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 XXXXX2013 水稻-泽泻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规程 (报批稿) 2013 - XX - XX 发布 2013 - XX - XX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XXXXX201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水稻栽培技术 . . 1 5 泽泻栽培技术 . . 1 DB51/ XXXXX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处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
2、草人:吴晓军、陈琨、周孝强、冯娜娜、赵小蓉、赵燮京、李国会等。 DB51/ XXXXX2013 1 水稻-泽泻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与水稻 泽泻农作制有关的秸秆还田、播种、育苗、栽培管理 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水稻 泽泻轮作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DB51/T277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 DB51/T483 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DB51/T 806 四
3、川省稻-麦(油)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 DB51/T 1065 泽泻生产技术规程 DB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 51/ 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田保护性耕作 paddy field conservation farming 是指在有水源保障的多熟制稻田区,作物收获后,结合少、免耕,及时将秸秆覆盖还田,然后进行 下季作物种植的农作方式。 4 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应选用早熟的中稻品种。旱地育苗按DB51/T 277执行;水稻抛秧按DB51/T 483执行;水稻 本田栽培技术按DB51/T 806中4执行。 5 泽
4、泻栽培技术 5.1 种子繁育 泽泻种子繁育应符合DB51/T 1065中5与6规定。 DB51/ XXXXX2013 2 5.2 大田栽培 5.2.1 选地施肥 5.2.1.1 选地 宜选地势平坦、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水田栽培泽泻。 5.2.1.2 施基肥 泽泻生长期短,基肥宜足。基肥一般每 667m 2 施纯氮 5kg 6kg、磷( P 2 O 5 ) 3kg 4kg、钾( K 2 O) 3kg 5kg,或复混肥( 15: 15: 15) 25kg配施人畜粪 1000kg。肥料施用应符合 DB51/338规定。 5.2.2 移栽定植 5.2.2.1 移栽时期 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5、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移栽。 5.2.2.2 移栽规格 行距 31cm 32cm,株距 25cm 26cm,毎 667m 2 栽苗 8000 8600株。 选择苗高 10cm 15cm的壮苗,连根拔起,分级移栽,入泥土 2cm 3cm,做到随起随栽,栽正、栽 稳。 5.2.3 秸秆还田 5.2.3.1 秸秆还田方式 主要有两种秸秆还田方式: 水稻收获后,及时将前作水稻秸秆还于田中。秸秆还田可采用满田撒铺还田或顺稻桩行间还田。 泽泻移栽后,应及时将前作水稻秸秆还于田中。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将秸秆顺泽泻行间摆布还田。 5.2.3.2 秸秆还田量 稻草可全量还田,或达本田稻草量的2/3以上。 5.2.
6、4 田间管理 5.2.4.1 查苗补苗 移栽后 3d 5d查苗,缺苗补齐,斜苗扶正。 5.2.4.2 施追肥 泽泻移栽后 7d 10d施提苗肥,每 667m 2 施粪水 1000kg或纯氮 2.5kg;移栽后 20d 25d,看苗施发叶 肥,一般每 667m 2 施粪水 1000kg或纯氮 2.5kg。每次施肥前应进行灌溉,以水深 3cm 4cm为宜。 5.2.4.3 除草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除草,可以结合追肥进行。 5.2.4.4 灌溉与排水 DB51/ XXXXX2013 3 移栽后应及时灌水,灌水应在早、晚地温较低时进行,灌溉水水质应符合 GB 5084 规定。移栽后 至 9月下旬,
7、田水深度保持 2cm 3cm; 9月下旬至 10下旬,田水深度保持 3cm 5cm; 10月下旬后,使田 内部分现泥,立冬前逐渐排干以利收获。 若在泽泻收获后需种植冬季蔬菜,排水时间应适当提前,一般应安排在 10月下旬前。 冬水田栽培泽泻,可一直保持浅水 3-5cm。 5.2.4.5 打苔抹芽 移栽 20d后开始打苔抹芽。泽泻抽出的侧芽要随时抹除;如遇抽苔应及时从茎基部摘除,不留残基。 5.2.5 病虫害防治 泽泻常见的病虫害有百斑病、缢管蚜、银纹夜蛾等,病虫害防治参照 DB51/T 1065和 DB51/337执行, 提倡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5.3 采收与初加工 5.3.1 采收 当年 12月下旬至翌年 1月上旬,当泽泻 80%叶片枯黄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镰刀划开块茎周围的泥 土,用手提起植株,然后去掉块茎表面的泥土与残叶(仅留中心小叶),采收后清洁田园,集中销毁病 残叶。 5.3.2 初加工 采收后的泽泻块茎应及时进行炕干。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