、地形特征、土壤特征、地表特征、草地类型、植被外貌、 利用方式、利用状况等,见表1。 表1 天然草地样地调查表 样地编号: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样地所在行政区: 省 地市 县旗 乡镇 经 度: 纬 度: 海 拔: m 景观照片编号: 草地类: 草地型: 坡 向 阳 坡( ) 半阳坡( )
8、半阴坡( ) 阴 坡( ) 坡 位 坡 顶( ) 坡上部( ) 坡中部( ) 坡下部( ) 坡 脚( ) 土壤质地 砾石质( ) 沙 质( ) 沙壤质( ) 壤 质( ) 粘 质( ) 地表特征 枯落物量_g/m 2 ; 家畜粪便重量_g; 月平均降水水量_mm;月平均气温_; 土壤含水量_%。 水分条件 季节性积水:有/无; 地表水种类:河/ 湖/水库/泉; 距水源: ( )km; 利用方式 全年放牧/冬春放牧/夏秋放牧/打草场/禁牧/其它( ) 利用强度 未利用/轻度利用/中度利用/强度利用/极度利用 注:样地编号。每个样地采用统一的编号,编号 15 位,格式为“N999999888800
9、01”;其中第一位“N”天然 草地,“999999”为图斑所在县级行政编码,“8888”为调查年度,“0001”为样地在该县域的顺序编号,从 0001 开始。 5.2.3.2 样方测定 应在样地的中间区域设置样方。 按照样方内植物的高度和株丛幅度分为2类: 一类是植物高度80cm 草本或50cm灌木半灌木为主的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 另一类是植物高度80cm草本或50cm灌木 为主的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样方 。 5.2.3.2.1 测定方法 在草地上采用样方框测定植物构成、高度、盖度、产量等,采集景观和样方照片。 5.2.3.2.2 样方数量 草本及矮小灌木草原的监测点设置的样方数量30个。
10、具有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草原的监测点设置 的样方数量10个,每个样方内应设置草本及矮小灌木样方3个。 5.2.3.2.3 样方面积 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用1m的样方,如样方植物中含丛幅较大的小半灌木用4m的样方。灌木 及高大草本植物样方,用100m的样方,灌木及高大草本分布较为均匀或株丛相对较小的可用50m和 25m的样方。 5.2.3.2.4 样方测定 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具体测定内容见表2。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样方具体测定内容见表3。 DB51/T 24712018 4 表2 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调查表 样地编号: 样方号: 样方面积 m 2 样方俯视照片编号: 调查日期: 年 月
11、 日 调查人: 经度: 纬度: 海拔: m 坡度 总盖度: % 平均高度() 产草量( g/m 2 ) 种类 生殖枝 叶层 盖度( %) 鲜重 干重 优势植物 1 优势植物 2 优势植物 3 优势植物 4(草甸) 优势植物 5(草甸) 其他 合计 优良牧草 / / 可食牧草 / / 毒害草 / / 类群 一年生植物 / / 表3 灌木及高大草本样方调查表 样地号: 样方号: 日期: 年 月 日 样地面积: m 2 调查人: 经 度: 纬 度: 海拔: m 坡度 样方照片编号: 株丛径(cm) 单株重量(g) 总产量 植物名称 长 宽 株高(cm) 株丛投影盖度 (%) 株丛数 鲜重 干重 鲜重
12、 干重 合计 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平均产量 样地总产量 样地总盖度: % 鲜重:( g/m 2 ); 干重:( g/m 2 ) 鲜重:( g/m 2 ); 干重:( g/m 2 ) 其中草本样方平均: %; 灌木样方: %。 6 草原火险等级划分 根据不同地域和草原类型,主要按照草原地上可燃物干重和植被可燃物盖度划分草原火险等级,主 要划分为高、中、低三个草原火险等级,分级标准见表4。 DB51/T 24712018 5 表4 草原火险分级标准 高 中 低 区划指标 可燃物量 (g/ m) 盖度 (%) 可燃物量 (g/ m) 盖度 (%) 可燃物量 (g/ m) 盖度 (%) 高寒草甸类 12
13、0 85 80-120 55-85 50-80 55 山地草甸类 150 80 100-150 50-80 80-100 50 热性灌草丛类 160 75 110-160 45-75 80-110 45 暖性灌草丛类 150 80 100-150 50-80 90-100 50 低地草甸类 150 80 100-150 50-80 90-100 50 7 数据管理 7.1 数据整理 对地面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等。 7.2 数据校核 调查数据应及时进行校核汇总。并建立书面打印与电子文本两种格式材料。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 进行现场和室内复核。 7.3 资料归档 调查数据由承担单位按照要求,通过建
14、立文件、图表资料目录和档案等形式建立档案材料并注明秘 级,归档保存。以书面材料与电子文本两种格式进行保存。 DB51/T 24712018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部分指标测定方法 A1.样方号: 指样方在样地中的顺序号。 A2.植物高度: 每种植物测量5-10株个体的平均高度。叶层 高度指叶片集中分布的最高点距地面高 度;生殖枝高度指从地面至生殖枝顶部的高度。 A3.盖度: 指植物垂直投影面积覆盖地表面积的百分数。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植物样方一般用针刺 法测定,样方内投针100次,刺中植物次数除以100即为盖度;灌木及高大草本样方采用样线法测定:用 30m或50m的刻度样线,每
15、隔30cm或50cm记录垂直地面方向植物出现的次数,次数除以100即为盖度;应3 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每两次样线之间的夹角为120。 A4.鲜重与干重: 从地面剪割后称量鲜重,干燥至含水量14%时后再称干重。 A5.含有灌木及高大草本的样地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 样地植被覆盖度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盖度(1-各种灌木或高大草本合计盖度)各种灌木 或高大草本合计盖度 其中,各种灌木或高大草本合计盖度(单株株丛长单株株丛宽单株投影盖度4)样 方面积 A6.灌木与高大草本为主的草地总鲜重和总干重计算方法: 样地总鲜重各种灌木或高大草本合计鲜重/灌木及高大草本样方面积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 平均鲜重(1各种灌木或高大草本合计盖度) 样地总干重各种灌木或高大草本合计干重/灌木及高大草本样方面积中小草本及小半灌木样方 平均干重(1各种灌木或高大草本合计盖度) _ DB51/T 247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