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3.300 A 87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7262014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 安全性能检验规则 2014 - 04 - 08 发布 2014 - 05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726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6 安全注意事项 .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制造检验要求 . 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 . 1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
2、固定式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 . 14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制造检验证书 . 1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报告 . 18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报告 . 30 DB51/T 1726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泸州市特
3、种设备监督检验 所、攀枝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广元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四川蓝星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荣先、韩绍义、兰中祥、冯作明、肖仕明、王光明、陈杰、殷鹰、任麟、毛 幼平、王步敢、陈娟。 DB51/T 17262014 1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检验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检验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检验前准备、安全注意 事项、检验工作程序、检验要求、检验结论及检验报告。 标准规适用于容积大于等于500L的常压常温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的制造检验 (含现场 组装检验)和定期检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压力容器、非钢制罐体等的制造检验(
4、含现场组装检验)和定期检验。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矿山井下以及民用机场使用的钢制 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不适用于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05 特低电压(ELV)限值 GB 13365 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 GB 13392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 18564.1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1部分:常压钢制罐体技术要求 GB 50128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
5、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JB/T 4710 钢制塔式容器 JB/T 4731 钢制卧式容器 NB/T 47003.1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 4730.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JB/T 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 473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JB/T 10764 无损检测 常压钢制储罐声发射检测及评价方法 JB/T 10765 无损检测 常压钢制储罐漏磁检测方法 JT 230 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 QC/T 653 运油车、加
6、油车技术条件 GB/T 26978 现场组装立式圆筒平底钢质液化天然气储罐的设计与建造 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B51/T 17262014 2 危险化学品 本标准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 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2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 指用于盛装液体、气体危险化学品的钢制容器。 3.3 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 指罐体内装运液体化学品, 且与定型汽车底盘或半挂车车架永久性连接的道路运输罐式车辆的常压 钢制罐体。 3.4 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 指用于盛装危险化学
7、品的固定式常压钢制容器。 3.5 制造检验 对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制造过程(含现场组装检验)的检验。 3.6 定期检验 指使用过程中按一定周期对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的检验。 3.7 常压 指工作压力小于 0.1 MPa(表压)的非真空状态。 3.8 常温 指正常大气压下钢制容器环境工作温度为-20+50。 4 总则 4.1 检验分类 4.1.1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的检验分为制造检验(含现场组装检验)和定期检验。 4.1.2 制造检验在制造(含现场组装,下同)过程中进行。 4.2 检验周期 4.2.1 危险化学品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以下简称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每年至少
8、进行一次定期 检验。 DB51/T 17262014 3 4.2.2 危险化学品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以下简称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的检验周期按检验 报告要求确定下一检验周期,首次检验根据介质和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 3 年。 4.3 检验机构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的检验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 4.4 检验人员 容器检验人员应按国家相关要求取得相应资质,并从事允许范围内相应项目的检验工作。 4.5 检验装备 4.5.1 检验装备包括仪器、设备、工具、安全防护器具及运输工具等。 4.5.2 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应经检定、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5 检验前准备 5.1 危险化
9、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制造检验前的准备 5.1.1 受检单位应按相关技术要求提供以下资料以供审查: a) 受检单位取得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许可受理决定书; b)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的设计、制造资料。 5.1.2 受检单位应做好开展检验工作前的其它必要准备。 5.2 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前的准备 5.2.1 受检单位应按相关技术要求提供以下罐车资料以供审查: a) 原始技术文件: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竣工图、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罐体产品安全 性能制造检验证书、罐体安全附件质量证明文件、进口危险化学品汽车罐车应具有进口检验报 告; b) 修理改造文件及运行管理记录;
10、 c) 历次检验报告; d) 计量检定证或容积测定报告; e) 车辆行驶证。 5.2.2 受检单位应将罐内介质排尽,经置换、中和、清洗、分析合格,并有记录。 5.2.3 受检单位应按检验机构提出的开展检验必备的条件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5.3 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前的准备 5.3.1 受检单位应按相关技术要求提供以下储罐资料以供审查: a) 原始技术文件: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竣工图、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产品安全性能 制造检验证书(必要时)、安全附件质量证明文件; b) 修理改造文件及运行管理记录; c) 历次检验报告。 5.3.2 被检容器内部介质应排尽、清理干净,用盲板从被检容器
11、的第一道法兰处隔断所有介质来源, 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 5.3.3 对盛装易燃、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质的,应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分 析结果应达到有关规定。 DB51/T 17262014 4 5.3.4 搭设安全牢固的检验作业平台。 5.3.5 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清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被检测容器 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在 18%至 23%(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需要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 5.3.6 切断与容器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配置不超过 24 V 的检验照明用电,引入容器内 的电缆应当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5.3.7
12、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必须彻底清理干净,母 材表面应当露出钢制本体,进行磁粉、渗透检测的表面应当露出钢制光泽。 5.3.8 需要进行压力试验的,应按压力试验的要求准备试压条件并进行试验操作。 5.3.9 受检单位应按检验机构提出的开展检验必备的条件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6 安全注意事项 6.1 现场检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检验机构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和受检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6.2 进入检验现场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穿防护工作服、穿防滑工作鞋,戴安全帽、防护 手套、防护面罩,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等。 6.3 指定现场安全员,负责人身安全及现场检验安全,制止危
13、及安全的行为。 6.4 自觉接受受检单位安全教育。 6.5 检验用照明电源电压应符合 GB/T 3805 规定。 6.6 指定检测现场安全监护人员并配备必要的救援手段。 6.7 进入容器内部检验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内部环境并经含氧量分析及可燃气体分析测试合 格;应设监护人,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当,并与容器内部人员保持有效联络。 7 检验工作程序 DB51/T 17262014 5 7.1 制造检验工作程序见图 1。 图1 制造检验工作程序 检验前准备 资料审查 问题处理 出具证书 结构检查 焊接检查 外观、尺寸检查 热处理检查 耐压试验 气密性检查 无损检测 安全附件检查 壁厚检测
14、材料检查 竣工资料检查 铭牌检查 方案制定 安全防护 DB51/T 17262014 6 7.2 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工作程序见图 2。 图2 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工作程序 受检单位报检 确定检验时间 检验机构准备 受检单位准备 资料审查 结构检查 内、外表面检查 气密性检查 耐压试验 无损检测 其他检查 壁厚检测 几何尺寸检查 出具报告 问题处理 结果汇总 检验方案 安全防护 罐车送检 罐体清洗置换 车辆行驶证 容积测定报告 历年检验报告 计量检定证 修理改造文件 原始技术文件 DB51/T 17262014 7 7.3 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工作程序见图 3。 图3 固
15、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工作程序 8 检验要求 8.1 制造检验要求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制造检验要求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8.2 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 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受检单位报检 确定检验时间 检验机构准备 受检单位准备 资料审查 结构检查 内、外表面检查 气密性检查 耐压试验 无损检测 其他检查 壁厚检测 几何尺寸检查 出具报告 问题处理 结果汇总 检验方案 安全防护 清洗置换 安全防护 清理打磨 修理改造文件 原始技术文件 DB51/T 17262014 8 8.3 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要求 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要
16、求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 9 检验结论 9.1 制造检验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当及时汇总并审核见证材料,按台出具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 制造检验证书(见附录D)。 9.2 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 9.2.1 根据罐车罐体的基本状况和检验结果,可分别评定为“允许使用”和“停止使用”两种检验结 论。 9.2.2 检验结论为“允许使用”的,应明确使用条件和下次检验日期。 9.2.3 检验结论为“停止使用”的,应明确整改的内容,在整改复检合格之前,罐体不得投入使用。 9.3 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定期检验 9.3.1 根据固定式常压钢制储罐的基本状况和检验结果,可分别评定为“允许使用”和“停止
17、使用” 两种检验结论。 9.3.2 检验结论为“允许使用”的,应明确使用条件和下次检验日期。 9.3.3 检验结论为“停止使用”的,应明确整改的内容,在整改复检合格之前,储罐不得投入使用。 10 检验报告 10.1 根据检验项目,检验员应及时、准确填写各个检验项目的现场检验记录,根据检验记录及时出具 制造检验证书或定期检验报告; 10.2 除非受检单位另有要求(应双方协商并书面约定),检验报告按附录 E、附录 F 规定的格式出具。 DB51/T 17262014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制造检验要求 表A.1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制造检验
18、要求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1 制造资格 2 制造检验标准 3 资料审查 无损检测标准 (1)设计图样 (2)制造技术条件 (3)设计更改文件 (4)设计计算书(必要时) (1)审查设计总图签字和设计更改手 续 (2)审查有关设计文件 (3)审查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4)审查其检测方法和比例与合格级 别应符合有关标准 资料查阅 4 危险化学品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按附录 B “结构检查 ”中的第 1219 项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查 5 结构检查 (1)危险化学品固定式常压钢制罐体按附录 C “结构检查 ”中的第 611 项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进行检查。钢 制
19、罐体应符合 NB/T 47003 的规定 (2)现场立式钢制圆筒焊接储罐应符合 GB 50128 的规定 6 主要元件和焊接 材料材质证明书 及复验报告 (1)主要元件材质证明书 (2)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3)材质复验报告 (4)材料入库验收文件 (1)审查材料生产厂提供的材质证明 书 (2)审查材料复验情况 (3)审查主要元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要 求 7 材料标记移植 材料标记及有关记录 确认主要元件实际用材符合设计图 样要求 8 材料检查 材料代用 材料代用文件 审查材料代用手续及代用材料是否 符合有关标准 资料查阅 实物检查 实物 检查 在必 要时 进行 9 焊接工艺 工艺卡、评定报告 (
20、1)审查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规 程 (2)焊工资格审查 (3)抽查焊接工艺执行情况 10 焊接检查 焊接接头检验 焊接接头检验记录及焊接 接头返修和返修工艺 检查焊接接头检验记录及焊接接头 返修和返修工艺 资料查阅 实物检查 11 焊接接头表面质 量 抽查角焊接接头和对接焊接接头表 面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12 母材表面质量 检查母材表面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13 最大内径与最小 内径差,容器直 线度 14 焊缝布置 15 外观和几何尺寸检查 封头形状偏差 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记录 和报告 检查其应符合有关标准并记录实测 数据备查 资料查阅 实物检测 实物 检查 在必 要时 进行 16 壁厚检测
21、检测罐体主要元件壁厚 (1)查阅罐体主要元件壁厚测量记录 (2)抽测罐体主要元件材料厚度是否 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 重点抽测封头 成形减薄部位壁厚负偏差 资料查阅 实物检测 实物 检查 在必 要时 进行 DB51/T 17262014 10 表 A.1(续)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17 无损检测报告 (1)无损检测报告 (包括射 线、超声波、磁粉和渗透检 测报告及检测部位图 ) (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1)检查无损检测报告 (包括部位图 ) 核实检测比例和位置 (2)不定期现场抽查检测情况 (3)对局部检测产品应检查焊接接头 的扩探情况 (4)审查无损检
22、测人员资格并在有效 期内 资料查阅 实物检查 18 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底片 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记录 (1)抽查产品射线检测底片总数不少 于 10% (2)审查部位包括 T 形焊接接头、可 疑部位及返修片 (3)检查所抽查底片评定结果的正确 性和底片质量 资料查阅 实物检查 实物 检查 在必 要时 进行 19 热处理检查 (1)热处理工艺 (2)热处理报告 (包括温度时 间曲线 ) (1)审查是否按规定做热处理 (2)检查热处理工艺执行情况 资料查阅 20 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报告及记录 (1)审查以上检验项目需确认的栏目 应合格 ,所有资料应齐全 (2)检查试验装置及准备工作 (3)审查并确认试验
23、结果 资料查阅 现场验证 21 安全附件检查 设计图纸与安全质量证明 书 (1)检查其规格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2)检查安全质量证明书应符合有关 要求 资料查阅 实物检查 22 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报告和记录 (1)检查试验装置及准备工作 (2)审查并确认试验结果 资料查阅 现场验证 23 出厂资料检查 (1)出厂文件 (2)产品质量证明书 (1)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应符合标准 的规定 (2)检查竣工图应如实反映产品的实 际制造情况 ,若有修改 ,应符合有关规 定 (3)检查其他有关出厂文件应正确齐 全 资料查阅 24 铭牌检查 设计图样及铭牌 检查产品铭牌内容应符合标准和产 品设计图样的要求
24、 实物检查 DB51/T 17262014 1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 表B.1 危险化学品罐式车辆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1 机动车行驶证 车牌号码、使用单位、车 辆识别代码、发动机号、 核定载质量、登记日期 登记 资料查阅 2 车辆铭牌 汽车型号、车辆制造单位、 车辆出厂日期 登记 实物检查 3 罐车(体)铭牌 罐车型号、罐车出厂编号、 罐车制造单位、罐车出厂 日期 登记 实物检查 4 原始技术文件 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竣 工图、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合格证、罐体产品安
25、全性能出厂检验证书、罐 体安全附件质量证明文件 登记核实 资料查阅 首次 检验 必须 提供 5 修理改造文件 修理改造文件、运行使用 记录 登记核实 资料查阅 6 检测检验合格 证及报告 检验合格证、历次检验报 告、计量检定证或容积测 定报告 登记核实 资料查阅 7 罐体设计容积 罐体设计容积 登记核实 资料查阅 8 罐体几何尺寸 罐体外形尺寸(封头尺寸、 罐体总长,筒体、封头名 义厚度 测量记录 登记核实 资料查阅 实物检测 9 罐体材料 罐体主体材质、衬里、腐 蚀裕量 登记核实 资料查阅 实物检查 10 基本情况检查登记 充装介质 充装介质名称、单位容积 充装量 登记核实 资料查阅 11
26、罐体内残液、余气处理 及检测 罐内残液、残渣、余气清 除干净;罐内气体检测 无残液、残渣、余气,可燃气体含 量 0.3%,氧含量在 18% 23%之 间,其它介质按相应安全卫生允许 值控制 实物检查 仪器检测 12 封头型式 封头形状:碟形;波形; 椭圆形;折边平盖封头等 碟形深度不小于 100 mm;不能用无 折边结构 实物检查 13 罐体横截面型 式 圆形;椭圆形;凸多边形; 带圆弧矩型 剧毒介质或试验压力 0.4 MPa 应 为圆形 实物检查 14 筒体、封头连接 方式 焊接接头形式 应为全焊透对接结构 实物检查 15 焊缝布置 封头拼缝、筒体纵缝 封头拼缝错开中心线距离至少为钢 板名义
27、厚度 n 的 3 倍,且不小于 100mm;筒体纵缝不应在截面中心 与最低点连接两侧 20范围内 实物检测 16 防波板、隔仓板 及加强圈 防波板、隔仓板厚度,有 效面积;相邻防波板或隔 仓板间距及容积;加强圈 位置 防波板、隔仓板厚度 罐体璧厚,有 效面积 70%,相邻防波板或隔仓板 间距 1750 mm,单仓容积 7.5m 3 ; 外部或内部加强圈符合要求 实物检测 17 结构检查 罐体与底盘连 接 支座形式;连接要求 支座形式: V 型支座;或鞍式支座; 连接应牢固可靠 实物检查 首次 检验 时进 行, 以后 检验 仅对 运行 中可 能发 生变 化的 内容 进行 复查 DB51/T 17
28、262014 12 表 B.1(续)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18 扶梯、操作平台 及护栏 扶梯位置、宽度、步距、 受力;平台受力及护栏 扶梯便于攀登、连接牢固,宽度 350 mm、步距 350 mm、能承受 1960 N; 平台应防滑且能承受 3 KN; 高度 2 m 设护栏 实物检测 19 结构检查 管路设置 材质;连接方式 布置合理,材料与装运介质相容; 不得用螺纹连接 实物检测 20 外形尺寸 封头尺寸;罐体长度 实测 实物检测 21 单个筒体最小长度 300 mm 实物检测 22 同一筒节上纵焊接接头最小间距 200 mm 实物检测 23 相邻筒节
29、纵缝、 封头拼缝与筒体纵缝最小间距 100 mm 实物检测 24 罐体直线度 1 m 范围内 5 mm,全长范围内 12 mm 实物检测 25 人孔尺寸 圆形 450 mm ;椭圆形 500 mm300 mm 实物检测 26 焊接接头对接最大错边 1/4 n ( n 为对接钢材厚度,不同厚 度对接时取较薄钢材厚度下同) 实物检测 27 几何尺寸检查 焊接接头棱角 符合 GB18564.1 的要求 实物检测 首次 检验 时进 行, 以后 检验 仅对 运行 中可 能发 生变 化的 内容 进行 复查 28 涂装 涂漆颜色;涂漆质量 涂漆颜色为浅色,铝及铝合金或不 锈钢按设计图的规定;所涂油漆色 泽鲜
30、明、分界整齐,无皱皮、脱漆、 污痕等 实物检查 29 标志 环形橙色反光带;识别代 码( VIN) ; 有环形橙色反光带, 宽度 150 mm; 应标志识别代码( VIN) 实物检查 30 标识 装运介质名称,字体颜色 罐体两侧后部色带上方喷涂装运介 质名称,字高 200 mm。字体颜色: 易燃易爆红色;有毒剧毒黄色;腐 蚀强腐蚀黑色;其余蓝色并应符合 GB 13392 的规定 实物检查 测量 31 铭牌 铭牌及位置 有铭牌并安装在两侧易见部位 实物检查 32 罐体内外表面检查 无裂纹、腐蚀、磨损、凹陷、变形、 泄漏 实物检查 33 焊接接头表面缺陷检查 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和 飞溅,
31、剧毒介质及高合金钢罐体的 焊接接头不得有咬边 实物检查 测量 34 外观检查 保温隔热层检查 保温隔热层变形、破损 实物检查 35 壁厚检测 检测罐体主要元件壁厚减 薄情况 根据外观检查情况确定检测部位, 记 录测点位置和实测值。 重点检测腐蚀 和磨损部位 资料查阅 实物检测 36 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RT) 、超声波检 测( UT) 、磁粉检测( MT) 、 渗透检测( PT) 根据以上项目检查情况,确定无 损检测部位、方法及比例,并按 JB/T 4730 进行检测和评定,并出具 专项无损检测报告 资料查阅 实物检测 检验 人员 认为 有必 要时 进行 37 罐体与底盘之间纵向中心平面最大
32、偏移量 6mm 实物检测 38 罐体任意点与导静电橡胶拖带末端电阻 5 欧姆并符合 JT 230 的规定 实物检测 39 易燃液体装卸软管两端电阻 5 欧姆 实物检测 40 导静电接地装置 符合图纸和相应技术规范要求完好 实物检测 DB51/T 17262014 13 表 B.1(续)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41 灭火器数量 2 只 实物检查 42 发动机排气管位置 出口位于车身前部 实物检查 43 发动机排气装置防火功能 应为防火型或加装火花熄灭器符合 GB 13365 的规定 实物检查 44 装卸口设置 装卸口位置、关闭装置数 量及功能;装卸口保护装
33、置 按设计代码不同而设置装卸口,剧 毒和强腐蚀介质装卸口应在罐体顶 部;装卸口应设阀门箱、防碰撞护 栏保护装置及密封盖、集漏器 实物检查 45 装卸阀门 材质;公称压力 易燃易爆介质用铜铝合金或不锈钢 阀门剧毒和强腐蚀介质用 DN 1.6 MPa 钢质或专用阀门 实物检查 46 压力表 选型、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校 验有效期内 实物检查 47 液位计 选型、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校 验有效期内 实物检查 48 温度计 选型、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校 验有效期内 实物检查 49 装卸软管 连接牢固可靠,无变形、老化及堵 塞 实物检查 50 紧急切断装 置 切断时间;耐压试验;气密性 试验 切断
34、时间 10s;耐压试验压力 罐 体耐压试验压力;气密性试验压力 为罐体设计压力 现场试验 51 呼吸阀数量及最小通径 每一分仓至少设 1 只, 分仓容积 12 m 3 时设 2 只;最小通径 19 mm 实物检测 52 安全阀检查 开启压力、 额定排放压力和回 座压力调校和测试 查阅资料 检验报告 53 呼吸阀检查 出气阀和进气阀的开启压力、 关闭压力调校和测试 查阅资料 资料查阅 实物检测 54 其他检查 其他安全泄 放装置 爆破片; 安全阀与爆破片组合 查阅资料 资料查阅 实物检查 55 罐体耐压和气密性试验 耐压试验应无渗漏、无可见变形、 无异常响声;气密性试验应无渗漏 现场试验 56
35、装卸软管耐压和气密性试验 液压试验不破裂;气压和气密性试 验时无渗漏 现场试验 DB51/T 17262014 14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固定式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 表C.1 危险化学品固定式常压钢制罐体定期检验要求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1 设计资料、 竣工资料 设计图样、制 造资质、制造 检验标准、无 损检测标准 审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并记录存在问题 资料查阅 2 容器基础的设计施工图纸 查阅设计及竣工资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记录存在 问题 资料查阅 3 容器的运行、修理和改造记 录 查阅并记录运行异常情况、修理和改
36、造情况 资料查阅 4 容器充装介质成分及其变化 情况 查阅并记录介质成分及变化情况 资料查阅 5 资料审查 其他有关资料 查阅并记录 资料查阅 6 封头型式 椭圆形封头、 碟形封头、带 折边平封头、 无折边平封 头、锥形封头 碟形深度不小于 100 mm;角焊连接的无折边平封头 和锥形封头应采用加强结构 实物检查 7 罐体与封 头连接 对接;搭接; 角接 对接焊接应采用全焊透形式 实物检查 8 焊缝布置 封头拼缝、筒 体纵缝 封头拼缝错开中心线距离至少为钢板名义厚度 n 的 3 倍,且不小于 100mm;筒体纵缝不应在截面中心与 最低点连接两侧 20范围内 实物检测 9 人孔和液 体进出口 人
37、孔和液体进 出口位置、几 何尺寸及密封 结构 人孔的设置应符合图样要求,其孔径大小应方便 检修人员进出的要求; 人孔盖和液体进出口法兰密封 垫片应采用耐油或耐酸碱橡胶或相应耐腐蚀材料制 作。 人孔盖和液体进出口法兰的紧固螺栓数量应与直 径相匹配;人孔盖紧固螺栓的数量应不少于八个,强 度应满足承压要求 实物检查 10 罐体和封头加强装置 容器罐体和封头的加强装置应符合图样要求, 加强板 与被加强母体材料应紧密接触; 起加强作用的钢制构 件应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实物检查 11 结构检查 容器的各类接管 应符合技术规范和图样要求 实物检查 12 焊接接头表面成型质量 表面不应有裂纹、弧坑、夹渣、气孔
38、、未熔合等 缺陷;容器内部的任何单面焊接均应焊透。 对接接头的咬边深度应不大于 0.5 mm; 咬边的连 续长度应不大于 100 mm,接头两侧咬边的总长度应 不超过该焊接接头长度的 10 实物检测 13 罐体表面凹陷 容器罐体纵向对接接头不应有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 罐体环向对接接头和封头对接接头低于母材表面的 凹陷深度应不大于 0.5 mm, 凹陷的连续长度应不大于 10 mm,凹陷的总长度应不大于该焊接接头总长度的 10 实物检测 14 立式圆筒形储罐底板 重点检查底板腐蚀、 变形和焊接质量以及底板和壁板 的角焊接接头外观质量;检查信号孔是否泄漏 实物检测 15 外观检查 基础检查 主要检
39、查地脚紧固螺栓是否有锈蚀、松脱;基础或支 撑物是否牢固可靠,有无下沉、开裂;容器是否会因 支撑物或基础的不良状况而发生倾斜、倒塌危险 实物检测 DB51/T 17262014 15 表C.1(续)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16 焊接接头对接错边量及棱角 度 检测并记录实测最大值是否符合 JB/T 4735 或 JB/T 4734 实物检测 17 筒体最大最小直径差 测量并记录圆筒形容器的最大、最小内径及其差值 是否符合 JB/T 4735 或 JB/T 4734 实物检测 18 单个筒体最小长度 300 mm 实物检测 19 同一筒节上纵焊接接头最小 间距
40、200 mm 实物检测 20 相邻筒节纵缝、封头拼缝与 筒体纵缝最小间距 100 mm 实物检测 21 罐体直线度 1m 范围内 5 mm,全长范围内 12 mm 实物检测 22 人孔尺寸 圆形 450 mm;椭圆形 500 mm300 mm 实物检测 23 几何尺寸检查 外形尺寸 实测并记录封头尺寸、罐体长度 实物检测 检测容器主要元件壁厚减薄 情况 定点测厚:封头、筒体,分四个方向 90等线测 量,根据容器容积大小均匀分布测点,一般每节筒 体或每节筒体拼板每平方米表面积测一点; 局部测厚:经进行表面检查或定点测厚,对容 器壁厚减薄情况不明需进一步测量时,应有针对性 进行多点测量。对于只能进
41、行内部检验的地下深埋 式储罐和立式圆筒型储罐的底板,在储罐内部测量 时应增加一定数量的测点。钢制圆筒形容器壁厚应 满足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外; 检测结果: 应满足 NB/T 47003 最小壁厚的要求; 汽车加油站埋地油罐的罐体壁厚应符合 GB50156 规 定。 超声波测厚 仪测量 24 罐体厚度测定 壁厚校核 经检验后需要进行壁厚校核的容器,按 NB/T 47003 规定进行壁厚校核并出具校核结果报告 计算 25 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RT) 、超声波检 测( UT) 、磁粉检测( MT) 、 渗透检测( PT) 、声发射检 测、罐底板漏磁检测 根据以上项目检查情况,确定无损检测部位、
42、方法及比例。 检测重点: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缺陷的部位,容 器的纵、环焊接接头(含 T 型接头) 、开孔接管的角 焊接头及其它宏观检查的怀疑部位,制造、安装或 上次检验已发现缺陷部位,罐底板外观检查不可见 部位或怀疑存在泄漏点部位(采用罐底板漏磁检 测) 。 首次定期检验的容器对接接头表面无损检测比 例不应低于焊接接头总长度的 25。 射线( RT) 、超声波( UT) 、磁粉( MT) 、渗透 ( PT)按 JB/T 4730.24730.5,声发射检测按 JB/T 10764,罐底板漏磁检测按照 JB/T 10765。 检测结果出具专项无损检测报告。 资料查阅 仪器检测 26 导静电装置 符合
43、图纸和相应技术规范要求完好 实物检测 27 接地电阻值 实测不少于两点,接地电阻值 100 欧姆 实物检测 28 防静电接地装置 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点不少于两处,接地电阻 不应大于 4,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0。埋地油罐的防静电接地应符合 GB 50156 中 11.2 规定 实物检测 29 压力表 选型、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实物检查 30 液位计 选型、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实物检查 31 其他检查 温度计 选型、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实物检查 DB51/T 17262014 16 表C.1(续)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
44、验要求及规定 检验方法 备注 32 呼吸阀 数量及公称通 径检查、 排气和 吸气压力测试 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33 其他检查 其它安全附件 容器的阀门、通气管、油气回收管、进出料口、阻火 器等附件应完好无破损、无渗漏等情况 实物检查 34 盛水试漏 试验前应将焊接接头的外表面清除干净, 并使之 充分干燥, 试验的时间应根据观察与检查所需的时间 决定,但不应少于 1 h,试验中焊接接头应无渗漏。 不锈钢制容器盛水试漏时, 试验后应立即将水渍 去除干净,当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时,应控制用水的氯 离子含量不超过 25 mg/L。 现场试验 选择 项目 35 液压试验 压力试验前应进行应力校核。 试验时使
45、用两块经检定合格且量程相同的压力 表,其量程为试验压力的 2 3 倍,并安装在容器的 顶部。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及相应容器罐体的技术规 范要求。卧置密闭容器一般取最高工作压力的 1.25 倍和 0.1 MPa 两者中的较大值为试验压力;加油站埋 地储油罐试验压力为 0.1 MPa。 试验前,应在容器顶部设置排气孔,进液时将容 器内气体全部排尽。 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容器外表面干 燥;试验时,应缓慢升压,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 保持时间应不少于 30 min, 同时检查所有焊接接头和 连接部位。如有渗漏,应处理后重新试验;试验完毕 后,应立即将液体排除干净,并使之干燥。 不锈钢制容器水压试验时, 试
46、验后应立即将水渍 去除干净,当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时,应控制用水的氯 离子含量不超过 25mg/L。 现场试验 选择 项目 36 液压(盛水、盛油)试验 煤油试验 对不能进行盛水试漏的罐体, 可用煤油渗漏试验 代替,试验方法如下: 将焊接接头能够或方便检查的一侧清除干净, 涂 以白粉浆,晾干后,在焊接接头另一侧以煤油浇淋, 使表面得到足够的润湿,经 30 min后以白粉上没有油 渍为合格。 现场试验 选择 项目 DB51/T 17262014 17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钢制包装容器安全性能制造检验证书 编号 : 制造单位: 生产许可证编号: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尺寸: 产品编号: 制造完成日期: 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