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2160-2016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指南.pdf

    • 资源ID:1491230       资源大小:788.34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2160-2016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指南.pdf

    1、 ICS 03.120.10 A 0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1602016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指南 2016 - 05 - 18 发布 2016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21602016 I 目 次 前 言 . . II 引 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一般要求 . . 2 5 期间核查方法 . . 2 6 期间核查计划 . . 6 7 期间核查 作业指导书 . . 6 8 期间核查 实施和记录 .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原

    2、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 8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 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报告 . 12 DB51/T 2160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属于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类标准。 建议实验室将该标准和下列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运作 系列标准结合起来使用。 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指南 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监测指南 实验室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指南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指南 实验室样品记录及检测记录管理指南 组织实验室间比对指南 实验室通风柜使用指南 实验室安全管理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运用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管理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安全标志使用指南 化学分析

    3、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指南 化学分析实验室有效数字运用指南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起草单位: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四川省质量技 术审查评价中心 ,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郑卫东,李 伟,胡 丹,李澍才,丁劲松 DB51/T 21602016 III 引 言 本标准提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指南, 旨在为实验室提供仪器设

    4、备和标准物质期间 核查的科学路径,以满足相关要求。 GB/T 27025中5.5.10和检验检测 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4.7都要求:“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 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 序。”GB/T 27025中5.6.3要求:“应根据规 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 的置信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4.9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程序对标准物质 (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维持其可信程度。” 实验室对上述要求理解和实施的难度在于,哪些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要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 的方法有哪些,如

    5、何进行期间核查结果评价等。 本标准依据 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CNCA)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其他有关准则、规范的要求,从一般要求、仪器 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范围、期间核查方法,包括结果评价方法、期间核查计划、作业指导书编制、 核查的实施和核查后的处理6个方面给出指南。 本标准主要由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期间核查方法、期间核查计划、作业指导书编制、期间核查 实施和记录、2个资料性附录构成。 DB51/T 21602016 1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

    6、间核查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并满足 GB/T 27025检测和校准检测实 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仪器设备 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校准实验室和其它特殊实验室,部分内容只能作为这些实验室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61一19 82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 在成对观测值情形下两个均值的比较 GB/T 6379.6-20

    7、09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5版)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200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测量仪器 measuring instrument 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测量的装置。 注1: 一台可单独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一个测量系统。 注2: 测量仪器可以是指示式测量仪器,也可以是实物量具。 注3 : 参见JJF1001通用计

    8、量术语及定义6.1 3.2 测量设备 measuring equipment 为实现测量过程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或其组合。 注: 参见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6.6 3.3 期间核查 intermedia te checks DB51/T 21602016 2 为确认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有效状态在量值溯源周期内得到维持,依据程序,对其 进行的技术检查和核查。 4 一般要求 4.1 满足实验室相关标准和准则要求 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以下使用简称“期间核查”) 应满足 GB/T 27025-20 08 中5.

    9、5.10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2015版)中4.4.7和4.4.9 的要求。 4.2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期间核查管理还应满足政府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部门的特殊要求。 4.3 需进行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范围 下列情况下,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 a) 使用频率较高; b) 检定或校准周期较长; c) 性能不够稳定,检测数据波动或漂移较大; d) 发生故障且排除故障后, 或拆卸重新安装调试后,或搬运后,不需进行校准时; e) 经常携带到实验室固定场所外,进行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 f) 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其性能可能发生改变。 4.4 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范围

    10、4.4.1 检测实验室使用的工作标准可与仪器设备等同对待。 此处只对化学分析中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 标准溶液、内部质控物质的期间核查做出规定。 4.4.2 对于有证标准物质和内部质控物质,首先应当执行检查程序。即依据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 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等,对相应的储存保管条件、使用过 程进行检查。若上述情况的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则可认为该标准物质证书所提供的量值未发生改变,无 需期间核查;如果怀疑以上情况出现了偏差,则应进行期间核查。 4.4.3 对于标准溶液,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只有在确定标准溶液保存期限,或在保存 期内怀疑其标称值可能

    11、产生变化,应进行期间核查。然而,实际操作中,如果因为怀疑保存期标准溶液 的标称值变化而进行期间核查是不经济的,实验室可不必考虑。 5 期间核查方法 5.1 可选用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实施期间核查。实验室应结合仪器设备具体特点,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方法。 5.1.1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a) 用核查对象(仪器设备)多次检测有证标准物质,计算多次检测的平均值,将其与有证标准物 质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差异; b) 使用此方法时,实验室应确保有证标准物质的参考值准确可靠; c) 在比较检测有证标准物质平均值与参考值时,应充分计算所有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DB51/T 21

    12、602016 3 5.1.2 使用特定的标准 a) 使用特定的,其值可被确认是准确可靠的标准进行核查; 示例: 使用声级校准器核查噪声监测仪,使用定值溶液核查 pH 计、离子计、电导仪,使用标准流量计核查气体采 样器,使用标准测力仪核查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等。 b) 实验室应确保特定标准的参考值准确可靠,或其量值能够溯源且有效。 5.1.3 使用仪器设备附带设备核查 a) 可能的情况下,可使用仪器自带校准设备、自动校准系统,进行期间核查; 示例: 电子天平自带的一套标准工作砝码,质谱仪自带 AUTO 自检系统等。 b) 实验室应确保仪器设备附带设备的量值能够溯源且有效。 5.1.4 仪器设备

    13、之间比对 a) 如果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可采用在相同精度仪器间或与更高精度的仪器进行比对; b) 采用仪器设备之间比对的方法进行期间核查的难点在于对结果的评价,应选择适合的评价方 法。 注: 当用方差分析 t检验法评价等精度仪器设备比对结果时,往往得出的结论是两者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果有显著 性差异,还无法明确参与比对的设备究竟那台的检测结果不可靠。 5.1.5 使用不同检测方法比对 a) 使用分析精度相同的方法,或使用精度更高的方法进行比对; 注: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期间核查,可用传统的滴定分析与之比对。 b) 与仪器设备比对相同,难点在于对结果的评价,应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 5.1.6

    14、参加能力验证计划或组织实验室间比对 通过参加能力验证计划,或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如果为满意结果,则证明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 靠,推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准确可靠。 5.2 可选用的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方法 5.2.1 使用更高精度等级的标准物质或新购等精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5.2.2 重新标定同一标准溶液; 5.2.3 参加能力验证计划或组织实验室间比对,通过参加能力验证计划,或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如果 为满意结果,则证明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推断所使用的标准物质也准确可靠。 5.3 评价期间核查结果的方法 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结果的正确度,精密度只能作为参考结果。可选用下列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实

    15、 施对期间核查结果的评价。此外,评价期间核查结果的方法应不只是以下列出的4种方法,只要理由充 分,实验室可选择其他的评价方法。 5.3.1 规定值评价法 根据JJF 10942002中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评定结果。 5.3.2 En 值评价法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具有与有证标准物质同等功能和性质的参考物质,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可按 式(1)计算仪器重复多次检测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的平均值 x ,利用仪器扩展不确定度与标准物质或 参考物质证书给出的标准值及其相应的扩展不确定度,利用式(2)计算 En, 评价核查结果。 x = n xxx n + . 21 .(1) DB51/T 21602016 4

    16、En= 2 2 2 1 0 UU ux + .(2) 两式中: x 使用被核查的仪器重复检测标准物质 n次,所得结果的平均值; i x 第 i次检测结果, i=1, 2, , n; n重复检测次数; 0 u 标准物质的接受参考值; 1 U 被核查仪器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 2 U 标准物质证书给出的标准物质扩展不确定度。 具体的评价标准为: a) En1.0,说明该仪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得到保持,核查通过; b) En1.0, 说明该仪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没有得到保持,不合格,要立即停用并采取措施。 5.3.3 临界值法 当实验室对测量不确定度缺乏评定信息,而用于该测量的标准方法提供了可靠的重复性标

    17、准差 r 和再现性标准差 R 时,可根据GB/T 6379.6-2 009中4.2.3给出的临界值( CD值)评定法,对期间核查的 样品在重复性条件下,使用被核查的仪器,检测n次样品(典型的样品如:有证标准物质、准确度满足 要求的参考物质)。按式1计算n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x ,按式3计算CD95的值。 CD95= 2 1 ) 1 ()8.2()8.2( 22 n n rR .(3) 式中: CD95置信概率为95的临界值; R 再现性标准偏差; r 重复性标准偏差; n重复检测次数。 将 n次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x 与接收参考值 0 u 之差的绝对值 0 ux 与CD 95进行比较,如

    18、果: 0 ux CD 95 ,核查通过; 0 ux CD 95,核查不通过。 DB51/T 21602016 5 5.3.4 成对观测值情形下均值比较法 使用未知值样品作为检测样品,采用仪器设备比对的方法实施期间核查时,可按GB/T 3361一1982 给出的成对观测值比较法,对结果进行比较。 使用另一台与拟期间核查的仪器在相同的重复性条件下检测同一样品, 另一台设备可以是与拟进行 期间核查的仪器精度相同,或者是精度较之更高。 注: 本方法同样适用于方法比对。 设:拟核查的仪器检测样品的结果为 1A x , 2A x , An x ; 参与比对的另一台仪器检测样品的结果为 1B x , 2B

    19、x , Bn x ; ( 1A x , 1B x ),( 2A x , 2B x ),( An x , Bn x )构成两台设备重复检测同一样品的 n对结果。 计算: 成对检测结果的差值: i d = Ai x - Bi x .(4) 差值的平均值: d = n ddd n + . 21 .(5) 两式中: i d 第 i对检测结果的差值, i=1,2,. n; Ai x 拟核查仪器对第 i个样品的检测结果; Bi x 参与比对的仪器对第个 i样品的检测结果; d 差值的平均值; n结果对的个数。 按式6计算差值的标准偏差: s d = 1 )( 1 2 = n dd n i i .(6) 式

    20、中: s-差值的标准偏差; i-单次观测得到的结果,( i=1,2,3,. n); n-检测结果对数; d -差值的平均值; DB51/T 21602016 6 i x -单次观测结果。 估计差值的总体标准偏差 d : d = s d .(7) 统计假设:如果两组数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那么平均差值的期望应为0,因此假设 d0=0。设定 置信概率为95, =0.05,自由度 v=n-1。由于没有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谁大谁小,故设为双侧比较的 情形。 根据设定的概率 =0.05和自由度,查GB 39 61-1982中表1双侧情形,得到 )( 2 1 t 的值。 计算参数A: A= d n t )(

    21、 2 1 .(8) 结果判断: 若 d0- d A,则拒绝差值的总休均值 d 等于 d0的假设,即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此 时,如使用的参与比对仪器为精度高于期间核查的仪器,可假定前者的结果是准确的,拟进行期间核查 的仪器检测结果不准确,应停止使用并采取纠正措施。 若 d0- d A,则接受差值的总休均值 d 等于 d0的假设,即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期 间核查通过。 6 期间核查计划 6.1 应按照本标准 4.3 和4.4 的要求,识别应进行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6.2 编制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表。其内容包括设备和标准物质名称、编号、量值溯源 时间、期

    22、间核查依据的文件、核查频次、核查时间、核查任务实施者。 6.3 期间核查频次 6.3.1 实验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确定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期间核查频次,并在相应文件中做出 规定。 a) 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寻求成本和风险的平衡点; b)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数量、技术性能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6.3.2 通常,期间核查的间隔在量值溯源周期内进行 1 2 次为宜。 6.3.3 对于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对检验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稳定性差的、频繁携带外出使用的以及因 送修、外借等原因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仪器设备,应增加期间核查次数。 7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7.1 实验室应授权有能力及资格的人员编

    23、制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制的作业指导书需经过批准后 使用。 DB51/T 21602016 7 7.2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目的; b) 适用范围; c) 依据的文件和资料,包括程序文件和参考的技术资料; d) 人员及其职责; e) 使用的设备或标准物质或其他材料; f) 频次和时间间隔; g) 具体操作步骤; h) 结果评价方法; i) 后处理方法。 8 期间核查实施和记录 8.1 应授权有能力及资格的人员实施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 8.2 应按照相应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实施期间核查; 8.3 应做好详细的过程记录和结果评价记录,给出可靠的核查结论; 8.4 对于核

    24、查未通过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应按实验室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做好后处理 工作。 DB51/T 21602016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A.1 目的 提供本实验室原子荧光光度计在两次检定之间,其量值溯源可信状态得到维持的可信证据。 A.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 A.3 职责 A.3.1 经过能力及资格确认并授权的检测人员负责期间核查,出具期间核查记录和报告; A.3.2 授权签字人负责审核记录和报告; A.3.3 检测部主任负责批准报告。 A.4 引用文件 DB51/2160-2016 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期间核

    25、查程序; GB/T 5009.1120 03 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测定 总砷的测定 第一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A.5 程序 A.5.1 核查对象 原子荧光光度计(量值溯源合格,并在溯源周期内)。 A.5.2 核查标准物质 国家标准物质管理部门授权生产,附有证书的国家一级有证标准物质。 A.5.3 核查频次和时间 一般在量值溯源周期内核查一次,核查时间在溯源周期的中间时间点;使用频繁者核查两次,第一 次核查时间在溯源周期的一半时间点,第二次在剩下时间的一半时间点。 A.5.4 检测程序 A.5.4.1 核查前的准备 j) 检查仪器的所有连接接头无漏液,气路系统密封可靠、无泄露,状态正常,断续

    26、流动和自动进 样器正常,空心阴极灯能量正常;各调节旋钮、按键、开关、指示灯、软件工作正常。确保温 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在仪器使用要求范围内。 k) 确保被核查仪器检测条件满足 GB/T 5009.112003 的要求。 l) 确保用于赋值的标准物质处于有效期,示值准确可靠,标准溶液稀释配制准确可靠。 A.5.4.2 检测 DB51/T 21602016 9 m) 如果核查标准物质为实物标准物质,应按照 GB/T 5009. 112003 的要求进行样品前处理,稀 释浓度大约在校准直线工作范围的中间浓度点。 n) 如果核查标准物质为溶液型的有证标准物质, 则只需将其稀释至校准直线工作范围的中间浓度

    27、 点。 o) 应独立重复准备上述核查样品。 p) 使用被核查的仪器,按照 GB/T 5009.112003 的要求,采用荧光强度测量方式,进行重复检 测。 q) 独立重复检测样品 6 次以上。 A.5.4.3 记录 分别记录校准直线各个浓度点的荧光强度 , 记录样品的荧光强度,保留所有的原始数据。 A.5.5 计算 A.5.6 计算校准直线及其相关系数 A.5.6.1 计算核查样品中总砷含量 按GB/T 5009.112003中第6章给出的计算方法, 计算核查样品中总砷的含量。 单位为mg/kg或mg/L。 A.5.6.2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r) 按本标准 5.3.2 给出的公式(1)计算

    28、重复检测结果的平均值。 s) 参见本标准 5.3.4 给出的公式(6),计算重复检测结果的标准偏差 s。公式修改为下式: s= 2 1 () 1 n i i x x n = .(A.1) 式中: s重复检测结果的标准偏差; x 使用被核查的仪器重复检测标准物质 n次,所得结果的平均值; i x 第 i次检测结果, i=1,2, , n; n检测次数。 C) 按式(A.2)计算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x s x s = n s .(A.2) 式中符号同式(A.1)。 A.5.7 结果评价 A.5.7.1 采用本标准5.3.2给出的En评价法对结果进行评价。 注: 标准中还给出的其他评价方法和标准规定以

    29、外的评价方法也可能适用。 DB51/T 21602016 10 A.5.7.2 设标准物质的接受参考值为 0 u ,标准物质证书上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2 U ;以核查样品重 复检测结果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3倍,作为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 1 U 。 注: 也可以设定置信概率为 95或 99, =0.05或 =0.01,自由度 v=n-1。查 GB 3961-1982中表 1双侧情形,得到 )( 2 1 t 的值。以 )( 2 1 t .s作为 1 U 的值。 按本文件5.3.2给出的公式(2)计算En值,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A.5.7.3 计算结果评价 t) En1,表明该仪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30、得到保持,核查通过; u) En1, 表明仪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没有得到保持,不合格,应立即停用并采取措施。 A.5.8 记录和报告 A.5.8.1 按本附录表A1给出期间核查报告; A.5.8.2 收集整理所有检测和计算的原始记录,装订成册; A.5.8.3 报告和记录一并交审核和批准人审核、批准。 A.5.8.4 当年的期间核查报告复印件应发放至仪器设备使用现场,原件放入仪器设备档案中存档。 DB51/T 21602016 11 表A.1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报告 仪器设备名称 编号 量值溯源时间 核查标准名称 证书号 量值溯源时间 期间核查依据 期间核查时间 报告编制时间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31、其他简要说明 1、核查前的准备 2、核查样品前处理 3、校准直线记录 标液浓度点 1 2 3 4 5 6 浓度(ng/mL) 0.0 荧光强度 校准直线: 相关系数:r= 4、检测结果 重复检测次数 1 2 3 4 5 6 荧光强度 0.0 含量(mg/kg) 结果计算公式: 5、结果评价计算(单位:mg/kg) 重复检测结果: 5.1平均值 x = 标准偏差 x s = 测量不确定度 1 U =3 x s = 或 1 U = )( 2 1 t . x s = ( = ) 5.2 有证标准物质的接受参考值 0 u = 测量不确定度 2 U = 5.3 En= 6 结果评价(下列选项中打“”)

    32、6.1 En1.0,期间核查结果满意,期间核查结论为合格。( ) 6.2 En1.0,期间核查结果不满意,期间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 核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批准人(签字): 年 月 日 DB51/T 21602016 12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报告 仪器名称 原子荧光光度计 编号 量值溯源时间 名称 证书号 接受参考值 测量不确定度 有效期 核查标准 灌木枝叶 GBW 07603 1.25 mg/kg 0.15 mg/kg 核查依据 - 原子荧光光度计 环境温度 25,波动2 环境湿度 65,波动5 其他简要说明 无 1

    33、、核查前的准备 检查了所有连接接头无漏液,气路系统密封、无泄露,状态正常,断续流动和自动进样器正常,空心阴极灯能量正 常;各调节旋钮、按键、开关、指示灯、软件工作正常。 2、核查样品前处理 湿式消解法消解。称样量见检测结果部分。加硝酸20mL,硫酸1.25 mL。消解彻底。定溶体积:25 mL。 3、校准直线记录 砷标准溶液:GSB04-1714-2004,接受参考值:1000ug/mL。 标液浓度点 1 2 3 4 5 6 浓度(ng/mL) 0.0 4.0 8.0 20.0 40.0 80.0 荧光强度 0.0 637.68 1300.96 3295.00 6612.40 13258.2

    34、校准直线: y=6.02710 -3 x +0.1142 相关系数: r=1 4、检测结果 重复检测次数 1 2 3 4 5 6 称样质量 m(g) 0.95 1.05 1.11 0.97 0.99 1.09 荧光强度 7824.872 8699.330 9154.806 8000.362 8212.854 9001.314 浓度c 1(ng/mL) 47.27 52.55 55.29 48.33 49.61 54.37 含量 x(mg/kg) 1.1819 1.3136 1.3823 1.2083 1.2403 1.3591 含量 x的计算公式: x= 1000 25 01 m cc ,此处

    35、 c 0 =0 5、结果评价计算(单位:mg/kg) 5.1重复检测结果:平均值 x =1.2809 标准偏差 x s =0.0338 测量不确定度 1 U =3 x s =0.101 5.2 有证标准物质的接受参考值 0 u =1.25 测量不确定度 2 U =0.15 5.3 En=0.17 6 结果评价(下列选项中打“”) 6.1 En1.0,期间核查结果满意,期间核查结论为合格。( ) 6.2 En1.0,期间核查结果不满意,期间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 备注:附期间核查原始记录共5页。 核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批准人(签字): 年 月 日 _ DB51/T 21602016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2160-2016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指南.pdf)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