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B 43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7392014 规模鸭场建设技术规范 2014 - 04 - 08 发布 2014 - 06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739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选址与建场条件 . . 1 5 场区布局 . . 2 6 鸭舍建筑 . . 2 7 工艺与设备 . . 3 8 配套工程 . . 3 9 卫生防疫设施 . . 4 10 环境保护 . . 4 DB51/T 17392014 II
2、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农业大学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马 敏、王继文、李 强、李 亮、毛国尧、何经纬、王万霞、曹 伟。 DB51/T 17392014 1 规模鸭场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鸭场建设的技术规范,包括选址与建场条件、总体布局、鸭舍建筑、工艺与设备、 配套工程、卫生防疫设施、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鸭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3、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采用下列定义。 3.1 规模鸭场 Scale Duck Farm 采用现代养鸭技术与设施设备,实行全年均衡 生产工艺,存栏 5000 只种鸭或每批次出栏10000只 以上商品
4、肉鸭的养殖场。 3.2 平养 Rearing on ground or in netting bed 将鸭饲养在平面上,分为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 3.3 全进全出制 All-in All-out System 同一鸭场或同一栋鸭舍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鸭,且同批同期进、出场的管理制度。 4 选址与建场条件 DB51/T 17392014 2 4.1 场址不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区域,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 规划要求。 4.2 鸭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交通便利、沿途无污染、远离噪音、 水源和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区域。 4.3 距离化工厂、矿厂、垃圾及污水
5、处理场所 2 000 m 以上,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场、 畜禽交易市场等污染源 1 000 m 以上。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居民区 500 m 以上。 4.4 鸭场周边环境、鸭舍内空气质量符合 GB/T 18407.3 和 NY / T 388 的要求。 5 场区布局 5.1 场区严格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等功能区分开。生活管理区在生产区的 上风向或侧风向处,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2 生产区入口处设大门、消毒池和更衣消毒室。场内分设净道和污道、互不交叉。 5.3 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5.4 鸭场和鸭舍有与其饲养规
6、模匹配的排水、排污、贮粪、污物处理等设施,防止污物、恶臭对环境 造成污染。 6 鸭舍建筑 6.1 建筑方案 规模鸭场的鸭舍建筑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物用途及鸭场的条件,按照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因 地制宜、就地取材及施工方便等原则,确定建筑方案。 6.2 鸭舍朝向 根据采光、保温、通风及当地的主风向确定。鸭舍平行排列,间距为舍高的 3 倍 5 倍,且不小 于跨度的 1.5 倍。 6.3 建筑要求 6.3.1 基本要求 地基要求坚实、组成一致、干燥。地面硬化,要求防滑、防腐蚀、便于清扫。墙壁光滑平整、耐腐 蚀易消毒、通风、保温隔热。屋顶要求结构轻便、保温隔热、防水、防火,易于清洗、消毒;形状以“A
7、” 字型为主,坡度角为 20 30,跨度较小的也可建成平顶或拱形。 6.3.2 育雏舍 育雏舍分为网上育雏舍和地面育雏舍。舍内地面高出舍外地面 10 cm 15 cm ,檐高 2.5 m 3 m;门口设立缓冲间,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1:810,窗户下缘离地 70 cm 100 cm ,所有门窗 设防蚊蝇、防鸟、防鼠设施。为便于保温和管理,育雏舍也可设置小间,每间面积 15 m 2 20 m 2 。地 面育雏室需设运动场和戏水的浅水沟。 6.3.3 育成鸭舍、种鸭舍和商品鸭舍 DB51/T 17392014 3 育成鸭舍、种鸭舍采用单列或双列圈舍,并设运动场和戏水池,鸭舍、运动场的面积比例一
8、般为 1: 3,运动场以水泥地面为好,戏水池建在运动场最外端。产蛋鸭舍内按每 4 只 5只母鸭设 1 个产蛋 窝。商品肉鸭舍不设运动场和水池,舍内采用网床饲养,网床离地高50cm-60cm。 6.4 排污沟 运动场建一排污沟,沟深 30 cm50 cm ,沟底面平滑,至出污口有一定坡度,每 50 m 降低 8 cm 10 cm。 6.5 鸭舍建筑面积 鸭舍建筑面积可参照表 1 的饲养密度来设计。 表1 饲养密度计算标准 鸭用途 网上育雏舍 地面育雏舍 育成舍 产蛋舍 肉种鸭 8 10 只 / m 2 6 8只 / m 2 4 5只 / m 2 3 4只 / m 2 商品肉鸭 10 12 只 /
9、 m 2 8 12 只 / m 2 7 工艺与设备 7.1 工艺 根据鸭场的生产目的和鸭群的生理要求,种鸭场采用三阶段饲养工艺:即育雏期0wk4 wk 、育成 期5wk 25wk、产蛋期26wk 至66wk淘汰;商品肉鸭场采用两阶段饲养工艺:育雏期0wk4wk和育肥期 5wk 出栏。种鸭场和商品鸭场均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 7.2 设备 主要包括网床、育雏笼、料槽(桶)、乳头饮水器(水槽)、照明控光、保暖通风、降温、清洗消 毒、兽医防疫、清粪车等设备。 8 配套工程 8.1 供水 有生活、生产用水所需的储水水塔、水池和供水管网,供水能力应满足生产、生活、消防需要。生 活饮用水水质符合GB 57
10、49的规定,畜禽饮用水水质符合 NY 5027 的规定。 8.2 供电 规模鸭场采用动照合一供电方式,满足鸭场日常照明及生产需要,电力负荷不低于所有用电设备最 大值,供电不稳定地区应自备电源。 8.3 场内消防 具备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 DB51/T 17392014 4 9 卫生防疫设施 9.1 鸭场周围建有围墙或防疫沟,并有绿化隔离带。 9.2 入场大门口设消毒池、喷雾消毒等设施,生产区入口处设更衣、淋浴消毒室,鸭舍入口处设地面 消毒池。 9.3 具备病死鸭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密封深埋井(坑)或焚尸炉等。 10 环境保护 10.1 10.1 新建鸭场按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确保鸭场不污染周围环境。 10.2 10.2 鸭场的粪污处理设施与其他设施同步建设,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与建设规模 相匹配。 10.3 10.3 鸭场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工艺根据养殖规模和当地自然地理条件,选择达标排放技 术模式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处理后符合 GB 18596 要求。 10.4 10.4 病、死鸭进行无害化处理,符合 GB l6548 要求。 _ DB51/T 1739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