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75.160.20 E 3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9262014 天然气组分分析 现场检测法 2014 - 12 - 22 发布 2015 - 01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926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原理 . . 1 4 试剂和材料 . . 1 5 仪器和设备 . . 1 6 实验步骤 . . 2 7 结果与计算 . . 2 8 精密度 . . 3 DB51/T 1926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2、。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归口,由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桦、江梅秀、曾令羲、陈思、吴艾林、毛佳伟、刘荣、邹勇、陈丽先、胡敏。 DB51/T 19262014 1 天然气组分分析 现场检测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现场检测天然气组分的实验步骤和计算结果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组分测定。 本标准不涉及与其应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 在使用本标准前, 用户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并限定其使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3、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74 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的制备 称量法 GB/T 13609 天然气取样导则 3 原理 已知组成的标准混合气和天然气气样,在相同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天然气气样重组分 通过在某个时间改变流过柱子载气的方向,获得一组含有 C5、 C6组分的峰。由标准气的组成值,通过 对比峰高、峰面积或两者对比,计算天然气气样的组成。 4 试剂和材料 4.1 载气 4.1.1 氦气或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 99.99%。 4.1.2 氮气或氩气,体积分数不低于
4、 99.99%。 4.2 标准气 分析所需要的标准气可采用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或按 GB/T 5274 制备。 5 仪器和设备 5.1 检测器 选用热导检测器,或在灵敏度和稳定性方面与之相当的检测器。 5.2 记录仪 能检测色谱分离并记录相应值的便携式电脑。 DB51/T 19262014 2 5.3 进样系统 必须选用对气样中的组分呈惰性和无吸附性的材料制成。 5.4 柱温控制 恒温操作时,柱温保持恒定,其变化应在 0.3以内;程序升温时,柱温不应超过其推荐的温度限 制。 5.5 检测器温度控制 在分析的全过程中,检测器温度应等于或高于最高柱温,并保持恒定,其变化应在 0.3以内。 5.6 载
5、气控制 在分析的全过程中,载气流量保持恒定,其变化应在 1%以内。 5.7 色谱柱 柱的材料对气样中的组分必须呈惰性和无吸附性,色谱柱对被检测组分的分离应能达到规定的要 求。 6 实验步骤 6.1 仪器的准备 按照分析要求,安装好色谱柱,调整操作条件,并使仪器稳定。 6.2 进样 6.2.1 当仪器稳定后,两次或两次以上连续进标准气样,每个组分响应值相差在 1%以内。 6.2.2 在现场通过减压阀直接进气样,压力控制在 0.2 MPa 左右,天然气取样应按 GB/T 13609 执行。 7 结果与计算 7.1 通过外标法计算气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测量每个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将气样和标准气中相应组
6、分的响应换算到同一衰减,气样中组分 i 的浓度 y i 按式(1)计算: )/( siisii HHyy = . (1) 式中: y si 标准气中 i 组分的摩尔分数, %。 H i 气样中 i 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 H si 标准气中 i 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 H i 和 H is 用相同的单位表示。 7.2 归一化 将每个组分的原始含量乘以 100,再除以所有组分原始含量的总和,即为每个组分归一的摩尔分数。 DB51/T 19262014 3 8 精密度 由同一操作人员使用同一仪器,对同一气样重复分析获得的结果不应超过表 1规定的值。 表1 精密度 (%) 组分浓度范围 (摩尔分数 )y 重复性 0 0.1 0.04 0.1 1.0 0.07 1.0 5.0 0.10 5.0 10 0.11 10 0.23 _ DB51/T 192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