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1.020 Y7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 XXXXX2016 羌族服饰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16 - XX - XX 发布 2016 - XX - XX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XXXXXXXXX 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文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皋鹏、彭逸凡、杨玲、侯超华、王巍、徐翔、丁婵、杨路、张毅、 强金武 DB51/ XXXXXXXXX II 引 言 羌族自称“尓玛”,今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2、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 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石阡县 和江口县。羌族聚居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岷江上游地区,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分布其间的绵延 山脉与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和白草河将这一地带分隔成天然的空间区域。由于地理环境条 件的限制,古羌族的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部落”社群的性质,分散于各地的羌族各部落借助于山脉走 向和水系分布等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相对隔绝的自然资源划分、支系认同和政治势力的范围。羌族服 饰作为反映古羌支系认同的文化标志之一, 反映了不同支系的部落痕迹, 表现出了羌族各分支互不统属、 色
3、彩纷呈、形式各异的文化特征。 近年来,随着四川羌族分布区“5.12”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地方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增长,对羌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 切性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羌族传统服饰有别于现代服饰,一方面,羌族许多传统服饰的类别、称谓、款 式、结构、装饰及穿戴方式等与现代服饰有着很大的区别;另一方面,羌族传统服饰由于地理条件、历 史和文化发展的原因,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因此,羌族传统服饰的特异性和多样性迫切需要 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加以明确和规范。 民族传统服饰的发展都面临着如何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制定羌族
4、服饰地方 标准的目的在于,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挖掘羌族传统服饰的深层文化内涵,结合现代服装行业生产的集约 化、规范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对羌族传统服饰及其制作工艺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归纳,为羌族服装和服饰 的设计、生产、科研、教学、贸易及文化传播提供可靠的依据和规范,以确保羌族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 有效保护、传承和现代化利用,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DB51/ XXXXXXXXX 1 羌族服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羌族服饰地域性差异特征、分类、款式、材料、结构和尺寸规格。 本标准适用于羌族服饰服装设计、生产、科研、教学、贸易、文化传播及其它相关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
5、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35(所有部分) 服装号型 3 号型规格 3.1 号型设置按 GB/T 1335 的规定使用。 3.2 成品主要部位规格按 GB/T 1335 的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4 术语和定义 4.1 头衣 由一块或多块布料或布巾按一定的方式折叠、覆盖或缠绕于头顶进行佩戴和造型,根据不同的佩戴 方法和造型上的差异可分为头帕、缠头和包头三种类型。 4.2 长衫 一种覆盖全身、长度过膝的服装,多为布料。一般为立领,右祍斜襟(外门襟超越服装中线向右覆 盖于内门襟上)
6、,长袖,衣侧开衩。门襟于领口、右肩胸、肋下、衣侧衩口处分设盘扣,以便于封合内 外门襟。 4.3 袍衫 一种覆盖全身、长度过膝的宽松服装。宽幅衣领与门襟连为一体,右衽斜襟,长袖。衣领、门襟、 袖口、服装下摆边缘均拼缝彩色布块,外门襟内侧镶贴彩色拼布装饰。袍衫穿着时,外门襟向右包抄内 门襟置于右侧, 腰间用腰带束紧, 然后将右侧衣袖脱下悬挂于身后, 将外门襟外翻露出内侧的拼布装饰。 DB51/ XXXXXXXXX 2 4.4 背心 一种对襟、斜襟或琵琶襟的无袖上衣。 4.5 门襟 上衣前面或前襟用纽扣(纽孔)、盘扣、拉链等封合开口,以便着装稳定与穿脱方便,主要有对襟、 斜襟、琵琶襟三种式样。 4.
7、5.1 对襟 上衣襟从中缝对开的门襟。 4.5.2 斜襟 又称大襟,上衣襟向右覆盖的门襟。 4.5.3 琵琶襟 右襟下摆短缺数寸,大襟只掩至胸前,纽扣自大襟领口到立边下方,排列较密,整个衣襟饰条如半 个琵琶抱于胸前。 4.6 下摆 衣服最下面的部分。 4.7 围腰 覆盖腰腹或胸腹部的方块形服饰品,上至胸口或腰部,下过膝,上部和两侧附吊带和系带,吊挂于 脖颈或系于腰间。上至胸腹部的为全身型围腰,上至腰腹部的为半身型围腰。 4.8 裹肚 羌族男子佩戴于腰间呈倒三角形或梯形的备装随身物件的袋状服饰。裹肚上端两头系带拴于腰间, 结构上分内外两层,里层用于放物,外层用于封口和装饰。用皮料或布料制成。 D
8、B51/ XXXXXXXXX 3 4.9 袖套 佩戴于前臂的服饰品。呈长筒形,前端装有松紧带收紧套口,表面多有刺绣图案。 4.10 腰带 羌族女子系于腰部以围束衣襟,于腰后打结,两头留有绳线流苏的服饰。 4.11 通带 羌族男子系于腰间,整体呈筒形的服饰,内可装物。 4.12 飘带 羌族女子系于腰间、挂于身前或身后的成对的装饰品,多施以“纬编针”或“平铺针”刺绣纹样做 装饰。 4.13 绣花鞋 饰有手工刺绣、补绣等纹样的布鞋,主要有尖头绣花鞋和圆头绣花鞋。 4.14 绑腿 缠绑于小腿用以保暖和护腿。 4.15 香包 内存香料并有刺绣纹样的挂件。 4.16 针线包 内装针、线物品的饰有刺绣纹样的
9、挂件。 4.17 鞋垫 衬垫于鞋内底部以增加鞋子穿着的舒适性,多以刺绣图案为饰。 DB51/ XXXXXXXXX 4 4.18 刺绣 一种用针引导绣线穿刺纺织品,在其表面形成由绣线线迹构成装饰纹样的手工工艺。 4.19 织带 经、纬纱线经过一定方式的编织构成二方连续纹样的带状织物。 5 分类 5.1 地域风格分类 5.1.1 地域划分 羌族服饰按地域性特点划分为中心区、东线、北线、西北线、西南线,相对应的覆盖地区见表1。 5.1.2 风格划分 5.1.2.1 羌族传统服饰按地域性差异分为下列几种风格类型: a) 中心区:渭门型、三龙型、黑虎型; b) 东线:青片型; c) 北线:太平型; d)
10、 西北线:曲谷型; e) 西南线:龙溪型、蒲溪型。 5.1.2.2 羌族服饰地域性风格分布情况参见附录。 表1 羌族服饰地域性风格类型 地域划分 覆盖地区 风格类型 中心区 包括茂县以北沿岷江流域分布的渭门、沟口、飞虹、黑虎、回龙、三龙、 白溪、洼底等乡。 渭门型、三龙型、黑虎型 东线 指凤仪镇及其以东茂县境内的光明、富顺、土门、东兴,凤仪镇以南的 石鼓、南新,北川县的青片河流域的各乡和汶川的威州、玉龙、绵虒等 地区。 青片型 北线 指茂县飞虹乡以北沿岷江流域分布的石大关、较场、太平、松坪沟以及 松潘的镇坪、镇江关小姓和白羊等羌族聚居乡。 太平型 西北线 指沿岷江支流黑水河流域分布的白溪、洼地
11、、曲谷、雅都和维城以及理 县木卡乡、薛城镇在杂谷脑河以北的区域。 曲谷型 西南线 指分布于岷江支流杂谷脑河流域汶川境内的克枯、龙溪,理县境内的桃 坪、通化、蒲溪和木卡、薛城等在杂谷脑河以南的羌族村寨。 龙溪型、蒲溪型 5.2 服饰功能分类 5.2.1 羌族传统服饰按蔽体部位及服用功能可分为以下主要种类: a) 头衣; DB51/ XXXXXXXXX 5 b) 长衫; c) 长裤; d) 腰带; e) 绣花鞋; f) 背心; g) 裹肚; h) 围腰; i) 绑腿; j) 袖套; k) 通带; l) 飘带; m) 香包; n) 针线包; o) 鞋垫; p) 银饰。 5.2.2 常用羌族服饰分类图
12、,见图 1。 a)男子服饰分类示例 b)女子服饰分类示例 图1 常用羌族服饰分类示例 DB51/ XXXXXXXXX 6 6 服饰风格类型 6.1 渭门型 6.1.1 男子服饰 6.1.1.1 由立领长衫、长裤、腰带、裹肚、绑腿和绣花鞋组成。长衫以蓝色、米白色或黑色为主,斜 襟边缘以彩色纹样织带为饰(仅蓝色长衫有此饰);系红色腰带与裹肚(绣花布裹肚或皮裹肚);长裤 以深蓝色或黑色为主;绑腿以本色麻布或毪子(羊毛织物)制成;绣花鞋多以黑色棉布为料。 6.1.1.2 服饰着装图,见图 2a)。 6.1.2 女子服饰 6.1.2.1 由包头、立领长衫、长裤、对襟背心、围腰和绣花鞋组成。包头为白色布巾
13、;长衫以蓝色、 米白色和黑色为主,斜襟边缘镶贴多条彩色花纹织带为饰;系红布腰带;长裤以深蓝色或黑色为主;长 衫外系半身型或全身型围腰,围腰上部并列贴缝两个绣花口袋,底部两侧多以“串绣”针法绣制白色纹 样为饰;绣花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以彩色绣花纹样。 6.1.2.2 服饰着装图,见图 2b)。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2 渭门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XXXXXXXXX 7 6.2 三龙型 6.2.1 男子服饰 6.2.1.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羊皮背心、裹肚、腰带和绣花鞋组成。缠头以黑色宽布巾缠绕头 部,盘叠为圆柱形;长衫多为黑色,斜襟、袖口处以彩色花纹织带为饰;系红色腰
14、带及裹肚(绣花布或 皮裹肚);羊皮背心领口、门襟、袖口和衣摆边缘均用皮条缝缀加固;长裤以黑色为主;鞋多以黑色棉 布为料,施以螺旋形彩色绣花纹样。 6.2.1.2 服饰着装图,见图 3a)。 6.2.2 女子服饰 6.2.2.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羊皮背心、腰带、围腰和绣花鞋组成。缠头以黑色宽布巾缠绕头 部,布巾两头以彩色绣花为饰;长衫以水红色为主,斜襟边缘以多条彩花织带为饰;以黑色宽幅腰带束 腰,腰带两端留有较长流苏悬垂于身后;长裤以黑色为主;系黑色半身型围腰,围腰上部贴缝两个并列 的绣花口袋,口袋表面多以彩色十字绣纹样为饰;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以螺旋形彩色补绣。 6.2.2.2 服
15、饰着装图,见图 3b)。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3 三龙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XXXXXXXXX 8 6.3 黑虎型 6.3.1 男子服饰 6.3.1.1 由缠头、圆领长衫、长裤、羊皮背心、腰带、绑腿和绣花鞋组成。缠头以黑色宽布巾缠绕头 部;长衫多以本色麻布制成;腰间系红布腰带;对襟式羊皮背心的领口、斜襟、袖口和衣摆边缘均用皮 条缝缀加固;长裤以黑色为主;绑腿多用麻布制成;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以螺旋形彩色绣花纹样。 6.3.1.2 服饰着装图,见图 4a)。 6.3.2 女子服饰 6.3.2.1 由包头、立领长衫、长裤、对襟式背心、腰带和绣花鞋组成。包头的穿戴是将白色长布
16、巾的 一端按纵向折叠成阶梯状,覆盖于头部前额,其余部分经头顶覆盖于脑后,然后将里层预先覆盖于头上 的另一条白布巾的两端交叉缠绕于额前,固定折叠,并于脑后打结,布巾两端披挂于脑后;长衫以蓝色、 水红色为主;以黑布腰带束腰;长裤以黑色为主;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以螺旋形彩色绣花纹样。 6.3.2.2 服饰着装图,见图 4b)。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4 黑虎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XXXXXXXXX 9 6.4 青片型 6.4.1 男子服饰 6.4.1.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绣花鞋组成。缠头用黑色宽布巾缠绕头部;长衫、长裤均以黑色 为主;腰间系红布腰带束腰。 6.4.1.2
17、 服饰着装图,见图 5a)。 6.4.2 女子服饰 6.4.2.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围腰、绣花鞋组成。缠头用黑色布巾缠绕头部;长衫以水蓝色布 料为主;长裤以黑色为主;系挂全身型围腰,围腰胸部以绣花纹样为饰,腰腹部贴缝两个并列的绣花口 袋;腰间系以多股混合的彩色粗线索束腰;腰侧常挂两条白底彩绣飘带。 6.4.2.2 服饰着装图,见图 5b)。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5 青片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XXXXXXXXX 10 6.5 太平型 6.5.1 男子服饰 6.5.1.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袍衫、绑腿、绣花鞋组成。缠头用黑色宽布巾缠绕头部,侧面附 缀蓝色辫状绳线为
18、饰;长衫以蓝色布料为主;长衫外套袍衫,斜襟边缘拼缝彩色布块为饰,穿时斜襟外 翻,腰间系红色腰带束紧,右边衣袖脱出披于身后;长裤以深蓝色或黑色为主;绑腿以羊毛纺织而成, 端头镶贴彩色布料为饰,缠绕于小腿部;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以云纹绣花装饰。 6.5.1.2 服饰着装图,见图 6a)。 6.5.2 女子服饰 6.5.2.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斜襟背心、围腰、绣花鞋组成。缠头用黑色宽布巾缠绕头部;长 衫以蓝色、红色为主;背心为圆形斜襟领,领口、斜襟边缘镶贴多条彩色纹样织带为饰;长裤以深蓝色 或黑色为主;系半身型围腰,并以彩色粗线用十字绣施以满幅绣花纹样为饰,围腰腰头多为白色;鞋面 多以黑
19、色棉布为料,绣以花草纹样;右胸斜襟处佩戴银质圆盘胸牌。 6.5.2.2 服饰着装图,见图 6b)。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6 太平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XXXXXXXXX 11 6.6 曲谷型 6.6.1 男子服饰 6.6.1.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羊皮背心、绑腿、绣花鞋组成。缠头用黑色宽布巾缠绕头部;长 衫以黑色为主;系红布腰带;长裤以深蓝色或黑色为主;绑腿多以本色麻布或毪子制成;鞋面多以黑色 棉布为料,施以彩色绣花纹样。 6.6.1.2 服饰着装图,见图 7a)。 6.6.2 女子服饰 6.6.2.1 由盖头、立领长衫、长裤、绣花鞋组成。盖头用黑色布料折叠多层盖于头
20、顶,并用发辫或银 质圆筒串成的发箍缠绕固定,盖头表层及边缘多以彩色绣花纹样为饰;长衫以红色为主,在领口、斜襟 及袖口镶贴彩色纹样织带或布条为饰;系黑色腰带束腰;长裤以黑色为主;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 以彩色绣花纹样。 6.6.2.2 服饰着装图,见图 7b)。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7 曲谷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XXXXXXXXX 12 6.7 龙溪型 6.7.1 男子服饰 6.7.1.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腰带、裹肚、绑腿、绣花鞋组成。缠头用黑色宽布巾缠绕头部; 长衫以蓝色为主,门襟边缘镶贴多条彩色纹样织带为饰;系红色腰带和棉布绣花裹肚;长裤以深蓝色或 黑色为主;绑
21、腿多用麻布制成;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以彩色绣花纹样。 6.7.1.2 服饰着装图,见图 8a)。 6.7.2 女子服饰 6.7.2.1 由缠头、立领长衫、长裤、腰带、对襟式背心、围腰和绣花鞋组成。缠头用白色宽布巾缠绕 头部;长衫以蓝色为主,门襟边缘镶贴多条彩色纹样织带为饰;系黑色布带束腰;背心环绕领肩一圈贴 缝多条彩色纹样织带为饰;长裤以深蓝色或黑色为主;系半身型围腰,围腰上部并列镶贴两个彩色绣花 口袋,下部多用白线施以满幅绣花纹样为饰;鞋面多以彩色棉布为料,施以彩色绣花纹样。 6.7.2.2 服饰着装图,见图 8b)。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8 龙溪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22、 XXXXXXXXX 13 6.8 蒲溪型 6.8.1 男子服饰 6.8.1.1 由缠头、长衫、长裤、腰带、背心、绑腿、裹肚和绣花鞋组成。缠头系用里、外两层布巾缠 绕头部,里层用白布巾绕头部缠紧,外层用黑色布巾再交叉缠绕固定;长衫以素色麻布制成,衣领及胸 襟边缘内侧镶贴 35cm 宽的黑色或蓝色布条缘边,着装时斜襟常外翻;系麻布巾束腰;背心为对襟型, 黑色棉布为料,领口、胸襟和衣边常镶滚多条彩色缘边和彩色纹样织带为饰,在领口处贴缝出假领,胸 襟处补绣“如意”图案,下摆和衣角用彩色布补绣“蝙蝠”图案,象征“幸福如意”;腰间系裹肚,其 表面用黑色或红色布料剪裁并补绣“卷云”图案,裹肚底部吊坠三个套
23、有铜钱的红缨为饰;长裤以深蓝 色或黑色为主;绑腿双层,里层多用本色麻布制成,外层用红色布巾缠绕;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 以彩色绣花纹样。 6.8.1.2 服饰着装图,见图 9a)。 a)男子服饰 b)女子服饰 图9 蒲溪型羌族服饰着装示例 DB51/ XXXXXXXXX 14 6.8.2 女子服饰 6.8.2.1 由缠头、立领长衫、背心、腰带、围腰、绑腿和绣花鞋组成。缠头用黑色布巾缠绕头部,布 巾两端施以彩色绣花纹样,并于前额插入头巾内两侧形成头角形装饰;长衫以蓝色为主,在衣领、胸襟 和袖口边缘镶贴黑布条、彩色滚边或彩色纹样织带为饰;系黑色布巾束腰;对襟背心,黑色棉布为料, 领口、胸襟和衣边
24、常包、镶多条彩色滚边和彩色纹样织带为饰,在领口处缝出假领,胸襟处补绣“如意” 图案,襟摆和衣角用彩色布补绣“蝙蝠”图案,象征“幸福如意”;长裤以深蓝色或黑色为主;腰系半 身型围腰,以十字绣施以满幅绣花纹样为饰;绑腿以本色麻布制成,外用红色布条呈交叉形缠绕束紧; 鞋面多以黑色棉布为料,施以彩色绣花纹样;胸前佩戴珠宝、锁形银饰项链。 6.8.2.2 服饰着装图,见图 9b)。 7 服饰种类 7.1 头衣 7.1.1 男子缠头 用黑色或白色长布巾缠绕于头上部,无刺绣装饰,见图10。 注: 因不同地区的缠绕方式不同,外观造型略有差异。 图10 男子缠头式样 7.1.2 女子头衣 7.1.2.1 头帕
25、将布料折叠为多层,搭盖于头顶,并用发辫、线辫或银制发箍将头帕束缚,见图11。 注: 盖头布料常为黑、白、红三色,黑色和红色的盖头常施以彩色绣花纹样做装饰。 图11 头帕式样 DB51/ XXXXXXXXX 15 7.1.2.2 缠头 将长布巾按一定方式缠绕于头部,缠头一般分内、外两层,里层头巾与发辫相互缠绕盘结固定于后 脑,外层头巾在里层的基础上进行造型,见图12。 注: 不同地区因缠绕方式不同使其外观造型各具特色。 图12 缠头式样 7.1.2.3 包头 将布料的一端搭盖于前额或头顶,其余部分则缠绕头部,并通过缠绕打结固定。包头兼备头帕和缠 头两种头衣的特点,见图13。 注: 特指流行于茂县
26、渭门乡和黑虎乡羌族妇女服饰中两种具有特殊造型的头衣。 图13 包头式样 7.1.3 童帽 由棉布夹缝棉花制成,边线均以红色布条滚边,帽顶左右两边开有小口,各缝缀一簇羊毛呈耳朵造 型,帽顶正中通常缝制一圆形绣片或一块红布,内装豹油、红雉颈毛等,帽两侧贴缝对称的刺绣绣片做 装饰,见图14。 图14 儿童虎头帽 DB51/ XXXXXXXXX 16 7.2 长衫 7.2.1 面料 以麻布、粗毛呢、棉布、绸缎或化纤布料为主。 7.2.2 款式 斜襟,右衽,立领(或圆领),长袖,衣侧在髋关节位置以下开衩,衣摆略宽,见图15。 注: 以麻布和牦牛毛织物(毪子)为面料加工制作的长衫在立领、门襟、袖口、开衩边
27、和下摆等部位里面镶贴3cm 左右的棉布。 图15 长衫 7.2.3 结构 长衫结构图,见图16。 图16 长衫结构示例 DB51/ XXXXXXXXX 17 7.3 袍衫 7.3.1 面料 以本色粗羊毛纺织面料(毪子)为主。 7.3.2 款式 斜襟外翻,门襟(胸襟)、袖口和衣摆拼缝彩色布块为饰,穿戴时右衣袖脱出吊挂于身后,见图17。 图17 袍衫 7.3.3 结构 袍衫结构图,见图18。 图18 袍衫结构示例 DB51/ XXXXXXXXX 18 7.4 背心 7.4.1 面料 主要以羊皮、棉布和牦牛毛呢为料。 7.4.2 款式 7.4.2.1 羊皮背心为对襟结构,里外质地不同,外面是皮面,里
28、面是毛面,袖口、对襟和衣摆均用 3cm 左右的宽皮条缘边,并用细皮条缝合,见图 19。 图19 羊皮背心(羊皮褂褂) 7.4.2.2 棉质背心为对襟或斜襟结构,见图 20。 图20 棉质背心 DB51/ XXXXXXXXX 19 7.4.2.3 毛质长背心为对襟结构,圆领口,衣长过膝,由 4 块长方形毛呢料缝制而成,前后衣片为一 整块面料剪裁而成,前衣片延中心线处剪开并挖领,两侧由 2 片长方形面料连接前后衣片,见图 21。 图21 毛质长背心 7.4.3 结构 7.4.3.1 棉质背心为对襟或斜襟结构图,见图 22。 图22 棉质背心结构示例 DB51/ XXXXXXXXX 20 7.4.3
29、.2 毛质长背心结构图,见图 23。 图23 毛质长背心结构示例 7.5 长裤 7.5.1 面料 以棉布为主。 7.5.2 款式 长裤款式图,见图24。 图24 长裤 DB51/ XXXXXXXXX 21 7.5.3 结构 长裤结构图,见图25。 a)前片 b)后片 图25 长裤结构示例 7.6 围腰 7.6.1 面料 以棉布为主。 7.6.2 款式 7.6.2.1 半身型围腰:上端齐腰,下至过膝,腰间两侧缝缀腰带,腰腹部多镶贴左右对称并列方形口 袋,袋面与其他部位多施以绣花纹样相互呼应为饰,见图 26a)。 7.6.2.2 全身型围腰:上端至胸襟,下至过膝,腰间两侧缝缀腰带,胸襟部位缝一吊带
30、,腰腹部多镶 贴单个或两个并列的口袋,胸襟、口袋、下摆及两角多施以刺绣纹样为饰,见图 26b)。 DB51/ XXXXXXXXX 22 a)半身型围腰 b)全身型围腰 图26 围腰 7.6.3 结构 围腰结构图,见图27。 a)半身型 b)全身型 图27 围腰结构示例 DB51/ XXXXXXXXX 23 7.7 裹肚 7.7.1 面料 以棉布为主。 7.7.2 款式 裹肚呈倒三角形或梯形, 倒三角形裹肚底部有的略带圆弧形, 裹肚袋口长度约40cm,两端系带约30cm, 用正菱形双层麻布为料,多为蓝、黑、白、红四色,裹肚袋面及搭盖施以绣花、挑花、贴花为饰,见图 28。 图28 裹肚 7.7.3
31、 结构 裹肚结构图,见图29。 图29 裹肚结构示例 7.8 绑腿 7.8.1 面料 以麻布和粗毛呢为主。 7.8.2 款式 分为内外两层,里层紧裹小腿,外层用彩色细布条缠绕束紧。 DB51/ XXXXXXXXX 24 7.9 绣花鞋 7.9.1 面料 以棉布、麻布为主。 7.9.2 款式 7.9.2.1 鞋底多为 3 层或 5 层,最里层多用竹笋壳和棕树皮,中间层用布料,最外层用麻布,并以不 同颜色棉布包边。 7.9.2.2 按照鞋帮的刺绣图案和鞋型,有圆头和尖头两种类型: a) 圆头绣花鞋:先在脚后跟处缝合,再与鞋底缝制成成品,鞋型左右相合为圆头,鞋面多以红、 黄、绿、蓝、黑色棉布为料,以
32、花草纹样为饰; b) 尖头绣花鞋:在前中线及脚后跟处缝合,再与鞋底缝合,且在前中线接缝处一般用皮条包缝, 鞋型左右分开为尖头,鞋面多以黑、白、红、蓝、绿、黄色棉布为料,施以云纹图案和花卉图 案。云云鞋多为此型,见图 30。 图30 绣花鞋 7.9.3 结构 绣花鞋结构图,见图31。 图31 绣花鞋结构示例 7.10 袖套 7.10.1 面料 以棉布为主。 7.10.2 款式 整体呈筒状结构。长约380cm、宽约180cm的布块,从侧边缝合,在上下两端卷边并在边内穿套松紧 带。 DB51/ XXXXXXXXX 25 7.10.3 结构 袖套结构图,见图32。 图32 袖套结构示例 7.11 通带
33、 7.11.1 面料 以棉布为主。 7.11.2 款式 主要包括筒形布带及缝缀于布带两端的正菱形绣片,净尺寸一般长约230cm,宽约10cm。布带长约 70.7cm、宽约7.07cm,绣片对角线长20cm,布带沿45角的折叠线螺旋式折叠并缝合布边,形成两端为 90尖角的筒形布带, 绣片上绣制图案, 侧边两角向正菱形的中心折叠, 缝合成马耳状, 又称 “马耳朵” 。 7.11.3 结构 通带结构图,见图33。 图33 通带结构示例 DB51/ XXXXXXXXX 26 7.12 腰带 7.12.1 面料 以麻、毛和纱线为主。 7.12.2 款式 7.12.2.1 单色腰带:多为黑、白、红三种颜色
34、,长约 300cm,宽约 1020cm,腰带两头留有长约 30cm 的绳线流苏。 7.12.2.2 杂色腰带:由多种颜色的纱线混辫而成,长约 300cm,宽约 1020cm,腰带两头留有长约 30cm 的绳线流苏。 7.12.2.3 织纹腰带:由彩色纱线编制而成,带长约 200cm、宽约 10cm,两端留有长约 15cm 的流苏。 注: 根据编制图案的形状及纱线的粗细其尺寸略有变化。 7.12.3 结构 腰带结构图,见图34。 图34 腰带结构示例 7.13 飘带 7.13.1 面料 以棉布为主。 7.13.2 款式 表面绣有图案的筒形布条,长约65c、宽约7cm,端头多采用“平铺针”和“纬编
35、针”,彩绣长约30cm 的装饰图案。 7.13.3 结构 飘带结构图,见图35。 图35 飘带结构示例 DB51/ XXXXXXXXX 27 7.14 香包 7.14.1 面料 以棉布为主。 7.14.2 款式 主体造型多为“如意形”、“菱形”和“石榴形”,表面多刺绣花卉图案做装饰,上端有便于系挂 的绳线,下端多缝缀若干束缨穗为坠饰,见图36。 图36 香包 7.15 针线包 7.15.1 面料 材质以棉布为主。 7.15.2 款式 以“漏斗形”和“双箭头形”两部分组成,顶部开口,表面多刺绣花草图案做装饰,见图37。 图37 针线包 DB51/ XXXXXXXXX 28 7.16 鞋垫 以棉布
36、为主,垫面多刺绣花草纹样或几何填花纹样,见图38。 图38 鞋垫 7.17 银饰 7.17.1 发簪 见图39。 图39 发簪 7.17.2 头花 见图40。 图40 头花 DB51/ XXXXXXXXX 29 7.17.3 头钗 见图41。 图41 头钗 7.17.4 领花 见图42。 图42 领花 DB51/ XXXXXXXXX 30 7.17.5 银领扣 见图43。 图43 银领扣 7.17.6 耳环 见图44。 图44 耳环 DB51/ XXXXXXXXX 31 7.17.7 胸牌 见图45。 图45 胸牌 7.17.8 手镯 见图46。 图46 手镯 7.17.9 戒指 见图47。
37、图47 戒指 DB51/ XXXXXXXXX 32 7.17.10 长命锁 见图48。 图48 长命锁 7.17.11 银质针线包 见图49。 图49 银质针线包 DB51/ XXXXXXXXX 33 7.17.12 银质生活挂件 见图50。 图50 银质生活挂件 A DB51/ XXXXXXXXX 3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羌族服饰地域性风格分布 图A.1给出了羌族服饰地域性风格的分布情况 图A.1 羌族服饰地域性风格分布 DB51/ XXXXXXXXX 3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用术语汉语名、羌语音标和羌语音译名对照 表B.1规定了羌族服饰常用术语的汉语名、羌语音
38、标和羌语音译名 表B.1 常用术语汉语名、羌语音标和羌语音译名对照 汉语名 羌语音标 羌语音译名 一、服饰种类 女子头衣 Luqea 鲁切 男子头衣 ssepea 什帕 长衫 Fadde 发纸额 门襟(对襟、斜襟、琵琶襟) Puddu 扑度 长裤 Dugve 多古喔 腰带 Zzeze 兹仔 绣花鞋 Zhvhalbba 抓哈浪吧 褂子(背心) Leagguze 楞啯兹 皮褂子 rrbealeagguze 日阿别楞啯兹 布褂子 bbealeaguze 拜阿别楞啯兹 裹肚 Yeyusa 耶衣伞 围腰 Bbagve 巴额个 绑腿 Zhude 主得额 袖套 Yijou 衣局喔 通带 Zezze 啧兹 飘
39、带 Debbaxuxxu 德额吧旭旭 香包、针线包 Hhruddu 哈尔多吾 鞋垫 Deajice 达基次 二、银饰品 发簪、发卡等头饰 Gvefuw 哥呋乌 耳坠 Newer 哪瓦儿 耳环 neggubazhe 尼故巴只 胸饰、胸牌 Ppazzea 帕杂 领花 Bbeqea 罢切 项链 Yiwu 衣务 项圈 zzewu 子务 吊牌 bome 博莫 牙签盒 Ssuzhule 俗主勒 腰挂 Yisu 铱烁 手镯 Yihhele 铱合勒 针线盒 Hharru 哈铷 戒指 Yidde 衣得 三、帽子(dawa) 虎头帽 hhudawa 呼达瓦 狗头帽 kkudawa 库达瓦 猴头帽 wassadaw
40、a 瓦萨达瓦 猪儿帽 bbeledawa 呗勒达瓦 DB51/ XXXXXXXXX 36 参 考 文 献 1 张皋鹏.川西少数民族服饰数字化抢救与保护羌族服饰卷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 2 钟茂兰、范朴、范欣.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3 郎维伟,袁晓文.民族研究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2000. 4 羌族词典编委会羌族词典M成都:巴蜀书社2004.7 5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1 6 黄代华中国四川羌族装饰图案集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9 7 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 8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4 9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