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1608 -2013 高干桂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pdf

    • 资源ID:1490989       资源大小:653.2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1608 -2013 高干桂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pdf

    1、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6082013 高干桂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 质量分级 2013 - 11 - 12 发布 2013 - 12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6082013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播种育苗 . . 3 5 扦插育苗 . . 3 6 苗木移植 . . 5 7 移植苗管理 . . 5 8 病虫害防治 . . 6 9 苗木分级和出圃 . . 6 10 质量检测 . . 7 附录 A(规范性附

    2、录) 桂花观赏苗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8 DB51/T 1608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局。 本标准起草人:潘远智、姜贝贝、李丹、李德斌、田振锋、李彪、刘庆林、刘光立、刘琳、张阳、 杨波、胡元跃、文亚迪。 DB51/T 16082013 1 高干桂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干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观赏苗木培育技术的有关术语和定义、播种育苗、 扦插育苗、移植培育、病虫害防治、质量分级、

    3、包装运输以及质量检测等环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金桂、银桂、丹桂小乔木类桂花观赏苗木的生产和质量检测,不适 用于四季桂、桂花桩头、盆景、桂花容器苗和灌木类桂花观赏苗的生产和质量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苗龄、地径的术语和定义引自GB6000-1999,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干桂花 主干明显

    4、,且主干最低分枝点距离地面 150cm 以上的桂花观赏苗木。 3.2 播种苗 seedling-plant 用人工播种的方法繁殖、培育的苗木。 3.3 扦插苗 cutting-seedling 指切取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使之生根发芽、经过培育成为独立植 株的苗木。 3.4 移植苗 transplanting-plant 将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苗圃中起出后,经过移栽继续培育的苗木。 3.5 米径 diameter at meter height DB51/T 16082013 2 苗木从贴近地面向上 1m 高处的主干直径。 3.6 地径 caliper 苗木地际直径,

    5、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扦插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 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3.7 冠径 crown diameter 又称冠幅,指苗木树冠垂直投影的直径,取两条交叉的垂直直径的平均值。 3.8 苗高 seedling height 一般指从地面起至顶梢的垂直距离。 3.9 分枝高度 branch height 又称最低分枝高度,指距地面最近的主干分枝高度。 3.10 土球直径和厚度 soil ball diameter and thickness 苗木带土移植或出圃起挖苗木所带土球的直径和厚度。土球直径取两条垂直直径的平均值。土球厚 度取底部到顶部的垂

    6、直高度。测定单位为 cm。 3.11 苗龄 stock age 苗木的年龄。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 1 个年生长周期作为 1 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 1 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 2 个数字表示第一 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 3 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 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2-0 表示 2 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 表示 4 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 表示 6 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5-0 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7、,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 表示 1 年干 2 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 1(2)-1 表示 2 年干 3 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插根或嫁接移植苗。 a)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3.12 密实度 compactness 苗木枝叶的疏密程度。 DB51/T 16082013 3 3.13 匀称度 evenness 苗木干、枝、叶分布的协调程度。 4 播种育苗 4.1 圃地选择 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忌重茬连作。 4.2 整地作床 圃地撒施基肥后浅耕,深度 15cm20cm,

    8、碎土,捡去土中草根等杂物,耙平作床。床土混合 30% 的过筛河砂,床宽 100cm120cm、高 25cm30 cm,两床之间设宽 30cm、深 20cm25cm 排水沟,圃地 四周设一条宽 40cm、深 30cm 环通排水沟。 4.3 种子采集和储藏 选择壮年桂花的种子, 4 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黑色时,从树上采集或用竹竿敲 落,在地面拾取。采集后的果实经过堆沤、洗净、晾干后在阴凉通风处用湿沙贮藏 6 个10 个月。 4.4 播种 4.4.1 秋播宜在 10 月, 春播宜在翌年 2 月3 月中旬进行。 播种前苗床应消毒, 消毒方法依照 GB/T6001 中 3.2.1 执行。

    9、消毒后在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密封 3 天4 天后揭开以备播种。 4.4.2 将种子从沙中筛出、洗净,用 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15 分钟20 分钟,再浸入 50左右 的温水中浸种 4h,取出用湿布或湿稻草覆盖,置于 1824条件下催芽。待有半数种子的种壳开始 龟裂或稍露胚根时,取出播种。 4.4.3 播种采用条播,行距 20cm25cm,用种量宜 15kg/667 20kg/667 ,播后用 30%过筛河砂 混合 70%的过筛细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 2cm。覆土后苗床要适度浇水,并在床面盖草。 4.5 苗床管理 4.5.1 当有 60%以上的种子出苗时,逐步撤除苗床盖草,宜在傍晚或阴

    10、天进行,适度浇水,保证土壤 的松软湿润,并喷洒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 40%氧化乐果乳油 800 倍混合液灭菌防虫。 4.5.2 当幼苗出现 2 片3 片真叶时,选择阴天进行间苗和补疏,可用 0.1%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 叶面施肥, 每 10 天15 天喷洒一次; 待幼苗出现 4 片5 片真叶后, 用 0.2%0.5%的尿素和 0.2%0.3% 的磷酸二氢钾交替进行叶面施肥,每月一次。 4.5.3 适时人工除杂草、防病治虫。 4.5.4 播种培育一年后,可进行移栽。 5 扦插育苗 5.1 采穗圃作业 5.1.1 选择土壤深厚、土质疏松、平坦、易于排灌、pH 值中偏酸的砂质壤土建立采穗

    11、圃。 DB51/T 16082013 4 5.1.2 结合整地,经过土壤消毒,做床栽培。床宽 400cm,高 30cm35cm,两床之间留 40cm 宽步道, 两床外侧各设一条宽 40cm、深 35cm 排水沟。圃地四周设一条宽 60cm、深 60 环通排水沟。 5.1.3 选用 8 年10 年生优质采穗株,栽植密度宜 35 株/667m,即株距 400 ,行距 400 。植穴 规格为穴口直径 120 ,穴底直径 100 ,穴深 60 。穴内施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宜,基肥上覆盖 5cm10cm 表土后定植。 5.1.4 栽后绘制种植排列图。 5.1.5 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水和病虫害防治

    12、工作。 5.1.6 采穗株采穗年限为 8 年10 年。 5.2 扦插圃作业 5.2.1 圃地选择 按4.1执行。 5.2.2 插床准备 插床设在宽 6m,高 3m 单拱大棚内,耕作层深 10cm20 浅耕,碎土,捡去土中草根等杂物,加入 与浅耕层园土等量的粗砂,混合均匀,床两侧用砖打围,做成厚度 30cm40 ,宽 110cm120 的插 床,用木板将床面刮平并轻轻拍实。两床之间设一条宽 40 、深 40 排水沟,圃地四周设一条宽 50 、深 50 环通水沟。插前基质用百菌清、高锰酸钾等消毒。消毒后插床覆盖塑料薄膜,密封 7 天 10 天后揭开,以备扦插。 5.2.3 遮荫、遮雨、保温、保湿措

    13、施 扦插前,拱棚覆盖无滴塑料膜和遮光度 85%的遮光网。 5.2.4 插穗采集 5.2.4.1 采穗圃采穗株定植成活后满 1 年即可采穗。采集穗条前 6 天7 天,对采穗圃喷施百菌清、 蚧螨灵等杀虫灭菌药剂。 5.2.4.2 选择发育充实、无病虫害、节间长度中等的半木质化嫩枝条,宜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剪取,将 剪下的穗条摊放荫凉处,并洒水保鲜。 5.2.4.3 剪插条宜在荫凉通风处进行。插条长 6cm8 ,要求剪口平滑,顶端剪口稍高于腋芽 5mm 8 ,下端剪口与插条成 45夹角,距叶芽 4cm5 。摘去插条下端叶片,保留上端 2 片3 片叶片 及腋芽。剪好的插条下端浸入多菌灵等消毒液中消毒,侵入

    14、深度 3cm4cm。 5.2.5 扦插密度 插条叶片之间不重叠,扦插密度宜 800 根/1000 根/。 5.2.6 扦插方法 5.2.6.1 扦插前宜用萘乙酸(NAA)等生根剂处理插条下切口。 5.2.6.2 夏插苗宜在上午 10 时前, 下午 2 时后进行, 秋插苗作息时间内均可进行。 插前插床浇足底水。 插条入土深度为条长的三分之一。 5.2.6.3 随扦插随浇水,全床插完后再浇一次透水,并进行退菌特等药物消毒。 5.2.6.4 扦插完后在插床上搭设 50 高的小拱棚,覆盖 0.02 厚塑料薄膜,将插床四周薄膜压实、 密封。 DB51/T 16082013 5 5.2.7 苗床管理 5.

    15、2.7.1 适时浇水,保持苗床基质湿润,空气湿度 80%90%。通常情况下,插后 15 天16 天,30 天 35 天,50 天60 天,各浇一次透水。浇水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浇水后用可杀得等药剂进行消毒,再将 薄膜覆盖密封,注意保湿。 5.2.7.2 夏插苗扦插 50 天60 天开始生根;100 天120 天有 90%以上生根成活后开始炼苗。揭开苗 床两侧薄膜,使苗木慢慢适应床外温、湿度变化,5 天7 天后,揭去全部薄膜。扦插 140 天150 天 后,揭去遮光网,全光常温培植 25 天30 天后移栽。 5.2.7.3 秋插苗扦插 60 天70 天开始生根;140 天150 天有 90%以上生

    16、根成活后开始炼苗。揭开苗 床两端薄膜,3 天5 天后,揭去全部薄膜和遮光网,全光常温培植 25 天30 天后移栽。 5.2.7.4 炼苗期间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喷施 2 次3 次。 6 苗木移植 6.1 圃地选择 按 4.1 执行。 6.2 整地作床 6.2.1 翻耕前宜用除草剂除草,其类别使用方法按 GB/T6001-1985 附录 D 执行。 6.2.2 翻耕深度 30 35 ,耕后打碎土块,捡去土中草根等杂物,撒施有机基肥,耙平做床;一 年生苗床宽 200 ,多年生苗床宽 400 500 ;苗床间排灌沟宽度和深度为主排灌沟的 1/21/3; 50m 纵深范围开设宽度 300 工作道路和 5

    17、0 宽、50 深中沟及环通排灌沟。 6.2.3 移栽前苗床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施用方法按 GB/T6001-1985 附录 A 执行。 6.3 移栽 6.3.1 春、秋两季均可移栽,秋季更宜。春季 3 月中旬至下旬,秋季 9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 6.3.2 扦插原床苗可裸根移植;移植苗带土移植,土球直径一般为移栽苗地径的 7 倍8 倍。 6.3.3 以下次移植时的预计冠径确定栽植的株/行距。 6.3.4 扦插苗一般植穴口径为根系延展最大距离的 1 倍2 倍,穴深略超过最长根长度;移植苗一般 植穴口径为土球直径的 1 倍2 倍,穴深略超过土球厚度;植前在穴底施足腐熟有机肥后覆盖 5cm8

    18、表土。 6.3.5 去掉受损根、枝后,受损部位消毒,根部喷施生根剂;栽植时要求苗正;扦插苗要求根系舒展, 栽后压实穴土;移植苗栽后夯紧穴土;3 年以上苗龄移植苗需加支撑固定;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定根之 前适时浇水。 7 移植苗管理 7.1 水肥管理 7.1.1 适时排灌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土壤润而不湿。浇水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要浇透水。 7.1.2 平均温度超过 15,采用 1500 倍氮肥水剂,根、叶交替追施,半月一次;冬季根施有机肥一 次。 7.2 中耕除草 DB51/T 16082013 6 7.2.1 中耕结合除草进行,深度宜 5 以内。 7.2.2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

    19、则。人工除草宜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使用除草剂时宜在 苗高达 50 以上,其类别和使用方法按 GB/T6001-1985 附录 D 执行。 7.3 整形修枝 7.3.1 树干高度达到分枝高度时进行定型修枝,保留主干和一级粗壮分枝。 7.3.2 每年立春前,常规修枝,去掉枯枝、病枝、弱枝、徒长枝、过密枝及下垂枝后喷施灭菌剂。 7.3.3 及时抹去主干蘖芽。 8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褐斑病、煤污病、枯斑病,虫害有糠片盾蚧、柑橘全爪螨、桂花叶蜂、桂花蛱蝶、黄刺 蛾等。病虫害防治见附录 A。 9 苗木分级和出圃 9.1 苗木分级 9.1.1 根据生产状况和长期工程用苗要求,高干桂花观赏苗木质量分为特

    20、级、级、级,其质量分 级见表 2。 9.1.2 苗木质量分级以直观综合指标、分枝高度/苗高、地径/米径、冠径、土球直径/土球厚度确定。 9.1.3 直观综合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木。达到要求者以分枝高度/苗高、地径/米径、冠径、 土球直径/土球厚度进行分级。以各项指标均达到的等级为该苗木的质量等级。未达级标准的为不合 格苗。 表1 高干桂花观赏苗质量分级要求 苗木等级 特级 级 级 苗 木 类 型 分枝高度 / 苗高() 地径 / 米径 () 冠径 ( cm) 土球直径 / 土球厚度 () 分枝高度 / 苗高() 地径 /米 径() 冠径 ( cm) 土球直径 / 土球厚度 () 分枝高度

    21、 / 苗高() 地径 /米径 () 冠径 ( cm) 土 球直 径 / 土球厚 度 () 170/190 2/1.6 - 13/10 160/180 1.8 /1.5 - 12/9 150/170 1.7/1.4 - 11/8 170/210 3/2.5 30 20/14 160/200 2.8/2.4 25 19/14 150/190 2.7/2.3 20 18/12 170/230 4/3.5 50 27/18 160/220 3.8/3.4 40 26/16 150/210 3.7/3.3 30 25/15 170/300 6.3/5.2 100 46/28 160/290 6.2/5.

    22、1 90 42/26 150/280 6.1/5 80 40/24 170/350 8.8/6.7 180 56/36 160/340 8.6/6.6 170 54/34 150/330 8.4/6.5 160 50/32 170/400 11.8/10 300 77/54 160/390 11.6/9.8 290 75/52 150/380 11.4/9.6 280 73/50 170/450 15/13 450 98/68 160/420 14.6/12.8 430 96/66 150/430 14.4/12.6 400 94/64 170/500 19/17 500 120/80 160

    23、/490 18/16.8 480 118/88 150/480 17.8/16.6 450 116/86 移 植 苗 170/600 24/20 550 140/98 160/590 23/19.8 530 138/96 150/580 22/19.6 500 136/94 DB51/T 16082013 7 直观 综合 指标 主杆端直,树冠半球状,树枝密实 度高,均匀度高。 主杆端直,树冠半球状,树枝密实度 高,均匀度较高。 主杆端直,树冠半球状。 9.2 苗木出圃 春、秋两季为适宜季节。起苗前 24 小时浇一次透水;土球直径为米径的 6 倍8 倍,土球厚度为 土球直径的 2/3,要求土球圆

    24、硕。 9.3 包装运输 9.3.1 包装材料为塑料纸(绳)、浸水的草绳、草垫等。 9.3.2 单株包装,注明等级、株数、产地、出圃日期、执行标准等。 9.3.3 包扎土球。如土球土质松软,先用草垫将土球包裹,用细绳捆扎,再用草绳包扎。捆扎时用木 锤轻敲草绳,草绳嵌入土球深度宜为草绳直径的四分之一。草绳包扎方式有桔子式、井字式、五角式三 种。土球为黏性土或运输距离较近时,宜用井字式或五角式;土壤较松散、运输距离较远或者土球较大, 宜用桔子式。 9.3.4 包扎树干。用草绳从树干与土球交叉点沿着树干紧密缠绕,直至树干与树冠交叉处适度收紧。 9.3.5 包扎树冠。用无纺布围绕树冠外缘包裹后,再用草绳

    25、适度收紧。 9.3.6 以汽车运输为宜。根据植株的大小确定是否选用吊车装车,装车时注意安全,确保植株不受损。 采取措施防重压、防晒、通风、透气。 10 质量检测 10.1 检测项目 包括质量等级、土球规格及包扎、数量和 病虫害 。 10.2 检测方法 10.2.1 地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如测量的部位出现膨大或干形不圆,则测量其上部苗干起始正常处,读 数均精确到 0.05 。 10.2.2 苗高、分枝高度、米径用钢卷尺、直径尺测量。读数精确到 1 。 10.2.3 冠径、土球直径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两个方向垂直交叉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读数精确到 1 。 10.2.4 均匀度、密实度、病虫害状况用

    26、目测。 10.2.5 苗木检测工作应在背荫避风处进行,注意防止根系失水风干。 10.3 检测规则 10.3.1 苗木逐株检测。 10.3.2 检测工作限在原苗圃进行。 10.3.3 检测结束后,填写苗木检测证书,其格式按 GB6000 表 2 执行。凡出圃的苗木,均应附苗木检 测证书,向外县调运的苗木,要经过检疫并附检疫证书。 DB51/T 16082013 8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桂花观赏苗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 名称 症状及特征 防治方法 桂花 煤污病 黑色或浓黑色的煤污危及叶与枝干,抑制新梢生长,病 叶慢慢变黄萎蔫,提早脱落。 2%的硫酸亚铁溶液,或 50%的退菌特

    27、 10001500 倍 液,或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施。 桂花 褐斑病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一些小黄斑,慢慢地转变为黄斑色 至灰褐色,形状似圆形或不规则状;病斑外缘具黄色晕 圈,叶正面散生大量细小的灰黑色霉点,病斑逐渐扩展 汇合成大斑块,导致叶子枯死和脱落。 1、及时清除、烧毁病叶,减少病原;2、发病期间, 喷洒 50%的苯来特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 50%退菌特 1000 倍液,每隔 1015 天喷 1 次,连续 23 次。 桂花 枯斑病 此病常见于叶缘或叶尖。最初为淡黄绿色,后慢慢扩展, 呈灰褐色或灰色,接近圆形或椭圆形。

    28、后期病斑上着生 诸多黑色小点,叶片几乎全干枯。老叶易得此病,新叶 少见。 1、及时摘除病叶并烧埋。2、发病期间,喷洒 50%的 苯来特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 50%的退菌特 1000 倍液,每隔 1015 天喷 1 次,连续 23 次。 糠 片 盾 蚧 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若虫和成虫 用口针刺入桂花枝叶中吸取汁液,导致枝、叶枯萎而死 亡。成、若虫均分泌蜜露,易导致花木的煤污病发生。 1、及时发现并剪除有虫的枝叶,并集中烧毁。 2、 在第一代若虫孵化期时, 选用 50%杀螟松乳油 1000 倍液,或 25%喹硫磷乳油 500100

    29、0 倍液,或 5%吡虫 啉乳油 15002000 倍液进行喷施。 3、利用天敌昆虫如中华圆蚧蚜小蜂等进行生物防治。 柑 橘 全 爪 螨 成虫、若虫和幼虫为害桂花叶片,受害叶呈现许多失绿 斑点,叶绿体被大量破坏,叶片变成灰黄色,并失去光 泽。严重时大量落叶,树势衰败,不能开花。 1、前期以药物防治为主,入冬,可选用 20%哒螨灵可 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洒;早春可选用 0.30.5 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4 月中旬可选用 40%乐果或 80% 敌敌畏 900 倍液,每隔 10 天左右喷洒 1 次,连续 2 次。 2、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 桂 花 叶 蜂 成虫体黑褐色,有光泽。雌成虫体长

    30、79 ,雄成虫体长 56 。雌成虫腹部末端有淡黄色刚毛。幼虫黄绿色至黄 色,末龄幼虫体长 1618 。幼虫在土壤内泥茧中化蛹。 1、幼虫在入土化蛹期间,破坏土壤,将其杀灭。 2、在幼虫期间,选用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 或 90%敌百虫 10001500 倍液,或 40%乐斯本乳油 1500 倍液喷洒叶面。 桂 花 蛱 蝶 雌成虫体长 2224 , 雄成虫体长 1520 , 翅展 50 55 。头、胸、触角均为黑色。前、后翅黑色。末龄幼 虫头部为褐色,头壳周围有 2 排褐色刺。体色浅褐至深 绿色,中、后胸有 18 枝刺。 1、及时检查植株,一旦发现立即摘除。 2、幼虫发生期可喷

    31、施 40%乐本斯乳油 1500 倍液,或 1%灭虫灵乳油 100015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 黄 刺 蛾 成虫体长 1317 ,体橙黄色。前翅黄褐色,自顶角有 1 条细线斜向伸至中室下角,斜线内为黄色,斜线外为棕 色,在棕色部分有 1 自顶角发出褐色细线。中室部分有 1 黄褐色斑纹,后缘近翅基部有黄褐色小圆斑。后翅灰黄 色。老龄淡黄绿色,背有哑铃形紫褐色大斑。 1、成虫对黑光灯较敏感,可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 诱捕。 2、 喷洒 90%敌百虫、 50%马拉松、 50%杀螟松 1000 倍液。 3、利用天敌如上海青蜂和黑青小蜂等进行生物防治。 _ DB51/T 16082013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1608 -2013 高干桂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pdf)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