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 XXXXX2013 小麦条锈菌对三唑酮抗药性 室内测定技术规程 (报批稿) 2013 - XX - XX 发布 2013 - XX - XX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 XXXXX201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试剂和材料 . . 1 4 供试菌株 . . 1 5 抗性测定 . . 1 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 2 7 结果分析 .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1000 mg/L 三唑 酮乳油配制方法 . . 3 DB51/ XXXXX2013 II 前
2、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振羽 向运佳 倪建英 姬红丽 沈丽 夏先全 朱华中 彭云良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 DB51/ XXXXX2013 1 小麦条锈菌对三唑酮抗药性 室内测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小麦条锈菌对三唑酮抗药性室内测定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小麦条锈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室内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443.1-2007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3 试剂和材料 97%三唑酮,6-苄氨基嘌呤,20%吐温,75%酒精,蒸馏水,显微镜,培养皿,定性滤纸,剪刀,100ml 烧杯,喷头。 4 供试菌株 按NY/T1443.1-2007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对供试菌株进行标样采集、单孢繁殖、小种鉴定。 5 抗性测定 5.1 药剂拌种 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抗药性测定,拌种用的药剂浓度分别为0mg/ L 、12. 5mg/ L 、25mg/ L、 50mg/ L、100mg/ L 、200mg/ L、400mg/ L和800mg/ L,使用蒸馏水配制 。
4、按确定的药剂处理浓 度, 每10 g 小麦种子铭贤169拌药1 mL 。充分摇匀后置4过夜,播于花盆中,室温下培养。 5.2 叶片离体处理 铭贤169第1 片叶子充分展开后,用75%酒精消毒后的剪刀剪取长度为6cm -7cm 的叶段,按拌种浓 度高低顺序排列于铺有用6-苄氨基嘌呤( 40mg /L) 润湿的滤纸片的培养皿内备用。 5.3 喷雾接种 供试菌株用0.5%浓度的吐温20溶液配制2g/ L孢子悬浮液装入烧杯,每个菌株设3 次重复,每个重复 接种一套不同浓度的叶片,使用小喷头喷雾接种30ml,使雾滴自然沉降到叶片上。 5.4 温室培养 DB51/ XXXXX2013 2 接种后的叶片于黑
5、暗中11下保湿24h后,在白天15-20,夜间10-14,光强 15000Lx-20000Lx,光照时间14h/d条件下培养。 5.5 调查记录 培养15d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记录不同药剂浓 度处理叶段上的孢子堆数,作为统计分析的原始数 据。 6 数据统计与分析 6.1 抑制百分率 根据调查数据,按公式(1)计算各处理抑制率,单位为百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00 1 = 对照平均孢子堆数 处理平均孢子堆数 抑制率 % (1) 6.2 抑制中浓度( EC 50 ) 根据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病菌孢子生长抑制率的机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药剂的EC 50值。 6.3 抗性水平 100 EC EC 50 50 = 敏感菌株 供试菌株 抗性水平 % (2) 6.4 抗性频率 () %100% = 供试菌株数量 抗性菌株数量 抗性频率 (3) 7 结果分析 当菌株的抗性水平达到5倍,则表明有抗性产生,通过不同地区的抗性频率可以得到该地区的三唑 酮的抗性情况。 DB51/ XXXXX2013 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1000mg/L 三唑酮乳油配制方法 药品 用量 97%三唑酮 1.03g 乳化剂0206 11ml 20%二甲苯 25ml 20%丙酮 25ml 30%N.N-二甲基酰胺 43ml 蒸馏水定容至1L _