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120.10 A 0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1612016 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指南 2016 - 05 - 18 发布 2016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21612016 I 目 次 前 言 . . II 引 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一般要求 . . 2 5 人员招聘与录用 . . 2 6 人员培训 . . 3 7 人员能力 资格确认及授权 . . 4 8 人员技术 业绩档案管理 . . 4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招聘要求表 .
2、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工程学检验入职培训大纲 .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新员工监督、指导计划和监督 . 15 附录 D(资料 性附录) 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 18 附录 E(资料 性附录) 培训效果评价记录 . 19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人员能力与资格确认及工作岗位授权记录 . 20 参考文献 . . 21 DB51/T 2161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属于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类标准。 建议实验室将本标准与下列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系列标准 结合起来使用。 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监测指南 实验室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指南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指南 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标
3、准物质期间核查指南 实验室样品记录及检测记录管理指南 组织实验室间比对指南 实验室通风柜使用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运用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管理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安全标志使用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有效数字运用指南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成都产品质量检 验研究院有限责
4、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胡 丹,黄瑛,郑海峰 DB51/T 21612016 III 引 言 实验室的工作中,人员是影响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 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其 他行业或特殊领域的有关准则、规范中都对实验室人员的能力、任职条件、监督等做出了要求。为此, 本标准给出了实验室人员录用、培训、人员授权及监督的实施操作指南,提供具体实施人员培训、监督 的指导。旨在帮助实验室在理解相关方要求基础上更好地实施人员管理,以满足相关方要求。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HR)指
5、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组织所用,且对价 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本标准将实验室的人员管理称为“实验 室人力资源管理”,其原因是在质量管理中,人员管理应涉及教育、技能、经验、体力等内容,才能形 成满足实验室工作要求的团队,只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深层次的管理才能满足 相关要求。 本标准依据 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 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其他有关准则、规范的要求,从人员招聘与录用、人员培训、 人员能力及资格确认授权、人员档案管理四个方面给出指南。 本标准主要由术语和
6、定义、一般要求、人员招聘与录用、人员培训、人员能力资格确认及授权、人 员技术业绩档案管理和五个资料性附录构成。 DB51/T 21612016 1 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实验室质量管理涉及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人员管理,并满足 GB/T 2 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实验室人员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只从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角度,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7、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力资源 Human Re sources ,HR 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组织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 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3.2 管理 managment 为实现组织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注1: 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 注2: 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 注3: 管理工作存在
8、于组织中; 注4: 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 注5: 管理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 3.3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 ces management 为实现组织人力资源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注: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有本质区别; 3.4 DB51/T 21612016 2 人员 personnel 在组织中担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 3.5 能力 capacity 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 3.6 能力素质 capacity a nd quality 在任务或情景中表现的一组行为。 3.7 职业资格 professi onal qual
9、ification 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3.8 从业资格 occupati onal requirements 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工作所需要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 3.9 执业资格 certified qualification 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 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工作所需要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3.10 技能 skill 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4 一般要求 4.1 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应满足 GB/T 27025-2008
10、中 5.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 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 版)4.2 的要求; 4.2 此外,实验室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应满足政府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部门的特殊要求。 5 人员招聘与录用 5.1 法律法规和政策 实验室人员招聘与录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5.2 工作要素 应确定工作名称、职位及其性质、工作繁简难易、责任大小及资格。 a) 工作说明 DB51/T 21612016 3 应编制工作说明,界定工作范围、任务、责任、方法、技能、工作环境、工作联系及所需人员种类 的详细描述。 b) 招聘要求 实验室应通过形成的工作要素和工作说明, 形成招聘要求。 本标准附
11、录 A 给出了招聘要求记录表格, 供实验室参考。 5.3 招聘方法 可使用以下方式之一或其组合,考察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 a) 使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创造力测验; b) 使用公文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情境模拟法; c) 使用关键事件法、背景调查法等观察判断法; d) 使用面试、笔试方法。 6 人员培训 6.1 新员工培训 6.1.1 新员工入职培训大纲 应结合实验室工作类型和工作特点,编制新员工入职培训大纲。大纲的主要构成包括培训目的、培 训任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注: 本标准附录 B 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
12、DA)监管事务办公室、法规科学 办公室在 ORA 实验室手册发布的工程学培训导向,供实验室参考。 6.1.2 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 新员工入职培训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e) 实验室基本情况和运作方式; f)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g) 安全操作、紧急情况应对和急救措施,包括实地演练; h) 相关法律法规; i) 计量单位使用和数据处理; j) 涉及检验对象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仪器设备操作使用; k) 客户接待礼仪; 6.1.3 新员工试用期间的培训与监督 新员工试用期间培训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应确保新员工在培期间的工作及质量受到充分的监督,并满足 GB/T 27025-200
13、8 中 4.1.5g)、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2.4 的要求; b) 实验室负有监督职责的人员应编制新员工在培期间的培训和监督计划。 包括培训指导和监督内 容,经批准后予以实施; c) 新员工在培期结束后,负责监督的人员应对其学习的结果和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以作为正式入 职的重要依据。 注: 本标准附录C给出了新员工监督、指导计划和监督、指导记录的示例,供实验室参考。 DB51/T 21612016 4 6.2 在职员工培训 6.2.1 培训需求方案 实验室应对现有工作岗位和拟增加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分析,结合现有人员能力及素质状况,人员 从事工作领域以及实验
14、室未来发展的规划来确定培训需求方案。 注1: 还可结合对所有人员采取问卷调查获得培训需求。 注2: 本标准附录 D 给出了一个通过实验室培训问卷调查,获得培训需求的示例,供实验室参考。 6.2.2 培训计划 实验室制定在职员工培训计划,考虑以下因素: a) 实验室应根据培训需求方案编制一个管理周期的培训计划; 注: 典型的管理周期为12个月。 b) 培训计划的内容包括接受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时间安排等; c) 培训方式包括集中授课、个别授课、实验室内部组织培训、派出人员参加外部培训、自学等。 6.2.3 实施培训 6.2.3.1 不管是拟入职的新员工,还是在职员工,都应按培训计划实施
15、培训; 6.2.3.2 应对每次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用以评估培训目的是否达成; 6.2.3.3 外出培训人员培训结束后,需要时应组织外出参加培训人员对实验室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内部 再培训; 6.2.3.4 一个管理周期结束后,实验室应总结培训工作,向管理者提交培训目标完成情况、效果和下 一个管理周期的培训建议。 注: 本标准附录E给出了培训效果评价的示例,供实验室参考。 7 人员能力资格确认及授权 7.1 应对人员已经具备的从业资格或执业资格、技能进行评价、确认,给出是否具备承担某项工作的 能力的结论; 7.2 评价与确认应由实验室资深人员或技术管理层、质量管理者进行; 7.3 对经评价与确认符
16、合要求的人员,根据工作岗位职责,进行工作岗位授权。 注: 本标准附录F给出了实验室人员能力与资格确认记录和工作岗位授权的示例,供参考。 8 人员技术业绩档案管理 8.1 人员技术业绩档案管理是动态的活动,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随时能完整收集档案资料。 8.2 人员技术业绩档案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求职申请书; b) 招聘评价记录和聘用合同或同类文件; c) 健康证明或身体状况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实验室特定要求的证明或记录; d) 能力及资格确认记录、岗位授权记录; e) 历次培训及培训效果评价记录; f) 承担的科研课题、实验室工作的记录; g) 获奖记录; DB51/T
17、 21612016 5 h) 出版著作及著作权证明、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记录; i) 参加学术会议、技术研讨会及会议演讲记录; j) 历年年度技术或工作考评的记录。 DB51/T 21612016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招聘要求表 表A.1 人员招聘要求表 实验室招聘要求 文件编号: 岗位名称 液相色谱质谱联 用仪操作 职位及性质 检验员 工作难度 较大 人数 2名 性别 不限 年龄 45岁以下 身体状况 健康,无色盲 资格 经过培训获得检验员上岗资格 工作范围 加工食品、农产品、畜牧业产品、海产品等样品基体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加工中产生的部 分毒素检验,有时涉及新的
18、基体检验。 工作环境 实验室内进行检验操作,实验室外抽样 工作任务 按照SOP的要求实施检验,收集数据编制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进行所用仪器设备维护和期间核查; 建立新方法,进行新方法验证和确认,编制内部质量控制计划,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工作责任 负有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报告结果符合要求;确保仪器设备及其环境条件状态完好且满足要求 等职责。 从业资格要求 1、分析化学专业、食品分析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2、分析化学专业、食品分析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有四年以上相同工作经验; 3、英语水平较好,六级资格考试合格;未取得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能熟练翻译专业文章者。 技能要求
19、 1、熟悉计算机操作使用,能熟练利用网络收集有关信息; 2、有数理统计学知识背景者优先。 素质要求 1、团队意识强,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2、沟通能力良好,人际关系处理较好; 3、心思缜密,逻辑思维能力强; 4、有大局观,有服从组织的意识。 招聘方法 核查相关证明资料;面试交谈进行个性测验,情景模拟法进行素质测验。 DB51/T 21612016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实验室工程学检验入职培训大纲 B.1 前言 本大纲的内容是为获得了工程学士学位或同等物理科学知识的新员工入职实验室后, 正式进入工作 岗位之前,准备的入门级综合培训大纲。本大纲不涉及具体的培训内容,这些相关的培训
20、内容及背景材 料应由培训师负责。 实验室管理和检验涉及的内容较广, 检验中使用的设备类型很多, 建议提炼出基础的、 共性的东西, 加上当前更新的知识,作为培训方案的主要内容。方案的核心是教授新进人员认识熟悉和操作各类工程 类分析用仪器,认识资深的人。 本大纲不涉及样品的信息。 不是所有的人员都需要培训所有内容,可根据实验室或者个人需要,给予适当调整。当认为有必要 进行一些教材以外内容的培训时,可特别安排专门培训。 B.2 摄影 B.2.1 目的 回顾基本的摄影原理和介绍摄影器材给受训人员。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能用摄影器材获得细节完 整而精确的高质量照片。 B.2.2 任务 B.2.2.1 培训
21、师和受训人员回顾基本的摄影知识,内容包括: 景深 采光 曝光计 图像媒体储存 B.2.2.2 介绍摄影器材,指导其使用和防护,所涉及器材包括: 数码相机 记录振波相机 近景摄影机 显微照相机 其他摄影器材 B.3 基础电学 B.3.1 目的 探讨电力运算基础知识以及其他知识。 B.3.2 任务 介绍电学基础知识,包括: 直流电 DB51/T 21612016 8 交流电 欧姆定律 分压器 电容效应 频率响应 输入阻抗 电源调整率 接地 非固定装备 高压测量 根据需要指定受训人员计算和练习的内容, 使受训人员能够正确用电和正确处理仪器设备使用及测 量中出现的问题。 B.4 电磁干扰 B.4.1
22、目的 向受训人员介绍电磁干扰的基础知识及其测量方法和仪器。 B.4.2 任务 培训师回顾电磁波、电磁场和电磁光谱的基础知识,讲解遇到的三类电磁干扰(传导干扰、静电干 扰和辐射干扰),探讨与医疗器械和辐射产品相关的电磁干扰的例子,讲解用于评估电磁辐射的设备和 光谱分析方法。 通过指定的练习,使受训人员熟悉电磁场表征,熟悉评估电磁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B.5 温度 B.5.1 目的 向受训人员介绍温度及温度测量的基本知识。 B.5.2 任务 培训师介绍有关温度和温度测量装置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 恒温浴 温度计及其校正(例如管径改正) 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设备 温度测量设备的校准 标准温度计和铂电
23、阻温度计的使用 使受训人员掌握设备使用方法,初步获得实际使用经验。 B.6 相对湿度 B.6.1 目的 和受训人员探讨相对湿度及其测量的基本知识。 B.6.2 任务 培训师和受训人员一道,探讨相对湿度的基础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及校准 技术,内容包括: DB51/T 21612016 9 悬挂式湿度计 电子式湿度和湿度传感器 环境室 通过指定的练习,使受训人员掌握设备使用方法,初步获得实际使用经验。 g3 B.7 机械力和厚度 B.7.1 目的 和受训人员一道,探讨机械力和厚度测量的基础知识,介绍测量仪器。 B.7.2 任务 和受训人员一道,回顾力和厚度测量的基础知识,指导其
24、使用和维修下列测量设备。 千分尺 游标卡尺 刻度盘式测厚仪 线位移计 标准规范 推拉式测力计 拉力测力计 硬度测试仪 压电晶体换能器 秤和天平 刚度测试 扭矩测试 振动台 指定实验室现有仪器,指导受训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B.8 压力 B.8.1 目的 向受训人员介绍大气和流体压强的相关基础知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B.8.2 任务 培训师展示并讲解压强测量装置并指导其使用。展示的装置包括: 气压计及其读数修正 杯式压力计 U 形管压力计 无液气压计 压差装置 压力传感器 压力标准 通过指定的练习,使受训人员熟悉设备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DB51/T 21612016 10 B.9 气态
25、流体 B.9.1 目的 向培训者介绍气流及体积测量的基本知识。 B.9.2 任务 讲解流量和体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描述流量和体积测量相关仪器的使用以及校正因子的应用,涉及下列必要的设备: 旋转流量计 调节器 节流孔板 体积标准 风速计 此外,也包括一些气体过滤器和其他辅助设备的维护知识。 通过指定的练习,使受训人员熟悉气流设备的使用。 B.10 声学 B.10.1 目的 向受训人员介绍声学和声学测量的原理 B.10.2 任务 讲解声学、声音探测及测量的基本知识。涉及下列设备及类容: 声学传感器 分贝 频谱 声波测距 声压级测定 噪音危害和常见声级 通过指定的练习,使受训人员熟悉声音测量仪器的使
26、用。 B.11 辐射 B.11.1 辐射来源 B.11.1.1 目的 介绍自然和人为的辐射源,向受训人员提供辐射防护背景知识。 B.11.2 任务 g3g3g3g3讲解辐射防护,安全法规,以及各种辐射源。 g3 g3g3g3g3指定参考材料供受训人员阅读,使之熟悉并遵守辐射安全规程。 g3 DB51/T 21612016 11 B.11.3 电离辐射放射生物学 B.11.3.1 目的 使受训人员熟悉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B.11.3.2 任务 探讨电离辐射放射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 生物效应种类。 生物效应的决定因素。 电离辐射导致的致癌、致畸和遗传影响。 B.11.4 放射仪器 B.11.
27、4.1 目的 介绍各种辐射探测和测量仪器,并进行实际使用培训。 B.11.4.2 任务 展示各类仪器,介绍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使用仪器检测时所需的修正。要展示的仪器类型包括: GM(盖革 - 米勒)计数器组件; 电离室; 闪烁探测器; 热致发光剂量计(TLD); 胶片剂量计。 受训人员完成指定的测量及校准练习。 B.11.5 X射线的形成和性能 B.11.5.1 目的 介绍 X 射线的基本性质和形成途径。 B.11.5.2 任务 介绍 X 射线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的 X 射线仪器。内容包括: k) X 射线 定义; 形成; 性能 。 l) X 射线仪器 组成; 操控; 如何产生 X 射线。 m)
28、X 射线曝光变化 kVp g143g4; g143g4s; 时间; DB51/T 21612016 12 距离。 n) X 射线散射 使学员熟悉 X 射线设备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B.11.6 X射线照相术和X射线胶片冲洗 B.11.6.1 目的 g3g3g3g3使受训人员熟悉数码和胶片 g27射线照相法,拍摄 g27 光照片,处理胶片使其达到满意的效果以及用 光密度计读取胶片等基础知识。 g3 B.11.6.2 任务 g3g3g3g3讲解 g27光照相法的基本知识,包括: g3 放射线照片 描述 特征 成像 增感屏 g3g3 网格 g3 胶片发展 手动 自动处理 随显影剂温度而变化 胶片变化
29、kVp g143g4 g143g4s 时间 距离 大/小的 X 射线管的焦斑 B.12 仪器仪表 B.12.1 焊接和接线 B.12.1.1 目的 回顾焊接技术和接线的基础知识。 B.12.1.2 任务 讲解焊接和使用半导体器件时的方法和防范措施,学员通过完成培训师指定的实践练习,获得相关 组件和电路的硬连线经验。 B.12.2 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仪表 B.12.2.1 目的 DB51/T 21612016 13 介绍各类仪表的工作原理,测量对象,使用及使用中的防范措施。 B.12.2.2 任务 探讨仪表及其使用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仪表: o) 直流电度表 阿松瓦尔移动 电流表 电压表 p)
30、欧姆表 q) 万用表 r) 峰值电压表 使受训人员通过练习获得仪表实际使用经验,在具体应用中如何正确选用仪表,正确理解各个仪表 的使用说明书。 B.12.3 示波器 B.12.3.1 目的 使受训者熟悉各种示波器和配件。 B.12.3.2 分配 介绍示波器设备,并讨论其在具体测量应用中的功能。其中讨论的组件: 便携式示波器-线和电池供电 数字存储示波器 垂直放大器 时基-正常和延迟 差动比较器 探针及其选择和使用 通过指定的实际操作实验,熟悉示波器设备及其使用。鼓励学员独立使用设备进行实验,学会如何 根据需要正确选择设备并且清楚每个设备的优点和局限性。 B.12.4 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B.1
31、2.4.1 目的 介绍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B.12.4.2 任务 展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包括变压器,电池,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指导相关应用及其使用。使 受训人员通过培训师指定的实践练习熟悉这些设备。 B.12.5 脉冲和函数发生器 B.12.5.1 目的 介绍脉冲和函数发生器。 B.12.5.2 任务 DB51/T 21612016 14 介绍脉冲和函数发生器并指导其使用。使受训人员通过完成培训师指定的实际练习熟悉这些设备。 B.12.6 校准器和电子仪器标准 B.12.6.1 目的 介绍实验室标准仪器,标准校准器,以及关于其使用的本地操作规程。 B.12.6.2 任务 介绍校准标准和标准
32、电子仪器。介绍的标准仪器类型包括: 电压标准 电流标准 频率标准 时间标准 电阻/阻抗标准 此外,还包括关于仪器使用的地方政策、规程以及限制等内容。 B.12.7 特殊仪器仪表 B.12.7.1 目的 介绍用作特殊测量和获取特殊数据的仪器。 B.12.7.2 任务 绍有特殊用途的仪器,并描述其使用。使受训人员通过完成培训师指定的练习获取使用这些仪器的 实践经验。 B.12.8 自动数据采集系统 B.12.8.1 目标 介绍各类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及其使用。 B.12.8.2 任务 介绍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采集传感器系统接口。初步了解计算机编程和安装程序。 B.13 医疗器械标准 B.13.1 目
33、的 介绍医疗器械标准来源及其在医疗仪器分析中的使用。 B.13.2 任务 介绍医疗器械标准,包括机构规定的医疗器械标准使用的政策、法律、法规,医疗器械标准的来源, 医疗器械标准的种类。 通过指定训练,使受训人员熟悉医疗器械标准及其在医疗分析中的使用。 DB51/T 21612016 15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新员工监督、指导计划和监督 表C.1 实验室新员工监督、指导计划 文件编号: 姓名 工作岗位 液相色谱质谱 检验员 监督指导时间 6个月 专业及学历 分析化学硕士研 究生毕业 外语情况 英语六级 入职渠道 招聘 应掌握的理论知识 考核方法 理论知识 1、 分析化学基础; 2
34、、仪器分析基础; 3、样品提取、净化、浓缩;4、色谱、质谱分析理论。 提问, 根据回答的情况评价掌握的程 度。 应了解的质量管理要求 考核方法 质量管理 1、检验工作程序;2、检测原始记录编写要求;3、内部质量控制 程序;4、仪器设备管理程序;5、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和维护程序; 6、数据处理及数据控制程序;7、计量单位使用要求;8、消耗材 料采购验收和质量验证程序;9、环境条件监控程序;10、安全操 作程序。 提问,根据回答的情况评价了解的程 度。 应掌握的工作技能 考核方法 工作技能 1、掌握样品前处理技术;2、初步掌握LC-MS的使用; 3、初步掌握LC-MS维护保养;4、学会期间核查方法;
35、 5、掌握仪器条件的设置和优化; 6、掌握数据采集、计算转换、修约和最终表达,掌握法定计量单 位使用,掌握检测原始记录编撰、检测报告编制;7、掌握检测过 程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准确度评价方法;8、正确阅读与翻译英文 技术文件资料。 1、考察一个样品的全部检测过程, 评价是否掌握要求的技能; 2、选择一个留样或标准样品,进行 盲样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准确度; 3、翻译一篇英文资料,评价翻译质 量。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1、人际沟通能力 1、观察;2、安排沟通工作进行考察,评价其人际 沟通的能力。 2、总结、判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1、 安排一次主题演讲 (必要时邀请管理人员参加) , 考察其总结、
36、判断、表达能力。 2、根据情况设计场景,考察应变能力。 其他素质 3、责任心 考察工作是否认真、是否愿意请教和探讨、是否能 想方设法按时完成交办的工作。 监督指导 工作安排 1、监督员和新员工一道,制定监督指导时间计划;2、安排新员工复习和自学的内容; 3、确定考核的方式、方法,结果评价的方法。 监督员 年 月 日 批 准 年 月 日 DB51/T 21612016 16 表C.2 实验室新员工监督、指导记录 文件编号: 姓名 工作岗位 液相色谱质谱 检验员 监督指导 时间 2014.3.10 -09.10 专业及学历 分析化学硕士研 究生毕业 外语情况 英语六级 入职渠道 招聘 能力类别 要
37、求的内容 考核方法 考核的内容 结果 评价 分析化学基础 提问 1、化学分析分类; 2、化学反应平衡。 回答基本正确 基本掌握 仪器分析基础 提问 1、仪器分析分类; 2、常见仪器分析的原理。 回答基本正确 基本掌握 色谱、 质谱分析理 论 提问 1、塔板理论; 2、LC、LC-MS的分析原理; 3、LC、LC-MS结构 回答正确 已掌握 理论知识 (说明: 该员工已 按要求学习了相 关理论) 样品提取、浓缩 提问 1、萃取的原理; 2、萃取工作步骤和质量控 制 回答正确 回答正确 质量管理 了解10个程序文 件的要求 质量管理部出 考卷考试 包含10个程序文件中规定 的内容 考试得分: 88
38、分(附考卷) 合格 样品前处理 给定样品 目击操作 是否按照SOP要求进行样品 前处理 能脱开SOP正确操作 合格 LC-MS使用 给定样品 目击操作 是否按照SOP要求进行操作 能正确操作,但离不开 SOP指导 基本合格 设置仪器条件 提问和目击 1、提问调整仪器条件的要 求; 2、目击设置仪器条件,改 变出峰 正确回答提问; 操作正确 合格 维护保养 提问和目击 1、提问维护关键项; 2、目击维护过程 正确回答提问; 借助SOP操作正确 基本合格 期间核查 提问、审查核 查报告 1、提问期间核查目的; 2、审查期间核查报告。 正确回答提问; 借助SOP正确实施 基本合格 记录和报告 审查记
39、录和报 告 1、记录和报告质量; 2、数据采集计算转换修约 和最终表达; 3、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未出现差错 (附报告和检测原始记 录) 合格 结果准确度 盲样考核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盲样考 核 结果在准确度范围内, 标准偏差小于重复性要 求(附检测结果记录)。 合格 工作技能 翻译能力 笔译英文 翻译一节仪器设备英文使 用说明 翻译基本准确 (附原文和译文) 合格 其他素质 人际沟通能力 安排3次客户 沟通 就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与客户达成一致 沟通结果良好 (附客户沟通记录) 有良好的沟 通能力 DB51/T 21612016 17 总结、判断、表达 能力、应变能力 演讲一次; 设备故障处
40、理 一次。 演讲:LC-MS离子源维护 仪器计算机提示故障,不能 开机的处理。 演讲会与会人员评价较 高; 仪器故障处置得当。 表现良好 责任心 观察记录 出勤情况、完成任务情况 能按时上下班,能主动 请教和探讨,主动申请 加班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合格 总结评语 该员工在陪期间,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质,服从安排,有大局观,工作中较为尊重和团结同事,乐于助 人;善于请教和探讨,善于独立思考,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际动手能力较强。达到了检验员的基本要求, 建议授权上岗。但在在陪期间各项工作还不是很熟悉,今后还应加强实际操作锻炼。 监督员 (签字) 2014.9.20 DB51/T 21612016 1
41、8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图D.1 实验室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 文件编号: 部 门 检验部 岗位名称 元素分析 人员数目 3人 现有工作类别 食品中元素分析 使用仪器 AA、ICP、ICP-MS、AFS 辅助仪器 微波消解、电热消 解、马弗炉 人员专业构成 分析化学专业、食品分析专业 学历构成 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生1名 工作年限 5年2人,3年1人 上岗情况 均通过能力资格确认并授权 岗位工作要求 现有人员能满足现有工作要求 工作变化 从明年开始,本实验室承接土壤中元素分析的工作任务。土壤中元素分析与现有基体中元素分析有 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样品处理方式上的差
42、异,以及有些元素的分析,现有人员尚未接触。 应对措施 拟在现有人员中选择一人去资深的土壤分析实验室学习; 回到实验室后培训现有人员。 培训内容 外出培训学习内容:土壤消解与溶样技术;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学习本实验室还未接触过的元素分 析过程。掌握土壤中元素分析与食品中元素分析的不同之处和重点注意事项。 内部培训内容:由外出培训人员对实验室其他人员进行培训。结合方法的建立,使所有人员掌握土 壤中元素分析技术。同时建立起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考核方法 质量管理部准备已知值样品,实施结果的准确度考核。 时间建议 年初开始送出培训,时间3个月;实验室内部培训3个月。 建议部门 检验部 负责人 填表时间 D
43、B51/T 21612016 19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培训效果评价记录 表E.1 实验室员工培训效果评价表 文件编号: 课程名称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培训内容评价 1、培训内容是否适合你? 适合 内容太多 内容太少 内容太深奥 内容太浅显 2、你对培训内容有什么建议? 课程时间分配 1、课程时间分配是否恰当? 恰当 不恰当 2、你对课程时间分配有何建议? 教材评价 1、你对现有教材是否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2、你对教材有何建议? 教师评价 1、语言表达是否清楚? 清楚 不清楚 2、授课内容安排是否科学? 科学 不科学 3、教学互动是否起到作用? 是 否 4、教授
44、的内容你是否都已听懂? 是 否 学习效果评价 1、培训方采取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是否科学? 是 否 2、你通过此次学习是否能让你顺利承担今后的工作? 是 否 3、你认为这次学习是否达到学习目的? 是 否 你对今后参加这类培训有和建议? 你还希望获得哪些培训? DB51/T 21612016 20 F F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人员能力与资格确认及工作岗位授权记录 表F.1 实验室人员能力与资格确认和工作岗位授权记录 文件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从事本专业年限 所在部门 拟授权岗位 相关工作经历 相关培训经历 考核及通过情况 此前岗位授权情况 申请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45、月 日 人力资源部审核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个人能力及资格是否 满足岗位要求、是否同 意授权意见 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授权岗位名称 授权工作内容 人员管理部门授权记 录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DB51/T 21612016 21 参 考 文 献 1 ENGINEERING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 FDA Office of Regulatory Affairs Office of Regulatory Science.ORA Laboratory Manual Volume IV Section 13.2010,01,03 2 How to Assess the Comp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