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2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8192014 岩原鲤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2014 - 09 - 19 发布 2014 - 10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819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环境条件 . . 1 DB51/T 1819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刚、杜军、周剑、林珏、赖见生。 DB51/T 18192014 1 岩
2、原鲤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岩原鲤( Procypris rabaudi)苗种培育的环境条件、鱼苗和鱼种培育与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岩原鲤的苗种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3、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 环境条件 3.1 场地选择 符合GB/T 18407 .1-2001的规定。 3.1.1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池塘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适宜透明度为 20 30 。 3.1.2 池塘要求 长方形,适宜面积6672000,水深1.0 m1.5m,池底淤泥10cm。 3.2 鱼苗培育 3.2.1 鱼苗来源 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原(良)种场,并经检疫合格。 3.2.2 培育池准备 进水口用60目的网布过滤和拦鱼,按
4、SC/T 1008的规定清塘与肥水,注水60cm80cm,待轮虫达到 高峰时放苗。 DB51/T 18192014 2 3.2.3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为4万尾/6676万尾/667。 3.2.4 饵料及投喂 鱼池施肥按SC/T 1008规定执行。前期以天然饵料生物为主,并辅以熟鸡蛋黄;鱼苗规格达到1.5cm 后,投喂粉状配合饲料,投饲率控制在68。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配合饲料粗蛋白含 量应40%。 3.2.5 水质管理 放养后按少量勤施看水施肥,有机肥必须腐熟发酵,透明度为20cm30cm为宜,确保池水中有充足 的天然饵料供鱼苗采食,以提高成活率。放养初期尽量不加水以便保持稳定
5、的生存环境,有助于鱼苗渡 过适应期。以后每隔3d5d加注新鲜水一次,每次注水10cm20cm,直至加到最高水位。注水时须在注 水口用密网拦阻,以防野杂鱼和其他敌害生物流入池内。 3.2.6 日常管理 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记录。 3.2.7 出池规格 鱼苗体长达到3.0cm以上,经检疫合格,即可转入鱼种培育。 3.3 鱼种培育 3.3.1 来源 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原()种场,并经检疫合格。规格3.0cm。 3.3.2 培育池准备 鱼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宜,鱼池要求按 3.2、 3.3 的规定。并按 SC/T 1008 的规定消毒。 3.3.3 放养 鱼种
6、培育可混养少量滤食性鱼类,一般667放养3.0cm鱼种 6000尾10000尾。 3.3.4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常见消毒方法见表1。 表1 常用鱼种消毒方法 药物名称 药物浓度 浸浴时间(min) 食盐 1%3% 510 高锰酸钾 lOmg/L20mg/L 510 聚维酮碘 30mg/L 520 3.3.5 投喂 DB51/T 18192014 3 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其中粗蛋白含量应38%,颗粒饵料的直径随鱼的个体变化。夏花 放养后,每天投饵24次,7月中旬后每天增加到45次,投饵时间集中到9:00至19:00,投饲率控制 在35。9月中旬投喂次数可减少,1
7、0月份每天投12次,投饲率控制在23。饲料的投喂要 做到“四定”。 3.3.6 日常管理 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填写生产记录。 3.3.7 鱼种出池 鱼种规格达到 10cm 以上,经检疫合格,即可出池进行育成鱼饲养。 3.4 病害防治 3.4.1 预防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种放养时要严格进行检疫和消毒;池塘、网箱和工具应严格消 毒;细致操作,避免创伤;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3.4.2 治疗 3.4.2.1 渔药 渔药的使用按 NY 5071的规定执行。 3.4.2.2 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 岩原鲤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见表 2,使用药物后应按水产
8、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填写用药记录。 表2 岩原鲤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疾病类别 症状 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 吻部前端出血发炎、 颜色发白, 病鱼离群, 头部常伸出水面, 活力较弱。 用 0.3mg/L 0.5mg/L硫酸铜泼洒病鱼。 小瓜虫病 肉眼可见病鱼体表及鳍条上出现白色小点状囊泡。 大量寄生 于鳃时,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此病危害苗种较危害成 鱼严重。流行于 5-6 月。 每m 2 水面按干辣椒10g加生姜70g熬水后全池 泼洒,连用 3d-5d。每亩野菊花 250g、大黄 250g 加水煮沸成汤,加水全池泼洒。 气泡病 患病岩原鲤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 立即加注新水,发病时使池水达到
9、 0.1mg/L 0.2mg/L食盐化水后全池泼洒。 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 烂鳃病 体色发黑,游泳迟钝;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 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 全池泼洒漂白粉 1.5mg/L,或五倍子 2mg/L 4mg/L。口服大黄、黄芩 、黄柏(三者比例为 5:2;3) ,每 kg 体重每 d5g10g,连用 4d6d. 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均匀泼洒生石灰调节 ph 值在 8 左右 肠炎病 细菌侵入肠道,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肠道充血发炎,肠内 无食物 大蒜 2g/kg5g/kg 体重或大蒜素 0.2g/kg 体 重拌饵投喂,连用 4d6d;或大黄 2.5g/kg 体 重+黄芩 1g/kg+黄柏 1.5g/kg 体重拌饵投喂, 连用 4d6d _ DB51/T 181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