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B 43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8542014 藏系绵羊越冬圈舍建设规范 2014 - 09 - 19 发布 2014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8542014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选址 . 1 5 结构与建材 . 2 6 防寒与通风 . 3 7 粪污处理 . 3 8 药浴池 . 4 9 贮草棚 . 4 10 水电供给 . 4 DB51/T 1854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
2、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勇立、艾鷖、王永、泽让东科。 DB51/T 18542014 1 藏系绵羊越冬圈舍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藏系绵羊越冬圈舍选址、结构与建材、防寒与通风、粪污处理、水电供给、药浴池和 贮草棚的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或川西北高寒牧区藏系绵羊越冬圈舍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200
3、1 无公害畜产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682-2003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1222-200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越冬圈舍 The winter house 包括圈和舍两部分,圈指用围栏或围墙将舍的两面端墙和一面纵墙包围在内的基础设施,起到保护 和管理的作用。舍指具有外围护结构(墙体、屋顶、门窗等),有一定环境控制功能,可供青藏高原地 区冷季养殖藏系绵羊的建筑物。 3.2 通道 Passageway 指舍内的饲养管理通道(净道)和清粪通道(污道) 。 3.3 溜粪坡 The slope for dung s
4、lip 指羊床下粪尿坑底部呈一定倾斜的坡面。 4 选址 场地的总体规划应符合 NY/T 682-2003,土壤质量符合 GB 15618-2008,水质符合 NY 5027-2001。 DB51/T 18542014 2 5 结构与建材 5.1 圈 采用砖砌成围墙,高 1.2 m-1.5 m,圈的面积为舍总面积的 2 倍以上。 5.2 舍 舍为有窗密闭式,舍的朝向为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 45。沿羊舍长轴方向舍内羊栏应呈单列 或双列布置。 5.2.1 面积 藏系绵羊每只所需面积:种公羊 4.0 m 2 /H-6.0 m 2 /H,空怀母羊 0.9 m 2 /H-1.0 m 2 /H,妊娠羊或
5、冬季产 羔母羊 1.5 m 2 /H-2.0 m 2 /H,断奶羔羊 0.2 m 2 /H-0.4 m 2 /H,育肥羔羊 0.4 m 2 /H-0.7 m 2 /H,育肥羯羊或淘汰羊 0.5 m 2 /H-0.7 m 2 /H。 5.2.2 跨度和高度 高度不低于 5.25 m。双坡单列式羊舍为 8.0 m-9.0 m,双列式为 11.0 m-13.0 m。 5.2.3 地面 采用混凝土地面:底层素土夯实,上铺 7 cm碎石,再铺 5 cm的 150号混凝土,表层为 2 cm 1:2水泥砂 浆防滑面层 5.2.4 屋顶 屋顶为双坡式,钢架结构,屋顶呈 25斜面,材料采用 10 cm 发泡彩钢
6、板。 5.2.5 墙体 采用砖混结构,烧结空心砖堆砌复合肆玖墙体,墙内表面刷水泥砂浆。 5.2.6 门、窗 东端墙设羊进出门,门应向外开,门口设小于 10%坡度的防滑坡道,通向羊床,单列式设单扇门, 双列式设双扇门,西墙设人员出入门,门宽 2.0 m-3.0 m,高 2 m。南纵墙每隔 20 m 设 1 扇上旋窗,长 40 cm,宽 120 cm,窗下缘距离地面 1.7 m-2.0 m 高。 5.2.7 通道 饲养管理通道宽 1.5 m-1.8 m,双列式位于两列之间,单列式位于北纵墙一侧。清粪通道宽 1.0 m, 位于羊栏和南纵墙间。 5.2.8 羊床 羊床纵深 3 m,高 40 cm,床宽
7、按羊的饲养量确定,采用漏缝地板,漏缝宽 1.5 cm-2 cm。 5.2.9 羊栏 高 1.5 m,两纵栏间隙 20 cm-25 cm,方便羊采食,羊栏包围羊床,采用活动隔栏进行分栏。 5.2.10 粪尿坑 DB51/T 18542014 3 粪尿坑位于羊床下,坑底为向清粪通道一侧倾斜 10%的斜坡(称溜粪坡) ,溜粪坡与清粪通道间设 排尿沟。排尿沟宽 20 cm,深 30 cm,底部为圆弧形,以 1%坡度通向沉淀池,沟面加盖可拆卸的漏缝板。 漏缝板厚 2 cm,缝隙小于 0.5 cm。溜粪坡坡面、排尿沟及漏缝板均采用光滑耐腐蚀的材料。 5.2.11 饲槽及水槽 饲槽固定内表面光滑、耐用,饲槽
8、底部为圆弧形,每只羊占饲槽长 0.3 m-0.5 m,饲槽上宽 30 cm-35 cm,下宽 10 cm-15 cm,内侧深 20 cm,外侧高 35 cm,饲槽底部设可开闭的排水口,便于清洗消毒。饲 槽清扫后用作水槽。 6 防寒与通风 6.1 防寒 墙外表面抹厚胶粉聚苯颗粒砂浆作为保温层,厚 30 mm-40 mm,保温层外加一层加强网布,在网 布上抹 5 mm 砂浆后,刷外墙涂料。 于屋顶南坡安装不低于屋顶面积 1/3 的 8.4 cm 阳光瓦,还可增设天棚提高保暖效果。 舍门设门套,厚 3 cm,采用保暖材料填充。 6.2 通风 6.2.1 通风换气量 舍内通风换气量按羊床面积计算:不低
9、于 3.6 m 3 / m 2 d-5 m 3 / m 2 d。 6.2.2 屋顶通风管 屋顶每隔 5 m 安装 1 个通风管,管内径 27 cm,管内安装可控单向气阀(流向舍外),通风管舍外 部分安装屋顶风帽。 6.2.3 地窗 羊舍纵墙下部,离地面高 40 cm 处,设贯穿墙体的圆形地窗,内径 20 cm 的管道,两端管口接开口 朝向地面的弯头,舍内地窗口设可控进气阀。各地窗间距为 2.5 m。 7 粪污处理 7.1 干湿分离 粪、尿经漏缝地板、溜粪坡集中到排尿沟一侧,粪由人工清除,尿经漏缝板进入排尿沟,经过滤网 流到沉淀池,然后流向厌氧发酵池。排尿沟末端设防腐蚀滤网,连接沉淀池的管道位于
10、地面以下 1.8 m, 向沉淀池倾斜 1-2%。 7.2 沉淀池 沉淀池设在舍外地势较低处,深 3 m 以上,距羊舍外墙不小于 5 m,采用全封闭砖混结构,设可密 封的活动检修口,进水口接排尿沟,设单向阀(流向池内),出水口高于进水口 0.3 m,连接厌氧发酵 池。污水一般沉淀 3 d-7 d、容积按每只藏系绵羊 3 m 3 确定 。 7.3 厌氧发酵池 DB51/T 18542014 4 厌氧发酵池与沉淀池相邻,按 NY/T 1222-2006 建造,容积按照每只藏系绵羊 30 m 3 确定。夏季,发 酵液经水泵抽取用作肥料,所产气体用作能源。 7.4 堆肥发酵 建简易地上砖混结构发酵槽,上
11、方建遮雨棚,槽长 8 m,宽 3 m,高 0.8 m-1 m。粪经发酵腐熟后用 作肥料。 8 药浴池 采用水泥堆砌成长方形水沟。长 10 m-12 m,池顶宽 0.6 m-0.8 m,池底宽 0.4 m-0.6 m,以羊能通过 而不能转身为准,深 1.0 m-1.2 m,浴池入口向池底呈 30斜坡,池底向出口有 15斜坡,斜坡上设置 梯形防滑底面,出入口处设漏斗形围栏。 9 贮草棚 在舍外远离发酵槽及药浴池的地方建 1贮草棚,用于贮存干草料,贮草棚面积按 1.5kg/H d确定。 采用混凝土地面:底层素土夯实,上铺 7 cm碎石,再铺 5 cm的 150号混凝土,表层为 2 cm 1:2水泥砂浆防 滑面层。墙高 3.0 m-3.5 m,墙体为砖混结构,墙内外表面刷水泥砂浆。贮草棚的门采用木构件。屋顶为 双坡式,钢架结构,呈 25斜面。 10 水电供给 10.1 供水 舍内中央安装可升降的小型水箱,容积按 1 L/H d-1.2 L/H d 的需水量计算。水箱采用软管人工 接至各水槽。 10.2 供电 采用照明电或太阳能供电,舍内照明的照度不低于 75 lx/ m 2 。 _ DB51/T 185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